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圖書館 | 關於本站 | 網站導覽 | 合作夥伴 | English
首頁 >

典藏資源

>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治時期)

回檢索結果

孫元衡

點閱次數:2146
不開放授權
216.73.216.98
中文題名

元衡
類型
人物
描述
字湘南,江南桐城人,由貢生授四川漢州知府。康熙四十二年(1703,一說四十年)遷臺灣府海防同知。會歲旱,令商船悉運米,多者重其賞,否則有罰,南北商艘雲集,臺民得飽而歌。嘗攝諸羅縣篆(四十五至四十七年),興修文廟,建義學。署臺灣府符,創置學田,以資貧士,嚴緝捕,以靖地方。秩滿,遷山東東昌府知府。性溫厚,不屈權勢,所至多有善政。縣民建坊立碑,以示垂愛。在臺任職期間,著有《赤嵌集》四卷,收詩三百六十篇,多係吟詠臺灣風物之作,王士禛為之點定,稱「追蹤長安,躡跡長公」。另有《片石園集》,官漢州時所作。(郭啟傳)
來源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治時期
國家圖書館
民國92年12月
頁碼:362-363
《清詩記事》康熙朝卷。

李嘉瑜〈試論孫元衡的臺灣山水詩〉,《中國文化月刊》186,民84.04。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九人物志,頁122,臺灣省文獻會,民87.06。

申請清單
 聯絡我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