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萌發的年代
相關活動與機構
提升社會人文自覺的有志之士,透過各種具體的行動傳遞其理念,企圖在當時建構臺灣文化的主體性。主要活動及設置機構:
文化公司
大正9(1920)年蔣渭水在自宅大安醫院成立「文化公司」,進口海內外書報,引進新民會宣傳刊物《臺灣青年》,散播臺灣政治自由及捍衛人權的思想。「文化公司」成為新興知識分子汲取社會新思潮的窗口,亦為研討改革社會的文化沙龍。
臺灣文化協會
大正10(1921)年10月17日臺灣文化協會成立,成為臺灣近代文化啟蒙運動的重要團體。本部設於大安醫院(1923年10月改為臺北支部),推舉林獻堂為總理,蔣渭水是該會的倡議者,擔任專任理事(政策推動者)。協會目的在於「提高臺灣文化」,「建設新文化於臺疆」,與世界民主及民族自決思潮齊步,以新文化啟蒙,讓臺灣人覺醒。在該協會引領下,本島菁英與旅居海外的留學生結合,形成臺灣社會改革的中堅力量,全面展開臺灣文化啟蒙實踐運動,臺灣文化協會可謂當時諸多社會運動的源頭與核心。
文化講座兼讀報社
大正11(1922)年2月間,蔣渭水向臺北市役所(市政府)申請設置文化義塾,教育貧苦兒童,然而殖民政府不准臺灣人自己辦教育,未予核准。蔣氏深覺社會教育的重要,遂於港町(今貴德街)設立第一個文化講座兼讀報社(新聞雜誌閱覽所),之後全島共設13處,其中12處是蔣渭水擔任臺灣文化協會專務理事時設置,做為文化啟蒙據點,舉辦各種長短期的講習會。
蔣氏曾謂「託一個識字的人來講讀」即可成立的讀報社,是傳播知識、增長見聞的頭號利器。讀報社備有海內外之報刊、雜誌及科學、教育與小說等,宛如傳播新思想的小型圖書館。報章雜誌若有關殖民地解放運動、民族自決之消息,還會特別用朱筆標示。讀報社又可兼文化講演場地,講演會是臺灣文化協會最重視的活動,當時一般民眾識字程度較低,啟蒙運動若採用文書宣傳,不易普及,所以文化協會幾乎都以演講會來推動智識的啟蒙。據統計,文協講演會在大正14(1925)年達到高潮,一年中有315次,聽眾達117,880人次。
《臺灣民報》
大正12(1923)年2月,蔣渭水、蔡培火、陳逢源赴東京請願設置臺灣議會,便偕同當地菁英創立純漢語白話文的《臺灣民報》,同年4月15日發刊,並在蔣渭水的大安醫院成立「株式會社臺灣雜誌社」,總攬發行及編輯工作。該報先在臺灣編輯後送往日本印刷,通過日本與臺灣雙重檢查才能公開販售,但經常遭到禁賣處分。《臺灣民報》在臺灣新文化運動中扮演孕育栽培的角色,反映出文學與當代社會的互動。 蔣渭水自稱《臺灣民報》保母,身兼創辦人之一、董事、經銷人、社論主筆、專欄主持並兼記者。許多未署名的社論實際上由其執筆,筆名有「雪谷」、「水」、「維漢」、「睡魔」等,常批評時政並闡述社會運動的主張,藉以喚醒民族自覺。
文化書局
《臺灣民報》日益壯大後,報社遂於大正15(1926)年6月1日遷至下奎府町(今太原路)。蔣渭水在報社原址成立文化書局並親任總經理職。文化書局專門引進新文化、新思潮,是臺灣第一家經營進口漢文新式書籍與日文勞農問題與殖民地運動書籍的書店,尤其特別引進孫中山思想、中國革命和殖民地真面目的書籍,傳播民族運動思想。昭和5(1930)年10月底,文化書局又收購三春書局存書,成為臺北市唯一新式漢文書局,堅守文化傳承。蔣渭水逝世後,由長子蔣松輝一邊讀高等學校一邊經營,因總督府取締趨嚴,漢文書銷路銳減,至1932年結束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