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圖書館 | 關於本站 | 網站導覽 | 合作夥伴 | English
首頁 >

臺灣鄉土文獻影像

>

大甲鎮志(下冊)

點閱次數:2540

大甲鎮志(下冊)
館藏查詢 管理頁面 字體大小:

3.231.217.107
題名
大甲鎮志(下冊)
Writer

總編纂:。

關鍵詞
臺中縣大甲鎮、方志
目次
大甲鎮志(下冊)
881
目錄(上下冊)
882-894
 第七篇 教育篇
923-1088
  緒說
925
  第一章 學校教育
926-1059
   第一節 清領時期
926-928
   第二節 日治時期
928-952
   第三節 戰後
953-1059
  第二章 學前教育
1060-1067
   第一節 日治時期
1060
   第二節 戰後
1060-1067
  第三章 社會教育
1068-1088
   第一節 日治時期
1068-1078
   第二節 戰後
1079-1088
 第八篇 文化篇
1089-1302
  緒說
1091-1092
  第一章 文學
1093-1137
   第一節 原住民口傳文學
1094-1098
   第二節 清代文學
1098-1101
   第三節 日治時期文學變遷
1102-1112
   第四節 新文學運動
1113-1114
   第五節 戰後文學發展
1114-1136
   第六節 結語
1137
  第二章 民間文學
1138-1175
   第一節 諺語
1138-1146
   第二節 歇後語
1147-1148
   第三節 歌謠
1148-1158
   第四節 謎語
1159-1160
   第五節 民間傳說
1161-1167
   第六節 匾額楹聯
1167-1174
   第七節 結語
1174-1175
  第三章 詩詠大甲古今情懷
1176-1190
   第一節 詩詠大甲情
1176-1179
   第二節 詠鐵砧勝景詩
1179-1188
   第三節 詠大甲帽蓆詩
1188-1190
  第四章 文化事業
1191-1210
   第一節 戲劇與音樂
1191-1206
   第二節 出版刊物
1206-1210
   第三節 結語
1210
  第五章 武藝
1211-1257
   第一節 民間習武組織的緣起
1211-1215
   第二節 大甲53庄武藝文化的特徵
1215-1217
   第三節 大甲各民間武術組織分述
1217-1254
   第四節 大甲53庄武藝總論
1254
   第五節 現況與發展
1255-1257
  第六章 傳統工藝與現代藝術
1258-1302
   第一節 帽蓆編織工藝
1258-1279
   第二節 雕塑工藝
1279-1282
   第三節 木雕工藝
1282-1285
   第四節 金屬工藝
1285-1287
   第五節 陶藝
1287-1288
   第六節 漆藝
1288-1289
   第七節 繪畫書法藝術
1290-1299
   第八節 素人袖珍工藝
1299-1300
   第九節 結語
1301-1302
 第九篇 宗教禮俗篇
1303-1404
  緒說
1305-1306
  第一章 民間傳統信仰
1307-1356
   第一節 民間信仰廟宇
1308-1322
   第二節 陰廟
1323-1331
   第三節 已他遷或消失的廟宇
1332-1335
   第四節 神明會、祖公會
1336-1341
   第五節 進香
1341-1351
   第六節 建醮
1351-1356
  第二章 佛教
1357-1365
   第一節 在家佛堂轉變為佛寺
1357-1359
   第二節 出家佛寺
1359-1365
  第三章 軒轅教
1366-1367
  第四章 一貫道
1368-1369
  第五章 天帝教-天甲堂
1370
   第一節 天甲堂
1370
  第六章 基督教
1371-1372
   第一節 境內教堂介紹
1371-1372
  第七章 天主教
1373
   第一節 境內教堂介紹
1373
  第八章 歲時慶典與生命禮俗
1374-1404
   第一節 民間歲時祭儀與宗教慶典
1374-1377
   第二節 生育、冠笄、壽辰
1377-1404
 第十篇 社會篇
1405-1514
  緒說
1407
  第一章 人口
1408-1440
   第一節 人口成長
1408-1415
   第二節 人口分佈與密度
1416-1422
   第三節 人口遷移
1423-1436
   第四節 姓氏與族群
1437-1440
  第二章 社會行政
1441-1444
   第一節 社政工作
1441
   第二節 社會救助
1442-1444
   第三節 社會福利
1445-1457
  第三章 社區發展
1458-1475
   第一節 社區發展工作
1458-1459
   第二節 社區總體營造
1459-1470
   第三節 各里社區發展
1470-1473
   第四節 績優社區
1473-1475
  第四章 社會團體
1476-1505
   第一節 地方性社會團體
1476-1485
   第二節 全國性社會團體
1486-1487
   第三節 國際性社會團體
1488-1505
  第五章 社會運動
1506-1514
   第一節 明鄭時期
1506
   第二節 清領時期
1507-1509
   第三節 日治時期
1510-1514
 第十一篇 人物篇
1515-1600
  緒說
1517-1518
  第一章 人物傳
1519-1572
   第一節 拓墾
1519-1521
   第二節 仕宦政事
1521-1548
   第三節 鄉賢名流
1548-1571
   第四節 忠烈節孝
1571-1572
  第二章 人物表
1573-1600
   第一節 科舉人物表
1573
   第二節 文職
1574-1578
   第三節 武職
1578-1579
   第四節 選任人物表
1580-1600
 第十二篇 名勝古蹟與觀光休閒篇
1601-1686
  緒說
1603
  第一章 名勝
1604-1639
   第一節 鐵砧山
1605-1628
   第二節 鎮瀾宮
1628-1639
  第二章 古蹟與歷史建築
1640-1644
   第一節 文昌祠
1640-1642
   第二節 林氏貞孝坊
1642
   第三節 日南車站
1643
   第四節 舊大安溪橋
1644
  第三章 建築
1645-1659
   第一節 傳統寺廟建築
1646-1647
   第二節 傳統民宅建築
1648-1651
   第三節 老街屋建築
1652-1656
   第四節 教堂建築
1656-1659
  第四章 碑碣匾
1660-1668
  第五章 觀光休閒資源
1669-1686
   第一節 匠師的故鄉
1669-1672
   第二節 地方文化館
1672-1677
   第三節 古老水圳風光
1677-1678
   第四節 農園飄香
1679-1680
   第五節 海峽暮色
1680-1681
   第六節 大甲苗圃
1681-1682
   第七節 老樹
1682-1685
   第八節 糕餅DIY製作
1685-1686
 大事記
1687-1770
 參考書目(下冊)
1771-1798
 審查、撰稿委員名單
1799
圖表照目次
895-922
  表7-1-1 大甲公學校歷任校長
941
  表7-1-2 (本科)大甲公學校歷屆畢業生
942-943
  表7-1-3 (高等科)大甲公學校歷屆畢業生
943-944
  表7-1-4 大甲尋常小學校
944
  表7-1-5 日南公學校歷任校長
945
  表7-1-6 日南公學校歷屆畢業生
945-946
  表7-1-7 大甲女子公學校歷任校長
947
  表7-1-8 大甲女子公學校歷屆畢業生統計表
947
  表7-1-9 頂后厝公學校歷任校長
948
  表7-1-10 頂后厝公學校歷屆畢業生
948
  表7-1-11 大甲農業國民學校歷任校長
949
  表7-1-12 大甲農業國民學校歷屆畢業生
950
  表7-1-13 大甲家政女學校歷屆畢業生
951
  表7-1-14 大甲街學齡兒童就學狀況
952
  表7-1-15 大甲街內學校學生畢業後狀況調查
952
  表7-1-16 大甲國民小學歷任校長
966
  表7-1-17 大甲國民小學歷任家長會長
966
  表7-1-18 大甲國民小學歷屆畢業生
967
  表7-1-19 大甲國民小學學生競賽榮譽榜
968
  表7-1-20 日南國民小學歷任校長
969
  表7-1-21 日南國民小學歷任家長會長
970
  表7-1-22 日南國民小學歷屆畢業生
970-971
  表7-1-23 日南國民小學學生競賽榮譽榜
971
  表7-1-24 文昌國民小學歷任校長
973
  表7-1-25 文昌國民小學歷任家長會長
973-974
  表7-1-26 文昌國民小學歷屆畢業生
974-975
  表7-1-27 文昌國民小學學生競賽榮譽榜
976
  表7-1-28 西岐國民小學歷任校長
978
  表7-1-29 西岐國民小學歷任家長會長
979
  表7-1-30 西岐國民小學歷屆畢業生
979-980
  表7-1-31 西岐國民小學學生競賽榮譽榜
980
  表7-1-32 順天國民小學歷任校長
983
  表7-1-33 順天國民小學歷任家長會長
983
  表7-1-34 順天國民小學歷屆畢業生
984
  表7-1-35 順天國民小學學生競賽榮譽榜
985-986
  表7-1-36 華龍國民小學歷任校長
987
  表7-1-37 華龍國民小學歷任家長會長
988
  表7-1-38 華龍國民小學歷屆畢業生
988-989
  表7-1-39 華龍國民小學學生競賽榮譽榜
989-990
  表7-1-40 德化國民小學歷任校長
992
  表7-1-41 德化國民小學歷任家長會長
993
  表7-1-42 德化國民小學歷屆畢業生
993-994
  表7-1-43 德化國民小學學生競賽榮譽榜
995-996
  表7-1-44 文武國民小學歷任校長
998
  表7-1-45 文武國民小學歷任家長會長
999
  表7-1-46 文武國民小學歷屆畢業生
999
  表7-1-47 文武國民小學學生競賽榮譽榜
1000
  表7-1-48 東明國民小學歷任校長
1003
  表7-1-49 東明國民小學歷任家長會長
1004
  表7-1-50 東明國民小學歷屆畢業生
1004
  表7-1-51 東明國民小學學生競賽榮譽榜
1005-1007
  表7-1-52 東陽國民小學歷任校長
1008
  表7-1-53 東陽國民小學歷任家長會長
1009
  表7-1-54 東陽國民小學歷屆畢業生
1009
  表7-1-55 東陽國民小學學生競賽榮譽榜
1010-1012
  表7-1-56 大甲國民中學歷任校長
1014
  表7-1-57 大甲國民中學歷任家長會長
1014
  表7-1-58 大甲國民中學歷屆畢業生
1014-1015
  表7-1-59 大甲國民中學學生競賽榮譽榜
1016-1018
  表7-1-60 日南國民中學歷任校長
1020
  表7-1-61 日南國民中學歷任家長會長
1021
  表7-1-62 日南國民中學歷屆畢業生
1021
  表7-1-63 日南國民中學學生競賽榮譽榜
1022
  表7-1-64 順天國民中學歷任校長
1025
  表7-1-65 順天國民中學歷任家長會長
1025
  表7-1-66 順天國民中學歷屆畢業生
1026
  表7-1-67 順天國民中學學生競賽榮譽榜
1026-1027
  表7-1-68 國立大甲高級中學歷任校長
1030
  表7-1-69 國立大甲高級中學歷任家長會長
1031
  表7-1-70 國立大甲高級中學歷屆畢業人數(36-65年)
1031-1032
  表7-1-71 國立大甲高級中學歷屆畢業人數(66-93年)
1032-1034
  表7-1-72 國立大甲高級中學學生體育競賽榮譽榜
1035
  表7-1-73 國立大甲高級中學學生田徑類體育競賽榮譽榜
1035
  表7-1-74 國立大甲高級中學學生自由車類體育競賽榮譽榜
1036
  表7-1-75 國立大甲高級中學學生手球類體育競賽榮譽榜
1037
  表7-1-76 國立大甲高級中學學生技藝競賽榮譽榜
1038-1041
  表7-1-77 國立大甲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歷任校長
1044
  表7-1-78 國立大甲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歷任家長會長
1044
  表7-1-79 國立大甲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1045
  表7-1-80 國立大甲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歷屆畢業生
1045
  表7-1-81 國立大甲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學生競賽榮譽榜
1046-1048
  表7-1-82 私立致用高級中學歷任家長會長
1051
  表7-1-83 私立致用高級商業學校畢業人數
1051
  表7-1-84 私立致用高級中學歷屆畢業人數
1052
  表7-1-85 私立致用高級中學學生競賽榮譽榜
1053-1056
  表7-1-86 本鎮15歲至65歲以上之教育程度民國59年至93年(年底)
1058
  表7-1-87 本鎮接受高等教育與不識字人數比
1059
  表7-2-1 其他立案幼稚園
1063
  表7-2-2 大甲鎮公立托兒所
1065
  表7-2-3 其他立案托兒所
1067
  表7-3-1 大甲街男子青年團
1071
  表7-3-2 大甲街女子青年團
1071
  表7-3-3 大甲街少年團
1071
  表7-3-4 大甲街少年紅十字團
1072
  表7-3-5 大甲街國語講習經費調查
1072
  表7-3-6 大甲公民簡易國語講習所調查
1072
  表7-3-7 大甲街國語會講者調查
1073
  表7-3-8 大甲郡國語講習所年度別調查
1073
  表7-3-9 大甲國語講習所出席、經費調查
1074
  表7-3-10 大甲街簡易國語講習所調查
1075
  表7-3-11 大甲街畢業生指導講習會調查
1075
  表7-3-12 大甲街部落(村里)教化團體調查
1075-1076
  表7-3-13 大甲街部落集會所一覽表
1077
  表7-3-14 大甲鎮圖書館藏書冊數
1083
  表7-3-15 大甲鎮圖書館閱覽記錄
1083
  照7-1-1 日人志賀哲太郎
939
  照7-1-2 日人志賀哲太郎之墓
939
  照7-1-3 昭和13年大甲公學校舉行升旗典禮
941
  照7-1-4 頂后厝分教場
948
  照7-1-5 大甲農業學校師生合照
949
  照7-1-6 大甲家政女學校
951
  照7-1-7 大甲國民小學
965
  照7-1-8 日南國民小學
969
  照7-1-9 文昌國民小學
973
  照7-1-10 西岐國民小學
978
  照7-1-11 順天國民小學
982
  照7-1-12 華龍國民小學
987
  照7-1-13 德化國民小學
992
  照7-1-14 文武國民小學
998
  照7-1-15 東明國民小學
1002
  照7-1-16 東陽國民小學
1008
  照7-1-17 大甲國民中學
1013
  照7-1-18 日南國民中學
1020
  照7-1-19 順天國民中學
1024
  照7-1-20 國立大甲高級中學
1029
  照7-1-21 國立大甲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1043
  照7-1-22 私立致用高級中學
1050
  照7-2-1 天主教若瑟托兒所
1066
  表8-4-1 出版刊物表
1206-1210
  表8-5-1 「益師」郭燕益之傳承
1218-1220
  表8-5-2 水汴頭傳承表
1224
  表8-5-3 義虎團(趖師)其傳承表
1229
  表8-5-4 欽習堂傳承譜系
1231
  表8-5-5~6 「炮師」林炮傳承譜系分列表
1235
  表8-5-7 傳承譜系表
1237
  表8-5-8 中庄傳承系表
1240
  表8-5-9 集英堂傳承系表
1244
  表8-5-10 麒麟神獅陣傳承表
1247
  表8-5-11 忠義堂在大甲的傳承表
1251
  表8-5-12 陳泮嶺武藝傳承表
1253
  表8-6-1 明治36年(1903)第五回內國勸業博覽會
1278-1279
  照8-1-1 昭和12年(1937)發行的詩報
1108
  照8-1-2 延平詩社頒贈之獎狀
1117
  照8-1-3 康萬傳牌樓上之「鐵砧山」
1118
  照8-1-4 王進財(左)與結拜詞兄弟郭茂松
1123
  照8-1-5 路寒袖
1127
  照8-1-6 洪明燦
1132
  照8-1-7 《大甲風貌》
1133
  照8-1-8 《大甲帽蓆專輯》
1133
  照8-1-9 《大甲媽祖進香》
1134
  照8-1-10 《往日情懷~大甲老照片徵展專輯》
1134
  照8-1-11 《大甲鎮瀾宮之旅》
1134
  照8-1-12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
1135
  照8-1-13 《大甲最早的學校第三級古蹟~大甲文昌祠導覽解說手冊》
1135
  照8-1-14 《臺灣帽蓆》
1135
  照8-1-15 《發現道卡斯:大甲老照片專輯二》
1136
  照8-1-16 《發現道卡斯:大甲村庄史一》
1136
  照8-2-1 新政路之「營盤口」石碣
1161
  照8-2-2 鐵砧山開臺聖王祠張丁貴之題詩
1173
  照8-2-3 鐵砧山開臺聖王祠詹錦波之題詩
1174
  照8-4-1 民國50年間的子弟戲演出盛況
1192
  照8-4-2 37年,聚雅齋的後場弟子在表演結束後,與前場唱戲的女弟子合影
1194
  照8-4-3 74年,聚雅齋團員在舊菜市場樓上的館址,作樂器練習
1194
  照8-4-4 94年3月,吳敏彥(由外向內數右5)和清雅樂府的學員在家中練習十音演奏,身後的繡旗是何金龍贈予聚雅齋的雙面繡旗
1194
  照8-4-5 江清連
1196
  照8-4-6 江清連保存的曲簿,是王萬福的手稿,內有三嬌美人圖與對更鞋兩齣戲碼
1196
  照8-4-7 楊棟樑欲重振韶英社之名,邀集樂友,以「韶英社」之名,於酬神廟會時作演出
1197
  照8-4-8 上書「大甲營盤口」的銅鑼,是韶英社的老文物
1197
  照8-4-9 89歲的康元順,擅長於後場拉弦樂器,93年年初還參加大鼓陣表演
1197
  照8-4-10 洪德次將霓聲齋的彩旗,懸掛於94年鎮瀾宮起駕戲的表演舞台上
1198
  照8-4-11 民國48年北港進香紀念匾額
1199
  照8-4-12 彩牌與戲籠仔
1199
  照8-4-13 民國47年,鎮瀾宮媽祖北港進香,鳳霓園在朝天宮隨駕戲演出後留念
1200
  照8-4-14 館址初設時的壁上石刻館名依在年前陳家女兒整修房子時重新粉漆
1200
  照8-4-15 鍾富甲與鍾成名主演
1202
  照8-4-16 大甲鎮話劇研究會
1203
  照8-4-17 荒鷲音樂團於大甲公學校禮堂首次演出
1203
  照8-4-18 昭和16年(1941)荒鷲樂團於鳳舞臺戲院開演奏會,座無虛席
1204
  照8-4-19 民國47年4月4日,文昌國民學校慶祝兒童節遊藝會,在光陸戲院演出「臥薪嘗膽」,演劇全體演員留影
1205
  照8-4-20 41年2月11日,大甲鎮話劇研究會在日南戲院,慶讚勞軍公演
1205
  照8-4-21 今富都大戲院的外貌
1206
  照8-5-1 民國51年武館出陣
1215
  照8-5-2 玉麟金獅陣
1218
  照8-5-3 中間理平頭者(右二)為庄尾館人稱「能德師」傅傳宗,三角旗下戴白帽子者為街仔館玉麟林灶師父
1220
  照8-5-4 弄獅,出陣、頭旗及獅頭
1224
  照8-5-5 獅藝獅頭形製齊備含火焰、七星、八卦,王之圖示,口為菱角嘴式
1226
  照8-5-6 義虎團該館特殊兵器雙手刀
1227
  照8-5-7 吳藤老師父示範該館特殊兵器雙手刀,後者全國目前僅存的「弄虎」
1228
  照8-5-8 「弄虎」手持需一把「雨傘」
1229
  照8-5-9 欽習堂「連環八卦陣」
1230
  照8-5-10 炮師本名林炮
1232
  照8-5-11 振興社祖師旗「傳家祖師」
1238
  照8-5-12 振興社最老青面獅頭
1238
  照8-5-13 雙雅(雙小哨子棍)
1239
  照8-5-14 振興社早期出陣隊伍
1241
  照8-5-15 烏番師(右)、呂水均(左)是拜把兄弟,照片中可見烏番師高大武墩
1242
  照8-5-16 集英堂因受地方派系影響分別黑紅集英,各以紅黑為字
1242
  照8-5-17 陳金福示範單鍵
1243
  照8-5-18 集英堂獅籃,富宗教色彩
1243
  照8-5-19 王甲壬祖居其原館所在地
1245
  照8-5-20~24 麒麟神獅陣奇門兵器
1246
  照8-5-25 獅陣,示範吳春堂
1247
  照8-5-26 莊梅英示範拳
1252
  照8-5-27 九十九式太極拳道大會與黃裕盛老師、莊梅英合影
1252
  照8-6-1 大甲藺之纖維呈三角菱形,是編製大甲蓆和大甲帽的最佳原料
1258
  照8-6-2 大甲帽蓆編製的技藝來自原住民的智慧,1936年
1259
  照8-6-3 本鎮建興里朱周貴春編織龍鳳蓆的技藝享譽鄉里
1261
  照8-6-4 大甲帽名聞國際,係以大甲藺草帽首開其端,圖為其帽胚
1261
  照8-6-5 硫磺燻箱
1263
  照8-6-6 噴水器
1263
  照8-6-7 竹尺
1264
  照8-6-8 木槌
1264
  照8-6-9 研槌
1264
  照8-6-10 藤子
1264
  照8-6-11 燙鬥
1264
  照8-6-12 壓蓆磚
1264
  照8-6-13 夾蓆竹片(蓆竿)
1264
  照8-6-14 帽撐
1265
  照8-6-15 帽模
1265
  照8-6-16 帽撐連帽箱
1265
  照8-6-17 帽箱
1265
  照8-6-18 邊槌
1265
  照8-6-19 雨傘骨針
1265
  照8-6-20 板仔底
1266
  照8-6-21 草籃木模
1266
  照8-6-22 壓蓆機照
1267
  照8-6-23 壓帽機
1267
  照8-6-24 藺草用於編製之前,必需經過勒草分類
1267
  照8-6-25 剝草褲
1268
  照8-6-26 槌草
1268
  照8-6-27 析草
1268
  照8-6-28 搓草
1268
  照8-6-29 舖草固定:使用竹夾
1269
  照8-6-30 接草:真正大甲蓆背面有接草痕跡
1269
  照8-6-31 編蓆:通常都坐在地上作業
1269
  照8-6-32 單人編蓆比較單調乏味
1270
  照8-6-33 雙人編蓆可邊做邊聊天或比賽,有趣得多
1270
  照8-6-34 剪除餘草
1270
  照8-6-35 擦拭蓆面
1270
  照8-6-36 捲成筒狀
1270
  照8-6-37 煙燻硫磺
1270
  照8-6-38 燙壓蓆面:使蓆平坦
1271
  照8-6-39 二次整燙:增加光澤
1271
  照8-6-40 壓成方塊,以便包裝販賣
1271
  照8-6-41 草帽各部份名稱
1272
  照8-6-42 草帽起底方法之一是將原料分成四股,以四的倍數排成井字形
1273
  照8-6-43 籃仔底
1274
  照8-6-44 網仔底
1274
  照8-6-45 帽仔臍
1275
  照8-6-46 花格
1275
  照8-6-47 草帽編製最困難的工作就是帽管的編製
1275
  照8-6-48 開始編帽緣時,需要再添草,以伸展寬度
1275
  照8-6-49 編帽緣時,需利用帽箱作工具—柯莊屘示範
1275
  照8-6-50 剪邊草要小心從事,過猶不及都不妥當
1276
  照8-6-51 槌邊可使草帽的帽緣平整美觀紮實
1276
  照8-6-52 第一次整燙:使製品堅硬挺拔
1276
  照8-6-53 上膠:以增加草帽硬度及美感,提高附加價值
1276
  照8-6-54 郭清治「太陽之門」
1279
  照8-6-55 邱泰洋「回眸」石雕作品
1280
  照8-6-56 林美怡「求偶」石雕作品
1281
  照8-6-57 張妙齡「嫁茄子」石雕作品
1281
  照8-6-58 黃明德「全家福」木雕作品
1282
  照8-6-59 黃室煌「挽面」作品
1283
  照8-6-60 張豐昌「螞蟻」作品
1284
  照8-6-61 李成發「我愛家」木雕作品
1284
  照8-6-62 張信裕「春燕」木雕作品
1285
  照8-6-63 黃天來「熾」作品
1286
  照8-6-64 黃柏仁「神射手」作品
1287
  照8-6-65 李永焜「陽光之母」作品
1288
  照8-6-66 廖勝文「雲紋漆瓶」作品
1289
  照8-6-67 吳文瑤「陽聖母鑾駕」作品
1290
  照8-6-68 洪俊河畫作
1291
  照8-6-69 王友俊畫作
1292
  照8-6-70 王仁傑「櫻桃女孩」畫作
1293
  照8-6-71 劉振興畫作
1294
  照8-6-72 郭益逢畫作
1296
  照8-6-73 郭文夫作品
1297
  照8-6-74 林清陽作品
1299
  照8-6-75 賴卻作品
1299
  表9-8-1 大甲民俗節慶祭典一覽表
1375-1377
  照9-1-1 鎮瀾宮廣場
1308
  照9-1-2 鎮瀾宮
1309
  照9-1-3 國姓廟開臺聖王
1309
  照9-1-4 國姓廟
1310
  照9-1-5~6 三級古蹟文昌祠
1311
  照9-1-7 鎮安宮
1311
  照9-1-8 建興宮
1312
  照9-1-9 陞德宮
1314
  照9-1-10 日南里玉皇宮
1314
  照9-1-11 玉皇宮日式神龕,製作頗為精緻
1314
  照9-1-12~13 德元宮
1315
  照9-1-14 廣聖宮
1317
  照9-1-15 福德里活動中心之二樓福德宮
1319
  照9-1-16 頂店里紫竹寺
1319
  照9-1-17 日南福德祠
1320
  照9-1-18 北門福德祠
1321
  照9-1-19 日南打鐵庄土地公
1322
  照9-1-20 田頭土地公,四塊石頭疊出牆壁與屋頂,以石頭代替土地公神像祭祀者
1322
  照9-1-21 路嬌姑廟
1323
  照9-1-22 泉州公祠
1324
  照9-1-23 南門外萬善堂
1325
  照9-1-24 大眾爺廟
1326
  照9-1-25 大興公廟
1326
  照9-1-26 月海先生祠
1329
  照9-1-27~28 黃苗祠
1330
  照9-1-29 大興公廟
1331
  照9-1-30 倰轎保佑平安
1345
  照9-1-31 涼傘回家
1346
  照9-1-32 國泰民安
1347
  照9-1-33 繡旗隊
1348
  照9-1-34 媽祖行腳
1348
  照9-1-35 民國54年3月火坩房挑的香擔合影
1349
  照9-1-36 執士迎春
1349
  照9-1-37 昭和11年(1936)農曆10月16日鎮瀾宮重修奠安清醮第二區紀念照
1352
  照9-2-1~2 金華寺
1358-1359
  照9-5-1 天帝教-天甲
1370
  照9-6-1 大甲基督教會
1371
  照9-7-1 大甲聖若瑟天主堂
1373
  照9-8-1 七娘媽亭
1382
  照9-8-2 宣統3年(1911)李進興大甲街長結婚照
1385
  照9-8-3 昭和12年完婚紀念照,新人的服飾也從清末的紅襖,隨著時代的變遷轉為白色婚紗禮服
1385
  照9-8-4 故朱麗翁佳城之全景昭和十一年九月十七日
1402
  圖10-1-1 大甲移民來源圖
1432
  圖10-1-2 中部沿海平原登陸口岸與遷移方向
1436
  圖10-1-3 臺中縣各鄉鎮人民可能遷移至大甲的姓氏
1436
  圖10-1-4 大甲鎮各里姓氏位置圖
1439
  圖10-4-1 大甲扶輪社輔導新社擴展圖
1495
  表10-1-1 清代大甲地區人口統計表
1408-1409
  表10-1-2 苗栗三堡歷年人口增減表
1410-1411
  表10-1-3 大甲庄(街)歷年人口增減表
1412-1413
  表10-1-4 大甲鎮歷年人口增減表
1413-1415
  表10-1-5 苗栗三堡今大甲鎮轄區內街莊歷年人口一覽表
1416-1418
  表10-1-6 大甲街庄各段落(土地大字)人口一覽表
1418-1419
  表10-1-7 大甲鎮人口密度表
1420-1422
  表10-1-8 大甲鎮各里姓氏資料表
1425-1432
  表10-1-9 大甲鎮各里姓氏遷移一覽表
1434-1435
  表10-1-10 大甲鎮各里姓氏一覽表
1438
  表10-1-11 昭和元年大甲街漢族祖籍別、人口百分比
1440
  表10-2-1 大甲鎮低收入戶及人數統計表
1443
  表10-2-2 全民健保年度業務總量
1443
  表10-2-3 大甲鎮公立托兒所一覽表
1446
  表10-2-4 大甲鎮93學年度第一學期托兒所收托概況表
1447
  表10-2-5 大甲鎮各里老人會、社區長壽俱樂部會長名冊
1447-1448
  表10-2-6 大甲鎮歷年重陽敬老禮金執行情形一覽表
1449
  表10-2-7 大甲鎮老人福利安養機構一覽表
1450
  表10-2-8 大甲鎮身心障礙者教養機構一覽表
1450
  表10-3-1 大甲鎮社區營造策略表
1465-1468
  表10-3-2 大甲鎮各社區發展協會組織概況表
1471-1473
  表10-4-1 大甲鎮地方性社團一覽表
1478-1480
  表10-4-2 國際獅子會中華民國總會臺灣省臺中縣大甲日南獅子會歷屆會長一覽表
1488-1489
  表10-4-3 立英獅子會歷屆會長一覽表
1490
  表10-4-4 大甲玉蘭獅子會歷屆會長一覽表
1490-1491
  表10-4-5 大甲溪獅子會歷屆會長一覽表
1491
  表10-4-6 大甲扶輪社歷屆社長、秘書、RI口號一覽表
1492-1494
  表10-4-7 大甲北區扶輪社歷屆社長一覽表
1496-1497
  表10-4-8 大甲南區扶輪社歷屆社長一覽表
1498
  表10-4-9 大甲中央扶輪社歷屆社長、秘書一覽表
1499
  表10-4-10 大甲百齡扶輪社歷屆社長、秘書一覽表
1500
  表10-4-11 大甲國際青年商會歷屆會長暨重要行事一覽表
1501-1505
  照10-2-1 大甲街愛育園第六回修了紀念,大甲最早之公立幼稚園,於民國31年所攝
1451
  照10-2-2 大甲愛育園第七回修了紀念,大甲最早之幼稚園
1451
  照10-2-3 示範農忙托兒所觀摩會,攝於民國47年,此托兒所非一般之托兒所,僅在農忙時節才有招收學生,以使農民專心於農事
1452
  照10-2-4 示範農忙托兒所觀摩會,觀摩會結束後,家長與學生及教師一同合影
1452
  照10-2-5 大甲愛育幼稚園第五回保育證書授與式,昭和11年(1936)3月23日攝影
1453
  照10-2-6 大甲街立愛育園第一回修了紀念,昭和12年(1937)3月22日攝影
1453
  照10-2-8 社尾保育所閉所式紀念,昭和12年(1937)7月12日攝影
1454
  照10-2-7 社尾保育所閉所式紀念,昭和11年(1936)7月21日攝影
1454
  照10-2-9 銅安厝保育所閉所式紀念,昭和12年(1937)7月14日攝影
1455
  照10-2-10 六塊厝保育園閉園式紀念,昭和13年(1938)攝
1455
  照10-2-11 社尾保育園第五回修了紀念,昭和16年(1941)3月26日攝影
1456
  照10-2-12 社尾保育園第六回修了紀念,昭和17年(1942)攝影
1456
  照10-2-13 西岐國民學校校區第二回敬老會,民國39年11月5日攝影
1457
  照10-2-14 大甲鎮四十二年度敬老會,民國42年10月16日攝影
1457
  照10-4-1 大甲聯合壯丁團團員合照,昭和9年(1935)攝影
1505
  照10-4-2 社尾女子青年團田植競技會紀念,昭和18年(1943)3月21日攝影
1505
  圖12-1-1 大甲街副街長任用狀
1524
  圖12-1-2 大甲區長任用狀
1524
  圖12-1-3 大甲庄長任用狀
1524
  表12-2-1 大甲地方科舉人員表
1573
  表12-2-2 清代時期大甲巡檢表
1574-1575
  表12-2-3 日治時期大甲行政首長(街庄區長)表
1575
  表12-2-4 日治時期大甲副行政首長(副街長、助役)表
1576
  表12-2-5 日治時期大甲的上級(支廳、辨務署、郡守)行政長官表
1576-1577
  表12-2-6 戰後大甲行政首長(鎮長)表
1577
  表12-2-7 戰後大甲行政副首長(副鎮長、總幹事、秘書、主任秘書)表
1578
  表12-2-8 清代時期大甲中軍守備表
1578-1579
  表12-2-9 日治時期大甲選任民意代表人物表
1580-1581
  表12-2-10 大甲地方節孝人員表
1582
  表12-2-11 大甲的國軍烈士表(臺中縣忠烈祠奉祀)
1583
  表12-2-12 臺灣總督府授臺灣紳章的大甲地方人物表
1584
  表12-2-13 大甲鎮獲得縣級以上模範父親表揚人員表
1585
  表12-2-14 大甲鎮獲得縣級以上模範母親表揚人員表
1585
  表12-2-15 大甲鎮獲得縣級以上好人好事楷模表揚人員表
1586
  表12-2-16 大甲鎮獲得縣級以上特優里長表揚人員表
1586-1587
  表12-2-17 大甲鎮獲得縣級以上績優民政人員表揚人員表
1588
  表12-2-18 大甲鎮獲縣級以上表揚模範及楷模人員表
1589-1591
  表12-2-19 大甲地方早期留學生表
1591-1593
  表12-2-20 大甲地方人士醫師表
1593-1595
  表12-2-21 大甲地方其他傑出人物表
1596-1600
  照12-1-1 郭大用
1519
  照12-1-2 邱從德
1520
  照12-1-3 許天催
1520
  照12-1-4 金鼎三
1521
  照12-1-5 王燕翼
1522
  照12-1-6 王甲壬
1522
  照12-1-7 朱應三
1523
  照12-1-8 朱麗
1524
  照12-1-9 朱江淮
1525
  照12-1-10 黃海
1525
  照12-1-11 謝漢秋
1525
  照12-1-12 杜清
1526
  照12-1-13 杜香國
1527
  照12-1-14 陳協和
1527
  照12-1-15 吳朝宗
1529
  照12-1-16 吳淮水
1529
  照12-1-17 郭榮
1530
  照12-1-18 郭金焜
1530
  照12-1-19 郭燕益
1531
  照12-1-20 郭元鐘
1532
  照12-1-21 郭秋漢
1532
  照12-1-22 郭細寅
1533
  照12-1-23 郭金童
1533
  照12-1-24 陳瑚
1534
  照12-1-25 李進興
1534
  照12-1-26 李欽水
1535
  照12-1-27 李炳焜
1536
  照12-1-28 高積前
1537
  照12-1-29 陳藻芬
1537
  照12-1-30 李城
1538
  照12-1-31 柴田一平
1538
  照12-1-32 蔡家興
1540
  照12-1-33 秋山久七
1540
  照12-1-34 陳煌
1541
  照12-1-35 甲斐普男
1541
  照12-1-36 陳炘
1542
  照12-1-37 董館
1542
  照12-1-38 黃垚龍
1543
  照12-1-39 王錐
1543
  照12-1-40 鄭進丁
1544
  照12-1-41 李榮仔
1545
  照12-1-42 陳後成
1545
  照12-1-43 王對
1546
  照12-1-44 李雅正
1546
  照12-1-45 許等
1547
  照12-1-46 劉雲騰
1547
  照12-1-47 林雨田
1548
  照12-1-48 陳嘉瑜
1548
  照12-1-49 陳嘉邦
1549
  照12-1-50 陳其祥
1550
  照12-1-51 志賀哲太郎
1550
  照12-1-52 郭燕池
1551
  照12-1-53 王大猶
1552
  照12-1-54 王守信
1552
  照12-1-55 王守勇
1553
  照12-1-56 李聰和
1554
  照12-1-57 李燕山
1554
  照12-1-58 頂店梁宅
1555
  照12-1-59 陳坤龍
1555
  照12-1-60 李萬青
1556
  照12-1-61 許天奎
1556
  照12-1-62 薛寄草
1557
  照12-1-63 林麒麟
1558
  照12-1-64 彭清靠
1559
  照12-1-65 張丁貴
1559
  照12-1-66 杜瑞抱
1560
  照12-1-67 黃清波
1560
  照12-1-68 黃清本
1561
  照12-1-69 王元吉
1561
  照12-1-70 郭木榮
1562
  照12-1-71 杜聰朝
1562
  照12-1-72 黃直發
1562
  照12-1-73 陳啟明
1563
  照12-1-74 朱青松
1563
  照12-1-75 張其來
1564
  照12-1-76 何永
1565
  照12-1-77 柯石金
1565
  照12-1-78 郭火旺
1566
  照12-1-79 王清斌
1567
  照12-1-80 吳墩禮
1567
  照12-1-81 張全圭
1568
  照12-1-82 柯莊屘
1568
  照12-1-84 吳墩燦
1569
  照12-1-83 黃江鎮
1569
  照12-1-85 康萬傳
1570
  照12-1-86 貞節牌坊
1571
  表12-4-1 碑碣匾表
1660-1665
  照12-1-1 鐵砧山風景特定區管理所
1604
  照12-1-2 鎮瀾宮
1604
  照12-1-3 登「江山萬里碑」遙望南邊的水美山
1605
  照12-1-4 劍井湧泉
1606
  照12-1-5 開臺聖王祠
1607
  照12-1-6 延平郡王鄭成功塑像
1608
  照12-1-7 蔣公銅像
1609
  照12-1-8 太陽之門〜郭清治
1610
  照12-1-9 儷人行〜郭清治
1610
  照12-1-10 上弦月〜郭清治
1611
  照12-1-11 大地子民-國泰民安∼林文海
1611
  照12-1-12 登高樂〜王秀杞
1612
  照12-1-13 旭日東昇〜許維忠
1612
  照12-1-14 家〜許禮憲
1613
  照12-1-15 搖籃曲〜余燈銓
1613
  照12-1-16 大地〜邱泰洋
1614
  照12-1-17 和平之風〜郭清治
1614
  照12-1-18 滿足〜魏永賢
1615
  照12-1-19 國軍紀念公園入口牌樓
1615
  照12-1-20 白觀音銅像與李天德銅像
1616
  照12-1-21 桂花泉
1617
  照12-1-22 自然工法砌成的駁崁
1617
  照12-1-23 整排筆直的銀樺
1618
  照12-1-24 江山萬里碑
1619
  照12-1-25 不倒翁石敢當
1619
  照12-1-26 顯考昌記曾公墓碑
1627
  照12-1-27 正殿媽祖神龕
1631
  照12-1-28 媽祖伏妖銅雕
1633
  照12-1-29 虎堵石雕
1635
  照12-1-30 鎮瀾宮乾隆癸丑年(1793)菊月雕造之石獅
1636
  照12-1-31 福祿壽三仙與祈求吉慶剪黏
1637
  照12-2-1 文昌祠
1641
  照12-2-2 文昌帝君與五文昌神像
1641
  照12-2-3 正殿「渭水聘賢」彩繪
1641
  照12-2-4 龍堵
1642
  照12-2-5 三川殿彩繪
1642
  照12-2-6 林氏貞孝坊
1642
  照12-2-7 林氏貞孝坊內之碑亭
1642
  照12-2-8 月台上望日南車站
1643
  照12-2-9 遠望舊大安溪橋與鐵砧山
1644
  照12-3-1 佛光山妙法寺
1647
  照12-3-2 孟春里「慈德宮」
1647
  照12-3-3 土地公祠
1647
  照12-3-4 頂店梁宅
1649
  照12-3-5 日南車站前紅樓
1651
  照12-3-6 中山路與蔣公路交叉口
1653
  照12-3-7 蔣公路26號街屋
1653
  照12-3-8 基督長老教會
1657
  照12-3-9 天主聖若瑟聖堂
1658
  照12-4-1 東門義路碑
1666
  照12-4-2 林氏貞節牌坊旌節題捐碑
1666
  照12-4-3 奉憲漳泉牌記
1666
  照12-4-4 貞節坊重修碑記
1666
  照12-4-5 大甲忠烈祠建築獻金芳名錄碑
1666
  照12-4-6 敬祝國姓廟落成碑與鄭成功廟誌碑
1666
  照12-4-7 孔聖紀念石碣
1666
  照12-4-8 虎形紋石敢當
1667
  照12-4-9 路嬌姑媽廟重修樂捐者芳名錄碑
1667
  照12-4-10 永懷領袖石碣
1667
  照12-4-11 慈孝勤儉造像記碑
1667
  照12-4-12 改建後櫻花園植樹碑
1667
  照12-4-13 大甲鎮瀾宮沿革史畫圖碑記
1668
  照12-4-14 第三級古蹟大甲林氏貞孝坊重修碑記
1668
  照12-5-1 「匠師的故鄉」向日葵
1669
  照12-5-2 葵海農場前之荷花池
1670
  照12-5-3 柯莊屘阿嬤
1670
  照12-5-4 陶藝、石雕匠師工作坊
1671
  照12-5-5 中正紀念館
1673
  照12-5-6 鎮瀾宮文化大樓
1673
  照12-5-7 大甲鎮農會「稻米產業文化館」標示銅雕
1675
  照12-5-8 稻米產業文化館
1675
  照12-5-9 帽蓆文化館
1675
  照12-5-10 歷史區:古早糕餅模具展示、大甲懷舊老照片
1676
  照12-5-11 阿聰師糕餅館
1676
  照12-5-12 虎眼大圳
1678
  照12-5-13 虎眼一二圳制水閘
1678
  照12-5-14 大甲芋田
1679
  照12-5-15 青蔥洗滌場
1680
  照12-5-16 瓜園籬下一顆顆潔白圓潤苦瓜
1680
  照12-5-17 松柏港幾棹歸帆
1681
  照12-5-18 大甲苗圃
1681
  照12-5-19 大甲苗圃培育美化造林苗木
1681
  照12-5-20 鎮瀾宮廟埕之「榕樹公」
1682
  照12-5-21 民國84年移植的老榕樹(圖左),921地震後從他地移植的老榕樹(圖右)
1683
  照12-5-22 義和里庄內老榕樹
1683
  照12-5-23 含笑花香常伴「開臺聖王祠」
1684
  照12-5-24 大正2年(1913)臺中廳內務局長龜山平太題字「甘泉」
1685
  照12-5-25 水源地之老松樹
1685
版權頁
1800
出版者
臺中縣大甲鎮公所
出版日期
200901
裝訂
精裝
文獻編號
002054858
冊次號
002
 聯絡我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