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
召開「109年全民運動新媒體行銷案」採購評選委員會,由林副署長哲宏主持。 |
| 2019 |
「108學年度HBL高中籃球聯賽開賽記者會」,由高署長俊雄代表出席。 |
| 2019 |
林佳龍部長主持「交通部108年招商大會」開幕典禮並致詞,大會釋出逾千億公共建設開發投資及大型交通建設採購商機,同時展示交通科技創新應用亮點,並安排表揚近3年投資本部交通及觀光建設之20家業者,表達本部鼓勵及感謝其有效促進地方相關產業及國家經濟發展之貢獻,共吸引近250位國、內外業者參與。 |
| 2019 |
以「減緩、創新與轉型」(Mitigation, Innovation &Transition, MIT)為題舉辦「臺灣氣候行動研討會」,6個直轄市政府首次齊聚說明在因應氣候變遷具體作為,並邀集台積電、中鋼、友達、南極碳、漢寶農畜產、台電、台泥、環興科技等執行抵換專案成效卓著的民間企業,分享執行經驗及成功案例,約230人參與。 |
| 2019 |
以「減緩、創新與轉型」(Mitigation, Innovation &Transition, MIT)為題舉辦「臺灣氣候行動研討會」,6個直轄市政府首次齊聚說明在因應氣候變遷具體作為,並邀集台積電、中鋼、友達、南極碳、漢寶農畜產、台電、台泥、環興科技等執行抵換專案成效卓著的民間企業,分享執行經驗及成功案例,約230人參與。 |
| 2018 |
辦理「107年度高爾夫球場經營管理人員研習會」。 |
| 2018 |
總統接見2108世界室外拔河代表團,由中華民國拔河運動協會理事長陳建平、教育部林次長騰蛟及高署長俊雄陪同,總統肯定選手們的傑出表現,並祝福景美女中拔河隊郭教練昇早日康復。 |
| 2018 |
召開「107年騎動臺灣單車說故事實施計畫評審會議」。 |
| 2018 |
辦理「107學年度大專棒球運動聯賽開賽記者會」,由高署長俊雄率隊出席。 |
| 2018 |
本署、行政院農委會、經濟部、衛福部、勞動部、 財政部等共同執行「執行聯合國汞水俣公約推動計畫」,協力減少環境中汞含量,降低民眾曝露風險, 本計畫西元 2017 年執行成果,經行政院備查。 |
| 2018 |
教育部修正《教育部運動發展基金補助各級學校運動代表隊作業要點》,名稱並修正為《教育部運動發展基金補助各級學校運動團隊作業要點》。 |
| 2017 |
106學年度學生棒球運動聯賽高中軟式組總決賽假桃園青埔棒球場舉行,共有116隊報名參加。 |
| 2016 |
教育部設立「國家講座」邁入第19屆,國家講座主持人由各校及教育部推薦,一任3年,每年提供100萬元共300萬元。 |
| 2015 |
針對離退人員轉任私校支領雙薪議題,教育部表示,私立學校非屬營利事業,現行並無限制退休公務人員不得至私立學校任職之規定。 |
| 2014 |
由何書長卓飛召開「教育部體育暑行政法人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籌備工作小組」第十二次推動會議 |
| 2014 |
委託大專體總假天主教輔仁大學濟時祖國際會議廳辦理「兩岸大學生體育組織籌辦綜合運動賽會研討會」,邀請首都體育學院具賽會辦理、賽事管理及場地管理相關專長之專車學者來臺進行交流座談。彭副署長臺臨出席19日開幕典禮;王副署長水文於20日晚宴請訪問團,國際及兩岸運動組江組長秀聰出席20日研討會及閉幕典禮。 |
| 2014 |
臺北市政府勞動局邀請國際大學運動總會認證部門人員來華進行講習,國際及兩岸運動組派員出席認證作業總說明及籌委會認證工作進度報告。 |
| 2014 |
本署獲頒內政部「102 年度 TGOS 加盟節點績效評比活動」績優機關。 |
| 2014 |
舉辦第五屆「我家就是綠厝邊攝影競賽暨通報清理好禮送活動」頒獎典禮。 |
| 2013 |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邀請匈牙利奧會主席Zsolt BORKAT及秘書長Bence SZABÓ來華訪問,並假本署舉行中華奧會與匈牙利奧會黨署體育合作交流協定。 |
| 2013 |
修正發布「煉鋼業電爐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並修正法規名稱為「煉鋼及鑄造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
| 2012 |
「資源循環利用法(草案)」陳報行政院審查。 |
| 2011 |
行政院文化建設會耗資新臺幣2億1,500萬元,邀請導演賴聲川製作中華民國國慶晚會《夢想家》音樂劇,引發各界批評浪費公帑,主委盛治仁請辭獲准。 |
| 2010 |
「2010世界水質監測日」活動情形上傳美國網站,與各國分享執行成果。 |
| 2008 |
卓樂國小獲花蓮縣學生鄉土歌謠比賽國小組原住民語系類合唱優等。 |
| 2008 |
觀光局舉辦「馬祖100個旅遊體驗驚句推薦」活動,「不必到愛琴海也能找到愛情的馬祖」獲選為第一名。 |
| 2008 |
同日,世界中文報業協會會長張曉卿蒞馬參訪。 |
| 2007 |
「淡水鎮健康城市促進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理監事會議。 |
| 2001 |
親民黨連江縣長候選人陳雪生、立委候選人曹原彰北竿競選總部 在塘岐中正路成立,宋楚瑜夫人陳萬水前來加油,陪同兩人沿街 拜票。 |
| 2001 |
宜縣兒童閱讀博覽會網路票選十大童書出爐:均為目前校園中兒 童閱讀或家庭中親子共讀的熱門書籍,第一名由深具本土的「乞 丐囝仔」獲得,「哈利波特」1至3集則分佔2、3、4名。(《中 國時報》-90-11-20;《自由時報》-90-11-20;《聯合報》-90- 11-20) |
| 2000 |
鎮代會第七屆第五次定期大會第七天議程,環境衛生、地方建設 二項議題成為質詢重點。 |
| 2000 |
基隆市少輔會及市警局少年隊為關懷青少年,倡導青少年從事正 當休閒活動,在基隆市新樂戲院舉辦「春風少年電影饗宴」系列 活動,以寓教於樂方式,報導青少年拒絕誘惑、遠離犯罪,以達 到預防犯罪的目的。 |
| 1999 |
一位不原透露姓名的婦人,在議會休息時,捐助基督教醫院擴建基金1,200 萬元,交由陳建年縣長轉交,為善不欲人知,值得敬佩。 |
| 1999 |
鎮代會定期大會三讀完成鎮公所八十八年度決算案。 |
| 1999 |
行政院長蕭萬長,在經濟部次長張昌邦、研考會主委魏啟林、水 資局局長徐享崑陪同,全往基隆河整治工程現垤瞭解工程現場瞭 解工程進行情形,並於堵南國小舊校舍聽取簡報。 |
| 1999 |
宜縣國民中、小學校長協會成立。(《宜蘭文獻雜誌》44:179) |
| 1998 |
北竿衛生所在塘岐國小舉辦體重控制班,二十位學員參加。 |
| 1998 |
百年難的一見的流星雨,天文家預估將有量流量在東方仰角30°通過(每分鐘 可達千顆)引起觀星熱,全家大小聚在東海,希望在2至5時看到這難得一見 的奇觀,可惜天不隨人願,東方天空黑雲蜜佈,無緣與人相見,趁興而來, 敗興而歸。 |
| 1997 |
第十三屆縣長選舉,本日起一連10天展開公開活動及公辦政見會共10場次, 在縣內10個平地鄉各舉辦一場次。 |
| 1997 |
第一場公辦政見會,三位候選人僅許財利出席,進行二十餘分鐘 即結束。 |
| 1997 |
苗二十八線(三湖道)拓寬工程竣工。 |
| 1996 |
中山區通仁街聖海宮違建,基隆市府拆除隊順利拆除。 |
| 1996 |
縣長陳建年榮獲聘為國家發展會議委員,縣議員除恭賀外,並建議陳 縣長藉會議時向李總統說明,產業東移的重要及一定要落實。 |
| 1996 |
萬海航運公司新建造的德春輪首航基港,港航界應邀參觀,港局 局韓德安、副局長王鐘雄等三百多人登輪參觀。 |
| 1995 |
行政院新聞局在體育場舉辦「多一份感謝、多一份愛」親子活動,共有全縣 90多所幼稚園家長與幼童共2,000餘人參加,共度一個歡欣溫情的假日。 |
| 1994 |
卑南文化公園經史博館規劃、開發,建設已粗具規模,增加一處遊憩據點。 |
| 1994 |
鎮代會召開第六屆第一次大會,審查年度決算與議案討論。 |
| 1994 |
前安樂區及第一、七屆市議員林慶福逝世,享壽九十一歲,老先 生區長任內適逢二二八事件因語言隔閡,不顧安危,用紙板寫著 我是安樂區長通過崗哨進入軍警機關,比手劃腳,拯救不少無辜 蒙難者。 |
| 1994 |
基隆市議會員由議長許財利率領,市府主秘邱雲儀陪同到環保局 考察業務,環保局長余寧一表示,將遵重議會的指示辦理。 |
| 1994 |
基隆市長林水木造訪拖網協會聽取漁民心聲,並致贈溥惠漁民匾 額祝賀連任的理事長江鐵良。 |
| 1994 |
「臺北縣新莊市益壽協進會」成立。 |
| 1993 |
基隆市協安宮,擴建外木山民俗館完工落成,上午十時舉行啟用 典禮,邀請市長林水木主持剪綵,隨即進行建醮活動。 |
| 1992 |
免試升學問題,在議會掀起質詢熱潮,紛紛詢問教育局此一方案好不好,何 時實施,本縣準備情形。 |
| 1992 |
關懷老人健康和福利,汶沙里成立長青活動中心,陳縣長特致贈 基金祝賀。 |
| 1992 |
關懷老人健康和福利,汶沙里成立長青活動中心,陳縣長特致贈 基金祝賀。 |
| 1992 |
省府委員黃正雄,率領八十一年度社區發展考核小組,上午抵基 考核,聽取簡報後,赴信義區壽社區、暖暖區暖暖社區、安樂區 鶯歌社區及中山區通化社區。 |
| 1992 |
大陸山東青島遠洋船員學院教授張大春等,由我國兩岸商務協調 委員會委員陪同來基,拜會港務局,參觀海洋大學。 |
| 1992 |
中國國民黨提名二屆立法委員候選人張堅華,下午四時完成登記 。 |
| 1991 |
中華顧問工程司完成北竿機場整建藍圖修正,總經費八千萬元, 工期九至十一個月。 |
| 1991 |
舉辦第14屆代表會第三次大會。 |
| 1991 |
臺北國際航太科技展揭幕,為首次在國內展出航太專業展覽。 |
| 1991 |
中國國民黨中央考紀會主任委員吳俊才來基,邀集黨政同志舉行 座談會。 |
| 1991 |
省政府委員陳進興等六人來基,考察發展及改進國民教育二期計 畫成效。 |
| 1991 |
澎湖縣警局艇「澎安號」,服役期滿,功成身退。 |
| 1990 |
交通部觀光局為發展海上觀光事業升級,決定規劃綠島、新港、杉原遊艇碼 頭。 |
| 1989 |
「臺北縣中華文藝金石學會」成立。 |
| 1989 |
民進黨基隆市黨部,下午在基不市中山二路五十一巷底舉辦推薦 該黨市長、省議會、市法委員候選人政見發表會,三種候選人一 一登場聲勢浩大。 |
| 1988 |
基隆市政府邀集港務局,漁業局等單位開會協調正濱漁港碼頭嚴 重下陷修復問題。 |
| 1988 |
基隆市政府勞工課、漁民服務站邀集勞資雙方,協調中峰尼漁業 合作船隻卸工資費率,初步達成協議,每噸五百七十五元。第四 航次起再行協調。 |
| 1988 |
基隆市姊妹市關係之加拿大安大略省雷灣市經濟發展公司總理狄 克夫婦,上午到市政府拜會市長張春熙,申報與本市商界人士交 換投資心得之希望,隨後到北部風景區遊覽,二十日離華。 |
| 1988 |
臺灣土地銀行設立蘆洲分行。 |
| 1988 |
省立臺東社教館舉辦「古典文學講座」,邀請臺大葉慶炳教授主講「志經與 愛情」-古典文學的二大主題。 |
| 1987 |
省立關山工商職校在該核舉辦的花東兩縣國中田徑邀請賽開賽,全國田徑協 會總幹事紀政偕夫婿張博夫應邀觀禮。 |
| 1987 |
全國輔導學生投考軍校績優單位之一的救國團金門支隊,獲參謀 總長郝柏村,頒贈陸海空軍褒狀。 |
| 1986 |
第13屆第1次大會。 |
| 1985 |
立法院3讀通過「消防法」。 |
| 1985 |
肉品市場於下午1時開幕營運。 |
| 1985 |
蘇南成市長巡視萬壽山工程及柴山地區,向軍方爭取空地,以增加民眾的休 閒活動場所。 |
| 1985 |
耗資新臺幣捌佰肆拾多萬元構工的蔡厝農地重劃工程,已由承包 商開始施工,預期半年後完工。 |
| 1983 |
臺北市昆明街火警,造成6死7傷。 |
| 1982 |
縣議會定期大會中,議員建議:邀請反共義士吳榮根來縣訪問。 |
| 1982 |
經濟部宣布689項限制進口日貨將自22日起解禁。 |
| 1982 |
一項為協助南部地區中小企業提高經營合理化,和今後對外貿易努力方向的 中小企業座談會,計有中小企業者代表百餘人參加。 |
| 1981 |
教育部長朱匯森由市教育局長陳梅陪同,巡視中山大學、中正文化中心、師 範學院、私立三信高商及正修工專等。 |
| 1981 |
紫雲巖重建工程落成,舉辦祈安福醮三天大法會。 |
| 1981 |
縣府將太平、知本、利嘉等三溪流域劃定為防治水污染管制區。 |
| 1981 |
紫雲巖重建工程落成,舉辦祈安福醮三天大法會。 |
| 1980 |
宜蘭地區豪雨,多處發生水災:全縣大約有94公頃稻作淹水,宜 蘭市區多處積水成災,許多新莊區水深半臺尺左右,家家戶戶都 成了「水上人家」。(《中國時報》-69-11-21) |
| 1979 |
本縣興建肉品市場計劃,經縣議會審議通過。 |
| 1978 |
內政部長邱創煥由內政部民政司副司長董翔飛,省府民政廳副廳長施嘉明陪 同下午三時十分抵達縣府,巡視選務工作。 |
| 1977 |
省議員、縣長、縣議員、鄉鎮縣轄市長四項地方公職人員選舉,舉行投票。 |
| 1977 |
舉行第八屆鎮長選舉,由洪特壹當選連任。 |
| 1977 |
第八屆鎮長選舉舉行,葉萬錄當選鎮長。 |
| 1977 |
葉紹欽當選芎林鄉第8屆鄉長。 |
| 1977 |
舉行第六屆省議員,第八屆縣長,第九屆縣議員及第八屆鎮長選 舉。 |
| 1977 |
臺北市第三屆市議員選擧市議員選擧,應選出議員五十一人。此次選擧, 候選人六十一人,選民一百一十七萬五千餘人,投票率百分之七十點六 五,任期四年(自民國六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七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止)。當選人為:林挺生(議長)、張建邦(副議長)、羅文富、陳勝宏、林 振永、羅斌、莊阿螺、陽炯明、林文郎、黃世溫、葉有正、張朝枝、高 惠子、秦茂松、陳順珍、陳俊雄、譚鳴□、陳健治、莽鳳崗、闕河源、 林穆燦、王昆和、林利錟、周英英、徐明德、陳瑞卿、方廖水蓮、 盧林素妴、潘天祿、王友祿、陳怡榮、林中、林鈺祥、周夢熊、 蔣淦生、張同生、林雄熙、鄭瑞齋、吳玉盛、周陳阿春、許炳南、 鄭炳南、鄭興成、張元成、李黃恒貞、鄭娟娥、楊黃秀玉、羅秀玉、 羅世凱、羅洪根、吳洪根、吳敦義、康水木、李德坤。 |
| 1977 |
王玉雲當選第八屆高雄市長。 |
| 1977 |
選舉第六屆省議員、第八屆縣長、第九屆縣議員、第八屆岡山鎮長。 結果岡山鎮鎮長由黃基旺生當選。 |
| 1977 |
蔡仲和當選第九屆臺東縣議會議長。 |
| 1977 |
第六屆省議員選舉林耿清當選。 |
| 1977 |
第八屆鎮長選舉,陳圳鄉連任成功。 |
| 1977 |
第6屆省議會、第8屆縣市長、第3屆臺北市議員、第9屆縣市議員及第8屆鄉鎮市長進行選舉投票。 |
| 1977 |
第六屆省議員,第九屆縣議員,第八屆縣長及豐原市第二屆市長 選舉。 |
| 1977 |
五項地方公職人員選舉。 |
| 1977 |
選舉第六屆省議員,第八屆縣長,第九屆縣議員,及第八屆鎮長,詹 啟造當選連任鎮長。 |
| 1977 |
第六屆省議員選舉,當選人魏綸洲、林佾廷、傅文政。 |
| 1977 |
第八屆市長、第六屆省議員與第九屆市議員選舉投票,全市二九三、四六六 名選民,分別在二八一個投票所投票。蘇南成當選第八屆市長,蔡介雄、黃 國展、林文雄當選第六屆省議員。 |
| 1977 |
省立台南社教館吳園房屋及庭院亭欄整修工程完工,該工程自六十五年十二 月十六日開工,總工程費一三八萬九八五○元。 |
| 1977 |
邱文光當選連任苗栗縣長。 |
| 1977 |
王玉雲當選第八屆高雄市長。 |
| 1977 |
臺灣省四項公職人員選舉,今天舉行投票,將選出省議員七十七人,縣市長 二十人,縣市議員八百五十七人,鄉鎮縣轄市長三百一十二人。中壢發生投 票糾紛,引起騷動。 |
| 1977 |
第八屆鄉長選舉,本鄉由黃世栽當選。 |
| 1977 |
改選第八屆鄉長。 |
| 1977 |
選舉第六屆省議員,第八屆縣長,第九屆縣議員及第三屆市長選舉, 鳳山市陳義秋先生當選省議員。 |
| 1977 |
臺灣省四項公職人員選舉省議員、縣長、縣議員、鄉鎮長。 |
| 1977 |
臺北縣舉行第九屆縣議員選舉,計選出議員五十九名(男五十二名、女七名)。 |
| 1977 |
臺北縣舉行第六屆臺灣省議員選舉,選出陳金德、李儒侯、李玉泉、李炳盛、陳根塗、邱益三、苗素芳等七人。 |
| 1977 |
臺北縣第八屆縣長選舉投票。(邵恩新當選連任) |
| 1977 |
各鄉鎮市第八屆(永和鎮第六屆、三重市第五屆、板橋市第三屆)鄉鎮縣轄市長選舉投票。 |
| 1977 |
第9屆縣議員選舉。24日選舉事務所公告當選名單:楊國夫、許記 盛、林興傑、顏重慶、許瑞慶、涂順發、鄭永發、高清主、胡松 榮、吳逕葉、許素葉、張動九、陳明吉、陳西南、許石柳、謝文 周、許佛佑、藍添福、呂進祐等19人。 |
| 1977 |
第八屆鄉長及縣議員選舉。 |
| 1977 |
臺灣區五項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投票,本縣投票選出第八屆縣長林保仁,獲得 二四三、四五八張有效票當選。另選出第六屆省議會陳天錫、藍榮祥、劉榭 燻,第九縣議員四十二人,第八屆鄉縣長市長十五人。 |
| 1977 |
選舉第八屆縣長暨第六屆省議員。 |
| 1977 |
五項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爆發中壢事件。 |
| 1976 |
舉行第八屆鎮長選舉,詹啟造當選連任,12月30日就職。 |
| 1976 |
「老人免費搭乘公共車船辦法」,「清寒市民生育暨育嬰濟助辦 法」及「家庭清寒收入偏低市民之重點扶助就醫辦法」同時實施 。 |
| 1976 |
豐原市垃圾轉運站,影響衛生及瞻觀,市民代表會建議遷至郊區。 |
| 1976 |
新社鄉加強自治業務,崑山、大南兩村,行政區域調整。 |
| 1976 |
第六屆臺灣省議員選舉,本縣選出陳金德、李儒侯、李玉泉、李炳盛、陳根塗、邱益三、苗素芳等七人。 |
| 1976 |
老人免費搭乘公共車船辦法」、「清寒市民生育暨育嬰濟助辦法 」及「家庭清寒收入偏低市民之重點扶助就醫辦法」同時實施。 |
| 1974 |
行政院長蔣經國巡視臺中縣政績展覽、石岡水壩及啟聰學校。 |
| 1973 |
縣府主管會報中決定徹底發揮工作效能,為縣民服務。 |
| 1972 |
副總統嚴家淦由副參謀總長王多年陪同,蒞南北竿、東西引巡視。 |
| 1972 |
金馬地區立法委員候選人吳金贊訪問北竿各機關,慰問民眾。 |
| 1971 |
臺航公司新造快速輪「臺澎」號,正式行駛高雄與馬公之間。省府為促進漁 業增產,加速修建九大漁港;(一)修建宜蘭大溪第二漁港;(二)擴建臺 東伽藍漁港;(三)新建柯子寮漁港港堤;(四)修建澎湖漁港;(五)擴 建臺東綠島漁港;(六)修建彰化王功漁港;(七)修建臺北澳底漁港;( 八)修建臺北富基漁港;(九)修建新竹南寮漁港。 |
| 1971 |
臺灣航業公司新建的高雄馬公線定期客貨船「臺澎輪」,本日舉行首航,由 該公司董事長林則彬主持。臺澎輪將每隔一天往返高雄澎湖間一次。 |
| 1971 |
我國與厄瓜多爾共和國(RepublicofEcuador)中止外交關係。12月07日的「全面改選中央民意代表辯論」紀錄。 |
| 1970 |
高雄市長楊金虎訪菲結束,返回高雄。 |
| 1970 |
東區家政人員,舉行專業訓練。 |
| 1970 |
高雄市長楊金虎訪菲結束,返回高雄。 |
| 1969 |
北竿塘岐村民王水宮好人好事獲全國表揚。 |
| 1969 |
中日合作策進委員會第14屆委員會議在臺北舉行。 |
| 1969 |
塘岐村民王水官好人好事獲全國表揚。 |
| 1968 |
中度颱風「吉達」侵襲臺灣省:18日在花蓮之南登陸,花蓮、宜 蘭地區受災頗重,計2人死亡,50人受傷,835間房屋全倒。(《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一大事記》:509;胡亞棟:20) |
| 1968 |
省警務處設立淡水水警巡邏隊。 |
| 1967 |
中度颱風「吉達」侵龍本省,花蓮、宜蘭地區受災頗重,計二人死亡,五十 人受傷,八百三十五間房屋全倒。 |
| 1965 |
在本年一月十三日發生的烏坵海戰大捷的三十五位官兵,在結束於澎湖海軍 醫院醫治後,由空軍C-46運輸機接任南部海軍總醫院繼續治療。 |
| 1965 |
公車處增添新車,對金東地區增開班車,頗受鎮民好評。 |
| 1964 |
陸軍八四五醫院(馬祖軍醫院)新廈落成,指揮官彭啟超主持揭幕典禮。 |
| 1963 |
苗栗縣義務勞動賽,為全省兩組第三名,獲省獎五萬元。 |
| 1963 |
慶祝24屆防空節,東縣舉行圖片展覽,分獎民防有功人員。 |
| 1962 |
苗栗縣舉辦分區茶樹剪技比賽,評定羅兆庭第一,童阿發第二, 傅逢章第三。 |
| 1962 |
獅頭山勸化堂大殿重建工程竣工典禮,林為恭縣長主持剪綵。 |
| 1962 |
臺東鎮數十年來首次建醮祭典,海山寺有祈安法會。 |
| 1961 |
晨六時四分十二秒臺中市發生三級地震,連續十四分四十八秒。 |
| 1961 |
陸總部戰地研究小組一行16人由胡佛將軍率領蒞馬實地研究。 |
| 1960 |
秀林鄉富世村山地老婦許簡,年一百十九歲,陳副總統贈建鶴壽居竣工,今日率其九十六歲長子及家人,遷入新宅。 |
| 1959 |
省公路局訂定重建「八七水災」中南部十一縣市道路橋樑計畫,共有道路百 餘條,橋樑一百四十七座。行政院院會通過「八七水災」災區重建計畫,對 經費收支通過具體決定;重建貸款手續及計息辦法亦通過。省主席周至柔巡 視災區,感謝兵工支援重建。 |
| 1958 |
各界公祭金門砲戰陣亡烈士,靈車遊行市街。 |
| 1958 |
臺北市各界追悼金門砲戰陣亡官兵大會,並派代表慰問遺族。臺灣省社會中 心教育行政會議揭幕,通過社會中心教育實施方案。 |
| 1957 |
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核定本年度第一學期金門籍優秀大中學生 獎金給予盧錫銘等三十九人,六百元三百元不等。 |
| 1957 |
臺灣省林業界馬聯芳、周楨、劉棠瑞、楚達才、陳振東、陶王田 、康瀚等二十二人來金,作三天觀摩。 |
| 1957 |
省檢驗局公布種苗管理辦法。 |
| 1957 |
省糧食局派員視農村抽水設備,並擬補助加強水利工程。 |
| 1956 |
成立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
| 1956 |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在士林成立。 |
| 1955 |
蘭嶼鄉交通阻梗,郵件三月未通,鄉公所呼籲郵局改善郵遞辦法。 |
| 1955 |
農林廳規定獎勵山地設置梯田實施標準。林產管理局設專案小組規劃大雪山 森林開發。 |
| 1955 |
美第七艦隊司令殷格索中將、我國防部長俞大維、副參謀總長余 伯泉、海軍總司令梁序昭、美援華軍事顧問團團長史邁斯、美駐 華安全分署代署長鮑登氏來金觀察。 |
| 1955 |
省刑警總隊破獲六十五人涉嫌偽造醫師證書買賣圖利案。 |
| 1954 |
內埔鄉月眉糖廠成立產業工會。 |
| 1954 |
民政廳撥款39,000元,補助本縣舉辦山地鄉家禽,蔬菜及特種作物等推廣工 作。 |
| 1954 |
第三屆縣市議員第一期選舉候選人申請登記。 |
| 1953 |
第七屆全省國語演講比賽,花蓮市民眾組杜春貴獲第一名。 |
| 1952 |
本縣耕地租佃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開幕,計調解業佃糾紛二十件。 |
| 1951 |
省政府臨時會議訂定南部風災善後救濟辦法。 |
| 1950 |
美國參議員諾蘭訪臺,二十三日飛港。 |
| 1950 |
美國參議員諾蘭訪臺,二十三日飛港。 |
| 1950 |
蔣中正總統照片於賢厝、金盤區展覽。 |
| 1949 |
各市鄉鎮,區域性合作社改組併入市鄉鎮農會。 |
| 1948 |
縣醬商業同業公會成立。 |
| 1948 |
省參議會議長黃朝琴於由南京返臺稱:中央在臺收購餘糧,改以棉布 等交換,數量及比率,由省府接洽。 |
| 1947 |
彰化商業銀行鳳山辦事處成立,三十七年三月一日升為支行、三十九 月一日升格為分行。 |
| 1945 |
光復後第一任庄長陳添連先生就職。 |
| 1945 |
行政長官公署派任維均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長,包可永為石炭調整委員會主 任委員。 |
| 1945 |
長官公署民政處宣佈:日人統治臺灣,雖至最後時期;對臺民猶極岐視,時 臺人任簡任級職務者僅一人,任薦任職務者僅十九人,且均為技術人員,較 高級之有權人員全由日人獨占。 |
| 1945 |
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宣布:日人統治臺灣,雖至最後時期,對臺民猶極 歧視,當時臺人任簡任級職務者僅一人,任薦任職務僅十九人,且均為 技術人員,較高級之有權人員全由日人獨佔。 |
| 1945 |
由臺南接收主委韓聯和帶員到嘉,開始工作,並派警察局長陸公任,兼代嘉 義市長,籌成立嘉義市政府。 |
| 1940 |
在大甲召開帽子檢查事務會議。 |
| 1940 |
帽子檢查事務會議開於臺中縣大甲街。 |
| 1938 |
臺東街新町派出所,新築廳舍竣工,並舉行落成式。 |
| 1932 |
臺灣醫學大會在臺北醫專擧行。 |
| 1929 |
屏東青年團成立。 |
| 1929 |
潮州信用組合增加購買利用販賣業務,改稱為「有限責任潮州信 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常務理事林廉。 |
| 1929 |
潮州信用組合增加購買利用販賣業務,改稱為「有限責任潮州信 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常務理事林廉。 |
| 1928 |
臺中師範事件發生。 |
| 1927 |
公布「臺灣鳳梨罐頭檢查規」與「鳳梨罐頭檢查所規程」。 |
| 1922 |
苗栗郡。公館公學校舉辦秋季運動會。 |
| 1921 |
竹南郡。竹南郡於本日召集管內壯丁團,於竹南公學校內舉行演 習,豫定結束後舉行運動會。 |
| 1916 |
璞石閣馬加祿分遣所人員在鐵絲網下遭布農族人狙擊,警手一名中彈死。 |
| 1915 |
臺北江瀕街廣場開競馬大會,為臺灣首次競馬。 |
| 1915 |
大正競馬會在臺北艋舺江瀕街埋立地(後改建為築地町,位於今萬華區)舉行第1次賽馬會,票價有80、50、30錢3種價位,為臺灣賽馬之始。 |
| 1914 |
內田民政長官東巡,於下午七時十分抵返臺北驛。 |
| 1910 |
任命臺東廳屬本田正己、橋本忠太郎、磯貝武平、秋田俊男、警部井野邊幸 如、有馬源太郎等為「地方林野調查委員」。 |
| 1910 |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在卑南街設置林野調查出張員事務所,開始林野實地調 查。 |
| 1909 |
苗栗廳。報載苗栗製糖會社區域,水田面積二,○三三甲,旱田面 積一,八四七甲,合計三,八○○甲,製糖能力三五○2噸。 |
| 1897 |
日人初設劇場「浪花座」於艋舺。 |
| 1896 |
各地組自衛團強盜及「番」人出草(即獵首)。 |
| 1896 |
臺北騷亂,英人派艦至淡水保護僑民 |
| 1896 |
各地奉令組織自衛國防備強盜刧掠或山地蕃人出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