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圖書館 | 關於本站 | 網站導覽 | 合作夥伴 | English
首頁 >

典藏資源

>

臺灣碑碣拓片

回檢索結果

古龍山沿革碑記

點閱次數:2039
不開放授權
216.73.216.23
中文題名
古龍山沿革碑記
類型
拓片
主題
碑碣拓片
廟宇
台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
描述
碑碣原文:武當山分鎮台灣古龍山玄天上帝沿革: 本古龍山者,彰邑玄天上帝鎮座之聖地也。其溯源起於乾隆丙辰年間,清兵奉命東渡來台時,恭向武當山迎奉玄天上帝香火隨帶,由南部西仔灣上陸,歷轉仁武山、台南、安平、赤塗崎、彰化、內國姓等地,終于將香火掛在內國姓小路上一株大榕樹頭。因於兵團轉防忘却帶上,致無人奉祀;入晚香火豪光燦爛、祥徵許久,無人發現;適有本地蔡氏兄弟營工該處,夜歸路見豪光燦爛,將之帶回本地奉祀,神威更顯赫。乃邀本地士民鳩工建祠,將香火改像祀於此,號稱「古龍山」。 其廟名之緣起為古者,當時台灣各地尚無奉祀玄天上帝之所,僅以本廟為最古者也;龍者,本廟威鎮八卦山龍脈之穴首,乃取龍字為號也;山者,宮寺之意也。本廟係由武當山直接分香來台之神,故不稱宮或寺,而沿用武當山之山字,聯結為古龍山之所以然也。 創建當時稍具規模,迨至嘉慶丙辰年,首次重建,並立石為記。同治十二年癸酉,二次重修,並立「古龍山」橫匾為記。光緒十一年乙酉,第三次重修,並獻香爐為記。民國九年庚申,第四次重修,並立「帝德同天」橫匾為記。民國四十六年丁酉年,第五次重修,並立壁石為記。民國五十七戊申,第六重修,並立「玄德參天」之金字匾及大理石香爐及雙龍大香爐為記。 茲值重修完竣、廟貌煥然一新,為酬謝玄天上帝保佑境民、神恩浩大,並俾後世知其緣由,謹立沿革石碑乙坐,永垂紀念。 中華民國五十九年歲次庚戌四月廿六日,古龍山總理會暨眾弟子敬立。
古龍山廟主祀玄天上帝,本件碑記係民國五十九年(西元一九七○年)該廟重修落成所立,詳述創建沿革,並及歷次重修情形。敍述詳實、刻工精細,為民國碑記少見。 又,文中提及「嘉慶丙辰年首次重建,並立石為記」,該碑猶存,惜上半殘失,僅見「龍山,慶丙辰重建」諸字;碑材花崗岩,縱二十五公分、橫二十公分。因文字無多,僅予採錄。
花崗岩
額刻雙龍拱珠紋飾,三石合刻
出版地點:台北市
出版者: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輯稿/撰寫:何培夫
攝影者:晏錦文
出版時間:1999
廟埕左側金爐畔
日期
民國時期
民國五十九年四月
1970
色彩
黑白
數量
1
尺寸
縱:182公分
90公分
涵蓋範圍-地理
亞洲
彰化縣彰化市
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二段792號 古龍山廟
語言
中文
來源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提供拓片底片
本批碑碣拓片由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提供
原件典藏單位(者)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著作權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申請清單
 聯絡我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