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圖書館 | 關於本站 | 網站導覽 | 合作夥伴 | English
首頁 >

典藏資源

>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治時期)

回檢索結果

林朝棨

點閱次數:5235
不開放授權
3.143.211.215
中文題名

朝棨
類型
人物
描述
臺灣第一位地質學家。臺中豐原人。1917年豐原公學校,1923年臺中二中,1928年臺北高等學校理科乙類,1931年臺北帝國大學新設地質系,只有他一個學生。他可以學醫而選地質,受了地質學家早坂一郎的影響。1934畢業,留校當助教;該年與吳嫣嫣結婚。1935年進入基隆顏家的臺陽礦業任「工手」,擔任瑞芳金礦和中央山脈的油田地質、河川地質的探勘工作。1937年早坂一郎安排下,到「滿洲國」新京工業大學任教。1939年到北京,接受北京師範學院和北京大學地質系的聘書;1942年擔任北京師範大學地質系系主任。以其身份幫助許多抗日份子脫離險境。戰後返臺,到臺中師範任教務主任半年,之後任臺大地質系教授。其間協助各地水庫礦坑的建設工作。民國四十一年(1952)省建設廳借調他擔任專門委員兼礦物科科長。至四十三年為止。四十六年完成《臺灣地形》一書。五十二年完成〈臺灣第四紀〉一文,也因此獲得日本東北大學理學博士學位。民五十七年發現臺東長濱八仙洞遺址。翌年撰寫「龍宮貝」的報告,該貝類之前僅發現三枚,存一枚,臺灣一舉發現三枚,且兩枚是活的。次年創立中華民國貝類學會。六十六年退休。七十四年病逝臺北,享年七十六歲。著作有《臺灣地形》、《臺灣地質》等書並編輯《中山自然科學大辭典——地質學》。(郭啟傳)
日期
1910—1985
來源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治時期
國家圖書館
民國92年12月
頁碼:264-265
劉益昌〈臺灣地質界的前輩〉,《臺灣近代名人誌》第五冊(臺北:自立晚報,1990)。

林朝棨〈臺灣之第四紀〉,《臺灣文獻》14,1963。

《貝友》(中華民國地質學會)11,1986。

《演化》(臺大地質學會)8,1986。

莊永明《臺灣百人傳二》(臺北:時報,2000)。

申請清單
 聯絡我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