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NCL Website | About | Sitemap | Partners | Chinese
Home

Records of Events

 

Records of Events:1124

2019 中央氣象局受邀訪問「越南氣象、水文與環境變遷研究院」及「越南國家水文氣象總署」,由葉天降局長於108年11月24日至同年月27日率團進行雙邊交流會議。
2019 辦理「108年度全國各級學校民俗體育競賽」,共12項目競賽。
2017 召開「特定體育團體組織輔導委員會」第7次會議,由林前署長德福主持。
2017 本局花蓮氣象雷達預防性維護,由德國雷達原廠SELEX 派工程師及臺灣代理商工程師與該站全體同仁一起參與。
2017 參與加拿大蒙特婁「維也納第 11 次締約國大會暨 蒙特婁議定書第 29 次締約國會議」,與聯合國工 業發展組織(UNIDO) Dr. Nina Masson 學者及甘比亞環境部臭氧層事務官員 Mr. Bafoday Sanyang 就 「吉加利修正案」因應作為及挑戰進行討論,掌 握國際管制最新資訊。
2017 教育部公布「技專校院國際技能競賽選手海外精進計畫」,將補助每位國手最多50萬元,鼓勵他們出國研習、實習。
2016 教育部舉辦「友善臺灣- 境外學生接待家庭專案計畫」,辦理境外接待家庭國際論壇,引進國外接待家庭經驗,望能給予在臺境外學生更完善的接待體系。
2016 舉辦 105 年度「鼓勵民眾檢舉高污染車輛抽獎活 動」。
2016 辦理「南區低碳示範社區成果觀摩會」。
2015 修正發布「水污染防治法施行細則」。
2015 馬英九總統及行政院毛治國院長等人參訪彰化縣 埔鹽鄉大有社區,勘察「金碳稻田」「生物炭爐」 「生態池」及「雨水回收」等節能減碳措施。
2015 運動彩券102年度保證盈餘差額行政訴訟事件,原告不服原審判決,提起上訴。
2014 召開第2屆運動彩券業務督導小組第6次會議審議發行機構104年度發行計畫,核定104年度銷售目標及銷售商品。
2014 訂定發布「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核可管理辦法」。
2014 舉辦「2014 土壤及地下水年度盛會」─25 日於福華飯店舉行「亞太工作小組司長級會議」、25 至 27 日假臺北市南港展覽館舉辦「環境展」、26 至 28 日於南港展覽館舉行「國際研討會」、27 日舉行「臺韓整治技術論壇」。
2011 假宜蘭縣、臺中市、新北市及臺南市舉辦四場次「2011臺德低碳城市論壇--城市永續發展經驗」,開啟我國城市與德國漢堡市之政策對話及經驗交流,沈世宏署長親臨開幕致詞。
2010 鄉長葉發海因100年度預算審查案,於鄉公所大門口靜坐抗議。
2009 海底電纜不明原因毀損,東引有線電視斷訊。
2008 行政院通過「發放消費券方案」,2009 年1月18日起發放,每人3,600元。
2008 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召開第4次「有線電視費率審議委員會」會議,會議中議定2009年臺北市有線電視收視費用上限每戶每月上限維持新臺幣530元,並要求業者應對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登記有案之低收入戶之收費,由原臺北市政府核准之收視費用上限之1/3,降至1/4以下收費等其他相關事項。
2007 芙蓉海畫會首次舉辦成果展,在社教館二樓展出60幅作品。
2006 立法院3讀通過「金融機構合併法」。
2005 第一本馬祖歌謠選集(月光光)出版。
2003 南竿津沙靶場火蟯山,延燒近3小時,駐軍和警消人員200多人參與救火。
2002 內政部營建署長柯鄉黨訪視芹壁村,對聚落保存成果表示肯定。
2002 東莒衛生所新建大樓完工啟用,並將舊有衛生所改建成X光室等其 他醫療用途。
2002 內政部營建署長柯鄉黨蒞馬勘察珠山電廠預定地。
2001 后澳防波堤及下水道工程正式動工,總工程費近四千萬元。
2001 2001年宜蘭縣兒童類讀博覽會在縣立體育館舉行兩天:親子共同簽署「兒童閱讀大憲章」,現場設有兒童館、親子館、繪本館、 故事館等4大主題館,搭配童玩遊戲,引導進入閱讀世界。(《聯合報》-90-11-25;《中國時報》-90-11-25;《聯合報》-90-1 1-26;《中國時報》-90-11-26;《自由時報》-90-11-26)
2001 總工程費近4千萬元,北竿后沃防波堤及下水道工程動工。
2001 澎湖縣府斥資新臺幣736萬餘元,在澎湖縣童軍營地(湖西苗圃)興 建1座地下1層、地上3層的多用途童軍營舍,上午舉行落成啟用典 禮。
2001 馬公市東文社區農漁活動中心,上午舉行落成典禮。
2001 文林村瑞龍社區成立。
2000 總工程費400萬元,由舊鄉公所大樓整修裝漬完成的東引鄉民代表會會館落成啟用,舉行剪綵及茶會。
2000 基隆市市民愛心聯網籌備會,將「防洪預警網路即時系統」、「 婦女求救系統」設備,捐贈市政府,這套結合最新科技的網路設 備,可以發揮及時預警和求救的功能。
2000 基隆市立托兒所光華分所,開設「市府員工托兒所專班」,並購 買一部幼童專車接送學童,市府希望帶頭鼓勵民間企業及政府機 構設置員工托兒所。
1999 原住民籍縣議員潘村雲、陳建臺建縣府儘速辦理原住民保留地,發還給原住 民,以維生計。
1999 基隆市府聯合服務中心進行ISO-9002驗證,順利通過認識。
1999 1999亞洲盃國際風浪板巡迴賽澎湖站,上午在觀音亭海域揭幕, 賽程至27日止。
1998 七堵區瑪西里里長詹和郎表示瑪西里社區托兒所已不敷使用,建 議教育局與社會局共同商討對策,研究將托兒所與瑪陵國小合併 。
1998 鄉公所召養豬戶及養雞戶申請辦理離牧補償說明會。
1997 縣選委會公告第十四屆縣議員選區劃分及應選名額,唯一變動是臺東選區增 加一個名額,卑南選區減少一個名額,成為臺東10人,卑南1人,總數仍為 30人。
1997 省選委會公佈選舉人數:基隆市為二十五萬九千七百九十五人。
1997 苗栗醫院新建醫療大樓竣工啟用。
1996 「長住馬祖」北竿社區親子活動在坂里國小熱烈展開。
1995 保七總隊總隊長楊子敬率領巡護艦出海,在東引外海緝獲一艘越界捕漁的大陸拖網漁船。
1995 省立臺東醫院本日晚間在院前廣場,舉辦「創院一百週年」慶祝晚會,並表 揚優秀志工施仁傑、鄭秀貞、林秀卿、侯慶銓等人。宋楚瑜省長來縣訪視, 縣長陳建年建議:1.臺十一線施工不良、管線工程不能配合,造成居民困擾 ,宋省長旨示馬上處理。2.都蘭公教人員度假中心,希望比照夏威夷玻里尼 西亞文化中心,建立一處原住民文化中心,宋省長表示同意。
1995 民進黨承諾若勝選,將建立大聯合政府。
1994 金沙鎮六十三位役男明年入伍當兵,鎮公所上午辦理軍種抽籤。
1994 金沙鎮六十三位役男明年入伍當兵,鎮公所上午辦理軍種抽籤。
1994 金沙鎮六十三位役男明年入伍當兵,鎮公所上午辦理軍種抽籤。
1994 金沙鎮六十三位役男明年入伍當兵,鎮公所上午辦理軍種抽籤。
1994 臺電基隆協和發電廠為敦親睦鄰,購置進口收音機兩千七百五十 台,贈送中山區的老人,委託中山區公所發放。
1994 中國國民黨建黨一百週年,市黨部在文化中心舉行飛躍一百年, 再創新世紀為主題之黨慶與表揚大會。
1994 位於頭城鎮的「宜蘭縣栽培漁業生產中心」完成規劃。
1993 基隆市選舉委員會公布第十二屆市長選舉人數為二十四萬八百五 十二人,其中中正區四萬一千一百二十二人,七堵區三萬四千八 百二十五人,暖暖區一萬八千八百八十七人,仁愛區四萬一千六 百七十四人,中山區三萬三千八百七十人,安樂區四萬五百五十 三人,信義區二萬九千九百二十一人。
1993 基隆市七堵區瑪西里,新建里大會堂,上午十一時三十分舉行動 土典禮,由市長林水木,議長許財利、民政局長鄭炳煥、七堵區 長蔡神恭、里長陳清和共同主持。
1993 「環保署公害糾紛裁決委員會」正式運作。
1992 執政黨中央委員會秘宋楚瑜,下午六時抵基,訪問二屆立委提名 候選人張堅華及何聖隆競選總部鼓勵。
1992 李總統盛讚東臺灣是「美的後花園」。
1992 81年公教人員桌球錦標賽在光復國小舉行:共計27隊,135人參加 。(《宜蘭文獻雜誌》2:69)
1992 中國國民黨基隆市委員會,上午九時在市黨部禮堂舉行「建國九 十八週年」慶祝大會,由主任委員黃昭元主持,省黨部評議員前 市長張春熙、省黨部委員李敏侯、黨務顧問郭民通,市長林木水 、市議會副議長杜卻均出席,會中頒獎表揚第二屆國大代表選舉 輔選有功人員及推展基層黨務工作優秀幹部。
1992 臺灣省船務代理業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在基隆市召開第二屆會 員大會,改選理監事,基隆市船務代理業公會理事長李烽輝連任 省聯合理事長。
1991 中國國民黨駐基各種黨部聯合,上午十時在市黨禮堂舉行建黨九 十七週年慶祝大會,會中表揚績優幹部。
1991 基隆市全民運動會球類聯賽,上午在體育場舉行開幕儀式。因雨 只進行大會舞表演及趣味競賽。
1990 四埔林場發生火災,損失林地一萬平方米。
1990 臺東的未來不是夢系列活動,在縣立文化中心演講廳舉辦「瞭解臺東觀光的 發展及重要性」演講與座談會。
1989 辦理七十八年度後備軍人管理業務獲全縣第三名。
1989 「臺北縣客屬崇正會」成立。
1989 行政院長李煥指示情治單位保護參與選務的工作人員,絕不容許受到侵害。
1988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處長楊松德一行7人,視察本縣勞工服務中心設置及運作 方式,交換意見,發揮勞工中心應有功能。
1988 基隆市政府下午召開整潔月工作推動協調會,決定成立「登革熱 病媒防治工作推行小組」,由環保、衛生、民政、教育、社會、 建設工務、警察、國宅、財政等局及計畫室、主計室、新聞組成 、各區分設「執行小組」,並訂十二月十一日至二十四日為防治 週,共同推行。
1988 中國國民黨基隆市黨部,為慶祝建黨九十四年,上午十時在市黨 部禮堂舉行酒會,由主任委員吳夢雄主持,市長張春熙、議長郭 明通耕莘教院長姚宗鑑神父,民進黨市議員侯永利等三百餘人, 到場慶賀,會中並表揚推行社會服務有功人員。
1988 臺灣省各種基金綜合管理委員會,公布七十八年度建設基金第二 期貸款,核定基隆市部份為西定零售市場興建工程及改進國民教 育六年計畫工程,為三百二十八萬儿及二千八百萬元。
1988 省交通處長林思聰來縣召開記者會,報告改善交通重大工程的規劃及施工情 形。
1987 本市各區屢傳羅患登革熱病例,市府環保局決定即日起進行市區全面性消毒 工作。
1987 縣政府發起各界響應,捐1日所得,協助貧苦榮民返鄉探親。
1986 省府核准都市計劃第二次通盤檢討。
1985 山地文物展開幕,縣民希望時這些文物永久留在文化中心,長期展出。
1984 澎湖縣議會第10屆第10次臨時大會,會期4天。
1984 陸軍總司令蔣仲苓上將抵澎,巡視戰備防務並慰勉官兵。
1984 卑南鄉賓朗、明峰、初鹿等8村長為沒能爭取到鄉治案,提出辭職,正由鄉 內地方人士協調中。
1984 「臺北縣鶯歌鎮體育會」成立。
1983 竹東地區傷寒流行。
1983 行政院農復會補助150萬元,位於北竿塘岐村的現代化冷凍庫完工啟用。
1983 北竿地區最大冷凍庫完工啟用,連江縣長李麒麟親臨主持。
1983 糧食局長長鏡峰視察研製速食米飯成功的臺東興業公司。
1982 內政部訂定「國民住宅等候承購作業程序」暨「等候承購國民住宅申請須知」。
1981 立法院通過公務人員撫卹法修正案,冒險犯難或戰地殉職公務員,加發百分 之五十撫卹金。
1980 永興村民活動中心竣工啟用。
1979 高雄市臨時市議會勞軍團一行四十人,由議長吳鐘靈率領抵金勞 軍
1978 省市合建跨景美溪啣接木柵保儀路與新店寶橋路寶橋開放通車。三百二十 多至來自世界各國及我國僧侶住持清晨起在市區化緣,募得十多萬元財物 捐贈市政府冬令救濟。
1978 收錄58種最新法令,馬祖戰地政務法規彙編首度編印出版。
1977 省府核定本縣沿海居民生活改善三年計畫,自67年7月起實施。
1976 臺灣省政府核定,本省第十屆鄉鎮縣轄市民代表及任期延至六十七年八月一 日。
1976 大甲鎮加速拓建幹道,將於明年六月前完成十五項道路工程。
1976 全縣國中生物科教學研習會在梓中舉行。
1976 澎湖縣會第8屆第8次定期大會,會期17天。
1976 省府核定第10屆鄉鎮縣轄市民代表任期延長:任期延至67年8月1 日。(《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一大事記》:554)
1975 台南郵局為加強服務並促進安南區設,特將州南里、州北里、安順里、新順 里、安慶里、頂安里(草湖寮除外)、安東里、安西里等八里劃為限時投遞區 。
1974 慶祝中國國民黨建黨八十週年,豐原火車站前 國父銅像揭幕。
1974 省議會建設小組抵縣巡視市場現況。
1974 紀念 國父建黨80週年,舉辦本縣政、經成果展覽會,為期7天。
1973 縣議會第八屆第二次定期大會揭幕,至十二月十四日止。審查總決算 為問政重點。
1973 配合小康計畫,消滅貧窮,臺中縣衛生局勸道民眾實施家庭計畫。
1972 金沙鎮所屬各村里「清潔日」家戶環境衛生競賽,成績業經評定 公布,由光前村奪魁。
1972 財政部長李國鼎巡視中港籌建工程。
1971 全省美展,在臺東社教館展出5天。
1971 縣議會大會中,議員對縣府付予豐原都市計畫道路收購補償費及縣售 臺中市兩宿舍訴訟損幣百萬兩件事,猛烈抨擊。
1971 北竿民眾服務站新廈落成。
1971 北竿民眾服務站新廈落成。
1970 提倡全民運動風氣,金沙民服分社舉辦「服務盃」籃賽,為鎮內各村里帶來蓬勃運動風氣。
1969 市議會三讀通過高雄市里鄰調整方案,計增設三十里二四一鄰。
1969 高雄市議會三讀通過高雄市里鄰市整方案,計增設三十里二四一 鄰。
1968 楊傳廣與紀政聯袂來東,展開訪問活動。
1967 中國國民黨建黨七十三週年紀念,在中山堂舉行大會。
1966 後龍水庫變更計劃,壩身增高三尺,兼供工業用水,工程費用需 增列五千萬元。
1966 非洲賴索托王國總理兼外交部長約拿旦訪問省府,聽取省政簡報,讚揚臺灣 農業成就。
1965 臺東師範建設體專分校,縣黨部邀請各界座談。
1965 為雲林縣與本縣居民關切的臺西、馬公間航運船建光號冒著風雨、航行七小 時後,終於抵達馬公。
1964 泰安鄉公地放租糾紛,縣議會組織小組進行調處,經提議六點, 事告成功。
1964 後龍鎮慶成福醮,迎神拜拜,吃客約三十萬人。
1963 臺灣營造工業公會,第八屆第三次會員大會在縣府禮舉行。
1962 新竹縣立第三中學獨立及新建校舍落成典禮一併舉行,省教育廳長劉真主持 剪綵。
1961 國際扶輪社第三四五區總監馮秉芬,視察花蓮扶輪社,參加例會指導。
1961 加強綠島漁業設施,將建小型船塢,並擴建避風港。
1960 西湖、通霄發現貝化石,縣文獻委員會從事採集研究。
1960 天祥風景區建設委員會討論組織規程及籌建計畫。
1959 中華婦女聯合總會東部視察組視察花蓮婦聯分支會。
1959 卑南族山胞歌舞慶祝國民黨建黨紀念。
1959 內政部長田炯錦視察省政府,周至柔報告災區重建進度。省政府會議通過各 縣市教育林營造管理辦法。
1959 臺航公司委託日本清水造船廠承造的八千二百噸貨輪在澎湖交接。
1959 苗栗縣四十八年度地方戲劇比賽,永光國劇團獲冠軍。
1958 帶魚季節到,西犬鄉公所舉辦協調會訂出帶魚軍價二元,市價四 元,黃花魚及黃山魚市價各為七元五角,豬肉每斤市價十四元。
1957 財政廳稅務檢查組視察花蓮稅務。
1957 中國自然科學促進會,在臺中市中山堂舉行年會,政府首長一致強調努力擴 展科學教育;通過提案,請充實科學設備。
1957 中國自然科學促進會,在中山堂擧行年會。
1956 林產管理局擬定明年伐木十五萬公頃,砍伐區域,數量均配定。
1956 縣政府標售木瓜山林場四千立方公尺木材流標。
1956 省漁管處撥款七十五萬三千元,補助修復加路蘭、大武、綠島等 三處漁港災害工程。
1956 省林產管理局實施關山林區林相航空勘測工作,備供計劃設立關山林場之參 改。
1955 韓國華僑藝宣隊三十五人來花勞軍。
1955 臺灣電力公司派工程師高創維抵縣,勘查海端鄉境新武呂溪及東河鄉境泰源 村兩地,興建水庫之自然條件又經濟價值等資料。
1955 我噴射機群在白犬上空演習。
1955 社政檢討會議揭幕,討論如何加強職工福利等六項中心議題。
1955 我噴射機群在白犬上空演習。
1954 為中國國民黨建黨六十週年紀念日,花蓮各界舉行盛大慶祝會。
1954 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為紀念 國父誕辰,假臺中 市黨部舉辦革命史蹟展覽三天。
1954 中國國民黨臺中市黨部暨有關單位隆重舉行國父建黨六十週年紀 念大會。
1953 全省各農會會員資格初審完成,二百零六單位複審確定,合格會員三十八萬 餘人。中美專家實地勘察石門水庫,政府將撥三百萬元作設計開工等費用。
1952 糧食局在臺北市等大都市以市價5折的價格發放米。
1951 臺北市米價上漲(較上週高20%)。
1950 大陸(連江縣志)記載:連江縣大隊在琯頭牛項山抓捕匪特「馬祖列島遊擊聯合指揮部」第三總隊長吳潮珍(又名兆酊,綽號「魚丸八」)及全部匪徒。
1949 臺北市為響應東南民衆募款勞軍,除發動市民每人樂捐一元運動外,今起 至十二月十四日止,凡臺北市電影戲院及公共食堂之觀衆及顧客均徵募勞 軍樂捐。
1949 大陸(連江縣志)記載:北竿塘5名海匪向長門駐軍投誠,繳機槍5支,小砲一門,手榴彈,子彈各兩箱。
1947 本省國民大會代表選舉揭曉,臺中市林朝權當選。
1947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臺中縣林忠、林帖(女)當選。
1947 臺灣省國大代表選舉結果,新竹縣吳鴻森、新竹市蘇紹文當選。
1947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結果蘇紹文當選。
1947 本省國民大會代表選舉,今日揭曉,當選區域代表者:臺中市林朝權, 臺北市黃及時、新竹縣吳鴻森、新竹市蘇紹文、彰化市吳世明、基隆市 李清波、臺南市連震東、高雄市楊金虎、屏東市張吉甫、嘉義市劉傳來 、花蓮縣劉振聲、臺南縣吳三連、楊國杏(女)、臺北縣王民寧、臺中 縣林忠、林英帖(女)、高雄縣金登發、澎湖縣謝掙強、臺東縣陳振宗 、農會代表洪火練、謝文程、工會代表陳紹平、陳天順、蔡石勇、婦女 團體林珠如、鄭玉麗、教育團體游彌堅等。
1947 舉行國民大會代表選舉。
1947 黃及時當選臺北市區域國民大會代表。
1947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開票揭曉。臺中縣林忠當選。女性代表一人為林帖 。
1947 臺灣省國大代表選舉發表:臺北市黃及時、臺中市林朝權、新竹縣吳鴻森、新竹市蘇紹文當選。
1946 十一月二十四日,載運救濟品之機帆船,赴澎湖途中坐礁。
1946 縣府邀請陳國礎中委檢閱全縣壯丁隊。
1945 豐洲國民學校經政府派員正式接收。
1945 岸裡民學校經政府派正式接收,李清池為校長。
1945 王江海千秋國民學校校長。
1945 呂厚島為國民瑞穗國民學校校長。
1945 張寶才為豐榮國民學校校長。
1945 劉培鄉為神岡國民學校校長。
1945 臺灣省縣市組織決定。
1945 吉野庄役場改為吉野鄉公所,派林慕德任鄉長。
1945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參謀長柯遠芬發表談話,對日方有以「高雄警備府司令部 」名義擅發命令一事,已嚴予制止,必要時將以違令處置。
1945 該部又發表公報稱:臺灣地區日軍於解除武裝後待運返國期間,應即開 始實施復舊工作,現本省日本官兵善後聯絡部長藤利吉已遵照各項指示 ,擬具復舊工作要領與計畫呈該部核示,經修正核准其工作實施項目為 :一、海運之恢復。二、空運之恢復。三、都市之復舊。四、重要之水 利工程。五、鐵路之修復。六、通訊之復舊等六項分別進行,俟我方技 術專員會同日方勘察竣事,即行開始工作。
1945 召開軍民合作座談會。
1945 召開軍民合作座談會。
1943 臺北市男女中學生二千一百人,奉命赴郊外參加割稻工作。
1943 臺北市男女中學生二千一百人,奉命赴郊外參加刈稻工作。
1943 潮洲郡組織女子增產挺身隊。
1943 潮州郡組織女子增產挺身隊。
1942 創立臺灣鐵工業統制會,解散臺灣鐵工業統制會。
1942 劊立臺灣鐵工業統制會,解散臺灣鐵工業統制協會。
1941 新竹市奉公壯年團成立。
1941 新竹市奉公壯年團成立。
1941 在廳會議室,召開各郡經濟警察相關職員協議會,為期二日,以徹底執行近 來屢次修改之統制令,並促進各郡經濟警察之緊密聯絡。
1939 臺東廳為振奮青年志氣,以資體會皇國精神,特自即日起,為期三日,在臺 東街舉辦聯合青年團大會。
1939 再公布「食米舂白限制令」。
1938 公布實施岡山鎮都市計畫。
1937 宜蘭橋改建工程開工式:上午11時在宜河右岸工程現場舉行,新 橋為力霸式鐵筋混凝土造,全長163公尺,有效寬度5公尺。(《 臺灣日日新報》-昭和-12-11-25/宜蘭橋開工式)
1936 臺東廳警務課長設訪鶴雄,出發巡視里壠支,為期七日。
1934 在臺東廳加走灣區姑子律,設立姑子律農事實行組合,組合長「」。
1934 臺灣醫學會召開第二十九屆大會。
1933 後浦商人組織自衛隊,整設隘門防盜。
1933 海軍陸戰隊陳明揚部開拔三都澳,臨行徵民伕協運輜重。
1932 宜蘭仰山吟社開擊缽吟會。(《臺灣日日新報》-昭和-07-11-24 /宜蘭仰山吟社開擊缽吟會)
1929 創設卑南改善會,以改善和救濟卑南社人,養成勤儉美德,振興產業,強化 保健衛生,使成模範部落為目的。
1928 臺北圓山舉行「競馬大會」,准售馬票以此為嚆矢。
1928 臺北擧行競馬大會於圓山,准售競馬票以此為嚆失。
1928 臺北舉行競馬大會於圓山,准售競馬票以此為始。
1925 竹南郡。竹南郡實查畜牛,成績如下:竹南庄水牛百九十七隻, 黃牛五百九十五隻,雜種牛三隻,共七百九十五隻。頭分庄。水 牛七百九十五隻,黃牛六百五隻,共千四百隻。三灣庄水牛二百 九十七隻,黃牛五百七十三隻,共八百七十隻。南庄水牛五百十 五隻,黃牛五百七十隻,共千八十五隻。造橋庄水牛百五十四隻 ,黃牛六百十九隻,共七百七十三隻。後龍庄水牛二百八十二隻 ,黃牛千九百十三隻,共二千百九十五隻。郡下水牛實查總數有 二千二百四十一隻,黃牛總數四千八百七十五隻,總數有七千百 十六隻。
1925 苗栗郡。竹南郡。自本日起至同月末日,本島豬隻十七隻發生豚 虎列剌獸疫,斃死五只,隔離十二隻,經田當局派遣獸醫數名, 攜要前往施設預防。發生地有苗栗郡通霄庄、竹南郡後龍庄等諸 處。
1925 後龍庄。後龍庄慈靈宮狹窄,此次經當市募款,並經當局批准改 築。
1923 內田總督東部巡視,一行自玉里出發,途經前民政長官下村宏命名之三笠山 ,而於下午一時四十五分抵達花蓮港。
1920 由羅東本願寺佈教所執申請之羅東第一幼稚園開園。
1919 為紀念松本無住居士開拓北投之辛勞,在該地建碑紀念。
1919 富世岡設蕃人療養所。
1917 玉里支廳長於清水社Sulapatan(白端)小社外,會見打訓社頭目Aziman並勸誘其投滅歸順。
1917 玉里支廳長招打訓社頭目不至,率警訪之,贈禮物,囑招撫內山各社 。
1916 宜蘭東門街耶穌教堂落成:上午9時舉式,各來賓參列堂內,由牧 師、傳教萱順序登堂祝式及祈禱上帝,並講演耶穌教世聖書,當 夜6時起在教堂說教,早有鳴鑼,通達蘭市人眾,臨堂聽教,7時 開講,旁聽人眾,男女百餘名,極盡一時盛會,至11時散會。( 《臺灣日日新報》-大正-05-11-27/蘭教堂落成式)
1914 板垣退助與林獻堂等士紳來臺倡導設立「臺灣同化會」。
1908 臺中公園增設池亭。
1908 苗栗廳。出礦坑第十六號油井開鑿。
1903 第五次日本國內博覽會,深坑廳管內出品者獎狀頒獎典禮在深坑廳舉行,張德明獲頒葉煙草獎狀,張建生獲頒焙籠、焙籠箍獎狀。
1824 楊長斌走黃梨山,舉林溪為軍師,期於晚攻鳳山,而林溪被捕, 楊良斌走彰化亦被同知李振青所獲,送府治罪而亂患平。
1805 海賊蔡牽,入踞鹿耳門。與山賊吳淮泗等連絡,賊勢大張,郡城 戒嚴。
1800 五年十月八日(一八○○、十一、二十四),廣東艇匪船五號在虎井一帶洋 面滋擾,澎湖左營守備戴春督舟師攻擊,相拒數日,被害。同時遇難者有外 委二員,兵丁七十四名。
Application Checklist
 Contact u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