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圖書館 | 關於本站 | 網站導覽 | 合作夥伴 | English
首頁 >

典藏資源

>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治時期)

回檢索結果
點閱次數:628

林維讓

18.191.216.163
中文題名

維讓
類型
人物
描述
字巽甫,又字友遜,淡水枋橋(今板橋市)人。原籍福建漳州龍溪縣。係當時北臺灣之大租戶林平侯之孫,「本記」林國華之長子。曾往廈門從學於陳南金。迨同治元年(1862)其叔國芳歿,乃歸台總管家政。是年戴潮春起事,全台俶擾,新莊楊貢、桃仔園楊德源起應之。德源原為桃澗堡總理,因事被革職,今乃會盟結黨,起應戴萬生,劫掠富戶。維讓與弟維源及眾紳商耆老謀,以計誘殺之。楊貢旋亦伏誅,餘黨皆散,地方以安。翌年臺灣兵備道丁曰健渡台,至艋舺,謀規復彰化,維讓往見之,助餉二萬兩。事平,以功授三品銜。光緒二年(1876),巡撫丁日昌巡視臺灣,邀其至郡相見。時維讓病,命其弟維源往。日昌以海防日緊,而財政支絀勸之:林家為臺灣首富,乃捐銀五十萬兩。越兩年,維讓卒,年六十。維讓性倜儻好士,雖縱橫商界,然租榖出入,悉任管事,不親細務。初,漳泉分類械鬥,歷年不息,且愈演愈烈,雙方不通慶弔者久之。林家本漳州人,初居新莊,因避泉人之勢,遷往大溪,後遷板橋,兩郡人民,楚河漢界,勢如水火,維讓憂之。乃以妹妻晉江舉人莊正,正遂來台,以其科舉聲名,調和兩族之間,並與維讓昆仲結大觀社,集兩郡子弟,月課詩文,給膏火,並時與文藝之士作詩酒之會,於是往來日頻,隔閡日消。若維讓者,可謂富而好禮且好義者也。(張子文)
日期
1818-1878
來源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治時期
國家圖書館
民國92年12月
頁碼:277-278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九人物志,頁442,臺灣省文獻會,民87.6。

《林衡道先生訪談錄》,林衡道口述,卓遵宏、林秋梅訪問、記錄整理,台北:國史館,民85.10。

 聯絡我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