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圖書館 | 關於本站 | 網站導覽 | 合作夥伴 | English
首頁 >

典藏資源

>

臺灣碑碣拓片

回檢索結果

五福橋誌

點閱次數:1613
不開放授權
216.73.216.64
中文題名
五福橋誌
類型
拓片
主題
碑碣拓片
廟宇
台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
描述
碑碣原文:聞之寒沍無驚,共仰王朝之制;乖輿有濟,群欽宰執之仁。聚石則為徛,橫木則為彴。此王者所以有因天之時、乖地之利,以盡人之力而建為橋梁者也。 茲塹南由中港而下、後□而上,有中港渡與聯者。又有五福埔長一千餘步,內接長溪、外通大海,水漲則溢岸汪洋,水低則濡泥黏滑;既有厲揭之虞,復有顛危之厄。行人至此,幾嘆迷津;遊子於斯,難禁裹足。爰是,連集後□、中港等處諸富紳、舖戶等樂助捐金,共襄義舉;堆積土石,成建長橋。仍因是埔之義,而名曰「五福橋」。自成而後,人免褰裳之苦,差同雁齒排連;旅無滅頂之憂,何異鼇梁特起!用是美嘉,號於千秋,結遙情於萬里。云爾。 增生鄭如蘭捐銀六十元,職員杜祥喜捐銀四十元,林恆茂捐銀三十元,鄭穎記捐銀二十元。大甲林印山捐銀十元、貢生林亨嘉捐銀十元、生員陳紹熙捐銀十元、後□益勝號捐銀十元、後□泉安號捐銀十元、獺窟曾元舵捐銀十元、貢生陳思銘捐銀十元、監生陳武生捐銀十元、中港洽成號捐銀十元。吞霄湯川盛捐銀六元、獺曾克□捐銀六元、中港恆安號捐銀六元。後□益興號捐銀五元,汛官徐得高捐銀四元、中港林森觀捐銀四元、方啟賢捐銀四元,楊檀捐銀三元,鼇頭元榮號捐銀二元、振昌號捐銀二元、金得勝捐銀二元。仁春………。春源………。裕成………。榮興………。振興………。恆成………。泉利………。和安………。 董事:陳思銘、林亨嘉、杜祥喜、林祥瑞。 同治十一年陽月吉旦,眾紳董建造石碑。民國六十六年原碑損壞,林火順重勒,陳金田臨書。
依據「新竹縣采訪冊」第三本「竹南堡橋梁」所載「五福橋,在縣西南三十里中港渡船頭,為南北往來孔道,中港街適苗栗縣後□之所;長九丈五尺。橋之南壘石塊為之長堤,長一里許;底寬一丈一尺,面寬八尺。同治十一年,紳士鄭如蘭、林恒茂、陳思銘、林亨嘉、杜祥嘉、林祥瑞等倡捐建。」 本件碑記即係五福橋修建紀事,述其原由,詳其捐題;碑文收錄於「新竹縣采訪冊」。 碑原立於中港溪渡頭,民國六十六年(西元一九七七年)慈裕宮以原碑損壞,而依采訪冊所載碑文仿刻新碑,即成今貌;「北碑集成」即據新碑抄錄。
花崗岩
作古新刻,額刻碑題
出版地點:台北市
出版者: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輯稿/撰寫:何培夫
攝影者:晏錦文
出版時間:1999
後院右側碑亭
日期
清同治
同治十一年十月
1872
原件與否
複製品
立體資料-拓片
色彩
黑白
數量
1
尺寸
縱:140公分
60公分
涵蓋範圍-地理
亞洲
苗栗縣竹南鎮
竹南鎮中美里民生7號 中港慈裕宮
語言
中文
來源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提供拓片底
本批碑碣拓片由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提供
原件典藏單位(者)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著作權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申請清單
 聯絡我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