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圖書館 | 關於本站 | 網站導覽 | 合作夥伴 | English
首頁 >

典藏資源

>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治時期)

回檢索結果

沈光文

點閱次數:7422
不開放授權
216.73.216.120
中文題名

光文
類型
人物
描述
字文開,號斯庵,浙江鄞縣人。少以明經貢太學,福王弘光元年(1645)清師渡江,與錢肅樂等迎立魯王監國,授太常博士。隆武二年(1646)閩師潰,扈從不及。聞桂王立粵中,乃走肇慶。以太僕少卿監廣東軍。後粵事不可支,乃自潮州航海至金門,遂留閩。清福建總督李率泰聞其名,陰使以書幣招之,不赴。永曆六年(1652)浮家泛宅,欲入泉州,舟過圍頭洋忽遭颶風,飄至臺灣,遂與中土音耗絕。十五年,延平郡王鄭成功克臺灣,知光文在,大喜,見以客禮。時明遺老亦多入台,各得相見為幸。成功令麾下致餼,且以田宅贍之。翌年五月,成功薨,子鄭經嗣,頗改父之臣與政。光文作賦有所諷喻,或讒之,幾至不測。乃變服為僧,逃入北鄙,結茅羅漢門山中。山外有目加溜灣(今善化)者,番社也。光文於其間教授生徒,不足,則濟以醫。三十七年清人得臺灣,過臺諸遺臣皆物故,而光文亦老矣!閩浙總督姚啟聖招之,辭;又貽書問訊曰:「管寧無恙?」欲遣人送歸鄞。會啟聖卒,不果。時寓公漸集,乃與宛陵韓又琦、關中趙行可、無錫季麒光、華袞、鄭廷桂、榕城林奕、丹霞吳蕖、輪山楊宗城、螺陽王際慧等結「東吟詩社」,揚風扢雅,裒而成集,所稱《福臺新詠》者也。尋卒,葬於諸羅縣善化里東堡,其墓在今台南縣善化火車站附近。今善化鎮尚有光文路、文開橋、斯庵橋、光文橋等以示紀念。光文居臺三十年,自荷蘭以至鄭氏盛衰,皆目擊其事。著有《臺灣輿圖考》一卷、《草木雜記》一卷、《流寓考》一卷、《臺灣賦》一卷、《文開詩文集》三卷。前此寓公,著述多佚於兵火,惟光文獨保天年,以傳斯世,海東文獻,推為初祖,志臺灣者多取資焉。(張子文)
日期
1613—1688
來源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治時期
國家圖書館
民國92年12月
頁碼:187-188
全祖望〈沈太僕傳〉,《鮚琦亭集》卷三十七。

《清史稿》卷五百,頁13838。

《明代十移民詩詠初編》卷四。

《明遺民錄》卷四十四。

《小腆紀傳》卷五十七。

《國朝耆獻類徵初編》卷四十七。

《清朝先正事略》卷四十六。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卷十七人物流寓,頁450。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卷十二人物流寓,頁393。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卷十二人物流寓,頁491。

《諸羅縣志》卷九人物寓賢,頁188。

《台南縣志》卷八人物志,頁77,洪波浪、吳新榮修,民49。

連橫《臺灣通史》二十九列傳一,頁746。

楊雲萍〈臺灣文化的傳統與沈斯庵〉,《南明研究與臺灣文化》。

方豪〈荷據時代的寓賢沈光文〉,《臺灣早期史綱》。

廖一瑾〈臺灣文獻初祖沈光文〉,《臺灣詩史》。

申請清單
 聯絡我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