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圖書館 | 關於本站 | 網站導覽 | 合作夥伴 | English
首頁 >

典藏資源

>

臺灣碑碣拓片

回檢索結果

護理臺澎兵備道臺灣府正堂蔣德政碑

點閱次數:1247
不開放授權
18.225.56.185
中文題名
護理臺澎兵備道臺灣府正堂蔣德政碑
類型
拓片
主題
碑碣拓片
墓碑
台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
描述
碑碣原文:護理臺澎兵備道台灣府正堂蔣德政碑 竊為政之道,首重利民。利民之事,本無鉅細;然惟經濟無不裕,而後事功無弗周。我大恩憲大人蔣,代受國恩,兩世相業昭垂,功在社稷,尚矣!初下車,即念臺灣僻居海外,民番雜處,最易滋生事端;而其道則在嚴治竊匪,耡抑強宗,使不得生事擾民,共安袵席。今之四境晏如,此其明驗也。而且修城垣以衛民居,設望樓以防民患,崇黌序以正民風,新神廟以庇民事,辯疑獄以重民命,廣賑恤以贍民窮。其經濟事功,彰彰如是!近復兼護首篆,捐清俸,鳩工庀材,重建軍工船廠。而廠前板橋,向為春夏之交,大路積水,不便行旅,因置小橋,以通來往,法良善也。然橋身離地不踰二尺,凡車載之道經乎比者,必起橋然後便行;而藉端漁利之徒或從而生發,窮民稍不遂意,即為爭競,往往如是。公勘驗至此,即為蹙然曰:「此以便民,而實以厲民也」!爰剋日興工,即為另建木橋,加高丈許。上可便輿馬徒行,不得車輛重載。遠近居民經斯道者,實利賴焉。 予小民之歌功誦德,雖屬一己之私;而公之充類至盡,旋飭各鄉保,舉報臺治之有類乎此橋者,均用增改而更張之。將見四境皆遵王道之蕩平,而萬姓共戴仁恩之熙皥也!是為記。 乾隆四十二年三月  日,媽祖樓街眾舖戶、金龍街眾舖戶、車戶方秀仝眾車戶仝叩首立石。
本件碑記為台灣府城媽祖樓等街眾舖戶立石,感戴蔣元樞德政。蔣氏自清乾隆四十年至四十三年(西元一七七五─一七七八年)任台灣府知府,其間曾護理台澎兵備道,治績循善,多所興革創建,頗受民愛戴,而有「蔣公子」的尊稱;其建設甚多,自蔣氏所著「重修台郡各建築圖說」可窺詳略,而傳世的重修碑記與圖碑雖不多,卻是金石學、台灣史、建築史的珍貴資料。碑文曾收錄於「南碑集成」、「碑林圖志」、「明清碑碣選集」。又,關於蔣元樞的生平事蹟,詳見黃師典權所著「三研蔣公子」,刊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歷史學報第十三號(民國七十六年三月)。
花岡岩
額刻碑題
出版地點:台北市
出版者: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輯稿/撰寫:何培夫
攝影者:晏錦文
出版時間:1999
第一排第十七位
日期
清乾隆
乾隆四十二年三月
1777
色彩
黑白
數量
1
尺寸
縱:248公分
88公分
涵蓋範圍-地理
亞洲
台南市中區
中區南門路 大南門碑林
語言
中文
來源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提供拓片底片
本批碑碣拓片由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提供
原件典藏單位(者)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著作權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申請清單
 聯絡我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