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NCL Website | About | Sitemap | Partners | Chinese
Home

Records of Events

 

Records of Events:1128

2019 本部首次結合美學設計,製作、發行「2020年交通月曆」,期與大眾分享108年服務及建設成果亮點,將本部落實安全交通管理、提供效率便民服務、完善優質交通環境、發展綠色運輸及產業的真心與用心,伴隨民眾度過109年的每一天。
2019 林佳龍部長出席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與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意向書(MOU)簽署儀式並致詞,兩家公司將針對航機修護、發動機修護、維修機具暨設備支援、客艙設備研發等,探討合作可能性。
2018 辦理「107學年度全國各級學校民俗體育競賽賽前記者會」。
2018 教育部修正《教育部補助民間機構訂定運動產業人才職能基準辦法》,名稱並修正為《教育部委託或輔導補助民間機構訂定運動產業人才職能基準辦法》。
2018 教育部修正《教育部補助永續校園推廣計畫作業要點》,名稱並修正為《教育部補助永續循環校園探索及示範計畫作業要點》,自公告日生效。
2018 教育部委託實踐大學辦理「教育部樂器銀行─樂器媒合維修交換系統資源庫」,媒合567件樂器、49所學校。
2017 辦理中華民國羽球協會等43個奧亞運單項運動協會訪評作業,針對協會組織與會務運作、會計制度與財務狀況、國家代表隊選訓賽制度及業務推展績效進行訪評。
2017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訂定發布《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立高級中等學校充實學生自主學習空間及設施作業要點》。
2017 辦理「107 年開始不得製造輸入含塑膠微粒產品維護海洋環境」記者會,針對塑膠微粒法規重點、 檢測方法與60件市售產品抽驗結果進行說明。
2017 教育部修正發布《體育事務財團法人財務處理要點》第5點、第11點、第12點。
2017 完成「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與美國在臺協會間微脈衝雷射雷達監測與氣膠自動監測網合作 協定」更新案簽署。
2016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工業類學生技藝競賽,共146所高中職1,096名選手參賽,最終由南港高中闕立文等175 人奪得金手獎,其中70人已獲得企業預聘。
2016 「105學年度HBL高級中等學校籃球聯賽」開賽記者會。
2016 亞洲籃球總會(FIBA Asia) 運動部主管Mr. Maegeshwaran Saba 拜會,王主任秘書漢忠代表接見。
2015 以「攜手科技,讓臺灣環境更美好」為題參加資訊月「ide@Taiwan 創意臺灣館」(政府館)展 覽,分臺北、臺中、高雄與臺南4個展場展出。
2015 2015年亞洲冬季棒球聯盟開打,本署輔導中華職棒大聯盟籌組年輕職棒優秀選手組成聯軍參賽,另亦輔導中華職棒大聯盟將中華業餘成棒隊納為參賽隊伍。
2015 第13屆SBL 超級籃球聯賽自11月下旬起假板橋體育館辦理,持續至105年4月下旬結束,是日開幕戰由璞園建築及臺灣啤酒出賽,林主任秘書哲宏代表出席。
2014 舉行「103 年冬季展望」記者會說明 103 年 12 月略偏濕冷, 冬季平均氣溫有偏暖趨勢,雨量方面則以正常為主。雖為暖冬,未來一季仍會有寒流發生。而由近 20 年之統計,每年平均有 3.5 次寒流影響臺灣,少則 1 次,多達 4~6 次,寒 流影響臺灣時間則以 1 月所占比例最高。至於雨量方面, 綜合所有資料研判,未來一季雨量仍以正常為主,12 月則有略偏濕的機會。而明年 4 月以前中南部仍為枯水期,民眾應注意節約用水。
2014 舉辦「2014 土壤及地下水年度盛會」─25 日於福華飯店舉行「亞太工作小組司長級會議」、25 至 27 日假臺北市南港展覽館舉辦「環境展」、26 至 28 日於南港展覽館舉行「國際研討會」、27 日舉行「臺韓整治技術論壇」。
2014 舉辦「我國產品碳足跡計算服務平台成果發表會」。
2012 配合行政訴訟法之「三級二審」新制,修正廢棄物清理法 第 71 條及第 77 條條文,並自 101 年 9 月 6 日起施行,將假扣押審議權責,移至行政法院受理。
2008 南竿仁愛村金板境廟宇委員會舉辦威武陳將軍晉升威式陳元帥儀式。
2006 立法院3讀通過「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明定教育經費應不能低於前3年度決算歲入淨額平均值的21.5%。
2005 本縣首家民間遊覽車公司「馬祖交通公司」成立,購進6輛27人座中型遊覽車。
2001 講美公園下午舉行落成啟用典禮。
2000 福澳港浮動式棧橋修復,臺馬輪恢復載運車輛。
2000 基隆市議會審核自家的預算毫不留情,將編纂議會史經費九百零 四萬三千元全數刪除,表示等新議會大廈完工後再說。
2000 經濟部水利處及專家學者十餘人,會勘北竿地區海堤計畫,咸認后沃應列為第一優先。
2000 「池上鄉庚辰年聯合祈安圓醮暨鄉土藝術季」活動舉行開鑼典禮。
1999 總統參選人民進籍陳水扁臺東競選總部成立,本人特來縣親自主持,並探訪 地方人士及臺南鄉親。
1999 丹恩颱風對地區造成重大災害,金沙鎮公共工程復建需款上億元 ,鎮以所已向縣府陳報復建所需經費。
1999 鎮代會定期大會圓滿結束,代表們踴躍建言均獲鎮公所意善回應 。
1999 旅臺鄉親陳維知榮獲世界盃職業撞球賽冠軍。
1999 北竿旅臺鄉親陳維知榮獲在臺北市舉行的1999世界職業撞球明星排名賽冠軍。
1999 鎮志編纂耆老座談會。
1998 基隆市就業服務中心舉辦「就業嘉年華」,吸引一千兩百名求職 者參加。
1998 湖西鄉鼎灣村關帝殿上午舉行重建落成入火典禮。
1997 金寧鄉公所發起轄區岸淨灘活動。
1997 第十三屆縣長候選人公開活動,(19至28日)共計10天,活動期間,平和順利 ,未發生任何糾紛。
1997 銅鑼鄉圖書館正式獨立且納編正式人員於今日舉行佈達典禮。
1996 全縣國中、小田徑對抗賽在池上鄉池上國中登場,500多名來自全縣 的國中,小體育菁英競技。第一次就有國男400跨欄及國小女60公尺 兩項破大紀錄。
1996 行政院通過「臺灣地區光復初期隨國軍赴大陸地區作戰人員撫慰金辦法」。
1996 立法委員蔡煌瑯、省議員林宗男昭開墾民墾地放領公聽會。
1995 僑委會委員長章孝嚴蒞馬參訪。
1995 臺北縣長尤清,晚間來為競選連任立委李進勇站臺造勢。
1995 大嶝珩厝鼎海面有匪軍數百人,集結築堤,我砲兵猛烈砲擊,予 匪重創。
1995 為改善收訊,交通部電信總局決定在北竿加設發射臺。
1994 「金沙鎮便民服實施要點」業已出爐。
1994 區漁會設在碧砂漁市場內的魚貨直銷中心攤位,承租人登記截止 ,登記人數一千餘人,全部僅十十七攤位,出現僧多粥少的現象 ,漁會在結束後,辦理抽籤,下個月底對外營業。
1993 尤清當選連任「臺北縣華江獅子會」成立。
1993 「溪東路」動工闢建。
1993 縣長選舉投票,開票結果,執政黨提名的陳建年當選。
1992 三重市益(奕)壽里、光田里二里里長任內死亡出缺補選投票。(十二月十六日就職)
1992 福建省政府頒布「連江縣政府組織規程」,現有4科3室調整為3局l科4室,員額由54人增為63人。
1992 同日,縣府頒布「連江縣戶政事務所組織規程」,全縣設置南竿、北竿、莒光及東引等4鄉戶政事務所。
1991 仁德鄉公所秘書郭榮文,設計仁德鄉徽,送請鄉民代表會議決通過。 鄉徽構圖,緣自佛家禪宗指法,含有仁義智信之涵義,象徵仁德。
1991 農業課長許啟煌榮膺「金禾獎」十大優秀農業推廣楷模。
1991 立法院3讀通過「擁有中華民國國籍者,政府有關單位不得限制入境」建議案,交行政院研處。(其意義為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的黑名單人士,建議行政院應許可其入境。)
1991 農業課長許啟煌榮膺「金禾獎」十大優秀農業推廣楷模。
1991 基隆市長林水木,下午到臺北省府主席辦公室,晉竭連主席,提 出十二項待省府支援協助事項,均獲裁定解決。
1990 為全面整頓縣內環境,定本日為清潔日,以提昇縣民生活品質。
1990 「總統令」:公布中央政府戰士授田憑據處理補償金及發放作業費特別預算。
1990 西引東澳水庫舉行動土典禮。
1990 臺灣銀行設立華江分行。
1989 省教育廳長陳倬民抵澎,視察中、小學校務。
1988 「慈航輪」試航抵達東引。
1988 臺東市四維路臨時攤販市場工程,今正式動工搭建。
1987 縣政府訂定民主生活教育,函送所屬單位遵照實施。
1987 金湖鎮代表會一行二十一人,由鎮長陳雲軒帶領,赴臺訪問姊妹 市鎮中和市和埔里鎮。
1985 位於安南區青草里的第一公園公墓,由代市長陳癸淼主抹啟用典禮,接受市 民申請使用。
1985 新店「大香山慈音巖」興建圖書館落成啟用。
1985 本縣輔導平地山胞改善生活計畫,省核定700多萬元,分配給10鄉市辦理。
1985 本市扶輪公園內設置為殘障專用「愛心廁所」一座。
1984 駐縣軍官兵展開協助農民收割2期稻作,省糧食局長李鳳鳴特來縣慰問。
1984 后里與后綜國中原男女分校,經地方反映協調恢復男女合校制。
1983 財政部發行新臺幣35億元公債,加強吸收民間游資。
1983 增額立法委員選舉,選舉人數統計確定為160,319人。
1982 軍民越野賽在南竿馬祖村至四維村秋桂山舉行,一千多人參加。
1982 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第卅屆年會,市長許水德表示:未來市政建設應有遠大眼 光,今後決向現代化大城市之建設目標而努力。
1981 臺灣肥料公司宣布,肥料價格自十二月一日起提高百分之二十六點七。
1981 市府七十年度共受理訴願案件一百七十一件,其中由市府審理結果,認原處 分不當而撤銷原處分者十二件,由原處分機關自行撤銷原處皆者二件,足見 提起訴願而獲平反者比例甚大。對民間廣泛運用此項行政救濟措施之鼓勵很 大。
1981 七美電信局代辦處上午起改裝自動電話,同時開放全區用戶長途 電話直接撥號業務。
1981 熱心公益,造福桑梓的浦山村民周成文,榮膺今年度全國好人好 事代表。
1980 「臺北縣榮譽觀護人協會」成立。
1980 行政院長蔣經國蒞鄉視察,為興建中內灣與斗換坪間跨越中港溪 之新橋,命名為「平安大橋」。
1980 市府教育局今舉辦六十九學年度第一次幼稚園業務研討及教具展覽籌備會, 會中規定幼稚園餐點代辦費應接按日核計分配款額,並不得挪用;每週餐點 內容應詳為計畫適當調配,不得再向幼童收取額外飲料費。
1977 縣府將農業貸款業務,交由鄉鎮辦理,以資便民。
1977 公布實施平均地權基金設置管理辦法,基金總額十億元。
1975 臺中縣召開社會教育研討會,討論五大中心議題。
1975 臺中縣各鄉鎮戶政事所暫停九種申請。
1974 省議會審議通過學生團體保險辦法。
1974 省議會審議通過學生團體保險辦法。(《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一大 事記》:543)
1974 「新店擴大都市計畫」發布實施。
1973 臺灣省政府訂定「臺灣省各機關節約能源實施要點」,令各機關切實遵照貫 徹實施。
1973 縣府首先實施節約能源計畫,節油省膧初期目標暫以百分之二十五為 最低限度。
1973 建設局長張金發提出發展交通,去除髒亂構想,以豐原鎮為中心,向 各鄉鎮構成輻射交通網,同時以征收過路費方式來籌建基金。
1972 庫倫街發生大火,延燒近四小時,十家木材行及四間住家焚燬,損失約六百 萬元。
1972 「泰山都市計畫」發布實施。
1972 臺灣省政府為推行「小康計畫」,決定在鄉鎮區成立推動小組,並積極設置 「仁愛專戶」,發動社會力量,勸募救濟基金。
1972 國科會研製成功的第一部中文電腦在清大公開展示。
1972 實施推動小康計劃,大湖鄉成立小康計畫推動小組。
1972 長濱船澳礁石多,影響漁船安全,新港區漁會建議縣府炸除。
1972 實施推動小康計劃公館鄉成立小康計劃推動小組。
1971 臺灣電力公司新竹區管理處服務中心,新建辦公廳完成啟用。
1970 交通記者團,抵縣訪問。
1969 蘭嶼古物一批,運交文獻會,將供學習研究之用。
1968 宜蘭市壯圍鄉兩地農田重劃發包:縣府今年實施農田重劃工作已 選定在宜市與壯圍鄉交界處實施,面積約2,200公頃,為歷年面積 最廣的一次,包括宜蘭市凱旋(壯二段)、東村、延平里及壯圍 鄉新南、美福、紅葉、古結、□後,公館等區域,也就是北自宜 蘭河,南至南邊的蘭陽溪,西自省公路幹線,東至東邊沿海一帶 ,實施原因是改善該地區農田排水。(《臺灣新生報》-57-08-0 4/宜五十年宜市及壯圍鄉交界,農地重劃有2千餘公頃;《臺灣新 生報》-57-11-26/宜市壯圍兩地農田兩千頃重劃,定28日發包)
1968 電信黨部文化工作隊一行36人抵東公演。
1967 苗栗縣改善交通貸款二千萬元,已完成鯉魚潭道,頭屋獅潭間隧 道,卓蘭、南湖橋溝、大湖泰安上島路基等四工程,現正施工苑 裡山柑道等六工程。
1967 由省社會、交通、衛生等處組成的社區考核小組一行,由樓叔陽率箯蒞東, 考核各新舊社區工程,並加強維護及環境衛生。
1967 陽明山管理局長潘其武,率該局主管六員來金參觀。
1967 屠森冠縣長巡視金沙鎮鎮有池塘,指示發展養殖事業,繁榮地方 經濟。
1966 竹南農田遭受紙廠污水損害十六甲,數度協調未果,百餘農民擬 者晉省調願。
1966 縣長蔣祖武、議長藍丁貴等各界人士組成陳情團,到省議會等單位陳情,請 政府重視本縣空中交通的重要性,希望航空公司勿停止臺澎線。
1964 省警務處長周中峰現察本縣警政業務,並以三心(榮譽心、責任心、團結心 )三氣(朝氣、和氣、正氣)勉訓警察人員。
1963 臺灣區港口管制辦法,本日經修改後公布,規定港口開放時間原則上為中原 標準時間每日五時至二十二時。為便利漁民作業,馬公港每日二十三時至翌 日二時,各漁船於集合指定地點依規定信號,請求開放網門,魚汛期間,夜 間加開網門一次,但不超過一小時。
1963 臺中市市長邱欽洲訪美歸來,各界熱烈歡迎。
1962 竹山鎮農會羅記入任理事長,鄭葆樁任總幹事。
1961 全國好人好事在臺北接受表揚者,為許聰敏駱香林二人。
1961 嘉屏公路獲得美援,全程八十公里,需費三千萬元,由兵工擔任,計劃在三 年內完成,路起自斗六鎮,經嘉義縣沄水、中崙、馬頭山、大埔,至臺南、 高雄、屏東諸縣。
1960 本縣省議員郭石頭向有關單位檢舉澎湖區漁會套購漁用發電機圖利,漁會理 事許紀盛就此事提出說明。
1959 復興國校新校舍擴建工程動工。
1959 縣玻璃商業同業公會成立於豐原鎮。
1959 縣府發表五個月來建設成果統計。
1959 舉行全省國語演講比賽,由教育廳副廳長賴順生主持,並頒發優勝獎品。
1959 苗栗縣縣農會農事經驗比賽,第一名公館鄉謝長風,第二名苗栗 鎮張阿東,第三名頭份林雙喜。
1959 范智遠當選苗栗水利會會長。
1958 警務處長郭永校閱花蓮山地服務隊,晚主持刑案偵破演習。
1958 石梯灣漁港首期工程招標。
1958 美國百老匯雜耍第一三○六勞軍團一行七人,在團長唐可銘率領下抵本縣。 隨即在馬公中正堂表演康樂節目,以慰勞中美官兵。
1957 蔣總統蒞臨中興新村巡視。
1957 苗栗縣中小學教員舉辦美術比賽。
1956 嚴家淦至中興新村巡視辦公大樓,及各廳處辦公室。
1956 為平抑糧食漲風,臺北市配戶口米。
1956 美國作家達霏博士來金訪問,並蒐集資料。
1955 臺中市寶覺寺舉行傳戒大典,三百信徒皈依南亭法師。
1955 省政府令各縣市嚴格執行平抑物價,如有囤積日用品者,依法懲處。
1955 農復會臺灣省農林廳、中國合作分署中美籍專家十一人,組成視 巡小組,來金作三天有關園藝、森林、衛生等之考察。
1954 關山大圳第四期工程竣工。
1954 花蓮縣三屆議員候選人登記截止,計登記者八十二人。
1954 省民防司令部定期集會研討:各縣市民防機構組織規程,系統編制,及鄉鎮 區民防基層組織問題。
1953 大肚紙廠產業工會成立,會址設大肚鄉。
1953 新竹縣私立光復中級補習學校成立。陳建中出任董事長。十二月海軍要求光 復中學遷校,結果校方以十一萬元價購土地。
1953 臺電松山火力發電廠擴充工程竣工典禮。
1953 本縣第八期水產訓練班結訓。
1953 花蓮縣召開民防任務隊整編座談會,整編後全縣成立防護軍勤兩總隊 。
1953 花東兩縣中等學校校長聯席會議在花師舉行,通過建議教育廳編印公 民訓練課本及師範增加國語文史地教學時間等案。
1952 縣議員候選人開始登記。
1951 臺灣省黨部第一屆委員宣誓就職,倪文亞就任主任委員。
1951 縣軍友分社成立。
1951 省設計委員會通過加強鄉鎮造產,充實地方財政。
1950 行憲後首屆議員候選人開始登記。
1950 行憲後首屆議員候選人開始登記。
1950 陳振宗縣長首次巡視新港區,主持縣漁業訓練班結業禮。
1949 花蓮縣合作社聯合社併入花蓮縣農會。
1949 縣農會與縣合作社聯合社合,成立縣農會,擁有基層會員十六萬四千 九百五十三戶及五十七個鄉鎮農會單位。
1949 臺中市西屯區合作社與農會合併,改稱「臺中市西屯區農會」。
1948 嘉義吳鳳鄉土著族,為經營阿里山林場事,提出五項要求,並望寬放民有林 限制。
1948 僑日臺胞觀光團謁主席魏道明致敬,參觀博覽會後,應省政府新聞處 長林紫貴歡宴。
1947 南迴公路交通恢復。
1946 林榮國任彰化商業銀行豐原支店經理。
1946 蔣主席代表國民政府向民大會提出中華民國憲法章案。
1946 林邊國民學校改名為高雄縣林邊鄉林邊國民學校。
1945 楊坤龍任東勢鎮第一國民學校校長
1945 長官陳儀南下巡視各地。
1945 「大南尋小學校」經政府接收並改制,陳德慶為校長。
1945 詹振豐任八仙國民學校校長次月正式開學。
1945 長官陳儀蒞南巡視。
1945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派員檢查監督「株式會社彰化銀行」。
1945 高雄州改為高雄縣警察局東港區警察所呂尚書為所長所轄十三個 派出所。
1943 東港郡動員女子舉行耕牛耕田比賽成績頗佳。
1940 海軍大將長谷川清任臺灣總督,十二月十六日到任,小林躋造罷。
1938 臺灣總督府發表大高雄市建設計畫。
1938 新竹市徵召軍伕役滿一年歸來,午後在市內杏花天舉行軍伕懇談會。名譽戰 亡者故小島軍曹,在午後四時新公園舉行葬禮,新竹消防組員各級團體、學 校生徒、兒童等均參加。
1938 臺灣山地開發調查委員會,在總督府召開幹事會。
1937 臺灣拓殖會社在知本山地栽培規那(奎寧)樹,決定在本年度自日本東北移 入內地人二十戶作為山地移民。
1936 選舉第1屆州會議員。
1936 選擧第一屆州會議員。
1936 發表當選名單。
1935 臺灣地方自治聯,在臺中市樂舞臺,舉行選舉報告講演會,報告由該聯盟所 支持。
1932 菊元百貨大樓落成(菊元為臺灣第1間百貨公司,戰後改為中華國貨公司)。
1932 菊元百貨大樓(光復後改稱為中華國貨公司)落成,此為臺灣最早設立之百 貨大樓。
1932 菊元百貨大樓(光復後改稱為中華國貨公司)落成,此為臺灣最早設立之百 貨大樓。
1932 菊元百貨大樓落成(光復後改稱中華國貨公司,今衡陽路、博愛路口世華銀 行址,大樓已改建),此為臺灣最早設立之百貨大樓。
1932 里壠小學校,在籍兒童109名中82名、住宿生50名中44名,為警察職員子弟 。而該校校長橫山夫人,為故警務課長井野邊幸如之女兒。
1932 里壠地方「」社,開始移住出水坡;至昭和8年3月31日, 共有18戶76人全部完成移住。
1929 宜蘭七結仔火災。(《臺灣日日新報》-昭和-04-11-30/宜蘭七 結火災)
1927 第一幼稚園遷至羅東郡羅東街。而第二幼稚園,遷至羅東郡東街竹林。
1927 臺灣電化株式會社設立(今臺灣肥料羅東分廠)。
1927 在本廳召開支廳長會議,商討一般事務,為期二日。
1925 臺南新高山登山路調查隊已抵絕頂。
1925 苗栗郡。苗栗壯丁團二十二團,計一百二十餘名於苗栗公學校運 動場召集點檢,舉行消防演習。優勝團為銅鑼壯丁團,二等公館 ,三等三叉,四等通霄,五等尖山。
1925 臺南新高山路調查隊,已達絕頂。
1922 宜蘭消防組發會式:宜蘭街消防組,6月28日得到宜街協議會協贊 ,7月12日得主管單位批准永野重太郎氏為副組長。於新嘗祭當日 上午9時在宜蘭公園內舉行發會式及纏授與式,式後舉行消防演習 。(《臺灣日日新報》-大正-11-11-28/宜蘭消防發會式)
1920 臺東廳召開校長會議,為期二日。
1920 在日臺僑所組織之「新民會」及「臺灣青年會」,假富士見町教會,召開聯 席會議,討論如何推行「六三法律撤消運動」;但對運動方法意見紛歧。
1919 臺東製糖株式會社獲准繼承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在臺東廳所擁有的兩大集團 地,即大埔尾(大原村,1,077.9甲)和加路蘭(富原村,2,050.03甲)合 計約3,130甲的預約賣渡許可地。
1918 新竹廳苗栗支、大湖支廳、罩蘭支廳。新竹廳下如苗栗小學校、 大湖公學校、八角林分校及罩蘭公學校學生因流行病感冒停學, 近日各小公學校紛紛復校。
1916 在臺東廳直轄大南駐在所設置甲種教育所,自本日起開始授課。
1906 苗栗廳。報載本地十月中午、豬隻疫情猖獗。其中,牛疫患畜十 八頭,豚疫患畜七十三頭。
1902 西鄉菊次郎廳長辭職:由原桃園廳長佐藤友熊接任,明治35年12 月3日交接,14日至基隆搭弘濟丸返回日本。(《臺灣日日報》- 明治-35-12-04/人事會事;35-12-14/人事會事;37-10-12/官 場記事-西鄉菊次郎氏)
1900 臺南至打狗(今高雄市)間鐵路正式通車。
1900 臺南打狗鐵路正式通車。
1900 臺南、打狗間鐵路正式通車,日子爵井上勝來臺參加典禮。
1900 臺南、打狗之間的鐵道開通。
1900 臺南、打狗間鐵路正式通車。
1899 完成臺南至打狗的鐵路。
1864 翁仔社人岳逢甲(光緒己丑科進士)生於苗栗銅鑼灣庄。
1824 北路理番海防總捕同知鄧傳安,出示曉諭,以陳洪為葫蘆墩圳之 埤長。
1635 蔴豆社推派代表二人,介蕭壠新港二社住民並牧師佑紐斯,至熱 蘭遮城謝罪,至十二月三日再派代表多人至熱蘭遮城,訂立降約 ,正式輸誠。
Application Checklist
 Contact u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