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清同治十年(1871)有琉球漁民發生船難,其中有五十四名漂至南臺灣恆春半島東岸八瑤灣附近,上岸後遭當地原住民殺害。同治十一年(1872)又有日本人也在南臺灣遇害,引起日本輿論爭議。日本與清廷交涉後,得知清廷視生番為「化外之民」,聽憑處理,遂在同治十三年(1874)任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為臺灣番地事務都督,率軍犯臺。日軍在射寮登陸,與原住民交戰,死傷多人;而後採迂迴包抄戰術大敗原住民,佔領牡丹社,是謂「牡丹社事件」。日軍在此地建築營寨,並與居民簽租地合同,屯田墾荒。清廷得知消息後,趕緊派船政大臣沈葆楨為欽差大臣,全權與日軍交涉。最後雙方達成協議,清廷除賠償金額外,最重要的是必須承認日本出兵臺灣是一項保民義舉。今屏東縣車城鄉「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討藩軍本營地」與「西鄉都督遺績記念碑」皆為該次戰役的遺跡。 |
|
|
|
|
清光緒十年(1884)清廷為了越南主權問題,與法國開戰。在中法戰爭中,法軍攻打基隆、滬尾,為負責防務的劉銘傳所擊退,法軍將領孤拔乃轉而封鎖臺灣海峽,而後更進佔澎湖,但孤拔本人最後也病死於澎湖。
中法戰爭使得清廷更加感覺到臺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因此戰爭結束後,即開始籌議臺灣建省的事宜
。 |
|
|
|
|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四月七日,中日簽訂馬關條約,確定將臺灣與澎湖割讓給日本,日本乃派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領近衛師團負責臺灣的接收事宜。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在澳底鹽寮海岸登陸,由北而南一路征服各地的抗日義軍;同時,伏見宮貞愛親王率領混成第四旅團登陸布袋嘴、乃木希典部隊登陸枋寮,三者於臺南會合,正式完成接臺灣。日據時期,三人所行經的遺跡地皆立碑以為紀念
,目前仍留存數件與乙未征臺史蹟相關的紀念碑。 |
|
|
|
|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四月七日,中日簽訂馬關條約,確定割讓臺灣、澎湖列島。消息傳來,臺灣紳民經一連串爭取清廷挽回此議,及英、俄、德、法等列強援助均告失敗,遂走上獨立之途,決定成立「臺灣民主國」。紳民共推臺灣巡撫唐景崧為總統,建號「永清」,聲明事平之後仍歸中國。同時設議院,舉臺灣富商林維源為議長,劉永福為義勇統領,積極部屬全臺軍務,準備應戰。但在日軍登陸貢寮、攻陷基隆後,唐景崧隨即棄職內渡廈門,民主國名存實亡。不過,各地紛紛組織抗日義軍以保鄉衛家,寫下可歌可泣的抗日史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