緣起
2016年適逢〈臨牀講義〉發表95周年,國家圖書館與中華民國文化資產維護學會特別規劃舉行「知識營養.文化力量」紀念論壇,並與蔣渭水文化基金會協作辦理「臺灣近代人文的萌發」特展,以「人文萌發的年代」、「核心人物:蔣渭水(1891-1931)」、「迴響與啟示」等單元,回顧臺灣近代人文思想萌發歷程,藉以緬懷斯哲,冀盼發揚先賢關懷民智啟迪、追求民族文化發展之精神。
More...大稻埕又稱為稻江,範圍包括當時太平町、永樂町、港町。自北京條約(1860年)簽訂將淡水開港通商後,成為北臺灣重要的貨物集散地,以茶市聞名,商業繁榮、文化薈萃,尤以太平町(今延平北路一段至三段)為主要區域。...
More...臺灣當時有諸多知識分子以大稻埕地區為活動地點,發起了一連串的文化思潮及運動,如:林幼春(1880-1939)、林獻堂(1881-1956)、蔡惠如(1881-1929)、林呈祿(1886-1968)、蔡培火(1889-1983)、蔣渭水(1891-1931)等...
More...提升社會人文自覺的有志之士,透過各種具體的行動傳遞其理念,企圖在當時建構臺灣文化的主體性。主要活動及設置機構:...
More...人文萌發的年代
知識分子名人堂
-
臺中霧峰人。1902年所創「櫟社」為日據後規模最大詩社。1921年參與「臺灣文化協會」,1923年與蔣渭水、蔡培火等組「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因總督府視為非法,日警遂發動全島性大檢舉,多人被捕入獄,稱為「治警事件」。
「海南才子」林幼春 (1880-1939) -
1921年領導臺灣議會設置運動,10月「臺灣文化協會」成立,被推為總理。1927年文協左右派分裂,與蔣渭水、蔡培火等退出,另組「臺灣民眾黨」並任顧問。
「臺灣議會之父」林獻堂 (1881-1956) -
雲林北港人。1920年在《臺灣青年》發表〈我島與我等〉:「臺湾は……我等臺湾人の臺湾である」(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成為臺灣民族運動的中心思想。
「臺灣羅馬字運動推手」蔡培火 (1889-1983) -
1920年入「新民會」並籌辦《臺灣青年》,後加入「臺灣文化協會」。曾任《臺灣民報》幹事。與蔣渭水組織「臺北無產青年會」,反對說日語,提倡地方文化,遭查禁後又組「臺北青年讀書會」。因「治警事件」入獄。文協分裂後成為左派新文協領袖之一。
「臺灣社會主義先驅」王敏川 (1889—1942) -
桃園大園人。1918年參加林獻堂等組成的「啟發會」,後與蔡惠如組織「新民會」,起草〈臺灣議會設置請願文〉,任「臺灣文化協會」理事。曾任《臺灣》及《臺灣民報》總編輯。1923年於東京成立議會設置組織,日警發動檢舉而衍生「治警事件」。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倡議者」林呈祿 (1886-1968) -
臺中牛罵頭(清水)人。曾加盟「櫟社」。1920年「臺灣新民會」在其寓所成立,任副會長,捐資創《臺灣青年》。任「臺灣文化協會」理事,聯絡京滬閩粵、東京等地同志從事抗日,經常為文揭露殖民惡行,因「治警事件」被捕入獄。
「臺灣民族運動鋪路人」蔡惠如 (1881-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