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圖書館 | 關於本站 | 網站導覽 | 合作夥伴 | English
首頁 >

典藏資源

>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治時期)

回檢索結果

佐久間左馬太

點閱次數:5448
不開放授權
18.225.95.155
中文題名
佐久間
左馬太
其他題名
Sakuma Samata
類型
人物
描述
日本第五任駐臺灣總督。1844年(弘化元年)十二月生,本長州藩武士次男,幼名岡村直矩,十四歲時,過繼給比他少四歲之毛利藩武士佐久間竹之蒸為養子,兩月後,竹之蒸病歿,遂繼承其家業並姓佐久間。1872年(明治五年)任陸軍大尉(上尉)。1874年4月,牡丹社事件時,他以陸軍中佐(中校)出任「臺灣蕃地事務都督參謀」,參與內石門、四重溪之「征臺之役」。1881年二月晉陞少將,任仙臺司令官;翌年再陞中將。1888年五月出任第二師團長。迨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服勤於廣島大本營,翌年四月出任佔領區總督。1896年五月任近衛師團長;1898年九月晉陞大將。1904年五月,日俄戰爭時出任東京衛戍總督。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四月十一日出任臺灣總督,至1915年五月卸職,在任凡九年一個月,是歷任臺灣總督在職最久者。其在任期間,積極鎮壓漢人之反抗,自北埔蔡清琳、羅福星、張火爐,以及林老才,至少鎮壓了十次抗日事件。又頒訂五年理蕃計畫,擴張隘勇線,且架設高壓電鐵絲網、埋設觸發性地雷及電氣地雷以圍堵蕃界。更親自督軍討伐大嵙崁、北勢番、馬利可宛、奇那濟、太魯閣諸蕃,全島共分十二區作戰,動員軍警一萬餘人,以血腥手段強力鎮壓原住民之反抗。在行政方面,他於1909年將全島二十廳政區併合為十二廳,並以其面積及財經地位之輕重分為三等級,其中臺北、臺中、臺南為一等廳,新竹、嘉義、阿猴(屏東)為二等廳,其餘宜蘭、桃園、南投、臺東、花蓮港、澎湖均為三等廳。而為搜括臺灣資源,積極進行產業開發,大肆擴建基隆港與高雄港,闢建阿里山森林鐵道以利林木之採伐和運輸。此外,他更積極移置宗主國的日本農民來臺,以期增加日人之比率以有效控制本島,乃在花蓮港廳和臺東廳兩地漢人較少的地方開闢吉野、豐田、林田、旭、鹿野、鹿寮、敷島等許多「日本村」,移入數千位日本農民。卸任後返日未久,即因在太魯閣剿蕃之舊傷復發身亡,年七十二。(張子文)
日期
1844—1915
來源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治時期
國家圖書館
民國92年12月
頁碼:118-119
小森德治《佐久間左馬太》(臺灣救濟團,1933)。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臺灣總督府》頁97-100,前衛,1994.04。

包恆新編《臺灣知識詞典》頁87,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08。

曾玉昆〈日據時期歷任臺灣總督小傳及施政概述〉,《史聯雜誌》第十四期,頁63-83。

申請清單
 聯絡我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