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圖書館 | 關於本站 | 網站導覽 | 合作夥伴 | English
首頁 >

典藏資源

>

臺灣碑碣拓片

回檢索結果
點閱次數:1312

鼓山招魂碑文

3.138.116.50
中文題名
鼓山招魂碑文
類型
拓片
主題
碑碣拓片
題名碑
台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
描述
碑碣原文:從來義氣堪嘉,經千年而不敝;德名素著,歷百世而常昭。試觀閩與粵之東西列辟也,前清國時釁隙頻生,難免干戈擾動,故自乾隆年間以來屢屢械鬥情狀,傷、斃命者均有。□□人彼何人斯?有如奮不顧身,亦幾以泥塗老。 今當逢帝國彙入版圖,我皇上至德至仁,十易星霜、萬民永賴。而我蕃薯□廳官署之側有鼓山,地脈遠來,鍾靈毓秀,可追溯當日閩粵斃死靈魂。與其閩籍立一義勇公廟於旂尾庄,粵屬設一義勇公廟於大路關庄,曷若將諸靈魂集合於鼓山頂招魂同社,以為閩粵人子若孫享祀不忒。 昔也視如仇讐,今也聯若兄弟,異氣儼如同氣,佛情各具順情。死者已為沾恩,生者亦永為感德,則閩與粵自無含冤抱恨之苦衷焉!雖然閩與粵不僅後先和睦之一端,而有公共利益之義務及培育人才之資用,尤當彰明較著者也。有如蕃薯□區柯必從、龍肚區錘丁伯、涂伯清、月眉區陳大英、張瑞和等莫辭況瘁、俻資俾圳開通,不惟有益於身心,亦且有利於家國。更有如溪洲區陳大俊素本慷慨義舉,愿將自己五十余甲之田園大租金献納為崇文書院費用;觀音亭區游化為萃文書院發起人,瀰濃區林其英等捐資立產、施渡後人,于明治三十八年有二十余甲田園為瀰濃公學校寄附。 則勒石立碑,萬年而不得磨滅。厥後登鼓山而憑眺,閱其碑文,某也義氣足欽,某也德名可慕,遂不禁扼腕當道,以發其志士仁人,永垂而不朽云。 明治三十八年九月 日,□□人蕃薯□廳下,莊塗、周純臣、黃耀光、陳日成、陳星輝、陳連生、陳忠修、蘇玉輝、劉炳華、宋守四、唐肇堯、丁爾音、呂保生、劉元和、何發、江德明等仝敬刊。
旗山昔稱蕃薯寮。自清代乾隆年間以來,當地屢生分類械鬥,閩粵籍人失和,大動干戈而皆有傷亡。前有道光二十一年(西元一八四一年)臺灣道姚瑩建立「同心赴義」牌坊,以安撫民心;後有日據明治三十八年(西元一九○五年)集合閩粵籍人分別建立的義勇公廟,而於鼓山頂招魂同社合祀,以化解閩粵宿怨,即成本件碑記。文中更舉閩粵籍仕紳致力公益善舉的事蹟,以促進地方和睦,誠可謂用心良苦。 今招魂同社已不存在,本件碑記輾轉收藏於旗山鎭公所,待中山公園整修完成後,移立原址。 按,日人於明治三十九年(西元一九○六年)建旗山神社(址即今中山公園內),並清理墓地、開闢荒蕪,乃有鼓山公園的完成(參見上則「鼓山公園記」)。
花崗岩
額刻「鍾靈毓秀」四字
出版地點:台北市
出版者: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輯稿/撰寫:何培夫
攝影者:晏錦文
出版時間:1999
未立,置於中庭
日期
日治時期(1895-1945)
明治三十八年九月
1905
原件與否
複製品
立體資料-拓片
色彩
黑白
數量
1
尺寸
縱:147公分
74公分
涵蓋範圍-地理
亞洲
高雄縣旗山鎮
旗山鎮延平一路499號 旗山鎮公所
語言
中文
來源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提供拓片底片
本批碑碣拓片由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提供
原件典藏單位(者)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著作權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聯絡我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