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圖書館 | 關於本站 | 網站導覽 | 合作夥伴 | English

今日人物

今日人物
鄭鵬雲

字毓臣,或作毓丞,號北園後人。原籍福建永春。同治四年(1865)其父祥和署理淡水廳儒學訓導,自福建永春州來臺,卜居竹塹北門外湳雅,遂為新竹人。鵬雲穎悟好學,受業於潛園名儒林奕圖。光緒九年(1883)取進臺北府學,二十年(1894)補食廩餼,撥入海東書院肄業。以同姓之誼,出入官紳鄭如蘭之門庭,備見敬重,並曾為鄭氏編族譜,賓主之間,相處融洽。日本據臺之初,多方籠絡地方士紳,鵬雲亦為其爭取之對象。1897年(明治三十年,光緒二十三年)4月授佩紳章,十一月任新竹廳囑託,辦理文書事務。櫻井勉為新竹州知事時,尤受器重,常推派出席揚文會,多方示好;每過北郭園酬唱,更刻意揄揚,嘗委託其與曾逢辰共修縣志,因翌年縣廳改制停辦。而是年適逢丁酉秋闈,因是未克前往福州應試,自認功名有命,從此絕意仕途。旋往廈門,經理廈門銀行。待光緒二十七年(1901)更北上京師,謁肅親王善耆,並上書條陳興革意見,未得要領,乃南走廣州。適臺南進士李望曾為廣州知府,乃為其謀得典史之職,然未克履任,仍還臺灣,而家道日漸蕭條,不得已,復於1913年西渡福州,管理瀛僑會館。越二年,遂於坎坷中客死榕城。生平雅好詩文,活躍於竹梅吟社,常代表該社到各地擊缽聯吟。迨臺中櫟社成立,屢被邀為上賓,其見重詩壇可知。生平作品甚多,或因家貧,未能結集出版,幾皆散佚。另編有《師友風義錄》一書,收錄清季臺籍人士或與臺灣有關者之作品,凡詩家一百二十七人,作品二百七十餘首,光緒二十九年刊行。又與王人驥、鄭以庠等合編《送米溪先生詩文》,收錄乙未割臺後西渡廈門臺籍士人之詩,光緒三十年刊行。(張子文);1862—1915;北園後人;毓臣,毓丞

申請清單
 聯絡我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