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藹 的 樂 壇 巨 人 ─ 蕭 滋 博 士

 

 

  三十五年前,當我決定要進入音樂專業領域的時期,國內音樂專業訓練機構很少,僅有師大與文大兩所大學設有音樂系。我對文化大學清新與自由的學風非常嚮往,於是在1968年相當炎熱與潮濕的的夏季氣候中,參加了大學術科考試,也如願的進入文化大學音樂系。四年間,常能踏著青山小道,近眺翠綠綿延的陽明山,想著如何適切的詮釋我所熱愛的音樂,心中常常充滿著幸福感。當時文大音樂系中,樂壇精英雲集,在名指揮郭美貞主導的教師群裡,我追隨德籍小提琴教授柯尼希習琴,在他的引介下,我有幸遇到了蕭滋教授。
  當時國內並沒有小型室內樂團的音樂組織,透過柯尼希老師的推薦,我參加了由蕭茲教授所指揮的「國際室內樂團」,而此一機會,對我的影響非常深遠,在蕭滋老師的樂團中,不僅提供我學習室內樂之重要管道,更激發了我對合奏曲目的真心愛好。
  在頭一次練習時,眼光初次掃過蕭滋老師所準備的樂譜上時,心中充滿了詫異之情,因為樂譜的每一行中,均有藍筆書寫之演奏指導,清晰的勾勒出指揮者之音樂圖像,親筆註出之弓法能讓演奏者正確的詮釋樂曲,不論在表情記號,速度之靈活運用,樂曲的深層演繹,都在藍筆的註解中,鉅細靡遺的呈現出來。音樂的演出中,蕭滋老師以其歐式指揮語法,貼切的投射出作曲者心靈之感受,賦予樂曲嶄新的生命,而蕭滋老師浸淫古典樂派的深厚功力,更是我在學生時期最重要的學習典範。
  記憶中,蕭滋老師紅潤飽滿的雙頰,一頭銀白色華髮,臉上充滿笑容,總是和藹可親的待人,給我非常深刻的印象。在與蕭滋老師共處的這段期間,除了非常幸福的沈醉在纖細溫暖的樂音中,更目濡他寬厚待人的一面,據說,蕭滋老師買水果時從不挑選,因為,他認為:「如果把好的水果都挑走了,爛水果誰吃呢?」。
  我與蕭滋老師美好相處時間雖然並不很長,但是他謙厚的為人,與優雅動人的音樂力量,卻是我個人成長的重要支柱與泉源,我常懷念他,並以曾與他學習為榮。

陳 藍 谷

( 錄自「每個音符都是愛-蕭滋教授百歲冥誕紀念文集」)
回目錄



國家圖書館著作權聲明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100 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 總機:(02)2361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