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NCL Website | About | Sitemap | Partners | Chinese
Home

Records of Events

 

Records of Events:0518

2019 辦理創業課程高雄場次,針對欲投入運動產業之創業者進行培訓,課程內容包含運動休閒業創業經驗、創業財稅法實務、創業須知、創業計畫撰擬。
2018 辦理「107年運動場館業消費者保護研習會」,以輔導國內運動場館經營業者及縣市政府承辦主管及人員,提升消費者保護知能與服務品質。
2018 國際奧會委員聯絡處邀請世界運動總會終身榮譽會長Ron Froehlich先生等5名貴賓來臺參與「吳經國擔任國際奧會委員卅週年」感恩茶會。
2018 國際奧會委員暨日本奧會主席Tsunekazu Takeda蒞署拜會,本署林德福署長偕同臺中市林市長佳龍共同接見,就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及2020年東京奧運交換意見。
2018 辦理「山野教育推廣記者會─山讓我們更強壯」,由王副署長水文出席。
2018 召開「教育部運動發展基金補助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推動發展地方特色運動觀光試辦計畫研商會議」。
2018 召開「運動產業發展條例項下子法教育部補助民間機構訂定運動產業人才職能基準辦法(草案)修正諮詢會議」。
2018 教育部訂定《公立學校教職員定期退撫給與查驗及發放辦法》。
2018 教育部修正《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教科圖書審定辦法》。
2018 教育部修正《國家代表隊培訓選手參加集訓或比賽致身心障礙或死亡發給慰問金辦法》,名稱並修正為《國家代表隊培訓選手及隊職員因培訓或參賽致短期失能身心障礙或死亡發給慰問金辦法》。
2018 教育部修正《高級中等學校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實施要點》第7點,自公告日生效。
2018 教育部訂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高級中等學校優化實作環境要點》,自公告日生效。
2018 7萬7,848人報名參加107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管道,昨天公布統一分發結果,最後4萬6,648人獲得分發,錄取率為59.92%。
2017 教育部修正發布《專科以上學校獎助生權益保障指導原則》,將兼任助理分成4種,學習型改為「獎助生」,以下再分為「研究」、「教學」、「附服務負擔」3類。
2017 教育部於106學年度試辦在職資深教師續航計畫—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支持系統。凡任教15年以上或45歲以上教師,可組成12 年國教相關社群,每團4至12人,提出相關計劃,將補助每年2萬5千元。
2017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中職應屆畢業生先就業再升學之「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勞動部規劃「青年就業領航計畫」於 106 年 5 月 18 日公告,並溯及 106 年 4 月 26 日生效。
2017 召開「第2屆運動彩券業務督導小組第19次會議」。
2016 「2016臺灣國際田徑公開賽」賽前記者會與開幕典禮,何署長卓飛出席開幕典禮。
2016 國中會考新店高中試場發生停電近5小時,影響1,755名學生權益,全國試務會決議,讓受影響考生在5月22日下午「重考」數學、國文兩科,成績可擇優採計。
2016 立法院三讀通過《高級中等教育法》及《國民教育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未來課程審議大會拉高到行政院層級,課審會委員並納入學生代表。
2015 國中會考英聽出包,全國有 79 個試場發生提早收卷的試務疏失,影響 3,318 位考生, 全國試務會決議採人工閱卷補救。
2013 於法國辦理 102 年度「海域油及海運化學品污染應變研習訓練」,包含中央及地方環保局、海巡 署、國防部、學術及民間企業人員等,參訓學員共計 22 名。
2013 假台北矽谷國際會議中心以「世界公民咖啡館」 形式辦理「臺灣 2050 年零碳及再生能源百分百之可行性與必要性全民論壇」。
2012 「福州千人遊馬」首發團98人蒞馬旅遊。
2012 公告修正「應回收廢容器回收清除處理補貼費率」。
2011 福建省旅遊局副局長陳揚標率廈門市旅遊局副局長陽方根等官員抵馬,探勘旅遊路線。
2011 訂定發布「委託辦理機車排氣檢驗站查核業務」。
2011 沈署長世宏親自主持「2011-電動巴士營運模式觀摩交流會」。
2010 立法院三讀通過環境教育法,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將環境教育立法推動的國家。
2009 臺北市政府財政局全國首創研發「土地增值稅契稅暨自行列印電子繳款書作業系統」。
2009 世界衛生大會(WHA)於瑞士(Swiss)開幕,衛生署長葉金川代表政府用「中華臺北」名稱,以觀察員身分出席。
2008 民主進步黨主席選舉,蔡英文當選。
2002 金寧與民座談列車首站抵盤山,李鄉長文俊與鄉民交換興革意見 。
2002 向中央爭取補助3,000多萬,將新埔橋下長期掩埋的垃圾清除。載往台中市焚化爐焚燒,解決垃圾汙染問題。
2002 飛鳳山雲谷寺舉行法會。
2001 全國首次以縣為主題所召開的大型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假澎湖 技術學院國際會議廳舉行,為期3天,30餘篇論文發表及研討活動 ,為「澎湖學」的落實奠下良好根基。
2000 基隆市工務局、環保局會同出動,使用大型機具全面拆除義一路 道路兩旁的非法溝蓋及汽機車道等妨礙排水的設施,並清除拆運 後的廢棄物,市府希望民眾能配合拆除,讓基隆市遠離淹水惡夢 。
2000 鎮長黃清壈等人昨日會勘何厝地方基層建設。
2000 並追溯自1月l日起生效。
2000 日本質庫縣立姬路大學教授吉田勝次為寫一部有關澎湖的近代史 ,抵澎蒐集相關資料。
1999 陸軍澎湖裝甲聯兵旅編成校閱典禮,假五德營區盛大舉行,由三 軍統帥李總統登輝親臨主持。
1999 省立臺東醫院成功分院經3鄉鎮數年的爭取,終於本日上午在中山東路動土 興建,政府將投資2億餘元,先完成硬體建設,預計地下1層,地上3層,完 成後可設病床120床,及各科門診,加惠東海岸3鄉鎮民眾。
1999 東成技訓所史料餘揭幕,自警總職訓一總隊至改隸法務部的技訓所,各期各 類文物,令人有戒惕之心。
1999 基隆市議員黃景泰十八日上午至萬瑞快速道路工程第十三標段查 勘,發現有一堆土堤,造成塵土飛揚,附近居民怨聲載道,他對 省住都處及施工單位非常不滿,要求三天內改善並立即停工。
1998 基隆市政府成立「消費者爭議調解委員會」由行政院消費者保護 委員會指派消保官李英正擔任主席。
1997 國立國光劇校下鄉演出,首站即在臺東市海濱公園演出白蛇傳,獲得觀眾熱 烈回響。
1996 響應家扶籌設兒童館,越南東家羊肉爐義賣餐券捐款贊助。
1996 省文獻會林主任關山舉辦耆老口述歷史。
1995 中正區和平島老人槌球隊,將由市長林水木授旗,由隊長李文卿 領隊;前往日本比賽。
1995 五月十八日,沈水上接任鹿港電信局局長。
1994 由於缺油,南竿實施輪流停電,陳振清議長率全體議員及南竿鄉長陳書禮,鄉民代表會主席陳德玉等前往馬祖電力公司抗議,中午恢復全島供電。
1994 南崗工業區廠商聯誼會會員大會,要求主管外勞機關延長外勞停留年限。
1994 省民政廳長謝金汀抵澎,訪問各寺廟、教會。
1994 83年臺灣區農民運動會,臺東縣榮獲團體總錦標,凱旋歸來。
1994 「臺北市計程車公會」宣布,靠行計程車牌照可轉讓。
1993 「臺大建國俱樂部」與「同性戀研究社」兩社團,獲准成立。
1993 內政部入出境管理局正式成立「內政部大陸地區人民在臺灣地區專案居留案件審查委員會」。
1993 基隆區漁會召開第十一屆第一次理監事會,投票選出謝建政為理 事長,莊錫宗為常務監事,並通過遴聘岳夢珠為總幹事。
1993 基隆市暖暖區舉行區內十二個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聯合就職酒會 。
1992 黃華、陳婉真等7位內亂罪受刑人,因「刑法一百條」修正,獲釋出獄。
1992 中國國民黨基隆市黨部人事調動,信義區黨部記楊記聖調市委員 會視導,中山區黨部書記江士良調信義區黨部書記,市委員會視 導張宗豪調中山區黨部書記。
1992 基隆市私立德育護理專科學校舉行成立二十五週年慶祝大會及校 慶園遊會。
1992 省國民教育輔導團,由省教育廳督學兼團長李宜堅率領成員十四 人抵基,以四天行程巡迴參觀八所國民小學。
1992 基隆市衛生局暖暖區衛生所新廈啟用,市長林水木應邀剪綵。
1992 鄉民代表會第十四屆第四次大會開議會期十三天。
1991 19名越南難民上午登陸西嶼大池港,要求補給水、油、食物後離 去。
1991 馬公市西文社區活動中心落成啟用。
1991 內政部長浦水德視察本縣社會福利工作,並勘查社福館興建地點。
1990 本年度第一號颱風「瑪麗安」,中央氣象局對中南部地區發布陸、海上警報 ,縣府隨即成立防颱中心,籲民眾注意。
1989 臺市市安平運河今起將有打撈船每天固定打撈涃面上之漂浮物,使其不再成 為「黑龍江」。
1989 一項打破派系的「問政說明會」在竹東鎮兒童樂園舉行,由省議員周細滿、竹縣副議長鄭永金、議員萬榮河、鎮代主席羅善光共同主持。
1989 各鄉鎮市完成的圖書館,缺乏圖書,屢向上級爭級,獲得教育廳重視,今由 教育廳及學童基金會損贈大量書冊予鄉鎮市圖書館。
1989 基隆市郊區大竿林代天宮,適逢主神呂祖聖誕,革新祭典賽會活 動,舉辦書法、寫生比賽,不辦放生活動,節省經費五十萬元移 作全市低收入戶救助及每所國民中學各六名清寒學生獎學金。
1989 星雲法師率佛教弘法團三十人,在塘岐中正堂弘法。
1988 省立基隆女子中學參加北部七縣市相聲比賽奪魁。
1988 臺灣藝文界及新聞界人士23人組成「新聞局文化上前線訪問團」,蒞馬參訪。
1988 同日,新竹縣村里長第一梯訪問團85人蒞馬參訪。
1988 花蓮縣卓溪鄉民代表會定期大會開議,為了鄉公所有「真假課長」誰應該上台為代表作工作報告發生爭議,最後由「假課長」擬書面資料,「真課長」上台照本宣科,才暫平息風波。
1987 家扶中心在成功鎮設辦事處,擴大照顧兒童。
1987 高雄地方法院檢察處新(鍾曜唐)、舊(劉景義)任首席檢察官交接典禮, 今天上午十時在院檢聯合大禮堂舉行。另名稱為「高雄市第三期三民區覆鼎 金段自辦市地重劃」,是本市第一件付諸實施的地主自辦市地重劃,位於民 族路西側,這件地主自辦市地重劃,位於民族路西側。
1987 清晨澎湖縣東吉島出現了入梅以來最劇烈的天氣現象,短短3個小 時內,降下255公厘的雨量。創下臺灣地區歷年來1小時內高達150 公厘的降雨紀錄。
1987 部份計程車司機宣布成立臺北市營業小客車駕駛人工會,但是主管單位的臺北市社會局及臺北市職業駕駛人工會均不予以承認。
1986 縣議會建議縣政府,今後重要施政,應儘量利用天然資源,上山下海發展以 提升民眾生活水準。
1985 「市立凱旋醫院復健治療中心」原名是「大寮精神病養護所」,奉命併入市 立凱旋醫院作一元化經營,並改稱為復健治療中心。
1985 本市美術館規劃諮詢座談會,原則決定在萬壽山蓮池潭擇地興建,如凹子底 和高坪頂特定區列入考慮。
1985 自衛總隊金沙大隊春季主官裝備保養檢查,成績業經評比,何斗 中隊掄元。
1985 綠島國民族社,省府核准營業,縣府決以包租方式委由民間經營。
1984 美國伊利諾大學校長萊佛博士一行四人來訪,參觀市政建設。
1984 陸軍總司令蔣仲苓蒞馬訪問。
1984 高雄過港隧道完工通車。
1984 大同路鐵路地下道工,由市長蘇南成等各界首長主持通車典禮。該地下道路 寬六十公尺,為十線道,包話快車道六線、機軍及人行道各三線,施工時期 間仍維持火車通行,為國人採用鋼板推進法所完成,費時四○○個工作天, 總工程費八、四七九萬元。
1983 中國石油公司同意在本縣設置兩處加油站,副總經理張育才抵馬勘查地點。
1983 鄉民代表會第十二屆第二次大會開議會期十天。
1983 新生社區推展全民運動,考核成績待優。
1983 法務部長李元簇抵澎,巡視獄政及地檢工作業務。
1982 立法院3讀通過「文化資產保存法」,毀損古物古蹟最高判刑5年或2萬元以下罰金,並廢止「古物保存法」。
1982 市議會第一次臨時大會,會期十天,主要議程為審查第一次大會尚未審查完 畢的市府七十二年度總預算。
1982 省府李主席為鹿野鄉茶區所產茶葉,命名為「福鹿茶」。
1981 臺灣省政府委員會議通過修正鐵路管理局組織規程及員額編制,將精簡三十 個單位,裁減員工九百五十三人。
1981 臺灣省公教人員七十年書畫展覽,在臺中市省立圖書館舉行。
1981 金門華僑之家,舉行破土典禮,由政委會秘書長曹興華將軍主持 。
1980 我國最大的遠東倉儲公司高雄谷倉,在高雄港啟用,可儲谷八萬噸。
1980 市府為改善高雄市民的居住環境,輔導工廠遷離市區,鼓山區內惟段等五百 三十公頃的工業區,經徵得地主同意,將變更都市計劃為住宅區、商業區並 辦理土地重劃。
1980 由遠東倉儲股份公司投資興建的高雄港七十一號碼頭穀倉舉行啟用典禮,交 通部次長陳樹曦與經濟部次長汪彝定南來觀禮,該座穀倉耗資十餘億元,為 東南亞最大之穀倉。
1980 臺灣郵政管理局長汪承運蒞馬視察。
1979 李市長一行十一人赴美訪問各姐妹市。
1979 彰化商業銀行設立(新店)北新分行。
1978 行政院核定,省府委員會兼秘書長瞿韶華暫代主席職務。
1978 高雄市黨部第十三屆委員會改選委員:主任委員許引經,委員為 吳鐘靈、王玉雲、熊惠民、陳清玉、李書錚、許仲川、孫土池、 陳銀櫃、黃照熙、謝進安、蘇文璽、蔡建生、吳正隆、羅傳地、 李標連、錢夢明。候補委員:林茂榮、林清井、郭行坊、許漢章 、傅玉祥、趙大忠、吳春雄、梁家鈺。
1977 臺東糖廠本年製糖期結束,產糖量創光復以來最高紀錄。
1977 鄉民代表會第十屆第八次大會開議會期十天。
1976 宜市光復路大火,7間店面全毀:光復路消防調察隊對面房屋,凌 晨1時40分發生大火,延燒至4時20分始告撲滅,共有7間店面全毀 ,2間半毀,損失財物在新臺幣1千萬元以上。(《中國時報》-65 -05-19)
1975 「臺北縣鍼炙協會」成立。
1974 東門立體交叉道工程,以二、一六○萬元發包,六月十日開工。
1974 行政院核定縣府組織規程,全文共15條。
1974 全縣性國民小學生活教育觀摩會在大雅國民小學舉行。
1974 省府主席謝東閔在南投村里長午餐座談會表示:省府人事制度,將確立由下 而上的升遷制度和由上而下的加強授權兩項改革重點。
1973 省衛生署防疫處長許書刀等人抵澎,視察各鄉鎮環境衛生。
1973 省府決定貸款濱海農牧綜合養豬專業區一億六千九百餘萬元。
1972 省府訂定「改進各機關公文處理速度及作業要點」。
1972 副參謀總長鄭為元偕美軍援華顧問團團長巴恩斯訪馬。
1972 臺中縣舉辦農業展覽會。
1972 臺北市汽車駕駛訓練中心開班。
1971 縣議員質詢一致指出教育局重視國民中學,忽略國民小學;並認為教 育風氣敗壞。
1970 縣府轉頒教育部新計畫,加強民族精神教育,培養獨立自主氣節,各級中小 學校遵照實施。
1970 深坑鄉第九屆鄉民代表因一人任內死亡出缺補選。
1970 美軍援華顧問團長泰來少將,由我參謀總長高魁元上將陪同,參 觀金門,並訪問烈嶼前哨國軍官兵,盛讚守軍訓練精良,士氣昂 揚。
1969 國軍文化服務團,抵縣展開服務。
1967 本縣警察局為配合第六次聯合服務支援建贈大武線民眾的兩項工程,分別舉 行落成典禮,典禮由該局局長馮丹白主持。
1966 公館劉添福、劉榮華兩者修橋舖路樂善好施數十年,備受各界稱讚並列為好人好事。
1966 公館鄉劉添福、劉榮華兩老修橋舖路,樂善好施數十年有始有終 ,備受各界稱讚,並列為好人好事。
1965 清晨一時,發生三級地震。
1965 六龜街道舖設柏油路面第二次工程。
1963 本鎮聞人許丙因病逝世。
1963 省民政廳長陳錫卿,抵縣視察,並訪問山胞生活。
1963 陸軍美術作品在臺中市展覽。
1962 省府主席周至柔來澎視察本年度國民義務勞動成果並經建成績。
1962 新竹縣政府邀請紅十字會長蔡培火主持血庫籌建會議。
1961 全省首次永定山地警備治安演習,由花蓮縣警察局主辦,警務處副處長李葆初,任總裁管,國防部內政部省政府警備總司令部均派高級官員分別擔任指導官。
1961 農復會水利工程組一行抵縣,研討並勘察大武漁港工程計劃。
1961 農復會委員沈宗瀚等抵屏在內埔鄉農會辦理貸款業務。
1960 吳三連、高玉樹等40餘人假臺北市中國民主社會黨中央總部,舉行在野黨及無黨派人士本屆地方選舉檢討會,主席先後由李萬居、高玉樹擔任。會中郭國基等主張組新黨。
1960 省水利局長邱火仁抵縣視察大埔水圳新建工程。
1960 屏東縣議會在屏東市興樂里公園路三十一號動工興建議會大廈。
1960 東西橫貫公路正式售票行駛班車。
1960 發放端午節軍屬優待金725,000元。
1959 陸軍總司令彭孟緝上將,陪同美太平洋區陸軍總司令懷特上將、 及美國軍事援華顧問團長杜安少將,美國駐夏威夷第二十五步兵 師師長休默少將等等,訪問金門。
1958 中和鄉第六屆村長、永和鎮第一屆里長選舉。
1958 林口鄉東林村第六屆村長選舉。
1958 本縣十四鄉鎮,投票改選鄉鎮民代表,村里長。
1957 美國海軍醫學研究中心,在臺北市公園路成立,以研究遠東熱帶傳染病症。 臺灣首屆全省航空模型競賽大會,在臺北市綜合運動場揭幕。名譽會長王叔 銘強調應加強航空教育。
1957 省教育廳撥款50萬元,改建本縣部份茅草教室。
1957 臺中市警察局會回各中等學校推行不隨地吐痰運動,並勸導市民 遵守交通秩序。
1957 在野黨及無黨派人士舉行選舉檢討會。
1956 全省師範學校校長會議在臺中市舉行。
1956 高等法院首席檢察官洪鈞培來花視察,邀集司法人員,勉強高信譽威 望。
1956 海端鄉利稻深山發現金礦,經省建派員勘查結果,(含金成份為萬分之一) 認有開發價值。
1955 省政府召開山地行政檢討會議,嚴家淦勉以發展山胞文化,經濟。
1954 縣議會通過本縣農村五年經建計劃,成立農業輔導委員會。
1954 花蓮山林管理事務所山林調查隊勘察中央山脈林相。
1952 全縣平地鄉鎮租佃委員會分別成立。
1952 憲兵副司令劉煒率高級人員視察駐花憲兵各單位。
1951 中華基督教信義會勝利堂成立於建功路,係由美籍聶和慈牧師夫婦到本市負 責。
1951 行政公署今成立育嬰所,嚴禁溺嬰。
1951 上午五時古坑鄉草嶺潭,因大雨堤防抰壞,水勢湧襲雲林、嘉義、彰化、南 四縣釀成巨災,是年草嶺水利建設兵工罹難死亡者一三四人,重傷九人,四 縣災民一、一三○人,侵毀房屋九六四棟,淹沒土地一、三二七.六二甲, 損失估計一七、一○○、○○○元。
1951 中南部四縣洪水氾濫(南投、彰化、雲林、嘉義)草嶺潭堰隄溢水口沖潰,濁 水溪橋淹沒、嘉義縣百餘村莊,一片汪洋。毀花蓮東線鐵路。是日,省政府 發表災害統計,總計損失一千七百一十萬元,死亡、流失、失踪者一百三十 四人,重傷三人。是日,兵工工興建宜蘭三星堤防及屏東萬丹公路竣工。
1951 省政府宣布完成「扶植自耕農草案」。省工業代表大會開幕,吳國楨蒞會闡 明本省發展工業政策重點,貸放資金,供應原料,減輕稅金。
1951 草嶺潭崩潰,工兵74人遇難,人民死亡57人。
1950 縣司法處,試行陪審制度。
1950 臺北市除臺灣大學、師範學院、工專、臺北師範、女子師範外,其他省立 中學及職業商業學校一律自卽日起停課,將校舍供作由舟山海南等地區撒 退來臺之戰友暫時營房。
1950 兵工學校第一屆代表大會開幕,發動組織東部總體戰體制。
1950 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臺南分會,本日上午十時,在縣府大禮 堂召開成立大會,主任委員薛周瑗及全體委員三十一人參加,決 議促進臺南縣各區支會,一律於五月底前成立。
1948 貢寮鄉第二屆鄉民代表就職。
1947 國軍二十一師江參謀長發表稱:非二、二八事件參與首要罪犯,一律停止逮 捕。
1947 市各界假國民大戲院慶祝省府成立。
1947 莫德惠訪張學良於山地清泉。
1947 市各界假國民大戲院慶祝省府成立。
1947 全縣山地同胞代(頭目),在卑南鄉初鹿村舉行代表大會。
1947 各地分別慶祝省政府成立及歡迎魏主席,盛況空前。
1947 臺中市各界為臺灣省政府成立,並歡迎魏主席道明,舉行盛大慶 祝會。
1945 盟機兩架,襲擊二龍村,日本軍隊平二人死亡,牛一頭擊斃。
1945 盟軍機場大約一百架分批空襲,一批炸轟高雄、宜蘭、新竹附近機場 、市場。
1945 新竹附近有盟機來襲。
1945 盟機約百架,分批轟炸臺中等地。
1943 日內務部委員一行,來臺視察生產擴充狀態及糧食需給情形。
1943 日內務部委員一行,來臺視察生產擴充狀態及糧食供需情形。
1942 在廳會議室,舉行經濟警察事務協議會,為期二日。
1937 最近躍升為本島熱帶業中心的大武地方,自阿塱衛以南至廳界,零星散布山 棕梠之千餘甲不毛之地,被認為是栽培棗椰「」的最佳適地,廳當局 在此一地區實施施作。
1936 日本眾議院通過米三法案(修訂米穀統制案,米穀自治管理法、稻穀共同貯 藏助成法)。
1936 內地觀光臺東團,團員十名歸來。
1935 以臺東廳告示第50號,公布自九月一日至十一月二十日,在鹿野區鹿野村、 大原村,里壠區里壠,新開園區新開園、萬安實施「地押調查」。
1935 以臺東廳告示第50號發表,自昭和十年九月一日至十一月二十日,鹿野區鹿 野村、大原村,里壠區里壠,新開園區新開園、萬安等地實施「地押調查」 。
1926 臺中中尊寺附屬常盤授產部成立。
1926 星製藥株式會社、自大正十三年末在知本溪上游山地,試栽規那(奎寧)樹 ,成績良好。目前正向總督府申請貸下土地大規模栽培,並在知本溫泉上游 一里(約3.926公里)之地設苗圃,培育苗木。
1926 臺灣總督府通知臺東廳在下列地區進行河川測量和灌溉排水測量(一) 河川測量:(1)自大正十五年五月五日至同年八月十日,在臺東街及 卑南區測量卑南大溪。(2)自大正十五年五月五日至同年七月五日, 在臺東街及卑南區測量呂家溪。(二)灌溉排水測量;(1)自大正15 年5月15日至同年六月十一日,在臺東支廳管內執行測量。(2)自大正 15年6月10日至同年同月30日,在里壠支廳管內執行測量。
1924 竹南郡。臺灣產業組合業界,竹南郡頭分之獎勵組合,屬於一任 意組合型態。
1923 大湖郡。报载大湖郡稚蠶飼育場購入生繭,總玅繭量三百石,每 石價格約以四十圓收購,合計確獲一萬二千餘圓。
1918 「臺灣電氣協會」成立。
1915 宜蘭小學校舉行「父兄會」:類似今之家長會,共有父兄35名、 母婦80名出席。首先是在各教室進行實地教學,家長參觀子弟上 課情形,之後,在講堂中聽校長的訓話及片岡公醫有關兒童衛生 的談話,接下來家長在各教室中與受特教師(類似今之級任老師 )懇談,父兄會在下午5點結束。(《臺灣日日新報》-大正-04- 05-18/創設夜學會;04-10-06/夜學近況;04-11-05/夜學證書 授與)
1915 太魯那斯駐在所被襲。
1915 新竹公學校女子部分離,建新校舍。
1914 大湖支廳。報載線內蕃人繳獻銃器,並舉行騎那爾蕃及馬里哥灣 蕃之歸順式。
1913 後支廳。本日報載近日中部自臺中街至後之廳雨害,後溪暴增水 位達四尺五寸。
1911 鯉魚尾火車站竣工。
1898 南庄。報載本地撫墾署建築工事落成。
1897 臺東國語傳習所設立馬蘭分教場和卑南分教場,同年十一月舉行開場式。
1896 臺東支廳長相良長綱率通譯中村雄助及蕃酋長潘文杰入卑南。
1896 日軍一大隊在臺東登陸,北進花蓮港。
1896 日軍奪滬尾及基隆港稅務,並派兵偵察八里坌,派遣軍艦3艘,清掃淡水港口地雷。
1896 督府命恒春支廳長相良,偕排彎族大頭目潘文杰等入臺東鎮撫義 兵,清將劉德杓拒之。
1896 日、臺間定期郵船開始航行。
1890 番學堂開學,有屈尺等地原住民學童二十名就學,授以官語、臺語,及漢人 禮儀、詩書等課。
1828 八年四月五日(一八二八、五、十八),福建水師提督劉起龍於本日抵澎巡 閩,並校閱澎湖營兵。
Application Checklist
 Contact u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