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 在 天 涯 ─ 蕭滋教授樂教行誼錄

 

 

奧國時期苦學有成
  1902年10月16日,羅伯‧蕭滋(Robert Scholz)誕生於奧地利一個只有四萬人口、非常優美寧靜的Steyr城市,母親Johanna Mayr是一位很出色的女高音,比他大六歲的哥哥海因茲(Heinz),則彈得一手好鋼琴。

  小蕭滋的家庭生活舒適而幸福,幾乎可說是在母親的歌聲及哥哥的琴韻中長大。但寂寞的童年,使蕭滋體悟:「只有從學習和知識中,才能紮實成長」。五歲那一年,他在家中那架小鋼琴上彈些單音,偶然彈出一個三和絃,那優美的樂音,讓蕭滋著迷不已,也得到家人的讚許。從此,母親及哥哥成了蕭滋的鋼琴老師,音樂也成了蕭滋的生命。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所有的音樂老師都被征調參戰,蕭滋在習琴不易的情況下,加倍用功,以自修及苦練的方式,彌補沒有老師的缺憾。

  1917年,戰火蹂躪下的歐洲,傷兵處處,老百姓缺水、缺電、缺食物,社會蕭條,人心不安。十五歲的蕭滋和哥哥,不辭辛勞到各地去演奏,為慈善機關及紅十字會募款救傷,希望能夠撫慰人們的心靈,沖淡戰爭帶來的動盪,也使自己對音樂的狂熱,化為忍受貧窮、飢餓及一切更惡劣遭遇的力量。

  中學畢業後,經營大型商店的爸爸,雖然把蕭滋送到維也納大學學商,但蕭滋卻情願三、四天喝白開水度日,仰賴步行上學,從食物中省錢去購買音樂會的站票。

  1921年,蕭滋得到當時相當優秀的青年鋼琴家Wuhrer,上了最辛苦也最有心得的十堂鋼琴課,便以極優秀的成績,考上莫札特音樂學院。入學後,師事Petyrek,又獲得極佳的指導,但六個星期之後,Petyrek便應聘到柏林大學任教。

  從此,蕭滋一生,都在音樂的國度中自我摸索、成長,尤其是和聲理論作曲,更是自行潛修,例如從維也納交響樂團的演練中,研究總譜,學習配器和作曲的技法。由於如此自我扎實的成長經歷,及苦學過程,所以蕭滋日後成為人師後,樂於竭盡所能熱愛學生。

  原因即在於他深知無師之苦,所以懂得去暸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難,運用他的教學方法,當他為學生上第一堂課時,已經為這些學生訂下了學習進度和未來的方向,全力幫助他們。

  戰後由於情況特殊,蕭滋在學沒多久,即報名畢業考。他一共考了三個文憑一一鋼琴、理論作曲、教育。在理論作曲這個課程,由於從未見過蕭滋來上課,教授們口試前原先不相信他有能力通過,給予兩個半小時的口試,沒想到蕭滋對答如流,表現優異,教授們只好讓他通過考試。1922年,也就是入音樂學院九個月後,蕭滋畢業了,也破了莫札特音樂學院最短的就讀記錄。

  蕭滋於莫札特音樂學院畢業後,除任教於母校,並展開一連串的演奏活動,與其兄 Heinz Scholz致力於雙鋼琴研究,成為當時歐洲很有名望的雙鋼琴家,並經常在歐美各地獨奏、重奏,發表他的雙鋼琴組曲、協奏曲等作品。

  1927年至1930年,蕭滋潛心研究莫札特的音樂,並應維也納環球出版公司邀聘,兄弟倆根據Mozart手稿,整理編印一部完整的「莫札特鋼琴曲集」,開了根據原作手稿出版作曲家作品的先河。

  1934年,蕭滋兄弟在薩爾斯堡音樂季中,演出巴哈最後遺作「賦格的藝術」(The Art of the Fugue,經由Dr .E .Schwebsch改編成雙鋼琴曲),首演即獲得極大的成功,此外,Scholz兄弟也常和大指揮家協奏,如K.Krauss,B.Walter,Mitropulous,Toskanini,Karajan等大師合作。

  1935年,蕭滋任奧國音樂院第一位古鋼琴 Harpsichord 教授。蕭滋教授在音樂上的成就,後來也獲奧地利政府頒發榮譽音樂教授的殊榮。

  1937年,蕭滋被邀為莫札特自用鋼琴首次重啟的唯一演奏家。1937年8月22日當晚,全世界182位傑出音樂家,齊聚薩爾斯堡主教大堂,奧國國家電台也全程對全世界現場實況轉播演奏會實況。

在美國栽培清寒青年
  193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蕭滋決定離開祖國,定居美國紐約,並任教於Mannes College of Music 和 Henry Street Settlement Music School。這是一所專收具有音樂天賦清寒子弟的音樂學校,聘請一流名師,如蕭滋及小提琴教授 Galamian、Persinger,鋼琴教授 M'me Vengerova等,他們都只領象徵性的待遇,辛勤栽培學生。1941年,蕭滋曾和 Galamian 共同創辦暑期音樂研習營,作育英才。

  生性內向的蕭滋教授,從未想過從事指揮藝術。但1938年代的美國音樂環境,使他感到非常寂寞,對音樂的狂熱、嚮往,和對故國的鄉愁,使他著手組織管絃樂團,並開始執指揮棒,希望將薩爾斯堡的音樂傳統和莫札特的風格,轉移到紐約。

  1950年,他因指揮演出 Henry Street Settlement 的管絃樂團及合唱團演出 Anton Bruckner 第四交響樂與Te Deum合唱曲,演出優異而榮獲 Bruckner 的紀念獎章。

  1953年創辦職業性的「美國室內樂團」,該團每次演出,均被譽為水準一流,迭獲好評。其後蕭滋教授應邀來台任教,美國室內樂團的團員,後來就分別到全美各知名交響樂團任職,或擔任首席。

與台灣結下不解緣
  1963年,蕭滋應美國國務院聘請,在美國教育基金交換教授計畫下,前來台灣任教於國立師範大學音樂系、文化大學音樂系及國立藝專音樂科,教授鋼琴、合唱,擔任管絃樂團指揮,並兼任台灣省立交響樂團的客席指揮。

  他更在百忙之中,抽空義務培植音樂幼苗、指導樂團。此外,更付出很大的心力,引導資賦優異學生,從鋼琴的基礎技巧、觸鍵,到精細的要求、風格的詮釋,充滿靈感和熱情的進入音樂的殿堂,他更幫助、推薦這些具有特殊天份的學生,至各國著名的音樂院進修。

  蕭滋教授驚喜的發現,台灣人民對音樂十分喜愛,新生代亦極具音樂才華!加上台灣風俗淳厚、人情溫暖、學生熱忱、志同道合的音樂工作伙伴又多,他忍不住對自己說:「這裡是我要留下的地方。」

  事實證明,台灣的家長十分重視教育、人民也認為音樂可以提升教育到最極致境界,日後,台灣果如蕭滋期望的,音樂風氣蓬勃、人才輩出,全民愛樂、愛智,快速朝向精緻文化發展。

  1963年,蕭滋教授在長時間同事接觸的機會下,結識畢業於美國慈母大學音樂系、比利時皇家音樂學院的吳漪曼教授,吳教授的柔美溫婉、深具東方女性美德,令蕭滋教授一見鍾情。

  他倆於1969年,在台北締結美滿良緣。從此,蕭滋教授在音樂教育和創作的路上,有了最佳的伴侶,兩人心靈上的契合,而且相互成為生活上的支柱,夫婦伉儷情深,不言可喻。

  交換教授期滿後,蕭滋應台灣音樂界及社會人士之懇留,復經美國國務院核准長期留台,受聘擔任中華學術院音樂哲士,私立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永久教授、國防部軍樂顧問、國立藝專等多校兼任教授,並先後指揮包括省交、台北市交、國立藝專音樂科管絃樂團及合唱團、師大音樂系合唱團、文化大學音樂系華岡交響樂團及合唱團、光仁中學管絃樂團、國防部示範樂隊、台視交響樂團、台北世紀交響樂團,幾乎包羅了近30年來,台灣產生的管絃樂團的全部。台灣地區交響樂團的人才,差不多都受過他的指導與訓練,管絃樂團演奏根基,也是由他的心血付出所建立起來的。

蕭滋:「是音樂指揮著我們……」
  事實上,蕭滋在獻身台灣音樂教育的23年中,念茲在茲以園丁的精神,將淵博的學識、最完美的演奏、教學經驗,教導熱愛音樂的各階層人士,大家都稱讚蕭滋教授「為台灣的音樂教育樹立一個典範」,而學生更是打從心底敬愛他、樂於親近他。

  而他總是說:「我們是合作,不是我指揮你們,而是音樂指揮著我們,我們要聽命於音樂……」無數的音樂老師與學生,從蕭滋教授這裡,學到很好的技藝與表現,拓寬了演奏領域,接觸了不同風格的曲目,日後都學有所成。

  蕭滋並感於當時僅有的少數表演場所配備不夠理想,主動向原本主要用途為籃球場地的國際學舍建議,並願意主動協助改善音響效果,為台灣增加一處可容納一千多人的音樂活動場所。

  1965年,他指揮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科及管絃樂團,演出莫札特歌劇「劇院春秋」,這是台灣音樂科系學生,首次公演的一齣完整的獨目歌劇,此次活動並為該校籌募了一筆清寒學生獎助金。

  1970年代,台灣的音樂活動,隨著經濟奇蹟而蓬勃興盛,每個活動中,幾乎都可以見到蕭滋教授的學生,及蕭滋教授奉獻台灣樂壇的成果。對台灣樂壇來講,蕭滋教授淵博的學識,熱愛台灣的精神,等於是為台灣創造了另一個「音樂奇蹟」。

  無疑的,蕭滋教授是詮釋莫札特音樂的權威,除此之外,他更是對古典派、浪漫派、近代作曲家作品,都能縱觀全局的音樂家。任何完美的藝術作品,無論是海頓、貝多芬、舒伯特、布拉姆斯、蕭邦、德布西、拉威爾、巴爾札克……等等,不同的作曲手法與格調,蕭滋都同樣喜愛,更能融會貫通。

  此外,精神思考更是蕭滋一生中極重要的一部份。他本身也將此自視為其生命中活動領域的最巔峰,深信唯有無止境地探索、追求基本的道理和觀念,才能臻於生命最崇高的意義。

  蕭滋憂心音樂與西方文化的根本哲理已漸失傳,並為人所忽視,所以他的思想與觀念,不只是針對著音樂家,更被視為是各種範疇專家學者「思想的啟發」。蕭滋時時自勉於精神領域的思考與追求,希望有一日能舉辦一次「學者會」,以此思想觀念為基點,來探討各種學問的根本問題。

  他所提及的內容,涵蓋了人的行為和思想領域,他曾說:「我是一個音樂家,連在思考工作,我依然是一個音樂家。」對他而言,音樂之道即宇宙之道,在他的論述裡,包涵了整個宇宙的知識,如數學與幾何學、哲學與心理學、政治與社會、社會科學、物理學,尤其是物理學中的聲學、語言學,歷史與宗教等等。

  凡是蕭滋的學生,都能暸解他在音樂教育上,是多麼的博學多聞,他的專注精神,更少有音樂家能及其項背。尤其他規律的生活、敬業的精神,更足以為藝術工作者的榜樣。性情中人的蕭滋,烹飪技術和音樂一樣同屬一流,當琴課告一段落,學生常能嘗到蕭滋老師做的美味食品。

蕭滋:「朋友就是第二個我!」
  蕭滋嚴格要求學生學習,下課後卻常讓學生們感覺到高興。聖誕節前,他總要親自去選購些聖誕糖;復活節時,他會準備彩色蛋,讓學生們分享他故鄉宗教節慶中的喜樂。蕭滋也喜歡請朋友吃飯,請學生吃飯,他說那是友誼的共享。

  他尤其喜歡在演奏會後,請演奏者和朋友們餐聚,共享從音樂中得到的愉悅,分享工作上的成就,那是真正和好朋友開懷相聚的時刻。也有幾次正式宴請從越南來台渡假的美國軍人,目的則是讓他們認識台灣學術界的人士和中國文化的精神。蕭滋曾說:「朋友就是第二個我。」所以他始終熱愛著各式各樣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親有遠的朋友。

  平日不易表達感情的蕭滋,對陌生人尤其流露著熱情和慈祥,總想要對他們送些溫暖、給些鼓勵。例如當他健康時,醫生囑他多走路促進血液循環,他愛邊走邊想,背譜靜觀。一天,他背了兩把大掃帚回來了,他說:常經過的小店,從未見過有顧客上門,我買兩把給主人打打氣。他也常去菜場,買了整籃既不新鮮又較貴的菜,他說:「可憐又落寞的人,我們不買,誰也不會買。」

  早期,台灣的蘋果非常昂貴,他卻拿著一簍蘋果,和店主交換水餃,還說:「真痛快。」而對於一些待人親切的店員,他也常為感激和欣賞他們對老人的親切,買一些可口的菜給他們吃。

完美的教育家形象
  蕭滋教授總以快樂和感激的心和大家相聚,且由於他全方位的關注台灣的音樂教育,連帶也促成了音樂界的大團結。他並一手策畫多次台灣音樂科系聯合音樂會,演出莫札特「安魂曲」、海頓「四季」、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巴哈「馬太受難曲」……等,更在教學過程中,經常為音樂教師及音樂人才,籌畫各種個人及聯合、跨校、跨年紀、跨國及跨團的演奏會,贏得樂壇最誠摯、最熱烈的友誼。

  最難得的是,蕭滋對指揮人才的栽培和鼓勵,也是不遺餘力。1969年,藝專傑出校友陳澄雄,由奧地利薩爾斯堡莫札特音樂院學成回國,任教於母校音樂科,該校學生管絃樂團就改由陳澄雄教授負責。

  1970年,蕭滋接受日本武藏野音樂大學禮聘,偕夫人吳漪曼赴日任教一年。除指揮該校三交響樂團、室內樂團及合唱團外,並教授鋼琴及室內樂的課程。其間,七十多歲、身體不太好的蕭滋教授,秉著一股熱枕和愛心,往返日台繼續培養台灣的音樂人才,視教導及培養學生成材為己任。所以任期一滿後,他們夫婦毅然回台,繼續在台灣未完成的音樂教育使命。

  1975年,蕭滋教授以73高齡,仍經常應邀巡迴指揮交響樂團、合唱團,指導德文藝術歌曲演唱會。9月1日應邀指揮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同年自教職光榮退休。

  1983年,適逢蕭滋教授來台灣從事音樂教育滿廿年,中華民國文建會為了感恩及感謝他的成就和貢獻,主任委員陳奇祿特地舉辦了一個慶祝宴會,邀請教育部長朱匯森、天主教賈彥文總主教、申學庸處長,各大學校長及音樂界的同仁、好友們,溫馨的歡聚在一起。

  席間最重要的是,蕭滋教授發表一篇以師道為主題的演講:「教育家的形象」。他精闢的內容,動人的演說,以西方人的觀點,陳述師生的互動的關係,隱隱然與我國師道不謀而合,在場聆聽者莫不感動。

  蕭滋教授說:「在授課時,眼見一個孩子那麼勤奮的練習,那麼殷切的求好,對教師所流露的,無非是一片信賴,這種驚喜,這種信任,對我來說,不止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真情。這種情誼,是只有對真正的朋友才會付出的。何況,這樣的信任,又隨著學生的發展而成長著,如此,教師便成了教育者,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會後,教育部長要求蕭滋教授提供這整篇講稿,作為台灣師範教育的課外讀物,並且刊登於教育部公報中。

  事實上,蕭滋教授雖然名義上退休,但其後十年中,他仍教學不輟,不眠不休的進行音樂研究與哲理著述。他從音樂宇宙觀孕育而來的哲學思想,對後進有高度的啟示性。醫生曾說:「如果蕭滋能夠好好休息,不那麼辛苦的探索著、思考著、著述著,心臟的機能應該能夠恢復得更好。」但他偏偏不停的勞累、不能靜止的和音樂一起共嗚、悸動……

蕭滋:「這裡有我最多的愛!」
  在生命抵達終點前,蕭滋是一位勇者,他心臟衰竭、呼吸困難,肝臟、肺臟都積水,不能吃、不能睡,靠針藥排水。雖然醫生要求他全然的靜養,但他卻說:「我在和我的音樂說再見,我正在背莫札特的小夜曲(serenade),昨天晚上背了貝多芬的第一和第二交響曲,和布拉姆斯(Brahms)的大學序曲(Academic Festival)……。」

  病床上,在他雙目幾乎完全模糊前,他仍寫下他心靈深處的話,最高哲理的名言。他也對夫人漪曼說:「讓我葬在這裡,這裡有我最多的愛。」

  1986年10月11日下午1時40分,這位一生奉獻給音樂、世界樂壇的播種者,台灣樂壇的園丁,追求真理的智者,終於滿著愛心與靈感進入了永恆,夫人吳漪曼隨侍在側,親友一旁陪伴,天主教神父、主教們祈禱祝福。蕭滋教授享年84歲,走過了奮鬥、創作、教學,「為音樂而生,為音樂而死」的人生。

  蕭滋教授依台灣習俗入殮安葬後,於10月25日舉行安息彌撒,典禮隆重,備極哀榮。除由賈彥文總主教率十一位中、奧、德、美籍神父進行祭典外,彌撒中獻唱莫札特「安魂曲」,由曾授業於蕭滋的曾道雄教授,指揮師大音樂系合唱團、台北歌劇劇場合唱團、曉明女中實驗管絃樂團,在崇高聖潔、感人肺腑的樂聲中,肅穆虔敬的祝福蕭滋老師遐升天國,安息主懷。

  蕭滋辭世後,好友及門生故舊,積極成立「蕭滋教授音樂文化基金會」,編印追念蕭滋教授「這裡有我最多的愛」紀念專輯。並重印蕭滋教授早年雙鋼琴組曲「前奏詠,小賦格與展技曲」。製作指揮美國室內管絃樂團所演奏的「蕭滋教授紀念專集」錄音帶,出版年輕時代的作品「蕭滋教授作品選集」。

  1987年10月24日,蕭滋教授的藏書及樂譜與遺著,全部捐贈中央圖書館,這是由蕭滋教授自193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美國收集的樂譜。經由蕭滋教授廿年的研究詮釋,在總譜及分譜上精確注釋的樂譜,雖然散佚頗多,但在其廿多年在台灣進行的音樂教育,把這些心血的結晶,精神的財富,提供台灣音樂界參考採用,深具文化交流的深義,也是台灣音樂史上重要的一頁。

  逝世一週年時,蕭滋教授音樂文化基金會特別舉辦「蕭滋教授音樂哲學思想」研討會、蕭滋教授遺作展、紀念蕭滋教授逝世一週年樂展,由文大、師大、藝專、光仁等生前任教的學校熱心參與,延續對台灣音樂教育的啟發和影響。

  1996年,蕭滋教授逝世十週年,台灣樂壇的同仁、已出人頭地的門生,由台灣省立交響樂團策畫演出,聯合為蕭滋教授舉行「這裡有我最多的愛」紀念音樂會,禮讚蕭滋教授不但是音樂家的典範,更是誨人不倦、令人永遠難忘的「師表典型」。

  在大家的心目中,蕭滋教授不朽的形象,永遠和大家遨遊在悠揚的樂音裡。

張 慧 中

( 錄自「愛在天涯-蕭滋教授樂教行誼錄」)
回目錄



國家圖書館著作權聲明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100 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 總機:(02)2361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