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圖書館 | 關於本站 | 網站導覽 | 合作夥伴 | English
首頁 >

典藏資源

>

臺灣碑碣拓片

回檢索結果

義民廟紀

點閱次數:1228
不開放授權
216.73.216.81
中文題名
義民廟紀
類型
拓片
主題
碑碣拓片
廟宇
台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
描述
碑碣原文: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丁酉,彰化林爽文亂,城陷,臺灣知府孫景燧、北路理蕃同知長庚皆遇害;十二月朔,賊陷淡水,知縣程峻自殺,巡檢張芝馨死之;口口十三日,淡水同知幕賓壽同春偕口任巡檢李生椿書口口口口口口合義民萬口千餘人,克復塹城,擒賊党王作舜,口陳寬等口口口口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十日,壽同春口義民駐摀牛欄,追擊賊眾於三十張犁,馬蹶被擄,罵賊不屈死,義民志口口餒,同月十二日,又助官兵克復大肚,同月廿九日,大學士嘉勇公福康安統兵抵鹿港。翌年正月四日捕林爽文于老衢崎,檻送京口口口口口口獎敘義民戰績題奏皇上,知封義勇,繼封懷忠,三賜御口口口口口口賜敕旨口口沾光,咸欽義民死義,改集各處遺骸,滿貯牛車,載至枋寮,牛驅不行,眾悟此是吉穴,遂葬此塚。戴元公施基地塚前建廟,林先坤公募資廟祀,王尚亦力助。乾隆己酉經始,庚戌功造厥成。同治元年,戴萬生亂,彰化、斗六、大甲均陷,淡水同知秋日勤死之。克復時,有義民助官陣亡者及後為捍衛地方戰死者遺骸,皆附葬此塚之左旁。 歲乙末,廟遭兵燹;至明治三十二年重建。溯自嘉慶六年林先坤公施田于新社墘,嘉慶廿二年,劉朝珍公施田于歲乙未,廟遭兵燹;至明治三十二年重建。溯自嘉慶六年林先坤公施田于新社墘,嘉慶廿二年,劉朝珍公施田于二十張犁;後之施田地、資金者亦多,難以悉錄,俱載財產臺帳及勒石,將此祀田輪庄管理、生利置產;現有田六十餘甲,每年春秋二祀,中元十四大庄輪值參拜口口口口供獻豕羊逾千,祀典最盛,可見粵人好義,垂諸千秋而不朽云。 昭和十年乙亥十月 日公立,劉家水拜撰,七十叟劉口口書。
本件碑記係日據昭和十年(西元一九三五年)義民廟勒立,詳述該廟創建沿革、立塚經過、捐置祀業情、中元祭典盛況。
砂岩
額刻碑題,部份碑文風化
出版地點:台北市
出版者: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輯稿/撰寫:何培夫
攝影者:晏錦文
出版時間:1999
觀光花園居庸關左壁
日期
日治時期
昭和十年十月
1935
原件與否
複製品
立體資料-拓片
色彩
黑白
數量
1
尺寸
縱:137公分
74公分
涵蓋範圍-地理
亞洲
新竹縣新埔鎮
新竹縣新埔鎮下寮里43號 義民廟
語言
中文
來源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提供拓片底
本批碑碣拓片由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提供
原件典藏單位(者)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著作權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申請清單
 聯絡我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