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圖書館 | 關於本站 | 網站導覽 | 合作夥伴 | English
首頁 >

典藏資源

>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治時期)

回檢索結果

丘逢甲

點閱次數:4773
不開放授權
216.73.216.143
中文題名

逢甲
類型
人物
描述
字仙根,又字仲閼,號倉海,又號蟄庵、螫仙,詩文署南武山人,或倉海君。彰化翁仔社人,後隸臺灣。同治三年生。幼負笈三角仔呂氏筱雲山莊,從吳子光受學。年十四,應童子試,舉院試第一,主考福建巡撫丁日昌贈以「東寧才子」方印。二十五歲,赴中式鄉試,連捷成進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返臺先後主講臺中宏文書院、臺南崇文書院、嘉義羅山書院。乙未割台,逢甲倡議自主。臺灣民主國成立,被推為團鍊使,為義軍首領,負責防守新竹、臺中一帶。臺北淪陷,知大勢已去,乃於七月底內渡,居廣東焦嶺原籍,顏其廬曰「念臺」。自是專心教育。民國元年(1912)卒,年四十九。著有《蟄庵詩存》、《柏莊詩集》、《羅浮遊草》、合輯為《嶺雲海日樓詩鈔》,凡十四卷,共古今體詩一千六百十九首。(林偉洲)
日期
1864—1912
來源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治時期
國家圖書館
民國92年12月
頁碼:67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九人物志,頁456。

尹章義〈日治時代臺灣歷史人物的評價問題—以丘逢甲、羅福星、林茂生為例〉,《臺灣史研究會第一屆臺灣史研討會論文集》,民77.01,台北。

丘秀芷《剖雲行日:丘逢甲傳》(世界河南堂丘氏文獻社,1998)。

《丘逢甲遺作》(世界河南堂丘氏文獻社,1998)。

吳宏聰主編《丘逢甲研究:一九八四至一九九六年兩岸三地學者論文專集》(世界河南堂丘氏文獻社,1998)。

張鳳蘭《丘逢甲之詩學研究》(台北:里仁,1998)。

楊護源《丘逢甲傳》(南投:省文獻會,1997)。

林華《丘逢甲先生平議》(著者,1986)。

陳說義《丘逢甲:清末臺粵仕紳的個案研究》(海外文庫,1957)。

徐肇誠《丘逢甲嶺雲海日樓詩鈔研究》(1993)。

〈倉海丘先生年譜〉,《嶺雲海日樓詩鈔》附錄。

江瑔〈丘倉海傳〉,《嶺雲海日樓詩鈔》附錄。

丘復〈倉海先生墓志銘〉,《嶺雲海日樓詩鈔》附錄。

丘瑞甲〈先兄倉海行狀〉,《嶺雲海日樓詩鈔》附錄。

申請清單
 聯絡我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