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響與啟示
迴響與啟示
昭和6(1931)年8月5日上午,蔣渭水因傷寒病逝。《臺灣新民報》評論蔣渭水:「他之從事臺灣的解放運動,純然以犧牲義俠的精神,絕不是一種無誠意的運動家先顧自己口腹以後,即肯從事社會運動,蔣氏身後不留一文,即是證據。」 蔣渭水等臺灣先賢,即使在日本殖民政府的桎梏下,仍然掀起一波波新文化思潮。昔日追求的民主自由,在臺灣已有不凡的成果,而當時作為社會運動基礎,致力於推廣民眾智識教育的精神,延續下來,進一步成為今日政府與民間普遍探討的臺灣文化主體性、文化創造力及人文自覺。前輩知識分子的情操與貢獻,經由相關機構的努力,透過文字、圖像、文物、史蹟、戲劇的記錄與展示,持續在後人心中引起迴響與啟示。
蔣渭水先生紀念幣正面肖像
為紀念臺灣民主與文化運動先驅蔣渭水,中央銀行於民國99(2010)年8月5日起發行面額10元之「蔣渭水先生紀念流通幣」5,000萬枚。 正面:蔣渭水先生肖像,上緣鐫「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下緣鐫「蔣渭水先生(1891—1931)」。 背面:上緣以如意邊框圍「國泰民安」及「風調雨順」兩組隱藏文字,面額10圓之0內有「臺灣」及「梅花」兩組隱藏圖案,下緣有盲人觸摸點。
典藏/版權所有單位:蔣渭水文化基金會
蔣渭水臨終前攝影
昭和6(1931)年8月5日攝於臺北醫院(今臺大醫學院附屬醫院)。牀邊坐者為弟蔣渭川、側室陳甜;元配石有立於陳甜後方;石有右手邊為么子時英;三子時欽(立於牀頭)、長子松輝(最高者)、次子松銘立於渭川後方。蔣渭水初發病時,以為只是普通腸病,拖延數日後住院診斷出罹患傷寒。病榻中由同志分班看守,所服藥物都經同學杜聰明檢查,未料病情轉劇而終告藥石罔效。
典藏/版權所有單位:蔣渭水文化基金會
《臺灣新民報》報導蔣渭水長逝
昭和6(1931)年8月8日《臺灣新民報》整版報導「舊臺灣民眾黨領袖,工友總聯盟的顧問蔣渭水氏逝世」,當日各地齊集的送葬者千餘名,雨淚難分、天地同悲。報導並有林獻堂、楊肇嘉、蔡培火等人撰文追思。
典藏/版權所有單位:蔣渭水文化基金會
《新高新報》弔唁蔣渭水為台灣人之救主
8月13日《新高新報》也以〈臺灣人之救主長逝〉弔唁「廿年辛苦爭平等,半世奔馳倡自由」的蔣渭水。
典藏/版權所有單位:蔣渭水文化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