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圖書館 | 關於本站 | 網站導覽 | 合作夥伴 | English
首頁 >

典藏資源

>

臺灣碑碣拓片

回檢索結果

補置龍山寺大士香田勒名碑記(甲)

點閱次數:1432
不開放授權
216.73.216.40
中文題名
補置龍山寺大士香田勒名碑記(甲)
類型
拓片
主題
碑碣拓片
廟宇
台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
描述
碑碣原文:龍山寺肇自乾隆中間,初闢榛萊,地可十畝。好義者即而垣墉之、樸斲之,而塑觀音大士於座中,所以藉歲時之祭、聯桑梓之恭也。 當時鳩建鉅工,僅晉、南、惠中人者;以泉之販於淡,唯三邑人往來較數。今則明禋幽格,徧四郊矣。然寺在沙麻吉地,廣斥海濱,則未免孟婆颶母顛仆於風、夷廟梁山震憾於地;而榱折棟撓之無惧者,豈非以再造之功與創始者並赫赫在人耳目耶! 今海宇安謐,人和年豐;入是門者,快覩莊嚴,以為斯寺之勝也。藩衛屯山,襟帶坌水,無樹木而幽生,有軒牕而岫列。每當春夏之交,行人遊憩、載酒扶筇,時而綺羅環珮、暗擲金錢,與梵唄聲相酬答,其去迦陵仙界也幾何哉?寺外東南八、九里擺接山莊,有膏腴田數萬頃,夜火篝灯,遙遙與佛座輝映,又恍惚若金布祇園。 嗚呼壯矣!而二、三善信則猶有慮者,謂夫天地、陰陽、風雨之不時,而棟楹、梁桷、板檻之撓折而不可恃也。不防以毀室如鴟鴞,勢將至處堂如燕雀,其何以善持乎後也?於是亟謀諸同志者,隨其雅量,捐置香田;以集裘之力,完補衲之功。若有疾風、迅雷、甚雨,補苴固其便也。即至春歌社舞、一年三祝,亦可以取辦乎其中。此有偹無虞,經久永遠之計。其為再造之功,更何如耶? 予羨其嗣徽增美,能未雨而綢繆;雖治國家之居安思危,其道何以加此。爰因勒石署名,而敬紀其厓略。後之覽者,普廣十方善愿,拓慈悲以心地福田;續千佛名經,傳姓字於金雕玉琢也。豈不懿哉! 晉江孝□陳淑均拜譔。 吳光記捐銀拾大員。軍功職員黃朝陽捐充塗潭庄自己份下田租一半,界址載在契約內付炤。黃振坤捐充下崁田租谷拾石,折銀拾元,久經歷納。吳合瑞、吳評□各捐銀肆員。 武營天后聖母炉內捐銀五拾員,陳傳祖捐銀陸員,順勝號、金染興,各捐銀伍員,楊葉□、陳宗□、詹鏡□、黃測□、黃綢密、王表□、各捐銀參員。周道全、陳佳音、顏寬□捐銀弍員。蔡三元、陳搬□、南隆號、吳來□、邱玉賢、黃媽勤、高沛水、盛吉號、林研□、益記號、蔡潛龍、黃六安、黃清雪,各捐銀壹員。
龍山寺主祀歡世音菩薩,俗稱「觀音大士」。依據陳培桂「淡水廳志」卷十三「古蹟志」所載:「龍山寺,一在艋舺街,泉州安海分派,乾隆三年建。嘉慶二十年地震,僅存佛座;楊士朝、黃朝陽等捐建,士朝子孫助續成之。同治六年,郊商重修。」 本件碑記係清道光九年(西元一八二九年)龍山寺信徒捐置香田紀事,述其緣由、讚其佳舉、頌其功德;文末詳列捐題情形,以誌不忘。碑文曾收錄於「淡水廳志」、「明清碑碣選集」、「北碑集成」。
花崗岩
額刻彤日祥雲、雙龍紋飾,「龍山寺」三字
出版地點:台北市
出版者: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輯稿/撰寫:何培夫
攝影者:晏錦文
出版時間:1999
三川殿左壁
日期
清道光
道光九年四月
1829
原件與否
複製品
立體資料-拓片
色彩
黑白
數量
1
尺寸
縱:188公分
69公分
涵蓋範圍-地理
亞洲
臺北市萬華區
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21號 龍山寺
語言
中文
來源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提供拓片底
本批碑碣拓片由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提供
原件典藏單位(者)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著作權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申請清單
 聯絡我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