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NCL Website | About | Sitemap | Partners | Chinese
Home

Records of Events

 

Records of Events:0916

2019 自108年9月16日起至108年12月31日止實施「擴大秋冬國民旅遊獎勵計畫」第2波加碼方案。
2019 「國道散落物處理收費措施」自108年9月16日起實施,期藉收費機制由用路人負擔部分成本,加強民眾能在上路前檢視載運貨物是否綑紮牢固,避免貨物掉落導致後方車輛造成二次事故。
2019 於108年9月16日至108年9月18日赴花蓮縣及臺東縣辦理「花東地區鐵路雙軌電氣化計畫-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聽會及現場勘查」,共完成公聽會2場次及現場會勘6處。
2018 教育部課審大會通過普通高中及國中小學社會領域課綱,其中歷史科略古詳今,重點放在臺灣近五百年脈絡,中國史則放入東亞脈絡中討論,世界史將著重臺灣與世界互動,盼以臺灣為主體建構下一代史觀。
2018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頒發SUPER教師獎,得獎者有基隆市復興國小附幼教師邱雅琳、臺北市新生國小教師李以敏、臺北市新民國中教師徐為紘、臺中市僑泰高中教師王盈之、南臺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副教授李博明,共計5位。
2018 辦理「2018日月潭國際萬人泳渡活動總統魚苗放流及開幕典禮」。
2018 辦理「107年慶祝國民體育日全國基層體育有功團體及個人表揚大會」。
2016 莫蘭蒂颱風直撲南臺灣,高雄市校園受損嚴重,潘文忠部長表示,將撥款1千萬元經費協助校園儘速復建,希望下週一上課時,能給學生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
2015 處理「中華民國滾球協會」及「中華民國滾球運動協會」國際會員資格爭議。
2015 假臺中洲際棒球場及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舉行「2015年第27屆亞洲棒球錦標賽」,何署長卓飛出席開幕典禮致詞並開球。
2014 於本署全球資訊網建置「廢食用油資訊專區」,即時公布更新訊息。
2013 本署補助高雄市政府愛河上游水質改善工程於檨仔林埤濕地公園開工,沈世宏署長親臨致詞並參與 祭祀動土典禮,將建置 1 處離槽式接觸曝氣氧化淨化設施,每日最大處理水量 6,700 公噸,完成後可提升愛河上游水質並改善當地臭味問題。
2013 臺北市政府召開2017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籌備委員會第3次會議,教育部陳次長德華及何署長卓飛以副召集人及委員身分出席。
2012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舉辦「2012 微笑的地球:臭氧層 保護宣導多媒體設計簡報比賽活動」決選暨頒獎典禮。
2011 經濟部依廢棄物清理法第39條第2項規定,修正發布「經濟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
2010 假台大集思會議中心召開「第七屆亞洲與太平洋島嶼固體廢棄物專家研討會」,由沈署長世宏致歡迎詞,共有11國37位專家與會,深入探討廢棄物再利用議題。
2010 總統馬英九在國安會秘書長胡為真,國防部長高華柱等官員陪同下,搭乘行政專機抵馬,並轉乘直昇機前往東引巡視。
2009 總工程費2527萬元,北竿機場「左右定位台LDA/DME」儀降系統啟用,班機起降能見度從3200公尺降為2400公尺。
2009 同日,「連江縣海洋漁產發展協會」在北竿成立,首屆理事長吳金平。
2009 富邦集團的臺灣大哥大以新臺幣568億元,併購有線電視第2大系統凱擘,拿下全臺490萬收視戶近1/3市場。
2008 美國雷曼兄弟破產引發連動債風暴,臺北股市重挫,中央銀行宣布調降存款準備率5碼,挹注市場2 千億。
2007 (天下)雜誌25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縣長陳雪生名列第11,滿意度63.1%。
2006 財政部宣布自2001年1月起,股市交易時間採一盤到底至下午1時30分。
2005 老人養護中心擬設在旱坑里。里民反對抗爭。
2004 北宜高速公路雪山隧道全線貫通。
2003 龍潭都市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公告實施。
2003 龍潭都市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公告實施。
2002 馬祖防衛部司令官陸華寧、連江縣長陳雪生、議陳振清連袂赴高 登、亮島慰問高兵,致贈加菜金,提前賀秋節。
2002 行政院核定增撥3,000億元,協助傳統產業辦理專案貸款。
2001 「納莉」颱風來襲:行徑詭異的納莉颱風在海徘徊多日後,自臺 北縣三貂角、宜蘭縣頭城間登陸臺灣,由於颱風中心在臺灣陸地 停留近50小時,北臺灣受二嚴重,若干地區降雨量創下歷史新高 ;宜縣停止上班、上課兩天,鐵、公路中斷,宜蘭河、得子口溪 等河水暴漲,共有10件土石流災情,16人受傷,3萬多戶一度停電 ,百餘位民眾接受疏散安置,農漁業損失逾6千萬元。(《中國時 報》-90-09-16、90-09-20、90-09-22;《聯合報》-90-09-17 ;《自由時報》-90-09-18、90-09-21;《中央日報》-90-09-1 8;《民眾日報》-90-09-19)
2000 宜市立民負托兒所新址動土。(《聯合報》-89-09-17)
2000 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抵澎,參加第4屆臺灣海洋環境系列活動之 「許澎湖珊瑚礁一個未來」大會。
2000 基隆港「海上藍色公路」,上午九時許在基隆港小艇碼頭舉辦海 上觀光遊覽啟航典禮,市長李進勇、港局副局長王鐘雄、多位市 議員及地方人士均應邀出席試航典禮。
2000 這兩天友財公司舉辦港區觀光試航活動,提供民眾免費搭乘「友 財一號」遊覽港區。
2000 橋仔後山火燒山,延燒數小時,軍警義消數百人搶救,風山面目 全非。
2000 坂里國小家長會長改選,王禮旺、張良才任正副會長。
2000 縣議會專案小組建議縣府責成環保局檢測頭份工業區週邊地下水質, 結果顯示氯乙烯和苯等含量超高,透過行政程序通告蘆竹里地下水不 能飲用。
2000 北竿橋仔村後山火燒山,延燒數小時,軍警義消數百人搶救,風山面目全非,雷山北側也遭波及。
1999 和平島百餘居民及里長趁議會考察團實地勘察島上污水處理廠向 議員表達強烈不滿及反對立場。
1999 立委劉文雄至七堵區自強里會勘野溪施工情形,認為護岸應加高 ,將向農委會爭取。
1999 百福地區二百多名居民及市場業者,至議會陳情,盼建永久性公 有市場。
1999 縣政府組織架構,陳建年縣長召請副縣長、人事主任研商,初步決定秘書室 改為行政室、建設局分為工務、旅遊二局,兵役科併入民政局,山地行政、 經濟兩課成立原住民行政局,並增加一課,文化中心改為府內文化局,其餘 科改為局,總數為15個一級單位。
1998 行政院核定延長自衛隊員補償申請期時限,延至民國88年9月2日止。
1998 李總統登輝先生的年底立委輔選列車開到臺東,在縣黨部中正堂邀集輔選幹 部座談,為黨提原住民立委參選人林正二、章仁香及區域徵召參選人梁俊良 加油打氣外,並對政府再造、精省、兩岸關係及輔選政策,作扼要說明。
1998 臺灣省自來水公司南區工程處,完成卑南、太麻里、金峰、大武、達仁5鄉 原住民地區的簡易自來水工程規劃,總工程費2億7千萬元,下年度可逐年施 工,完成後到民國100年各供水區的用水,可充分供應。
1998 國軍實施指職甄選預備士官招生,陸軍錄取的第一批預備士官一千二 百七十人,由斗煥坪營區接訓,進行為期八週的入伍訓練。
1998 苗栗市公所「路外公共停車場管理辦法」訂定。
1998 基隆市市長李進勇為宣傳國際鬼節嘉年華活動,充當模特兒,示 範鬼面化妝。
1998 金門縣政府及金門縣議會組團上午抵澎,進行3天2夜的地方基層 建設的參訪活動。
1998 第七屆鎮代會將於本月二十二日召開第二次臨時會。
1996 澎湖縣議會第13屆第12次臨時大會,會期3天。
1996 連江壹號開始營運,每天往返南竿一東引、南竿一莒光各一航次。
1996 縣議會第十三屆第十次臨時會開幕。
1996 公眾建物防火管理人員將分三梯次在縣府禮堂舉辦防火防震講習,縣 長陳建年期勉落實組訓,做到「時時防火、處處防火」的目標。
1996 國內第1條高運量捷運淡水線第1階段完工。*淡水線淡水站-中山站及新北投支線。
1996 清水「石瀨頭」公園竣工使用。
1995 亞太商業銀行苗栗分行成立,行址在中正路四五八號。
1995 「臺北縣瑞芳鎮林姓宗親會」成立。
1995 為解決偏遠地區醫療資源缺乏問題,成大醫院與省立澎湖醫院間 的遠距會診系統(NII)本日連線試用,連線試用儀式由衛生署長張 博雅主持。
1995 澎湖地區施行健保IC卡實驗計畫。
1995 環保署長張隆盛在關山鎮宣佈,投注3億元,在該鎮建立一座結合生態和親 水性環保公園,將該鎮引領進入臺灣綠色模範城鎮的新紀元。
1995 環保局針對登革熱病媒蚊幼蟲密度指數偏高地區進行環境消毒工 作。
1994 立法院3讀通過「全民健康保險法」,推翻委員會審查意見,恢復強制投保條文與罰則。
1994 八十三年市運動會在基隆市綜合體育場舉行。
1994 澎湖地區下午2時20分20.6秒,發生規模6.4的地震,感受地震強 度為4級,是澎湖縣自民國67年以來有紀錄中最強的地震,幸無重 大災情,震央在澎湖西南方147公里處,深度45.1公里,係太平洋 版堆和菲律賓版塊相互碰觸所致。
1994 參謀總長劉和謙上將抵視察防區基地並向駐軍賀秋節。
1993 榜林公產基金管理委會召開會議。
1993 交通部觀光局核定杉原灣闢建遊艇港。
1993 基隆市暑期國民小學校長調動,下午在文化中心聯合舉行,由市 長林水木主持。華興國小校長朱金柏調和平國小校長;八堵國小 校長忠平調忠孝國小校長;堵南國小校長蔡錦庭調東信國小校長 ;尚智國小校長朱憲瑾調華興國小校長;月眉國小校長楊里達調 德和國小校長;太平國小校長葉聰明調新設長興國小校長;新派 任者計有林秀容派太平國小;林晨崇派堵南國小校長;葉淑花派 月眉國小校長陳貴財派八堵國小校長;陳國庸派仙洞國小校長; 楊茂瑞派尚智國小校長。
1993 臺灣省八十二年長青槌球總錦標賽,上午八時在基隆市立體育場 揭幕,社會處副處長劉邦富代表省主席主持,市長林水木、省議 員劉文雄以地主身分到場表示歡迎,十七日中午結束閉幕。
1993 (農曆八月一日)雞籠中元祭關鬼門儀式,下午三時在安樂區嘉仁 里石山老大公廟隆重舉行,由郭姓宗親會主持市長林水木、省議 員劉文雄及各姓宗親會代表與祭,下午五時三十分結束,長達一 個月之雞籠中元祭完全落幕。
1992 舉辦金婚慶祝活動,共有六四四對結婚五十週年夫婦參加。
1992 臺北縣政府依「政風機構人員設置條例」第六條之規定,成立「政風室」,置主任、專員,設三股。
1992 樹林鎮農會設立信用部東山分部。
1992 綠島鄉公所與雲林縣養鹿合作社達成委託協議,製造鹿茸酒,前景看好。
1992 舉辦金婚慶祝活動,共有六四四對結婚五十週年夫婦參加。
1992 中國國民黨提名現任立法委員張堅華,現任市議員何聖隆為第二 屆立法委員選舉人候選人。
1992 中國國民黨中常會通過參選第二屆立委名單,連江縣選區提名曹爾忠,曹爾忠請辭連江縣警察局長職務。
1991 三灣鄉立圖書館落成啟用。
1991 行政院環保署長趙少康,上午十時三十分抵基隆港客運大廈,隨 即由港務局鄭本基,港務組長李懷堯在東二號碼頭邊簡報,「防 治基隆污染」,中午到八尺門海埔新生地參觀設置污水處理廠地 點及八斗子垃圾處理場,囑速修復被颱風毀防波堤。
1991 基隆市衛生局抽檢市售中秋節月餅。
1991 環保署長趙少康應基隆市長林水木之邀,上午在市政府動員月會 作專題演講呼籲民眾,應以環保第一,觀光第二,推動市政。
1991 臺南市首座地下立體停車場於「公十一」市立體育館原址舉行開工典禮,由 市長施治明主持,議長王建益、副議長林南生等多位地方人士共襄盛舉。該 停車場耗資五億餘元,預計四二○個工作天完工,可容納八二八個車位。
1990 由聯合、民生報及國泰人壽聯合舉辦的「第十六屆全國兒童繪畫比賽」,在 臺東市鯉魚山舉辦。
1989 自來水公司接管蘭嶼鄉自來水設施。
1989 基隆市政府工務局長吳澤成,調升省住都局正工程司,上午舉行 交接,由該局技正陸文毅代理局務,由張春熙市長主持。
1989 基隆、高雄、花蓮及蘇澳四口碼頭工會代表,上午九時在基隆港 務局,與港務局代表舉行座談,省交通處第三科長黃國英主持, 未能溝通不歡而散。
1989 全民運動大會在礁溪國小舉行。
1989 后沃楊公八使廟重建落成,民眾熱烈慶祝。
1988 縣衛生局前往蘭嶼鄉展開4村6部落全面清毒噴藥,並宣導夏令衛生注意事項 。
1988 中國國民黨主席李登輝先生,上午抵達基隆視察黨務,基隆市委 員會主任委員吳夢雄提改善市政五項建議。
1988 基隆市七十七年全民聯合運動會聖火,中午十二時在忠烈祠點燃 ,傳遞全市七個行政區後夜宿東信國小教室。
1988 第一商業銀行設立新店分行。
1988 監察委員施鐘響等四人巡察北竿建設。
1987 聯勤總司令溫哈熊蒞馬巡視。
1986 東河鄉東河大橋及泰、北源村,省府列為區域開發計畫,闢為風景特區。
1986 《環球新聞》通訊社稿,被臺北市新聞處以「通訊社稿擅自以日報名義發行,違反出版法規定」名目,停刊1年。
1986 郝總長抵金巡視,赴大、二膽前哨,向官兵賀秋節。
1986 內政部民政司副司長簡太郎率歷史、建築、古蹟專家勘查鄭氏家廟和進士第 ,對進士第列為計畫道路將進行補救。
1986 蘭陽平原大雨:山區降雨突破1,000公釐,濱海低窪農田積水,未 傳重大災害。(《中國時報》-75-09-20)
1986 臺南縣長李雅樵,率縣府一級一級主管,抵仁德鄉訪視,並舉行座談 會,聽取他方人士建言。
1985 行政院政務委員李國鼎、衛生處長許子秋,巡視太麻里群體醫療中心。
1985 國防部長宋長志巡視金門。
1985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成立。
1984 國內工商公會訪問團一行三十人,由文工會主任宋楚瑜及國貿局 長蕭萬長領隊訪金。
1983 經濟部通過第1批開放進口貨品項目(共594項),並公告實施。
1983 國際獅子會臺北縣第三十分會成立。
1983 縣地價評議委員審定臺東市豐樂工業區土地重新規定地價。
1982 北竿塘岐村開始全面供應自來水。
1982 金峰商嘉蘭段888地號內發現地熱,中油公司探勘查後表示;決定鑽探。
1982 監察委員黃光平、陳葵仙巡視北竿,參觀砲操、長坡水壩。
1982 市府計畫成立新建工程處、下水道工程處、公園養護工程處及都市建築管理 處,將對行政體制及人員編制進行研議規劃。
1981 縣運暨後備軍人聯運會,七項9人刷新大會。
1981 臺北縣長邵恩新以陞任臺灣省政府民政廳長卸職,由主任秘書武增文兼代理縣長。
1981 基金新臺幣壹億元的財團法人聯合報文教基金會正式成立。
1980 臺灣土地銀行澎湖分行新建行舍落成。
1980 監委地方巡察小組蒞縣巡察,在縣府舉行簡報。
1979 賀璞颱風災害,農田受災補助款核撥到縣。
1979 國際青年商會臺北縣第九分會成立。
1978 行政院長孫運璿到中興新村巡視臺灣省政府,並赴臺中港巡視港工程
1978 自動撥號電話啟用。
1978 北門高架道路完工。
1977 觀光局組團,調查東部海岸線觀光資源。
1976 縣政府統計全縣8個農會信用部之存款超過兩億元,顯示農民生活大獲改善 。
1976 豐原公共汽車客運公司兼營豐原市區業務,縣議會照案通過。
1976 外埔鄉廓子堤防被水沖毀,涉嫌官商勾結變更設計,縣議員要求警力 調查。
1976 臺中縣黨政人員,開工作研討會,通過簽訂自強公約。
1976 蔡榮身為中興國民小學第七任校長,任期至民國七十三年(一九八四)九月一 日止。
1975 雙溪「牡丹煤礦」煤塵爆炸,二十五死一傷。
1975 華南商業銀行設立新莊分行。
1975 司法院長田烱錦,率領所屬一行三十五人,抵金訪問,盛讚金門 整潔、純樸、安定。
1975 縣農會總幹事劉雲騰退休,由陳新彰接任,今日交接。
1975 縣府訂定實施水土保持計畫。
1975 鄉民代表第十屆第八次臨時會開議會期二天。
1974 臺灣省政府委員會議通過,運用四億六千萬元,興建八斗子漁港。
1974 金沙國小與臺省臺中春安國小締結姊妹校典禮,上午十時假金沙戲院舉行。
1972 敬恆國中校長柏隆材,塘岐國小教師王家順、復興國小教師劉翠仙獲特殊優良教師,將赴臺接受表揚。
1972 國際青年商會臺北縣第七分會成立。
1972 臺中縣十五鄉所獲省補助,善道路及公共措施。
1972 縣議會臨時大會揭幕。
1972 中共漁民陳大明迷航抵北竿,駐軍款待後離去。
1971 艾妮絲颱風過境。
1971 24名游泳選手,今日前往臺北參加全省游泳比賽。
1971 省衛生處頒訂「臺灣省六十一年度加強衛生教育宣導計畫」。省議會通過都 市計畫法臺灣省實施細則。強烈颱風「貝絲」吹襲本省,計死亡二十人,失 蹤二人,傷十九人,房屋倒塌一零七十六間。
1970 省府決定在財政廳設置一個籌劃實施省庫集中支付制度專案小組。省府訂頒 加強輔導各廠場安全衛生工作辦法。
1970 新竹縣衛生局決定裝設三個測驗站,測驗空氣污染情形,安裝地點經衛生局 選定,經費由環境衛生實驗所支援。
1970 東引大我國中舉行首屆開學典禮。
1969 配合中央實施職位分類,省府決定設立「職位歸級委員會」。
1968 公車處向軍公機關借調車輛一○五部,供作國中專車之用,今起行駛。和平 西路下水道今日發包,拓寬五號林園大道工程,一二七戶違建,今日拆竣。
1968 行政院核定臺北市各區公所新組織規程,並自17日起實施。
1967 人事行政局成立。
1967 省議員張富、朱萬成、洪掛、章博隆等一行數人,由省地政局人員陪同抵本 縣考察地目等則調整各有關實際情形,並在縣府廳取簡報。
1967 天主教主教團於泰山鄉建「泰山會院」落成啟用,為神職人員之養成所。
1966 艾爾西颱風過境,海水淹入青螺,唯受害不大。
1966 臺北市政府勒令第八信用合作社在10月3日前復業。
1965 本省五萬餘公頃海埔地開發計畫辦法,臺省議會審議通過。本省水庫共二十 三座,總蓄水量逾八百七十餘億立方公尺,其光復前的水庫為:暖暖、日月 潭、紅毛埤、鹿寮溪、尖山埤、珊瑚潭、虎頭埤、澄清湖等八座;光復後完 成的水庫為:西河、天輪、阿公店、鹽水埤、德元埤、扒子岡、清草湖、劍 潭、龍鑾潭、霧社、大埔、谷關、石門、雙溪、白河等十五座。
1964 詹振江為中正國民小學第二任校長,任期至民國六十五年(一九七六)九月十 六日止。
1964 詹振江為中正國民小學第二任校長,任期至民國六十五年(一九七六)九月十 六日止。
1964 石門水庫觀光區,正式開放。
1963 南竿地區實施嵩山(防空)演習。
1963 苗栗縣次安河川堤防四十八條,遭受損失,修復經費約四千萬元 。
1963 黃主席視察苗栗縣災情,並指示救災事宜。
1963 在這次搶修期中,林縣長、建設局,警察局長、水利課全體技術人員,與軍 方副軍長、參謀長、雲林警備分區副司令、西螺鎮長、廖省議員秉輝、黃議 員江漢等,均坐鎮工地,不眠不休從事搶修,充分發揮團隊精神。
1961 臺南安平港籍漁船新源發號,因不諳航道,在望安附近面撞礁擱淺,船員九 人遇救。
1961 南竿中興高級路面第一階段工程完工,舉行檢討會
1961 戴英信接任龍津國民學校校長。
1961 便利東部交通,發展地方產業,縣府建議省府,興建東河、富里道路 。
1960 中心國校清水分班成立,曹強忍擔任分班主任,收容小學一至三年級原本就讀福沃國校學童。
1960 省公路局長林則彬抵恒春視察公路業務。
1960 林田山林場製材工廠起火,燃燒四小時,損常甚大。
1959 世界衛生組織區域會議在臺北揭幕。
1959 世界衛生組織第十屆區域會議,假臺北市中山堂揭幕。
1958 大埔水圳首期築壩工程完成,費時一年三個月,長五○公尺,高 二○.九公尺。
1958 建設廳工程司胡兆煊勘察花蓮自來水擴建工程。
1957 新竹縣政府於上午八時,假會議室舉行失學役男補習班教學觀摩會,全縣各 民教班專任教師、各鄉鎮主辦人員一百五十多人參加,教育廳特派員攝製電 影片。
1957 縣警局訂定治安演習,警民六百餘人參加。
1957 張秋哺接長三和國民學校。
1956 艾瑞達颱風,造成彰化縣濁水溪堤防崩潰,近堤居民一萬餘人為洪水所困, 水深及屋頂。
1956 舉辦全國戶口普查。
1956 零時起進行戶口普查。新普通住戶七○四二一戶,年普通住戶三八三戶,常 住人口四十萬八千九百九十六人。
1956 零時起至六時止,舉辦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戶口普查,澎湖有人口八萬五千七 百六十五人。
1956 強烈颱風「芙瑞達」侵襲本省,各地豪雨,臺中市災害頗重。
1956 芙瑞達颱風過境,帶來豪雨。
1956 舉辦全國戶口普查。
1956 芙瑞達颱風在蘇澳登陸,受高氣壓阻遏,盤旋臺灣海峽,豪雨不停。
1956 全國戶口普查,金門地區同時舉行。內政部次長鄧文儀,先日來 金督導普查工作。
1956 台北市戶口普查完成。
1956 本縣完成戶口普查工作。
1956 舉辦全國戶口普查。
1956 全國戶口普查,晨零時開始,金門地區同時舉行,於六時普查完 畢,內政部次長鄧交儀,先日來金督導普查工作。
1956 臺閩地區實施戶口普查。
1956 是日午前零時至六時,本縣舉辦戶口普查。普查統計,本縣共有十二萬四千六百五十五戶,內普通住戶十二萬三千八百零五戶、非普通住戶八百五十戶、常住人口六十六萬八千零九十三人。
1955 反共抗攻宣傳列車由花來縣,展開宣傳工作。
1955 花蓮鐵路辦事處招待新聞記者,報告上月所受颱風災害及搶修經過。
1954 縣府舉辦耕者有其田成果檢查。
1953 耕者有其田第一期聯合督導團抵縣訪問。
1953 花蓮山林管理所設立和仁等十七檢查站,凡林產物搬運,均須經過檢 查。
1952 重食堂等級大園天仙閣山水亭每花村等四家為甲等,餘為乙等,但各 地食堂有女侍者亦列甲等。
1952 九月十六日,建國日報正式以鉛印問世。
1951 全省泳賽五項破全國紀錄,另十二項刷新省紀錄。
1951 花蓮市體育會成立。
1951 省政府訂定縣市臨時費,事業費撥款手續。
1951 民政檢討會研討為民服務,實踐新、速、實、簡等九大議題。
1951 臺北市派報業職業工會成立。
1951 金寧區公所主任幹事林端祥、民眾幹事楊文於湖下村公所舉行中 心燈謎晚會。
1950 高級首長分三組巡視臺北市戶口普查。芙瑞達颱風過境,帶來豪雨,嘉義臺 南地區近萬人被水圍困,軍警盡力設法搶救。
1949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主任委員蔣夢麟招待記者稱:減租政策推行成功, 足以阻止赤禍蔓延,本省成就已能示範全國,三、四年前如已推行,共匪不 致如此猖獗,在思想上早可打倒共匪。
1948 省政府代理財政廳長馬壽華出席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五次大會報告:謂自中央 改幣後,本省輸出有驚人增加。
1947 行政院第二十一次政務會議發表臺灣省政府秘書長徐道鄰辭職,改由謝瀛洲 繼任。同時發表任免者,尚有臺灣省委員兼民政廳長丘念台辭職照准,民政 廳副廳長林有壬另有任用,任命李連春為臺省府委員,翁鈐為民政廳副廳長 。
1946 省財政處今起普查台北市印花稅實施情形。
1940 臺東廳「街路取締規則」實施於下列「大、小字(相當於村里)」地區:臺 東、馬蘭、卑南、知本、太麻里、大武、里壠、池上、新港和長濱。
1940 宜蘭全面廢止小型車由大型公車運輸旅客:蘭陽巴士會社為迎接 市制之實施,淘汰舊式的小型車,購置52大座車3臺,是日報到, 從事羅東、宜蘭間的運輸工作。(《臺灣日日新報》-昭和-15-09 -21/宜蘭全面廢止小型車由大型公車運輸旅客)
1937 創立於昭和七年十二月的臺東自動車會社,擁有客運車五臺、高級車六臺、 貨物車三臺,運行區間為南迴道路臺東至觀音鼻段(恆春境內)70公里。臺 東和潮州、恆春、大武,每日各對開一班。沿途名勝有:四重溪溫泉、恆春 城跡、阿塱衛熱帶植物林、大武海岸線、知本溫泉。
1937 臺東廳新港支廳嗄嘮吧灣的木村咖啡園,於昭和九年創立,事業地570甲, 種植面積150甲,栽培珈琲樹一百二十萬株,種植三年後的珈琲樹,一株結 實可達7,500粒。
1937 新竹市全員在新竹神社參拜,祈願「國威」宣揚、皇軍健勝,由新竹州赤崛 知事召集。
1935 設立臺灣火災保險協會。
1935 臺東支廳知本社,以自己的勞力和共有金,在社中央位置,建設青年團集會 所,於本日舉行盛大落成式。
1935 設立臺灣火災保險協會。
1933 臺灣總督府召開農業基本調查協議會。
1933 以臺東廳令第二號,公布:「荷車取締規則」。並廢除大正十一年臺東廳令 第6號。
1933 日總督府召開農業基本調查協議會。
1932 在臺東廳警務課內教習所,舉行警部補特別任用考試,為期二日,有五名應 試。
1931 以府令第55、56號,公布廢除臺東廳成廣澳區,將「成廣澳、沙汝灣」畫歸 新港區管轄;而將「彭子存、石寧埔」編入加走灣區範圍。自昭和六年十月 一日起生效。
1929 「臺灣林產物展覽會」,假臺北舉行。
1922 臺東支廳管內「(武陵)」施藥所,遷往「(雨沐)」。
1922 臺東支廳「(武陵)」,設立「蕃人療養所」。
1922 大湖郡。新竹州下第二期稻作米價悲觀。其中,大湖郡管內第二 期稻作八月上旬全部移植以來因氣候順調,發育旺盛,因降雨及 蟲害程度僅少部分,現進行第二回除草。若今後無暴風雨,可望 增收。
1921 新竹州。總督府學務課調查全島公學校本年度兒童就學情況。結 果:新竹廳卒業數三○八九人、在學數二六四四六人,計二九五 三五人。新竹州下學齡兒童總數,有:一○二○六○人,就學數 :二八九四人,在學兒童數:二八九一八人。其中,新竹市街學 齡兒童總數:五八四八人,就學兒童總數:二一八二人,就學數 :三七三一人。苗栗市街學齡兒童總數三一○六人,就學兒童總 數:一二五九人,就學數:四○五四人。
1919 玉里清水溪第二十二號腦寮腦丁一人,在密林中被馘首。
1918 明石元二郎總督巡視宜蘭,21日歸府。(王學新:111)
1918 中港支廳。新竹臺中有志實業者,買收大甲支廳下中社庄改良糖 ,以資金二十萬圓,設新南拓殖製糖會社,製糖而外,兼製樹脂 類澱粉植物。
1917 罩蘭支廳。舉行罩蘭公學校第一回修了式。
1917 罩蘭地方本日舉行第二回國語修業式。
1917 頭份支廳。山田殖產所技師本日於頭份支廳進行茶樹栽培。
1913 臺灣總督佐久間召集高皆軍警官及技師在蕃務本署舉行會議,決定探險合歡 山、能高山以及立霧溪流域等方面,以作為討伐太魯閣群之準備。佐久間總 督親自參加合歡山方面之探險隊。
1912 颱風發生於石垣島東南方海上,向西北行進,下午七時左右自花蓮港南部登 陸,經臺中南部,出臺灣海峽。最大風速20.2公尺,雨量無(吹熱風)。
1912 后里公學校由四年制擴充為六年制。校舍為暴風雨所毀。
1912 東勢角公學校校舍全部被暴風雨(颱風)摧毀圯倒,該校訓導主任張德 榮受重傷,學童一名重傷,一名死亡,損失慘重。
1912 新竹廳。山田分遣所巡查松村清太郎遭兇蕃狙擊。
1912 暴風雨成災,交通中斷,中部地區損害頗鉅。
1912 日總督府撥款一萬六千九百二十九元九角四分日元,修復臺北廳受災道路。
1912 颱風橫斷中部,災重。
1911 臺大急診部新址啟用。
1907 以臺東廳令第11號,制定公布「糖業者須知」。
1904 完成演習林現場移交,估計面56,000町步,一町步約等於0.992公頃。
1903 中田直溫接任宜蘭廳長:佐藤友熊調任臺北廳長,派警視中田直 溫接任宜蘭廳長。(《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6-09-19/官紳紀 事;36--08-07/臺北宜蘭兩廳長)
1899 苗栗。臺中縣告示第二十五號「臺中縣知事木下,為告示事照得 茲於街庄社長管轄界限。一舊大甲辦務署所管,全部歸入苗栗辦 務署管內獅潭區下。一舊臺中辦務署所管揀束上堡內卓蘭區,編 入苗栗辦務署管內白沙墩區下。」
1899 後。後港貿易關稅收入情況,輸出稅:本年前半一七,四三三圓, 明治三十一年前半,三七,六四二圓。輸入稅:本年前半季,四四 ,四二三圓,明治三十年前半季,六一,○七八圓。輸出入稅統計 表,輸出稅一一六圓,輸入稅五,九五七圓。
1896 日本陸軍中尉長野義虎横貫中央山脈(16日由璞石閣出發抵達卓溪上,沿途經過異錄閣社、蚊仔厝社、萬里木社、大崙坑社、並於25日抵達東埔社)。
1896 參謀本部陸軍中尉長野義虎由臺東璞石閣入山探險爬越八通關,經東埔、和社、楠仔腳萬,十月二日出於林圮埔。
1868 知府銜、前署淡水同知嚴金清立「重脩湳子莊萬年橋碑記」,在縣北二里水 田尾莊,上有碑亭。
1832 八月二十二日(九、十六),海水漲五尺餘,覆舟溺死人無數。
1824 四年閏七月二十四日(一八二四、九、十六),水師提標前營年字三號哨船 由臺內渡,駛到東吉遇風,雖及時寄椗,仍被漂到鹿耳門外,衝汕擊碎。
1796 吳沙從三貂嶺(臺北縣雙溪鄉),率領漳、泉、粵籍人士等,共1200餘人,進 救頭圍(今頭城鎮),築土圍開墾。
1754 十九年七月三十日(一七五四、九、十六),因颱風之故,農作物失收,貧 民乏食,澎湖通判酌借澎民予口糧使存活。
1661 鄭成功遣戶都事楊英押米船前往二林社及南社接給兵糧。
1644 十六日(九月十六日)抵達聖老楞佐灣(St. Laurens,在宜蘭縣蘇澳鎮之 蘇澳港)。
Application Checklist
 Contact u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