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NCL Website | About | Sitemap | Partners | Chinese
Home

Records of Events

 

Records of Events:0402

2020 林佳龍部長赴高速公路局北區交通控制中心視察「109年清明節連續假期疏運」整備情形及相關防疫措施,並慰勉第一線同仁執勤及防疫工作兼顧之辛勞。
2019 啟動108年「與野共生·永續環境」環境季16項系列 活動,以響應地球日,邀請民眾相揪出遊參加,在活動中學習與野共生,珍惜與重視地球資源。
2019 辦理高雄市「立德棒球場設施改善計畫」現地會勘。
2019 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與日本高松空港株式會社簽署友好姐妹機場合作協定,雙方將在行銷宣傳、飛航安全及人員交流等方面合作,並分享拓展航網及優質服務實務經驗。
2019 林佳龍部長視察基隆港,由港務公司吳宗榮董事長、郭添貴總經理及基隆市林右昌市長陪同,視察重點包括國門廣場計畫港區建設、東3、4碼頭旅運設施新建工程、東岸櫃場西遷、軍港遷移、西2、3碼頭倉庫活化案等。
2019 於總統府1樓南苑舉行「總統府建築百年紀念郵票」發行典禮,總統府陳菊秘書長、行政院陳其邁副院長、林佳龍部長、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魏健宏董事長、中華文化總會江春男副會長、中華集郵團體聯合會陳友安理事長及總統府第三局李南陽局長共同與會為郵票揭幕。
2018 行政院核定「國家化學物質管理政策綱領」。
2018 教育部修正《幼兒園在職人員修習幼兒園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辦法》。
2018 教育部訂定《專科以上學校教保相關系科評鑑辦法》。
2018 辦理「基隆市立田徑場建築結構補強、邊坡整治、身障中心等周邊設施改善工程」現地會勘。
2016 「104學年度大專足球聯賽公開一級〈男生組及女生組〉冠亞軍戰」,葉組長丁鵬出席頒獎典禮。
2016 教育部最新統計,年紀越小的學生借書越多,國小生每年平均借23.6冊次。
2016 張子敬副署長前往臺南市安南區海佃里及北區興南里宣導登革熱防治及孳生源清理工作。
2015 舉辦「我是運動創業家」公開組競賽研習營。
2015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顏副主委久榮率隊訪視「國家運動園區整體興設與人才培育計畫」-公西靶場辦理情形。
2014 召開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第 258 次會議,討論「六輕四期擴建計畫第六次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退回專案小組)等 5 案。
2013 召開本署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第 233 次會 議,完成「新板橋車站特定區(特專二)國際觀 光旅館興建營運案環境影響說明書」、「大鵬灣國 家風景區 BOT 遊二區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 「臺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審查結論變更暨第五次環境影響差 異分析報告」等 5 案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及環境影響說明書。
2013 召開「栽植適當樹種提昇工業區空氣品質-環保署 發表研究成果」記者會,提出石化與鋼鐵工業區 建議淨化空氣污染物的樹種。
2013 本署及臺此市政府分別至臺灣師範大學林口校區、國立體育大學、臺北大學三峽校區及臺灣大學竹北校區辦理「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興建足球場地現地會勘」。
2013 公告每月基本工資自102年4月1日起調整為新台幣19,047元。
2012 協助工業技術研究院及德商搖籃到搖籃設計顧問有限公 司(EPEA),假臺北市法鼓大學德貴學院舉辦「臺灣搖籃 到搖籃策略聯盟」成立大會及簽署儀式,結合產官學研各 界共同合作,沈署長世宏並應邀與會致詞。
2009 考試院會通過「公務人員公保養老給付優惠存款18%改革措施」,18%名稱還在,但平均利息將減少2%至3%。
2009 西莒威武陳元帥廟信眾288人前往大陸長樂市鶴上鎮進香。
2002 後備司令部司令陳邦治中將抵澎,視導澎湖縣後備司令部。
2002 立法院3讀通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案」,開放陸資來臺投資土地、不動產。
2002 金寧鄉各界代表舉行清明節公祭。
2002 「故宮文物菁華百品-城鄉巡迴展」抵澎,於文化局科學館舉辦 文物開箱記者會,由縣長賴峰偉及故宮博物院處長張光遠共主持 ,展期自6日起至6月9日止。
2001 梗枋舊橋之存廢問題由內政部、縣政府、公路局、鎮公所、代表會、 更新里等代表共同勘查,經縣府委託之萬鼎公司檢測屬危險橋樑,應 封閉執行拆除。
2000 縣府委託臺灣大學郭城孟教授進行為期3天的「馬祖島礁植物資源調查」,首日登上南引島及黃宮嶼。
2000 慶祝婦幼節,假頭城鎮運動公園舉行表揚模範婦女,活動內容有風箏 示範表演、親子風箏彩繪、親子趣味競賽,以及鎮立托兒所幼童大會 舞等。
1999 立法院3讀通過「民法債編部份條文及施行法修正案」。
1999 婦聯會澎湖分會到惠民啟智中心分送禮品及致贈慰問金與院童歡 度婦幼佳節。
1999 總工程費3280萬元,北竿機場跑道東栘第一標土石方工程動工,交通部長林豐正主持典禮。
1999 臺東市綠化美化暨老樹調查研習營 ,朝向「綠色都市」方向邁進。
1999 國寶級頻臨絕的「蘇鐵」,重獲新機,開花結果後,將圓球果子種栽,復育 幼苗,使其新生。
1999 北竿機場跑道東移第一標正式動工,交通部長林豐正親自主持。
1999 省府補助基隆市一億一千六百六十四萬九千五百元基層建設工程 款,雖在議員指責市府執行不力的隆隆砲聲下,議會仍通過該追 加預算。
1998 基隆市警一分局舉行新、卸任分局長交接典,原分局長蔡紹基調 昇鐵路警察局後勤組長,原臺北縣新店分局廖德禮接任警一分局 職務。
1998 每星期四上午,實施「鎮長與民有約」。
1998 每星期四上午,實施「鎮長與民有約」。
1997 省長宋楚瑜下午抵澎,視察湖西鄉至生所、白沙鄉赤崁村牛踏尾 海堤等基層建設。
1997 宜蘭縣政竛配合頭城鎮於宜蘭農專舉辦「釣魚臺際法研討會」,計有 六國九篇論文發表,為求和平解決釣魚臺爭端進行討論。
1997 基隆市農會舉辦千份豬腳麵吃免錢,二十分鐘即被搶一空,市長 林水木、農會理事長林燕山,建設局長蔡文麟,肉商公會理事長 陳德南也到文化中心捧場。
1997 警政署發布警官調動令:新任基隆市警局副局長邱寬愉,二分局 長蔡憲卿、三分局長陳朝欽,四分局長李偉文。
1997 苗栗市於三月三十日發現首例口蹄疫,今天發現第二個病例,共 撲殺四千一百頭豬隻,使枓省所有偶蹄類動物都不能外銷,造成 本省毛豬生產過剩,使養豬戶造成重大損失。
1997 區漁會第十二屆改選,謝建政蟬聯理事長,常務監事杜文科、總 幹事岳夢珠。
1997 基隆市長林水木上午率各界代表赴桃園慈湖視察謁陵。
1997 陳縣長陪同宋省長至海端鄉參加布農族的打耳祭活動,宋省長強調, 省府會全力為原住民的福祉努力打拼;而能夠解決民眾的問題,是他 最大的心願。
1997 省長宋楚瑜專程來縣巡視,至海端鄉參加布農族打耳祭,受到鄉民熱烈歡迎 ,頻頻向省長敬酒,省長則來者不拒,並大啖豬肉,以證明本縣豬隻沒有受 口蹄疫影響。
1996 立榮航空公司開闢馬公到金門的定期航班。
1995 天顯宮五福慈善功德會在東岸停車場舉辦「行善送愛心,反毒靠 決心」活動,市長林水木在愛心園遊會中敲響愛心鑼時來響應。
1995 大提琴家張正傑所領導的「弦外之音」工作家五位青年音樂家, 在文化中心舉辦一場音樂列車活動。
1995 「臺北縣新泰扶輪社」成立。
1995 由於連續假期,北部陰雨不斷,遊客湧入本省造成道路擁塞,旅館人滿為患 。
1994 航行馬公-安平線的「豪華公主號」客輪,正式開航。
1994 「實驗開放教室」,學童可觸碰教具,臺東市復興國小,長濱鄉長濱國小為 試驗學校。
1993 基隆市安樂區舉辦鄰長業務訓練。
1993 基隆市長林水木偕同各界首長,爆午到大溪慈湖和頭寮謁靈,向 先總統蔣公和蔣故總統經國先生表達懷思。
1993 「臺北縣蘆洲鄉松青協進會」成立。
1993 宜市公所將南館市場違建完全拆除。(《宜蘭文獻雜誌》4:89)
1993 臺東縣姊妹市巴伐利亞邦馬肯田郡訪問團抵縣訪問。
1992 為培養參加今年區中(學)運動會選手,加緊集中訓練,鄭烈縣長及教育局長 柯進雄特往集訓場地慰問教練及選手,並驗收成果。
1992 「板橋都市計畫」辦理第一期公共設施通盤檢討。
1991 基隆長庚醫院社會部為住院院童及員工眷屬兒童,提前慶祝兒童 節。
1991 中國文藝協會室內樂團在宜市公演。(《臺灣新生報》-80-04-03 )
1991 省函縣府對公務人員執行公務,凡有執法不畏暴力人員,應予從優敘獎。
1991 內政部召開「臺閩地區古蹟評鑑會」,初步決議將臺南地方法院外棟日據時 代所建之辦公大樓,列為二級古蹟。
1990 縣衛生局為全面照顧病患,今起辦理為期3個月的擴大巡迴醫療服務。
1990 基隆市長庚醫院辦理五週年慶系列活動,即日起至九日舉行衛生 教育宣導展覽,七日下午、八日上午辦理義診,為基隆市及臺北 縣金山、萬里、瑞芳、汐止、平溪五鄉貧苦兒童服務。
1990 基隆市政府下午邀集基隆市機關消費合作社聯合社理監事及全國 合作社聯合社人員,就基隆市公教福利品供應委託問題,舉行協 調會議。
1990 交通部認為,為使中華奧運代表團參加北京亞運,臺北開不定期包機往北京,可以不視為通航。
1990 行政院決定訂兒童節為國定假日。
1990 公車處每日加開兩班學生專車往返後村(后沙)、珩厝與開瑄國小 。
1989 縣政府為加強村里為民服務工作,提高行政效率,特配發125cc機車,1村里 1輛。
1988 蔣公逝世13週年紀念大會在社教館舉行,各界代表300餘人參加。
1987 「變更板橋都市計畫」(第一次公共設施通盤檢討)發布實施。
1987 全縣媽媽教室示範觀摩會在本市內新社區活動中心舉行。
1987 東海岸風景區管理所決定設在本縣,縣府指示鎮提供適當土地,供建辦公廳 舍。
1986 澎湖縣議會第11屆第1次臨時大會,會期13天,縣長歐堅壯發表工 作簡報。
1986 縣內非都市計畫區內,違建亂建案件不斷增加,縣政府督促鄉鎮市公所加強 宣導,防止日後遭受困擾。
1986 述美國小於上月中旬推出《愛心園》校刊。
1985 本市友愛街帝王飯店昨夜遭人縱火,造成二十五人死亡,八人輕重傷,市長 蘇南成除親往指揮搶救,今晨復往慰問死者家屬及致贈慰問金。
1984 省立臺東醫院與臺北馬偕醫院醫療合計畫正式開始,由馬偕醫院派遺醫師支 援醫療業務。
1983 72年臺灣省東區國小聯運會上午8時在縣立體育場揭幕,花東兩縣1,400多學 童參加。
1983 市府訂定「台南市政府文物捐贈處理要點」,今起施行。
1983 立法委員康寧祥主持之《八十年代》雜誌被臺北市新聞處裁定停刊1年。
1983 七十二年度特優里鄰長暨資深里長表揚大會,表彰他們平日為民服務及協助 推行政令之辛勞,提高基層人員工作效率,收效很大。
1983 烏來鄉烏來村第十二屆村長任內死亡出缺補選投票。(四月十五日就職)
1981 高雄市都市計畫委員會今決定:高雄市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之工業區部份,辦 理檢討變更的原則,並將保留適當無污染之輕工業區。
1980 國防部開放臺東市鯉魚山部份原列為軍事禁區,由縣府開闢人行步道,以供 民眾作健行活動遊憩處所。
1980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樹林分行自樹林鎮四德街遷址中山路一段(原址六十七號,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再遷至一一八號)。
1979 臺北縣政府社會科核准金山鄉中角段「私立金山安樂園公墓暨附設納骨塔」設置。
1979 辦理六十七年度公路何養獲競賽經評定為二等。
1978 苗栗縣自養道路實效比賽,頭份鎮榮獲第一名金手獎,獎金二十五萬 元。
1976 紀念先總統 蔣公逝世週年,舉辦 蔣公勳業展覽,在全省各鄉鎮巡迴展出 15天。
1976 明代茶具一批,包括茶杯、茶盤、「茶洗」等多件製作精細的古 物,在浦邊村出土。
1975 參謀總長賴名湯、總政戰部主羅友倫蒞金巡視防務,並慰問三軍 袍澤。
1975 臺灣省政府通令所屬機關學校首長,切實以身作則,貫徹十項革新措施。
1974 立法院3讀通過「勞工安全衛生法」。
1974 省山地工作隊在和平鄉展七天巡迴服務活動。
1973 高雄市政府新設聯合服務中心,厲行便民服務,貫徹行政革新。
1973 臺灣省政府通過「臺灣省民選縣市長鄉鎮長縣轄市長退職酬勞金給與辦法」 。
1973 高雄市政新設聯合服務中心,厲行便民服務,貫徹行政革新。
1972 省衛生督導團,來縣訪問巡視。
1972 改選租佃委員,臺中縣日程排定。
1971 中、菲、日、港、星等亞洲5個地區華僑獅子會,在臺北市結盟,並贈送2萬8千元,協助國軍在東引興建「戰鬥獅子村」。
1971 印尼噴射客機首航臺北。
1970 黃岐人民公社吳文琳等5員駕小船前來馬祖投誠。
1970 建設計畫委員會政治小組來縣,考察選舉風氣。
1969 馬公鎮的石泉、案山兩社區舉行開工典禮,這是馬公首度規劃的社區。
1969 馬公開往西嶼之「再協成號」,在馬公外海覆舟,其中一人不幸死亡。
1968 我國與印尼(Indonesia)工商界直接貿易及經濟合作協定在臺北舉行簽字典禮。
1968 全省五十七年度音樂比賽閉幕,臺北市獲總冠軍。重慶南路一段一號美華 旅社十層大廈大火,燒燬六層,七死七傷,利用雲梯救出二十六名旅客。
1967 全省各地青年為響應總統「討毛救國」號召,紛紛申請提前入營。
1967 本縣11社區(包括臺東鎮、卑南鄉、延平鄉、鹿野鄉、關山鎮、池上鄉、東 河鄉、太麻里鄉、達仁鄉、綠島鄉),省府派員勘查,實施衛生設施計畫。
1966 土地銀行頭份分行,擴大農業貸款,計分為農業改良,水土保持 ,扶植自耕農購地,農業生產,農機具,養豬等六項。
1966 行政院公布「輔助中央軍公教人員購置住宅辦法」。
1966 鎮公所假金沙戲院舉行擴大鎮務會議,全鎮鄰里長以上行政幹部一百二十餘人參加。
1965 臺灣省土地開發公司決投資開發本縣關山、鹿野二圳灌區土地,總工程費預 算5,073,800元。
1964 衛生局為加強霍亂預防注射,分區舉辦飲食業講習會。
1963 馬祖政委會頒訂「馬祖地區保送國民學校優秀教師升學臺灣省師範專科學校實施辦法」。
1963 黃主席巡視苗栗縣石油礦場及基層民生建設實施村,曉宿上之島 。
1962 成功大學孫力鐸教授,蒞縣作巡迴學術演講。
1962 (1)本縣三十五噸漁船榮進益號,於赴沙侖海面作業時,捕獲重三千斤的烏 鯊魚一條,因該魚過大,捕捉時不慎觸礁,經向滬尾檢查哨呼救後解圍。 (2)馬公籍漁船「鴻進號」,在吉貝北方海面捕獲長達兩丈餘、四千斤以上 的大豆腐鯊。
1961 太魯閣鯉魚潭風景區寺廟籌建委員會在花蓮市第一信用合作社召開會議,推許聰敏為主任委員。
1961 舉辦第七屆鎮民代表,依新修訂的法規,劃分植鎮為八個選區,選舉十五名 鎮民代表。
1961 鯤南七縣市詩人在屏東市中正國校禮堂舉行辛丑春季聯歡大會, 由屏東詩社社長薛玉田主持。
1960 第四屆縣長選舉。
1960 縣府令礁溪鄉促進輔仁大學設校,取具龍潭地區設校用地二十五公頃 地主同意書。
1960 空軍總部於本日五時、十時,分別派出飛機兩批到失事地真搜尋金益發號失 蹤人員,未見。
1958 選舉第六屆鄉民代表及村長、計鄉民代表二十七人村長二十一人。
1958 屏東縣扶輪社成立。
1957 交通部公路總局視察組趙國華、陳樹玉等來金視察公路設施。
1957 高雄市教育界王家驥等一行二十九人,來金勞軍。
1957 蘭嶼鄉代表會建議政府,將該鄉列為空中遊覽區。
1957 縣內多個鄉鎮:苗栗、頭份、竹南、通霄、苑裡、卓蘭、銅鑼、 公館、大湖、三義,將舖柏油路設下水道,總工程費預定四百餘 萬元。
1957 水利局決定以工程費二七○萬元,延長苗栗鎮內麻堤防八百公尺 。
1957 劍潭水庫弧型閘門、電氣工程,已全部完成。
1957 造橋劍潭水庫電氣工程完竣。
1957 監察巡迴第十二小組委員馬慶瑞等視察花蓮各軍政機關學校及公營事 業。
1956 臺東鎮市區電增設100戶工程開工。
1956 全省教育行政會開幕。交通檢討會議揭幕,以研究提高鐵路運輸效率,完成 縱貫鐵路雙軌為重心。
1955 新店碧潭居民崔唯吾、孟福仁等發起成立「臺北縣新店鎮碧潭自來水公用合作社」,以建造蓄水池、過濾池、加壓馬達及鋪設自來水管線供應社員飲用水為主要業務。
1955 ①凌晨五時十分在白沙海面起龍捲風,吹毀漁船十二艘,失蹤舢船十艘、中 破舢船二十艘,創下本年度第一次大的意外災周。②白沙島吉貝之金得興號 ,凌晨遇龍捲風,在北島燈塔北方遇難,死亡船員一名,十一人獲救。③蛟 龍風龍襲白沙鄉鎮海及鳥嶼兩村,房地損失慘重,縣府決按時價補助三分之 一。共費七千九百九十元。
1954 美國新聞處巡迴圖書館各種中、英、日文書籍八十五本,在縣立圖書館提供 縣民閱覽。
1953 山地行政會議決定健全山胞鄉鎮自治機構,加強人事管理,提高素質及待遇 ,並檢討經濟建設後閉幕。
1953 美國懷特公司電機專家皮爾遜臺灣電力公司總工程師孫運璿等視察立 霧銅門兩發電所。
1953 全縣鄉鎮第二局民選鄉鎮長就職。
1953 綠島鄉第二屆民選鄉長蔡朝旺就職。
1953 「臺北縣汐止鎮婦女會」成立。
1952 八里鄉發生豬丹毒事件,造成四十五頭豬死亡。
1952 中國大陸救災總會總稽核沈宗範等來花視察上年震災捐贈衣物情形。
1951 農復會派技正馬保之等抵縣調查農漁業發展可能性,認本縣鳳梨有推廣價值 。
1950 「臺北縣板橋鎮體育會」成立。
1950 臺北市二十二家商店,拋售自由採購米。
1949 主席陳誠在官邸歡宴臺黨國元老吳稚暉,中央委員陳立夫等十四人。
1948 第二屆里長選舉。
1948 臺灣歌謠演奏會在中山堂擧行,為光復後首次此類演奏會。
1947 各地開始清鄉,教育處督導各地學校復課。
1947 陳長官發表:告民眾書,闡述清鄉意義。
1947 教育處督導各地學校復課。
1947 白部長宣慰完畢,本日乘機返京覆命。
1947 國防部長白崇禧離臺返京,行前發表書面談話,再度申述肅清叛亂份子方針 ,並盼軍民一致協力安定地方。
1947 白崇禧暨蔣經國等一行離臺返京。
1946 臺灣省省議員原額十七名增至三十名。臺灣省農業會,依法改稱 農會。
1946 日僑遣送委員會兼主任委員周一鶚稱:至是日止,本省日僑輸送已達二十三 萬三千餘人,惟未集中日僑約尚有十萬人,約於本月中旬以前,即可全數遣 送返日。
1946 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以本省自光復以後,海上船隻不敷應用,補救辦法為打 揍沉船。至是,其撈起者已有大雅丸,山澤丸等七艘,現正修理中。打揍中 者尚有米壽丸等三艘,以上各船小者數百噸,大者數千噸。
1946 四月二日,澎湖縣長傅緯武呈長官公署,以澎湖交通不便,公文常逾期,致 失效用,希望以電報通知,獲准。
1946 屏東市成立稅務稽征所。
1946 屏東市設立圖書館。
1946 本省各「農業會」一律改組為農會。
1942 新竹開茶業懇談會。
1941 臺灣、滿洲間無線電話,正式通話。
1941 臺灣、滿州間無線電話正式電話。
1940 元 二十九年四月二日(一二九二、四、二○),楊祥等人於三月二十九日 自汀路尾澳舟行,本日行至澎湖,楊祥責阮鑒、吳志斗,並聲稱船已到瑠求 ,兩人不從,明日不見吳志斗蹤跡,遍尋不獲。
1938 臺中州發表「臺灣農業義勇團」招募要綱。
1938 日總督府發表「臺灣農業義勇團招募要綱」,強徵臺籍青年為團員(俗稱軍 農伕),於是二十六日赴滬耕種蔬菜,供給軍用。
1938 臺灣總督府發表「臺灣農業義勇團,招募要綱」,並強徵臺籍青年為團員。 (俗稱軍,農伕)。
1933 以臺東廳告示第23號,公布自四月二十日至六月三十日,在卑南區卑南、檳 榔樹格、北絲鬮、呂家、知本、美和村實施「地押調查」。
1929 錦尋常小學開校。
1927 上山總督東部巡視,一行抵達花蓮港。
1925 王田至彰化火車站間鐵路竣工通車。
1924 苗栗郡、竹南郡。自夜來風雨,至三日下午六時新竹州下豪雨, 後龍溪溪水暴增水位四、五尺。竹南郡、苗栗郡交通杜絕,軌道 橋樑破壞多處。
1920 苗栗支廳。報載苗栗地方早稻,自正月初旬播種,二月上旬完工 ,三月下旬插秧。
1920 通霄支廳。報載新竹廳現職察官本年度進行甲科練習生口試。受 驗者十數名考生中,有通霄支廳勤務牧誠助一名合格。
1920 三叉河支廳。報載管內第一期稻作現正插秧中,因降雨頻繁,本 年灌溉水充分。
1920 苗栗支廳。報載召日製糖的前身為大湖製糖所。今農學士茂野信 一氏今決定入大和製糖社任職。
1920 苗栗支廳。報載告示第五十一號「臺灣總督男爵田,茲將明治三 十八年五月所頒告示為第七十號官鹽賣捌所業務擔當人內變更如 下:銅鑼灣鹽務支館吳新明、大湖鹽務支館田原于彥。」
1918 中港支廳。報載去舊曆十二日迎請北港、新港、彰化三媽祖神像 到中港街,擬滯留三禮拜,翌日大雨惠及田疇,似有靈驗不爽之 稱。
1918 公布「臺灣總督府醫學校附設醫學專門部規則」。
1910 後支廳。報載三月中旬後港外國貿易輸出入額:輸出九,七四三圓 ,輸入一二,八九六圓。
1909 頭份。新竹公共埤圳等八圳聯合,總灌溉面積八,六五五甲。其中 頭份隆恩圳,灌溉面積達一,八八七甲。
1907 苗栗廳。報載本年度徵兵適齡者,共三百十七名,苗栗廳五名, 於本日實施受檢。
1899 日本大阪商船株式會社開設「淡水-香港」航路。
1899 日人阪商船公司開闢淡水、香港間定期航路。
1731 鳳山流氓吳福生亂起,率眾攻埤頭三日,又焚燒萬丹巡檢署。
1731 粵莊六堆義民總理侯心富等集合義民分隊守八社縣倉,平亂後巡 臺御使高山及覺羅伯修奉旨修忠義亭,欽賜聖旨牌於忠義亭。
1663 三月七日(四、二),金廈為清軍所破,鄭經從洪旭之議,率諸將撤退,本 日退至澎湖。聞盧若騰亡故,往祭。並就媽祖宮設立營壘,左右峙(嵵)中 置烟墩、炮臺,兵以四閱月更代。
1550 攻陽翟,合社與戰,敗,死者百餘人,於是諸鄉自危,奔太武石 內中,倭擄鄉人為嚮導,搜穴燻鼻,乃相率竄於官澳巡司城,男 女萬餘人。
Application Checklist
 Contact u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