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活動

〈臨牀講義〉對臺灣的診斷與處方

〈臨牀講義〉的原始版本,應刊於大正10(1921)年11月28日發行的《會報》第一號,然而經過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的審查,必須改正修訂。因此〈臨牀講義〉的第二版本,應見於文化協會《會報》第一號改訂版。但是如今所能見到的較早版本,是蔣渭水病故後,由黃師樵、白成枝編纂,完成於昭和7(1932)年3月的《蔣渭水全集》。[註:摘自簡銘宏〈蔣渭水〈臨牀講義〉的一種觀看〉一文]

蔣渭水發表的〈臨牀講義〉,憑其西醫的專業素養,替被迫「遷籍」到日本帝國27年的「臺灣」把脈診療,開出〈臨牀講義——關於名為臺灣的患者〉診斷書。這份以病理診斷書型態書寫的文章,是臺灣新文學散文早期的代表作。名叫「臺灣」的病人,因殖民不完全的教育,造成「智識的營養不良」,成為「世界文化的低能兒」,蔣渭水給予根本治療的處方是極量的基礎教育及社會教育,包括正規學校教育、補習教育、幼稚園、圖書館、讀報社等,希望能在20年內根治。

讀藥─閱讀良方

蔣渭水在近百年前提出〈臨牀講義〉,為臺灣的「知識營養不良症」開立良方。國家圖書館也為今日臺灣閱讀進行診斷,特別開立九大「讀藥」處方箋,歡迎對症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