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圖書館 | 關於本站 | 網站導覽 | 合作夥伴 | English
首頁 >

典藏資源

>

臺灣碑碣拓片

回檢索結果

重修六根莊門樓碑記(甲)

點閱次數:991
不開放授權
18.223.121.54
中文題名
重修六根莊門樓碑記(甲)
類型
拓片
主題
碑碣拓片
題名碑
台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
描述
碑碣原文:竊維安不忘危、治不忘亂,古人所以固封守、設重門,此物此志也。予等住居六根,承先繼後百有餘年,雖處於平治之秋,而不忘乎防患之道。昔年父老急公向義,皇上以忠見偯;因思國恩深重,津斂祀典,以誌不忘。前建門樓,年湮日遠,墻壁傾頹,棟樑朽壞。想前人既倡美於前,後人當傳盛於後。是以爰集同人、邀諸父老,合議捐資相濟,共成美舉。幸諸君踴躍樂從,急公向義,不日成之。行見門墻鞏固,直等秦關之二百;屋宇嵯峨,幾甘將本莊樂助芳名開列於左: 十三莊褒忠祀典捐銀壹百捌拾叁員,業主蕭達梅嘗捐銀捌拾員,業主林蕙芳嘗捐銀叁拾陸員,國王祀典捐銀叁拾肆員,羅開仁捐銀貳拾陸員,林日康嘗捐銀貳拾壹員,清明祀典捐銀壹拾陸員、張萬三嘗捐銀壹拾陸員,年節祀典捐銀拾大員、曾邑仰嘗捐銀拾大員、楊及芹嘗捐銀拾大員,林任坤嘗捐銀捌大員。 蕭春梅、曾先君嘗、楊及書,上各捐銀六元文昌祀典、二月十四福德祀典、蔡桂傅嘗、蕭璧泰嘗、林先明,上各捐銀四元。曾先師祀典、洋鼎常嘗、曾洪良、羅開智,上各捐銀三元。 漢帝祀典、曾賢福、三月廿三春分祀典、五月十二福德祀典、蕭何公嘗、賴慶宗、賴文奎、賴復馨、蕭端梅、羅文敏、羅文敏、涂鼎綱、楊及乾、古觀華、林興爹、張來金、李盛俊、張聯春、張鳳官、失盛章,上各捐銀二元。榕仔樹福德祀典、文武祀典、古仕龍嘗、鄭啟山、賴鴻才、賴鴻才、賴來賢、賴標英、曾增郎、林德賜、林學華、林康壽,上各捐銀壹元。
佳冬原稱六根,屬客莊,乃六堆粵籍民團組織之一,亦曾獲頒「褒忠」美譽。昔日該莊這有東、南、西、北四座門樓(或稱柵門、隘門),至清道光三十年(西元一八五○年)年久失修,牆傾樑朽,地方父老乃議勸捐重建,以固封守。本件碑記即此役重修紀事,述其始末,記其捐題,勒石以垂永遠。碑文曾收錄於「明清碑碣選集」、「南碑集成」、「屏東古碑集」,然三者皆將碑題誤作「重新敬聖亭碑記」。前人採錄本碑時,或以碑立敬聖亭附近,又毗鄰清光緒十六年(西元一八九○年)的「重新敬聖亭碑記」,遂生誤導,並再三謬傳。 按:本碑所在地點即東門遺址,惜門樓早已傾圮。
青斗石
原碑無題
出版地點:台北市
出版者: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輯稿/撰寫:何培夫
攝影者:晏錦文
出版時間:1999
敬聖亭旁
日期
清道光
道光三十年十月
1850
原件與否
複製品
立體資料-拓片
色彩
黑白
數量
1
尺寸
縱:109公分
59公分
涵蓋範圍-地理
亞洲
屏東縣佳冬鄉
佳冬鄉佳冬村啟南路75號對面
語言
中文
來源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提供拓片底片
本批碑碣拓片由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提供
原件典藏單位(者)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著作權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申請清單
 聯絡我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