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NCL Website | About | Sitemap | Partners | Chinese
Home >

Collection

>

Stone Tablet Rubbings

回檢索結果

重修新竹城隍廟碑

Clicks:2791
不開放授權
216.73.216.143
MainTitle
碑碣拓片
廟宇
台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
Type
拓片
Description
碑碣原文:城隍之神,古史顯著,凡以燮幽明,祈水旱、佐官治;故縣有城隍,州府都會皆有之。其在都者為福明靈王,在府威靈公,在州靈佑侯,在縣顯佑伯,均有鑒察司民之號。臺灣城隍之有廟,實自鄭延平時代,創建時,府治稱承天府,是為府城隍,成猶巋然存焉。洎入清版圖,拓治至竹塹,竹地雄偉軟闊,海水天風,地相學者推為靈秀所鍾,代有破荒人物,自來地靈人傑,而神之靈爽,實式憑之。以故人文薈萃、黃甲開科、孝友郷賢、畢臻其盛、論人傑者、當以鄭氏為冠冕,梅鶴後人實次之。至若神之靈爽,則道咸間時有匪氛蔓延中南,鄉眾守夜,輒聞金鼓聲作自廟中,隱隱有無數甲兵術枚疾走,戈矛之聲遙相和,賊終不越雷池一步,其靈爽如此。改隸後,崇祀尤虔,下村總務長官曾□川村廳長引導詣參,頂禮如儀。小子亦嘗入廟爇瓣心香;見夫松棟雲牖,藻節彫鐫,具當年美術之精麗;第丹青黝黑,其廟之古而香火之盛可知。及考其由來,則自乾隆十三年官始建,厥後修葺凡七次間,惟道光八年董其事者,為鄭公祉亭、藻亭二公伯仲;同三十年一役,鄭公蔭坡實與其事。迨光緒十七年林汝梅氏重新梁棟,於兩楹間特牓光緒上御筆文曰「金門保障」,雖在輓近,已難稽考。或當時沿襲都廟舊文援例頒賜未可知歟?日久廟貌寖舊,亟事重脩,集眾議,董事葉君文暉,陳君信齋等咸屬望世德厚施之;鄭氏肇基尤熱忱,慨捐鉅款為倡,眾咸和之,議遂決。於是鳩工庀材,參□新式後構會堂,自大正十三年經始,閱歲,朞二十有月,糜金錢十餘萬有奇。工成,遐邇稱壯觀焉。氏於神,素極信仰,朔望上香,故於工事尤亟亟爾。 竊以我台之封,可謂前後與鄭舊有香火綠也,或曰意匠的經營若此。後之視今,猶今視昔,不可無勒石紀其事以供將來沿革之參考。彼都人士,不棄愍遺,謀□相屬,爰不自忖,謹為之記而繫以辭曰: 天子當陽,百靈效順,典既重於勝朝,靈益昭于主土,撫前境治,領海晏然,妖氛不作,民無夭札,歲且順成;水旱祈禱、輒應如響,其邀於神貺者,豈淺鮮哉!綜言之,則福善禍滛之理,讖緯不足道也。治茲土者,誠寓神道設教深心,為親民止善實政;道德齊禮,利幅厚生。至治馨香感於神明,用能栛於上下以承天庥,陰陽以和,蒙福者且遍海表矣。從此疏遠逖聽,仰止神靈,胥鼓其忠誠義烈之氣,而潛化其譸張器競之風;習俗之轉移,思想之善導,何莫非在是耶?自知莽昧,責無所逃,後來之觀覽諸彥,其我諒只,抑亦有感於斯文。 昭和十二年歲次丁丑 月 日,蕉麓羅秀惠拜撰。 發起人:鄭肇基、陳信齋、葉文暉、周家修、古雲梯、蔡煌、李良弼。
依據「新竹縣志初稿」卷三「典禮志」所載:「城隍廟,在縣署右側。乾隆十三年,同知曾曰瑛建;五十七年,袁秉義修。嘉慶四年,同知清華捐建後進,祀觀音菩薩;八年,同知胡應魁在左側添建觀音廟,以後進祀城隍夫人。道光八年,同知李愼彝修;三十年,同知黃開基重修。光緒十八年,紳董重修通樑。」 及日據大正十三年(西元一九二四年)該廟再度重修,越二十月而竣工。至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始勒石紀事,即成本件碑記。撰文者羅秀惠,文采豐美,詳述城隍神歷、創建背景與沿革,以及本次重修經過;文中尤詳參與歷次重修的地方仕紳,可補續方志之不足。
大理石
出版地點:台北市
出版者: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輯稿/撰寫:何培夫
攝影者:晏錦文
出版時間:1999
後殿天井左壁
Date
日治時期
昭和十二年
1937
OriginalSurrogate
複製品
立體資料-拓片
Color
黑白
Quantity
1
Dimension
縱:112公分
62公分
Coverage-G
亞洲
新竹市
新竹市北區中山路75號 新竹都城隍廟
Language
中文
Source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提供拓片底
本批碑碣拓片由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提供
OwnerName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Right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Application Checklist
 Contact u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