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 玆 在 玆,懷 念 蕭 滋(代序)

 

 

  「……小時候床邊的牆壁上有一幅世界地圖,我時常夢見自己漂浮在海上,而從小就非常嚮往東方……」一這是我們敬愛的蕭滋教授生前經常提起的童年往事。最後,他實現了他的夢,飄洋過海來到了台灣,為台灣的音樂界播下了愛樂的種子以及永不休止的樂音。

邂逅台灣
  畢業於奧國莫札特音樂院的蕭滋老師(Prof. Robert Scholz)是音樂界許多老師們的老師,出生於奧地利史泰雅市(Steyr)的他,1963年應美國國務院聘請來台即任教於國立師範大學、文化大學及國立藝專等音樂科系,教授鋼琴、合唱及管弦樂團指揮,並兼任台灣省立交響樂團客席指揮,自此蕭滋老師便與台灣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將自己一生在音樂領域包含鋼琴、理論作曲、原作手稿研究等多方面的潛修及心得,毫不保留地傳授給台灣的莘莘學子們,為台灣音樂界帶來新的視野及表現方式。如在1965年,蕭滋老師指揮國立藝專音樂科管弦樂團及同學們合作演出莫札特的歌劇「劇院春秋」,便為台灣寫下音樂科系師生首次完成一齣完整獨幕歌劇的公演紀錄。

如師如父的音樂大師
  我本人於1976年法國學成歸國後,無論在音樂會前的準備期或是上台前的衝刺期,蕭滋老師都是我精神及音樂上最好的導師,總是與我分享他對彈奏技巧之琢磨、音樂曲式之分析詮釋等各方面極為精闢的見解。最令我難忘的,是他對學生們那份自然且毫不隱藏的關愛和熱情,記得每當我的音樂令他感動或愉悅時,他總情不自禁地拿起身旁的巧克力來嘉獎我,毫不在意當時的我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仍將我當作孩子般地疼愛及鼓勵。

浪漫的生活大師
  蕭滋老師非常懂得生活情趣,他不僅是位音樂家,也是位美食家及烹飪家,凡是他的學生,在學習美好的音樂外,也能跟著品嚐到許多人間美味,享受人生多樣的樂趣,因此無論在音樂上、教育上亦或是生活上,蕭滋老師都是位言教、身教並重,樂於與學生分享生命之美的良師兼益友。
  邂逅吳漪曼老師,註定了蕭滋老師在台灣生根的命運,他總告訴我們,他最快樂的時刻,就是吳漪曼老師每天打開門,見到他手拿朵玫瑰時那種又驚又喜的笑容,每天一朵玫瑰,表達了他的愛意,也為他將世界上最美麗的笑容娶回家了!他,就是這麼樣一位浪漫的性情中人。
  蕭滋教授對於美的事物特別喜愛,「美食」當然也名列其中。他時常繪聲繪影地向學生們暢談美食,當我們聽著聽著,肚子不自覺地咕嚕嚕叫了起來時,他便邀大家到希爾頓飯店品嚐豐美佳餚,一面仍不厭其煩地向大家介紹各類小蛋糕。看著他滿臉的愉悅,在座的學生們無不深刻體會到蕭滋老師的哲人風範,如沐春風。

他的最愛在台灣
  就如同馬偕博士,蕭滋老師將他後半生奉獻給了台灣和台灣的妻子。馬偕博士說:「台灣是我最後的住家」,蕭滋老師則說:「台灣有我最多的愛」。去年蕭滋老師逝世十五年紀念之時,奧地利史泰雅市特別將他的故居列為古蹟,並立碑紀念以表揚他在台灣發揚奧國音樂及造就許多音樂人才的豐功偉業,文建會也為蕭滋老師及奧國政府獻上「台灣文化週」展演活動,活動內容包含台北市立交響樂團、「蕭滋教授紀念音樂會」(由師大音樂系教授合組),反映台灣民俗特色的「十二生肖造型展」、「台灣印象照片展」兩項靜態展覽活動。「蕭滋教授紀念音樂會」中除演出蕭滋老師的作品,更安排了舒伯特「枯花」變奏曲,因為蕭滋教授所念念不忘的美麗千年古城-史泰雅市,也曾是舒伯特所深愛並獲得許多創作靈感的地方。
  很遺憾,我因公務在身,無法親臨主持各項活動,但這一系列的活動設計,代表台灣全體藝文界對老師最崇高的敬意和哀思。今年適逢蕭滋教授百歲冥誕,回想老師初來台灣之時,正是台灣的音樂拓荒時期。自馬關條約日本治理台灣,將西式教育引進台灣,第一輩台灣音樂家均是在台完成其師範教育後赴日留學,回國之際正值戰時,而蕭滋老師的來台,適時將台灣音樂及教育輸入新的觀念。他孜孜不倦、一步一腳印的工作態度,不僅提昇了台灣在鋼琴、指揮方面的視野,也在音樂創作方面提供許多的互動和啟發,而他本身的創作,更為青年學子開創出新的面相。
  蕭滋老師的一生,可以說是台灣樂界深深引以為榮的寶藏,也是台灣歷史文化的一部份。藉此,願再次向蕭滋教授獻上無限的感念,也代表台灣藝文界向蕭滋老師獻上無盡的謝意,謝謝蕭滋老師為台灣樂壇與杏壇所付出的情愛,也謝謝蕭滋老師為台灣與奧地利之間搭起的文化藝術情誼。

陳 郁 秀

( 錄自「每個音符都是愛-蕭滋教授百歲冥誕紀念文集」)
回目錄



國家圖書館著作權聲明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100 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 總機:(02)2361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