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圖書館 | 關於本站 | 網站導覽 | 合作夥伴 | English
首頁 >

臺灣鄉土文獻影像

>

八芝蘭的故事

點閱次數:2005

八芝蘭的故事
館藏查詢 管理頁面 字體大小:

3.231.217.107
題名
八芝蘭的故事
Writer

作:。

關鍵詞
臺北市士林區、文化
目次
 八芝蘭地名的由來
1-2
 漢人與原住民結婚(一)
3-4
 漢人與原住民結婚(二)
5-6
 有應公和魔神仔
7-8
 八芝蘭的聖媽廟
9-10
 八芝蘭的八景
11-12
 惠濟宮創立緣起
13-14
 芝山岩的同歸所—大墓公
15-16
 何宗泮與芝山岩的隘門
17-18
 建芝山岩北隘門的傳說
19-20
 惠濟宮的過火儀式
21-22
 芝山岩石馬的故事
23-24
 芝山岩的仙水傳奇
25-26
 哨崗與觀嫁崗及觀稼崗
27-28
 濁水港的金鴨母與金扁擔
29-30
 濁水港的金鴨蛋
31-32
 文昌帝君與何慶熙
33-34
 開漳聖王捉妖
35-36
 洞天福地與文昌筆
37-38
 惠濟宮點燈艋舺火燒厝
39-40
 芝山岩和土匪
41-42
 蝙蝠洞和道士(一)—金錢鏢
43-44
 蝙蝠洞和道士(二)—打土匪
45-46
 蝙蝠洞和道士(三)—符咒
47-48
 開漳聖王、土地公和佃農
49-50
 日本警察燒開漳聖王
51-52
 石頭公(一)—金獅弄五寶的由來
53-54
 石頭公(二)—五鬼弄金獅
55-56
 石頭公(三)—五鬼運財
57-58
 漳泉械鬥
59-60
 神農大帝和漳泉械鬥
61-62
 慈諴宮的前身—天后宮
63-64
 漳泉械鬥歹徒攻施厝
65-66
 漳泉械鬥傳奇
67-68
 芝蘭街的重建(一)—搬白銀
69-70
 芝蘭街的重建(二)—製土埆
71-72
 芝蘭街的重建(三)—採石磚
73-74
 芝蘭街的重建(四)—洪水
75-76
 龍銀飛
77-78
 八芝蘭的船塢
79-80
 廣澤尊王和潘永清
81-82
 神農大帝和何阿玉(一)
83-84
 神農大帝和何阿玉(二)
85-86
 銀牛角(一)—羅漢腳
87-88
 銀牛角(二)—小牛出生
89-90
 銀牛角(三)—救人
91-92
 觀音佛祖和陳秀良(一)
93-94
 觀音佛祖和陳秀良(二)
95-96
 六氏先生(一)—芝山岩學堂
97-98
 六氏先生(二)—遇害
99-100
 六氏先生(三)—建碑儀式
101-102
 六氏先生(四)—芝山岩神社
103-104
 六氏先生(五)—芝山岩神社參道
105-106
 施厝的秀才和六氏先生
107-108
 惠濟宮內的銅幣和紙幣
109-110
 芝山岩學堂的學生(一)—葉心東
111-112
 芝山岩學堂的學生(二)—施炳訓
113-114
 芝山岩學堂的學生(三)—李玉聰
115-116
 施厝的百歲媽祖
117-118
 怨家變親家
119-120
 施厝的女鬼
121-122
 竹竿鬼(一)—背母看病
123-124
 竹竿鬼(二)—新衣惹禍
125-126
 竹竿鬼(三)—赤肉湯
127-128
 黑煙店仔
129-130
 德行庄的獅陣
131-132
 紅毛樓(一)—林文義同學的家
133-134
 紅毛樓(二)—釣鄭王爺的寶劍
135-136
 我的契母
137-138
 尪姨
139-140
 有應公傳奇
141-142
 童乩
143-144
 靈媒
145-146
 昔日的過年(一)—送神
147-148
 昔日的過年(二)—做年粿
149-150
 昔日的過年(三)—除夕
151-152
 新年(一)—農曆正月初一
153-154
 新年(二)—出二到初五
155-156
 玉皇大帝的聖誕
157-158
 上元節(一)—天官大帝誕辰
159-160
 上元節(二)—弄土地公
161-162
 上元節(三)—迎鼓仔燈
163-164
 三月初十前後:清明節
165-166
 太陽星君千秋
167-168
 註生娘娘千秋
169-170
 士林迎媽祖(一)—行列
171-172
 士林迎媽祖(二)—千里眼與順風耳
173-174
 士林迎媽祖(三)—車鼓陣和藝閣
175-176
 士林迎媽祖(四)—演戲
177-178
 士林迎媽祖(五)—隨香客和吃拜拜
179-180
 五月初五端午節
181-182
 關聖帝君誕辰
183-184
 七夕和七娘媽生
185-186
 中元普渡(一)—本地的普渡
187-188
 中元普渡(二)—放水燈
189-190
 中元普渡(三)—斗燈和大士爺
191-192
 中元普渡(四)—燈座和搶孤
193-194
 中元普渡(五)—養豬公記
195-196
 中秋節
197-198
 芝山岩試膽會
199-200
 挑糞和燒垃圾
201-202
 奉仕作業—勞動服務
203-204
 光復後最出色的教導主任—李活路
205-206
 光復後首次遊藝會
207-208
 借施厝當教室
209-210
 士林早期民房的造形
211-212
 本地早期的家具
213-214
 本地早期的食品
215-216
 本地早期的衣著
217-218
 士林早期民宅的建材
219-220
出版者
臺北市士林區里長聯誼會
出版日期
20041015
裝訂
平裝
文獻編號
002159610
冊次號
001
 聯絡我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