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圖書館 | 關於本站 | 網站導覽 | 合作夥伴 | English
首頁 >

典藏資源

>

臺灣碑碣拓片

回檢索結果

文武員弁義士義民兵民人等神位

點閱次數:1774
不開放授權
216.73.216.172
中文題名
文武員弁義士義民兵民人等神位
類型
拓片
主題
碑碣拓片
廟宇
台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
描述
碑碣原文:聯義局民團守禦力戰捐軀各姓名:陳□、蘇七、黃祿、潘締、羅木、施薯、王添、張九、吳戇虎、余壬辰、王漢水、陳水池、林得友、潘黨,一十四名,始終出城與賊打仗陣亡。 同治元年,大目保等庄義民解運油米救城,至收修庄陣亡各姓名:義首林聿成帶勇救城陣亡;義民黃知高、游金和、吳查畝、柳闊嘴、羅五音、林知母、陳阿屘、林容、黃甫、柳昔、林伙、楊吽、江獅、吳春、謝力、林義、駱枋、陳燦、廖分、王氆、黃萍、張真、柳厥、洪在、林雪、劉泉。林義等四名,二年救城陣亡。 城內義民出戰,捐軀三名:義民王無報、黃贊,陳明智。 城、鄉各勇,共計四十四名,奉准建祠。 同治元年,逆賊兩次圍困城池,援窮糧盡,嘉邑義首、義民等折以死守;雖至枵腹絕食,猶復防剿打仗。陣亡各姓名:義首林秉心、王金元、許國輝、林永成、李秉忠、黃騰茂、林西輝、史忠等擊賊陣亡;李順利、葉長恩、楊天來、陳老營、洪玉串、陳新力、洪戇騷、蔡目黎、馬尚恭、許會貴、施乞食、陳查某、馬無牙、林天樓、張大鼻、郭瑞慶、黃水深、吳添子、許玉印、黃猪哥、陳庵戇、黃小萍、賴老深、何添定、陳老隨、廖心登、王友朋、蔡臭頭、董大目、吳老回、郭水連、蔡烏棕、馬德元、王得成、郭文理、沈化龍、陳光坪、薛辛勞、蔡烏獅、郭茶某、劉阿燦、郭永貴、鍾萬、涂丁、方皆、張噲、陳擄、徐二、王忠、邵文、王赤、鄭比、顏福、張欽、楊質、吳鮭、蔡般、蔡猫、江生、賴日、張木、陳臨、黃正、李允、劉精、洪泰、楊守、許好、向瞈、白响、邱猛、王炎、許利、吳生、許賦、許約、賴草、張海、陳華、陳選、張淵、陳運、王厚、許軍、李方、林田、陳芋、林塗、劉崁、羅網、翁芋、劉龍、蔡才、許知、蔡棕、張赤、吳愛、林鑒、許憨、陳秋、洪厚、林武、林如、劉懙、黃牛、陳彭、許□、翁木、李翔、李決、許升、蔡錢、羅累、林進、羅加、許江、蘇貞、蔡彤、黃海、劉惡、林群、姚劉、黃進、陳漢、宋月、陳音、鄭蔭、黃歸、謝寬、蘇芋、盧為、駱榮、許哮、蔡念、黃經、黃華、廖屋、黃善、林降、陳宜、陳螺、陳振、蔡乞、許尚、周撓、楊埔、鄭乞、黃歹、趙尤、黃卯、李武、林斷、陳當、蘇升、許琛、蔡建、郭瑾、王串、陳武、周乙、周印、張標、洪趖、許眼、邵習、蔡套、葉箍、陳士、顏察、林直。以上共二百二十二名,於同治元、二、三、四等年先後守城攻庄,或運糧救城,或隨軍剿辦,與賊接仗陣亡,例准入祀。
清同治元年(西元一八六二年)三月,戴潮春(字萬生)舉事於彰化,九月圍攻嘉義。嘉義城內士紳等組聯義局民團守禦,出城力戰而捐軀者十四名;以及同治元年至四年之間,先後守城攻庄或運糧救城或隨軍剿亂而陣亡的城鄉兵勇、義民等,共計二百六十六人。戴潮春事件平定後,殉難的文武員弁、義士等遺骸合葬於地藏庵側,題名勒石為神位,亦為墓碑之意,並於墓前建昭忠祠以為崇祀。 至日據時期,上述遺骸移至彌陀寺左側山坡,建立義民塔,碑亦移立其側。今日本碑猶有香火,殉難者堪慰矣。碑文曾收錄於「南碑集成」、「明清碑碣選集」。
青斗石
原碑無落款年代
出版地點:台北市
出版者: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輯稿/撰寫:何培夫
攝影者:晏錦文
出版時間:1999
寺左山坡上
日期
清同治
約同治五年
1866
色彩
黑白
數量
1
尺寸
縱:194公分
54公分
涵蓋範圍-地理
亞洲
嘉義市
嘉義市短竹里彌陀路1號 彌陀禪寺
語言
中文
來源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提供拓片底片
本批碑碣拓片由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提供
原件典藏單位(者)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著作權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申請清單
 聯絡我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