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圖書館 | 關於本站 | 網站導覽 | 合作夥伴 | English
首頁

今日鄉土記事

 

今日鄉土記事:1004

2019 日本一畑電氣鐵道株式會社新任代表取締役社長足達明彦及一畑電車株式會社新任代表取締役社長茢田満夫一行共6人拜會臺灣鐵路管理局,雙方就後續交流等事宜進行意見溝通。
2019 美國在台協會(AIT)酈英傑處長拜會林佳龍部長並由王國材政務次長陪同,雙方就Uber、Airbnb與Expedia智遊網等議題交換意見,同時邀請本部參加「2020年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活動。
2019 於桃園市舉行「108年全國模範清潔人員表揚典禮-一雙手,一座城,一乾二淨,感謝有您」,由陳建仁副總統頒獎,表揚百位模範清潔人員、資深隊長、資深隊員、特殊貢獻及隊部整體特色等,共計28位(處)。
2019 顏立法委員寬恆辦公室邀集臺中市政府運動局、經濟部水利署第三河川局等相關單位辦理「烏日區南里里申請風雨球場受限河川區域線管制」案,本署由運動設施組派員出席。
2019 辦理「108年度教育部體育署校園體育〈運動空間〉性別平等教育推廣專案校園體育性別平等論壇〈南區〉」。
2018 教育部修正《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外國僑民學校及附設幼兒園要點》,自公告日生效。
2018 舉行第 19 屆亞太經濟合作 (APEC)企業/私人部門參與海洋環境永續性圓桌會議,針對「氣候變遷 與海洋生態系」及「減少海洋污染」2 大議題進行 討論,護衛海洋環境資源永續利用。
2018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啟動 107年8月豪雨災後復建審議作業,前往嘉義縣現勘。
2018 假苗栗縣文化局中正堂舉行107年全民運動會閉幕典禮,本署由王副署長水文代表出席致詞。
2018 舉辦「全國性體育事務財團法人教育訓練課程」。
2018 召開「107年度優質運動遊程徵選活動決審會議」。
2017 本局辛在勤局長退休,業務暫由葉天降副局長代理。
2016 於馬來西亞卲隆坡辦理「第 6 屆國際電子廢棄物回收管理夥伴會議 ( International E-Waste Management Network Workshop)」,計有 17 國 48 位政府及非營利組織相關人員參與。
2016 於馬來西亞卲隆坡辦理「第 6 屆國際電子廢棄物回收管理夥伴會議 ( International E-Waste Management Network Workshop)」,計有 17 國 48 位政府及非營利組織相關人員參與。
2016 教育部「臺灣獎學金」、「華語文獎學金」,提供1,341位國外優秀學生來臺灣求學。
2016 「2016富邦LPGA台灣錦標賽」歡迎晚宴,王副署長水文出席致意。
2016 「2017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合作宣傳店家暨名人超體驗起跑記者會」,葉劉副組長慧娟代表與會。
2014 我國代表隊赴韓國參加「2014年第17屆仁川亞洲、運動會」,獲10金18銀23銅,總獎牌獎數51面,於45個參賽地區及國家獎牌數排名第7 。
2013 假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藝文中心延平分部舉 行「2013 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研討會」。
2013 完成高屏地區 20 家重大空氣污染物排放固定污染源進行總量管制推動現場輔導說明。
2012 東引鱷魚島發生火災,東引消防分隊與駐軍近百人加入救火,歷時4小時,延燒面積約10公頃。
2010 公告修正「空氣污染物及噪音檢查人員訓練要點」。
2008 第二屆離島運動會暨縣運會在南竿福澳綜合運動場舉行開幕典禮,藝人寇乃馨主持,行政院秘書長兼福建省主席薛香川、體委會主委戴遐齡等列席,金門縣長李炷烽率訪問團60餘人參加,祥通有線電視現場轉播。
2004 「319真相調查委員會」於立法院召開第1次會議。
2003 舉辦第四屆士林國際文化節。
2002 白沙分局辦公廳舍斥資4千多萬興建完成,上午舉行落成啟用典禮 。
2002 大法官會議釋字第550號:全民健保為中央與地方共同辦理之事項,中央與地方依一定比率負擔保險費之規定,並未違憲,故臺北、高雄2 直轄市不能拒編健保補助款。
2002 旅居南竿臺籍洪姓人士利用廂型車夾帶10公斤海洛因磚,搭乘臺馬輪出境,抵達基隆時遭逮捕。
2001 馬公籍漁船「漁滿勝號」下午在望安鄉花嶼西北方海域發生船難 ,造成1獲救、4失蹤。
2000 前宜縣長游錫堃接任總統府秘書長:行政院長唐飛請辭獲准,總 統府任命張俊雄出任行政院長,宜縣前縣長游錫堃接任總統府秘 書長。5日,行政院長張俊雄公佈新內閣人事,縣籍大法官賴英照 出任行政院副院長兼財經小組召集人。(《宜蘭文獻雜誌》49:1 77-179)
2000 福建省政府顏主席於重陽節前夕探慰金沙鎮百歲人瑞,當面致贈 敬老金,提前向人瑞賀佳節。
2000 經濟部商業司前來市府視察基隆市義二路及愛六路商圈,與其他 縣市商圈,與其他縣市商圈進行評鑑,以作為補助全國六個商圈 依據。
1999 麻園坑自行車道拓寬工程完工。
1999 九二一大地震後,來自南投、臺中災區寄讀的學童,累計已有15人,陳建年 縣長分別到寄讀學校慰問,並發給每人3,000元紅包壓驚,囑老師加強心理 輔導,希望他們早日走出恐佈陰影。
1999 高雄縣家扶中心扶幼館暨受虐兒庇護所動土典禮。
1999 總經費2千餘萬元,南竿福澳漁港加油站啟用。
1999 「停二」立體停車動工。
1998 省長宋楚瑜視臺東市外環道路工程,指示公路局,豐源大橋至桂林南路的5 公里道路,已完山部份先行通車,至於都市計畫內的兩戶民房,補償問題尚 在處理,工程受阻,其間約3公里道路,估計尚需半年,才能全路通車。
1998 省長視臺東外環道路,省議員徐慶元、林正二請省長到豐源大橋頭,多次發 生車禍的匝道現場研討如何改善匝道工程,原因是有兩戶人家土地當初以市 價向國有財產局購買,如今卻以公告價現值加四成徵收,民眾不服,拒絕拆 屋,省長當即指示,應合理補償,不佔民眾便宜。
1998 當代樂坊在陳氏鑑湖堂進行中秋節演奏會:宜蘭市公所配合中秋 佳節,首次嘗試把文化與古蹟相結合,擇定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的 陳姓宗祠為表演場地,與當代樂坊合作,舉辦「明月重里寄相思 」音樂晚會。(《宜蘭時報》-87-10-05/當代樂坊中秋演奏)
1998 鎮長黃清壈於秋節前夕慰問清寒後備軍人征屬,致贈每戶秋節慰 問金臺幣貳仟元。
1998 官嶼村長楊永民等人致贈飲料向駐軍部隊賀節,並感謝美人山營 官兵長期為民期務義與表達感謝之忱。
1997 基隆市府漁業課在碧砂漁港舉辦親子魚苗放流活動。
1997 鎮長陳忠茂率十八位里長,前往日本姐妹鎮岐阜縣久久野町訪問交流 。
1997 交通部長蔡兆陽首度蒞馬,由民航局長蔡堆等陪同視察北竿機場跑道東栘工程及南竿機場預定地。
1996 鄉農會輔導「斗六斗」部落山坡地水土保持工作續優,榮獲省府列入示範區 ,本日派員前來拍攝影片,將在電視農情報導中播出,供全省各地參考。
1996 東莒簡易加油站啟用。
1996 縣工業策進會舉辦的觀光旅遊解說人才培訓今天在本府算報室開訓, 此次講習採收費方式,每位學員繳交2.500元,為期3天,參加人數80 人,向隅之人很多,只有等候第二梯次了。
1996 為協助縣內智障者家長協會籌設「臺東縣牧心智能兒童發展中心」, 照顧縣內5,000多位智障者,國內知名水墨畫家在縣立文化中心當眾揮 毫,義賣作品及愛心T恤。
1996 九月二十八日豪雨導致十方大覺寺工程坍方釀災,七受災戶共獲 賠二十六萬餘元。
1995 官嶼村海灘有廢棄砲彈,民眾希望軍方能協助清除。
1995 金沙地區首場申領土 地歸還、取得所有權登記說明會,獲得民眾 熱烈迴響。
1995 宜蘭火車站門面整修動工:火車站門面自58年翻修迄今,依公所 計畫,目前站前廣場的圓環將完全拆除,現有的老榕樹將移植到 中山公園內,重新進行人文景觀設計及綠美化植栽規劃,此外將 延伸前兩遮雨棚長度,以供旅客利用,並達成人車分道的要求。 (《《自由時報》》-84-10-05/宜蘭火車站門修整修動工)
1995 為年底選舉防止暴亂,市察局在四維路舉行治安演練,省警處派現場指揮, 情況逼真,處理摙件動作迅速確實。
1994 省長及省議員選舉參選人今起開始領表,選委會七日至十四日受 理省議員候選人登記。
1994 竹東鎮空手道國手蘇素貞在廣島亞運摘銀,為國爭光。
1994 欣霖工程顧問公司派員與金沙鎮基層幹部溝通自然村規劃問題, 並徵詢各方意見。
1993 仁德鄉農會第十二屆屆理長黃啟助於九月十三日向農會提出辭呈、并 將戶口遷出南市。第一候補理事常森永放棄遞補,遂由第二候補理事 林平島升任理事,今日改選理事長,由由林平島獲全數九票通過,當 選為理事長。
1993 馬祖高中後山火燒山,延燒l個半小時。
1993 教育廳核定補助貧困學生營養午餐費。
1993 基隆市政府舉辦八十三年度工會幹部訓練及自強活動,分五梯次 實施,第一次上午在市政府四樓禮堂舉行,下午參觀市政建設。
1993 中國國民黨基隆市黨部考紀委員會,對所屬黨員王東輝市議員, 公然為民進黨市長候選人助選,決議開除黨籍處分。
1992 「一臺一中聯盟」舉行遊行,約6,000∼7,000人參加。
1992 「臺北縣樹林鎮客屬會」成立。
1992 縣府組成山胞青年輔導團,赴各山胞部落,展開青少年輔導工作。
1991 耐特兩度重創本縣,損失統計逾5億元,鄭烈縣長請省府專案補助。
1991 基隆市愛一路停車塔工程完成發包,由隆德工業公司以二千八百 五十萬元得標,計有一四○個停車位。
1991 基隆市信義區自求會八十餘里民,由林莊金枝率領上午旭時在文 化中心前集合,到港務局抗議東岸聯外道路設計不當及導都市計 畫委員會,由主任秘書江龍接見並解釋,隨後轉往市政府及市議 會遞投議書。
1991 基隆市政府,上午九時在中正區公所二樓舉行八尺山胞國宅改建 說明會,內政部、省住都局派員列席,立法委員張堅華、莊金生 ,省議員劉文雄、市議員馬賢生均到場協調,在紛擾中,決定將 拆除違建期限延七天,至十一月一日。
1991 關懷居民飲用水水質衛生,縣長陳水在親抵田浦水庫,實地瞭解 水質改善工程。
1990 臺北地院判決國民大會占用中山堂案敗訴,應歸還房屋並按月給付租金。
1990 設置蘭嶼國家公園協調會,在該鄉椰油活動中心召開,鄭烈縣長主持,內政 部營建署、省山地行政局列席,縣籍省議員陳建年、省府相關人員、鄉公所 及地方耆老、代表等參與,經一天的商討,並無結論,主要是雅美族人反對 。
1989 高雄縣村里長馬祖訪問團第二梯次104人蒞馬參訪。
1988 南竿復興村漁民曹安安等捕獲重234斤、長193公分大石斑魚,連江縣水試所高價收購製成標本。
1988 77年度監察院地方機關巡迴監察第12組委員酆景福、洪俊德,來縣作4天的 監察工作。
1988 基隆市政府教育局宣佈,各級學校安全維護小組,即日起撤銷。
1988 強烈颱風尼爾森可能侵襲基隆,市政府於下午三時在警局勤務中 心,成立防颱中心。
1986 為擴大供水範圍,提高服務品質,成功線三處簡易自來水廠,移交自來水公 司管理。
1986 中國國民黨中常會12人委員會決定於1987年中解除「戒嚴令」之各項方針。
1986 瑞芳鎮崇文里第十三屆里長重選投票。(十月十五日就職)
1985 縣長伍桂林上午抵金沙鎮第二富康農莊,親勘農民請求補助客土 改良的農地,同意對貧瘠的土地補助經費改善。
1985 古寧國小校舍整建,司令官親臨聽取簡報,指示詳予規劃設計後 發包施工。
1984 加拿大田徑教練傑洛馬克應東區基層運動選手訓練站邀請,來縣主持短跑教 練示範講習。
1984 內政部審查通過「勞工退休準備金提撥及管理辦法」。
1983 北竿馬富號漁船,贈送加菜金一萬元給地區參加國慶自強遊行代 表。
1982 金沙鎮春季高梁收兌總計六十二萬四千一百五十八公斤。
1982 芎林鄉農民購物中心揭幕。
1982 市警局三民分局新成立九如及鼎金兩派出所成立典禮,市長許水德勉兩所員 警要做好為民服務工作。
1982 市議會第一屆二次大會揭幕。
1981 楊金欉市長由工務局局長盧光普等有關人員陪同,巡視本市各區主要道路路 面情形,並指示工務局等有關單位限期完成美化及整修工作,以利市容觀瞻 。
1981 全縣首屆農嚴運動大會,在臺東商校舉行。
1981 建國七十年國家建設成果展,在金城體育館展出三十六天。
1981 臺灣省中部苗栗一帶發現高品位鈾礦石。
1981 臺灣省東部金侖與太麻里發現高潛能地熱。
1981 臺灣省政府訂定三年計畫,動用經費一億一千九百餘萬元,加速開發蘭嶼五 項設施。
1981 慶祝建國七十年臺北市體育季萬人慢跑暨十公里迷你馬拉松,在國父紀念館 至中正紀念堂間大馬路舉行。
1977 市政府為緊拓寬羅斯福路四、五段蟾蜍山山崩現場並築護坡工程,公告拆除 山下山上數十住戶。
1977 東部地區治山防洪交通維護,本縣聯合規劃完成。經費約計1億,定本年度 起分6年三階段實施。
1976 空軍志航基地兩側1,000餘公頃地區,劃為禁採區。
1976 中國社會行為研究社臺中縣分社在豐原市成立。
1976 「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協會臺北縣分會」成立。
1976 美軍駐華顧問團長馮納將軍抵澎,訪問駐防國軍部隊。
1975 農復會主委李崇道,經濟部次長楊基銓,臺省農林廳長訓舜等農 業專家一行,參觀金門後,指出戰地農村經濟發展,必須配合政 策執行。
1975 第8屆第2選區澎湖縣議員補選,9日當選名單公告,許佛佑當選。
1975 美國華盛頓州州長艾文斯率領貿易訪問團一行三十人,應省主席謝東閔之邀 請,來我國訪問兩週。
1975 臺中縣決動用六百餘萬元,在偏遠村里擴大建設電化工程,改善居民 生活環境。
1975 甲仙都市計劃公告實施禁建。
1974 臺灣省政府農林廳決定撥款一千萬元,輔助小農購買農機具。
1974 沙鹿舊違建拆除戶補償問題達成協議,三樓或平房均十五坪為準,每 坪將補助一千五百元,補償費十一月前發放。
1973 馬來西亞航空公司班機首航抵臺北。
1972 我國與多哥共和國(RepublicofTogo)中止外交關係。
1972 辦理後備軍人異動時效考核列第一名。
1971 經濟部聯合工業研究所為協助澎湖試行海水變淡水的工作,特邀賴君議博士 來澎洽談。
1970 大肚鄉增設一國民小學,校址擇定後即發包施工。
1970 大肚鄉增設一國民小學,校址擇定後即發已施工。
1969 至四日上午,臺北市災民達一萬四千餘人,臺北市政府商計緊急搶救問題。 公車三十七線停駛,大南公車照常營運,光華巴士延至八日通車。
1967 省府公布實施「臺灣省政府所屬事業機構試行職位分類人員遴用辦法」。
1967 後備軍人聯合運動會會長王挽危司令,來縣主持開幕典禮,戴樸,黃雲樓將 軍一行聯袂蒞縣參觀。
1967 監察委員曹承德、楊貽達蒞馬巡察。
1966 大德源公司盜豆案宣判,董事長陳家珍被判處極刑,五十五人均 判刑,二十一名獲無罪。
1966 監察委員張志廣、曹承德蒞金,在戰地巡察三天,甚表欽佩。
1965 省府決定撥款社會福利金500萬,改善蘭嶼山胞生活。
1964 宜蘭市民代表選舉第三選區第六投票所重行投票:第六投票所, 包括文苑、縣衙、新民三里,選民共1,100餘人。設投票所是因落 選人林長溪提出檢舉,指市民吳耀東誤領張錤福選票,案經宜蘭 地方法院調查屬實,乃宣判該投票所選舉無效,重行投票。(《 臺灣新生報》-53-09-15/宜市代選舉第六投票所決定再投票;53 -10-05/宜市代選舉三選區第六投票所4日重行投票)
1963 陸軍供應部經理署長趙掄元中將蒞馬視察。
1963 臺東縣議會發表嚴正聲明,斥責日本見利忘義,並建議政府探取措施,追償 臺胞野戰郵政寄金。
1961 全省六十七鄉鎮,實施「計畫家庭」,由省農會推行。所需要之一百五十一 位指導員,將於講習後分發。
1961 秀林鄉山地物資供銷會改組為秀林鄉農會。
1961 省府核定縣府新編制,照原額增加十二人。
1961 臺中市臺中港路新魚市場落成,即日開市。
1960 私立公東高工開學典禮,黃縣長出席致詞。
1960 省政府例會通過臺灣省防止森林火災方案,以充實防火設備,防止森林火災 。
1960 全國各界秋節馬祖前線勞軍團42人由福建省政府秘書長卓高率領,蒞馬勞軍。
1959 新竹縣政府訂定本縣四十八年度農業機械化促進計劃,積極進行。
1958 縣立后里初級農校升格為五年制農校,名為縣立后里農業職業學校。
1958 從臺北市成都路底,橫跨二重埔之中興大橋,擧行通車典禮,為遠東最長之 預力混凝土大橋。
1958 花蓮縣警局遷美崙新建大廈。
1958 經過一年六個月的施工後,完全由國人自建的中興大橋正式剪綵 通車,大橋全長一千零五十五公尺,寬十四點五公尺,從臺北市 成都路底跨越淡水河到二重埔,銜接省道西部幹線,是當時遠東 第一座預力混凝土大橋。
1958 橫跨淡水河,貫通臺北市縣之中興大橋,舉行通車典禮,周至柔剪綵致詞, 十萬民眾同瞻盛典。
1958 后里初農升格為五年制改名為縣立后里農業職業學校。
1957 國防部長俞大維巡視金門。
1957 高雄籍漁船登隆興號,在西吉附近作業,因船艙年久失修,突然漏水,為其 他漁船所救,船上七人平安。
1957 新竹縣農會推廣大豆繁殖工作成功,農復會委員鄭仲孚博士偕美國駐泰國農 業顧問類爾博士抵本縣考察。
1957 東引成立第五軍郵派出所(第55隨軍軍郵局)。
1956 農復會、省水利局派員檢視新竹縣南寮漁港護岸、二十張犁堤防、竹堤防等 ,為獲達颱風摧毀後,地方緊急搶修情形。
1956 本年首期稻穀豐收,產量達九十萬餘公噸,破歷年首期糙米產量最高紀錄。
1956 政府開始分區頒發戰士投田憑證。
1956 本縣舉辦,民間劇藝動員勞軍表演。
1955 臺灣省山地文化巡迴隊三十二人,在秀林鄉和平村工作。
1955 北市衛生院,為普及貧病患者免費醫療,創設中西藥實施義診,義診券在區 公所領取。
1954 新竹縣文獻委員會選定縣境名勝古蹟十四處,建議縣府設法保管。
1954 瑞穗國校舞鶴分校全體學生,乘星期假日,登山砍柴,售價捐獻救濟 大陸災胞。
1954 克蒂風災,花蓮榮譽國民之家倒塌房屋五棟,死傷榮民十餘人案,花 蓮地方法院判決,木材商林顯朝王義德各處有期待刑四年,併科罰金 二千圓。
1954 加路漁港二、三期工程,省府核准補助工程費300萬元。
1953 一晝夜之豪雨,災情慘重,白沙線損壞五千公尺,五德線損壞八百公尺;白 沙鄉鄉道損壞五千五百公尺,田地三十餘甲,湖西鄉隘門損壞瓜產也三分之 一。
1953 花蓮榮譽國民之家全體榮民節食一日,將節餘主副食費捐贈大陸救濟 總會,購寒衣贈在韓反共義士。
1953 雙溪鄉「外柑腳煤礦」三號坑瓦斯爆炸,十三名礦工死亡、四人重傷。
1953 新莊初級農業職業學校由五股遷至三重。
1951 省政府訂定「限期催繳歷年欠稅簡化手續」。
1950 臺中市舉辦軟棒球比賽。
1950 臺北縣參議會於板橋中山堂召開第十七次大會,會期二天。
1950 中型颱風晚襲本島,風力甚強,幸無損失。
1950 十月四日,澎湖縣參議員各舉行末次大會。
1950 連日大雨,東線鐵路損壞五處,南迴公路無恙。
1949 颱風豪雨襲境,山洪暴發,卑南大溪水位高漲,臺東大堤,里壠堤防均再決 堤,水電中斷,縣境內公路鐵路及全縣國校校舍災害慘重。
1949 臺幣對銀元券匯率,是日起為二元九角二分比一元。黃金市價每兩為三百四 十五元五角。
1949 美國國務院聲明繼續承認中華民國政府為唯一合法政府。
1947 據最近縣府統計,全縣人口為一、二四一、○一○人。
1946 台北市外勤記者聯誼會成立。
1945 福安保安縱隊團長朱鏡波,接日軍舉行投降儀式。
1943 舉行軍人遺族洋裁講習會開講式及托兒所開所式:下午2時在公會 堂,軍人授護會宜蘭分會舉行遺家族洋裁講習會開講式及托兒所 開所式。(《臺灣日日新報》-昭和-18-10-02/蘭之洋服裁縫講 習會開講式)
1939 第四屆全臺山林大會在花蓮港召開。
1938 新竹州自動車運輸會社創立總會。
1938 新竹州自動車運輸會社創立總會。
1932 實施「米穀法令」,限制臺米輸日。因此農村蒙受巨大打擊。
1932 實施米穀法令,限制臺米輸出,各地農村經濟大受打擊。
1932 實施米穀法令(即限臺米輸出)臺灣大受打擊,農村受害慘重。
1930 臺中舉辦教育展覽會。
1929 石塚總督東部巡視,一行參觀和視察花蓮港附近一帶。
1925 苗栗郡。竹南郡。新竹產業組合監事講習會預定於本日至九日, 於新竹、竹南、苗栗、大湖各地順次舉行監事講習會。
1924 苗栗郡。苗栗郡下苗栗郡教育會主辦第一回郡下教員兒童小、公 學校聯合體育會,在苗栗公學校運動場舉行。結果苗栗團占74點 為勝,以下頭屋60點、公館59點、銅鑼44點、通霄29點、三叉10 點、苑裡8點。
1922 竹南郡。報載海岸線鐵道開通期逼近,竹南驛進行擴建工事。
1921 竹南郡。本島貿易九月中對各地輸出入貿易金額,後部分:輸出 七○七六圓,輸入二一六二五圓。
1919 公布「國勢調查施行規則」。
1918 公布「臺灣總督府工業學校規則」。
1915 宜蘭東門口節孝祠秋祭:各文武官員及本島參事區長保正等人士 集於祠內,行三獻禮,次讀祝文云:維大正四年歲次乙卯仲秋之 月日,致祭於節孝貞烈之前曰,正氣所鍾,不讓男子,勵操堅金 ,盟心井水,節孝貞烈,市幗仰止,丹詔旌褒,幽光闡爾,俎豆 苾芬,宮牆幸倚,茲屆仲秋,聿修禋祀,靈爽來歆,應介繁祉, 尚饗!(《臺灣日日新報》-大正-04-10-05/秋祭節孝祠)
1915 內本鹿社通事林(陳)乞食和柯知,以教唆煽動原住民出草罪嫌被收押於六 龜里支廳,先後企圖逃亡,分別於九月六日和本日被槍殺。
1914 公布「戰時期間工業原料輸出規則」。
1914 是日,南部山胞蠭起,其中一路襲擊阿緱廳警察駐在所,殺害日警二十餘人 。
1912 臺東廳長獲得蕃務本署長同意,自本日起至六日止,撤離「(大轆 轆)」、「」及暇未三蕃務官吏駐在所,集中於新武路蕃務官吏駐在 所,以嚴密警備。事情起因於新七腳川社人和高山布農族人反目成仇,以致 山地情勢不穩。
1911 任命警部清水源次郎,繼任成廣澳支廳長。
1910 後支廳。報載九月本島對外國貿易,其中港部分:輸出一一,一六 六圓,輸入一一,四一五圓。
1908 臺灣總督府以訓令第171號,發布「臺灣浮浪者收容所職務規程」,並舉行 臺東廳加路蘭浮浪者收容所開所式,以及任命警部受甲孫次郎為第一任收容 所長,清田義胤為囑託,收容來自臺北、桃園、新竹、臺中、臺南等五廳浮 浪者18名。
1904 臺中埧雅公學校西大墩分校,改為「西大墩公學校」。
1901 妃殿下至打狗巡覽。
1899 調整各辨務署區域,全縣共轄七辨務署。
1898 臺東廳全境分設十個徵收所、開始徵收地租。因九月底發生暴風雨,各地交 通阻絕,至同月十五日,稍能通行,開始徵收。然因連日降雨,各地河川泛 濫,徵收頗為困難。
1897 日人改正地方制度,臺北縣設13辨務署。
1897 太麻里地方諸野葛等十一社,悔悟前非,提豬等禮品前來臺東撫墾署謝罪, 請求面見署長。
1897 臺東國語傳習所開始授課,收容甲科生七名,乙科生三十一名,共計三十八 名。
1897 日人改正地方制度,台北縣設13辦務署,本地區隸「八芝蘭辦務署」,並於10月4日設置區長役場(公所)於士林街。
1896 自臺北至卑南的陸送郵件,費時十七日;若來自日本內地,則費時二十日以 上。
1888 彰化二林堡浸水莊施九緞舉兵圍困彰化城、慼恩社(今清水)鹿港一帶響應,以抗清丈土地貪宮,迫知縣李嘉棠焚毀魚鱗冊清丈單。至10月26日始平。
1832 分兵攻大武壟,目加溜灣,巡檢秦師韓傷,把總朱國珍死。
 聯絡我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