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圖書館 | 關於本站 | 網站導覽 | 合作夥伴 | English
首頁 >

典藏資源

>

臺灣碑碣拓片

回檢索結果

阿里山番通事吳元輝碑

點閱次數:2154
不開放授權
3.21.46.129
中文題名
阿里山番通事吳元輝碑
類型
拓片
主題
碑碣拓片
台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
描述
碑碣原文:吾初蒞臺灣也,巡覽阿里山森林;阿里屬嘉義廳治,峰巒襞積,谿壑迴環,而番人馴服,愈於他番,吾甚異之。父老皆曰:「此吳元輝流澤所致也。」吾聞而滋感焉!乃訪其廟賦詩以弔之,將刊山石,顯其潛德,會有命卸事不果。頃者,嘉義廳長津田君,募貲立碑,以書走京師,請吾為銘,嗚呼!此成吾疇昔之志者,寧得不喜而銘之乎? 元輝名鳳,姓吳氏,元輝其字也;清福建漳州平和縣人,考名珠,妣蔡氏,航臺灣居諸羅之鹿□產社。元輝讀書知大義,旁通番語,年二十四為通事。是時移民侵墾番地,有社商、社棍,又有番割介在民番之間,貪殘無饜,元輝憂之,設定軌則,悉心措辦,宿弊漸革,民番悅服。但番每祭必殺人,蓋積習而不可移也。番人屢請馘首,元輝界物,百方開諭不聽,爰設詞延至數年,番以為誑,嗷嗷不已。元輝厲聲謂曰:「殺人者王法所不赦,然予既與汝約矣,其必履之,異日仍有天殃,汝曹悔蔑及也。」戒家人曰:「予將授首,永絕後患!」即命以後事,一家掩泣。屆期徐步赴會,番迫而殺之,始知為元輝,相顧駭去。家人殮之,焚芻靈紙馬禱曰:「公推誠拊循,冀革其非心,今齎恨以歿,靈其不泯,當禍祟番社,靡有孑遺。」遂葬於枋樹腳。元輝之死也番見其橫刀躍馬,馳騁如電;既而陰雨綿延,疫癘大作,死亡相踵。番酋震□,請巫以祓穰,巫曰:「祭吳公之靈,乃可免也。」番即營祭,瀝血埋石,誓不殺人,於是阿里四十八社獷戾嗜殺之習除矣。蓋元輝志識魁奇,有古俠烈風,在職幾五十年,炎瘴厲霧,不憚綏撫之勞,□旦捐軀,使文身鑿齒之,翕然嚮化,此所謂殺身成仁者非耶!元輝生於康熙三十八年正月十八日,歿於乾隆三十四年八月十日,年七十□;配陳氏,子二人,曰汀援、汀巽。鄉人思其流澤,立廟以祀,又可尚也。 抑阿里森林之域,林林焉,總總焉,自改籍以來,謀築鐵路,設電機,具為採辦,而番不唯無害,轉相為力,得發天地之藏,成國家之業,未始非元輝之賜也。津田君既諒之,乃脩其廟,歌詠其事,余復立碑,以嬗於來茲,信為美矣。銘曰:「瞻言阿里山□色,掃開烟霧闢榛棘,庶士交正品物興,協和民番教耕織;疇知獷俗難猝除,慨然授命破頑惑,功在家國澤在民,赫濯聲靈殊莫測。鄉人感激常咨嗟,炭祠明禋報遺德;氣磅礡兮神彷徨,緬成仁兮可矜式,山青青兮水冷冷,碑屹立兮曷有極。」 ……月,原任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從三位勳□等男爵後藤新平譔文。
「吳鳳傳說」屢有爭議,有學術上的研討,也有政治上的抗爭。今日嘉義縣吳鳳鄉改名為阿里山鄉,嘉義市火車站前吳鳳銅像更遭除去,小學教材有關吳鳳的課文也已取消,似乎否定了「吳鳳傳說」的所有價值。然吳鳳廟與吳鳳墓尚存,後代子孫健在;如何釐清「吳鳳傳說」,還予應有的歷史地位,始為學術研究的精神,而非委曲於政治的壓力之下。 吳鳳廟藏有多件碑記,自有不同時代的史料價值。本件碑記乃臺灣總督後藤新平所撰吳鳳成仁事蹟,後藤首先倡議推崇吳鳳與重修吳鳳廟,開啟日人塑造「吳鳳傳說」之先河,本碑可謂重要史料。又,關於「吳鳳傳說」可參考翁佳音「吳鳳傳說沿革考」,刊載於臺灣風物第三十六卷第一期。

原碑照片可參見國家圖書館日治時期明信片資料庫,藏品編號002418062明信片「吳鳳廟庭園內的石碑」。
花崗岩
原碑落款年代與署名遭後人磨平刮去
出版地點:台北市
出版者: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輯稿/撰寫:何培夫
攝影者:晏錦文
出版時間:1999
廟旁左側

日期
日治時期
明治四十五年三月
1912
色彩
黑白
數量
1
尺寸
縱:217公分
93公分
涵蓋範圍-地理
亞洲
嘉義縣中埔鄉
嘉義縣中埔鄉社口村23鄰1號 吳鳳廟
語言
中文
來源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提供拓片底片
本批碑碣拓片由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提供
原件典藏單位(者)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著作權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申請清單
 聯絡我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