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圖書館 | 關於本站 | 網站導覽 | 合作夥伴 | English
首頁 >

館藏光復後台灣地區官修地方志

>

長濱鄉志  下冊

點閱次數:1385

長濱鄉志  下冊
館藏查詢 管理頁面 字體大小:

3.231.217.107
國圖登錄號

004908475 

題名
長濱鄉志  
編次
下冊
藏品類型
書目資料
媒體類型
圖書
目次
頁2
歷任鄉長、歷任鄉民代表會主席
頁6
長濱鄉古老地圖彙編
頁9
編纂凡例
頁16
第五篇 建設
頁1-2
 第一章 戰前之交通建設
頁2-11
  第一節 道路
頁2-8
   一、荷西時期探金之路
頁2
   二、清治時期開山撫番下的道路開闢
頁2-3
   三、橫跨海岸山脈的數條古道
頁3-5
    (一)安通越嶺古道
頁4
    (二)大庄越嶺古道
頁4
    (三)樟原高寮越嶺古道
頁5
    (四)布農族打獵與移民路徑
頁5
    (五)樂合越嶺古道
頁5
   四、日治時期花東海岸公路
頁5-8
  第二節 橋樑
頁8-10
  第三節 港口
頁10-11
 第二章 戰後國府時期之建設
頁11-24
  第一節 道路
頁11-14
   一、花東海岸公路(省道臺11線)
頁11-13
   二、玉長公路(省道臺30線)
頁13
   三、鄉道
頁13-14
   四、古道之修護
頁14
  第二節 橋樑
頁14-23
   一、黃金橋
頁15
   二、樟原橋
頁15
   三、大壩來橋
頁15-16
   四、北三間屋橋
頁16
   五、南三間屋橋
頁16
   六、真柄橋
頁16
   七、城子橋
頁16-17
   八、長濱橋
頁17
   九、加走灣橋
頁17
   十、粗石橋
頁17
   十一、石坑橋
頁17
   十二、齒草橋
頁18
   十三、掃別橋
頁18
   十四、南掃別橋
頁18
   十五、竹湖橋
頁18-19
   十六、石門橋
頁19
   十七、彭仔存橋
頁19
   十八、寧埔橋
頁19
   十九、北石寧橋
頁20
   二十、南石寧橋
頁20
   二十一、烏石寧橋
頁20
   二十二、旦滿橋
頁20-21
   二十三、堺橋
頁21-23
  第三節 港口
頁23-24
   一、長濱漁港
頁23
   二、烏石鼻漁港
頁23-24
 第三章 都市計畫
頁24-28
  第一節 都市計畫的首次公布實施
頁24-26
  第二節 臺東縣綜合發展計畫中長濱鄉部分
頁26-28
   一、土地使用
頁26-27
    (一)都市計畫區
頁26
    (二)非都市土地
頁26-27
   二、交通概況
頁27-28
 第四章 公用事業
頁29-30
  第一節 加油站
頁29
   一、臺灣中油長濱加油站
頁29
   二、長馨加油站
頁29
  第二節 臺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臺東區營業處長濱服務所
頁29
  第三節 自來水
頁29-30
第六篇 住民
頁31
 第一章 戶口變遷
頁32-57
  一、海岸路線平埔庄
頁32-33
  二、海岸路線阿眉蕃社
頁33-36
  第一節 日治時期人口統計(日明治38年至大正2年)
頁36-45
  第二節 日治時期人口統計(日大正3年以後)
頁45-51
  第三節 國府時期長濱鄉人口統計資料
頁51-57
   一、長濱鄉歷年人口統計表
頁51-54
   二、各村人口統計
頁54-55
    (一)樟原村
頁54
    (二)三間村
頁54
    (三)長濱村
頁54-55
    (四)忠勇村
頁55
    (五)竹湖村
頁55
    (六)寧埔村
頁55
   三、本鄉原住民人口統計
頁55-57
 第二章 原住民社會
頁57-85
  第一節 原住民習俗
頁57-58
  第二節 阿美族
頁58-85
   一、分布與分類概說
頁58-59
   二、種族歷史
頁59-70
    (一)樟原Sra 家族
頁60
    (二)大俱來部落(Tapowaray 或 Saranawan)
頁60-61
    (三)真柄(Makrahay)部落
頁61-63
    (四)石坑(ciwkangan)部落
頁63-65
    (五)永福部落(Mornus)
頁65-67
    (六)巴卡拉阿茲Pakara'ac(南竹湖社區)
頁67-68
    (七)烏石鼻部落(Cidatayay)
頁68-70
    (八)胆曼
頁70
    (九)其他部落
頁70
   三、部落組織
頁70-71
   四、年齡組織(Kapot)
頁71-85
    (一)真柄(Makrahay)部落
頁71-73
    (二)長光(石坑)部落(ciwkangan)
頁73-74
    (三)永福部落(Mornus)
頁74-75
    (四)巴卡拉阿茲Pakara'ac
頁75-80
    (五)烏石鼻(Cidatayay)部落
頁80-82
   五、親屬制度
頁82-85
  第二節 布農族
頁85
 第三章 平埔族
頁85-112
  第一節 加走灣馬卡道族
頁85-99
   一、陸路
頁86-87
   二、海路
頁87-91
   一、系譜:潘石玲
頁91-92
   二、系譜:潘阿和
頁92-95
   三、系譜:潘成來
頁95-99
  第二節 城子埔馬卡道族
頁99-100
  第三節 噶瑪蘭族
頁100-102
 第四章 漢族
頁102-112
  一、清治時期
頁102
  二、日治時期
頁102-108
  三、戰後國府時期
頁109-112
第七篇 宗教
頁113
 第一章 本鄉鄉民宗教信仰概述
頁114-117
  第一節 本鄉寺廟教會之調查記載
頁118-121
  第二節 本鄉宗教信仰概況
頁121-123
   一、樟原村
頁121-122
   二、三間村
頁122
   三、長濱村
頁123
   四、忠勇村
頁123
   五、竹湖村
頁123
   六、寧埔村
頁123
 第二章 漢人道教信仰
頁123-134
  一、南溪土地公會
頁123
  二、樟原天后宮
頁123-125
  三、長濱 鎮濱宮
頁125-127
  四、忠勇
頁127-131
  五、寧埔 寧城宮
頁131-132
  六、長濱 大眾老爺公廟
頁132-133
  七、烏石鼻 大眾宮
頁133
  八、其他祭祀場所
頁133-134
 第三章 佛教
頁134-137
  靈巖寺
頁134-137
 第四章 天主教
頁137-146
  第一節 長濱天主堂區
頁138-146
   長濱天主堂
頁144-145
  第二節 宜灣天主堂區
頁145-146
 第五章 基督教
頁146-176
  第一節 長老教會
頁146-148
  第二節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東部中會
頁148-151
  第三節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東美中會
頁151-171
   一、樟原長老教會
頁151-155
   二、南溪長老教會
頁155-156
   三、大俱來長老教會
頁156-159
   四、真柄長老教會
頁159-161
   五、長光長老教會
頁161-165
   六、田組長老教會
頁165
   七、永福長老教會
頁165-167
   八、南湖長老教會
頁167-170
   九、八桑安長老教會
頁170-171
  第四節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 布農中會
頁171-174
   南山基督長老教會
頁171-174
   第五節 真耶穌教會
頁174-176
   真柄教會
頁175
   南溪教會
頁176
第八篇 文化
頁177
 第一章 文學
頁178
 第二章 碑碣
頁178-186
  一、「中城大榕樹」種植源起告示牌
頁178-179
  二、「烏石鼻社區簡介」碑
頁179
  三、「巴卡拉阿茲(南竹湖社區)沿革」碑文
頁180-181
  四、開闢蘇花臺東公路殉難慰靈之碑
頁181
  五、「北極玄天上帝【忠勇保安宮】歷史沿革」碑
頁181-182
  六、忠勇保安宮「忠勇保安宮歷史沿革」碑
頁182
  七、(八仙洞靈巖寺沿革)碑文
頁183-184
  八、長光教會「教會簡史」石碑
頁184-185
  九、長光教會「教會六十周年紀念意象意義」石碑
頁185
  十、光榮社區活動中心碑文兩則
頁185-186
  十一、中城石龜
頁186
 第三章 神話傳說
頁186-197
  第一節 阿美族
頁186-194
   一、海岸阿美族的祖先傳說
頁186-189
    (一)白守蓮、微沙鹿、阿那龜眉、都威、沙汝灣等社
頁187
    (二)小馬武窟、都歷、加只來、叭翁翁、跋便等社
頁187
    (三)芝路古映社
頁187-188
    (四)姑仔律社
頁188-189
   二、馬蘭社阿美族的起源傳說
頁189-190
   三、秀姑巒阿美族的祖先傳說
頁190-191
   四、長光部落兩則傳說
頁191-194
    (一)Kacaw(卡照)與Sunay(舒奈)七里香式的愛情
頁191-192
    (二)Saraw(大巨人)與金剛山的故事
頁192-194
  第二節 平埔族(西拉雅族)
頁194
   一、紅頭法師潘石玲
頁194
   二、加走灣中庄頭人潘阿興看顧田地軼事
頁194
  第三節 其他
頁194-197
   一、三仙台神話故事中的八仙洞
頁194-195
   二、阿美族與馬卡道族歃血為盟傳說
頁195-196
   三、三間屋古井
頁196
   四、Taporok山(石指山)
頁196-197
 第四章 觀光資源與勝蹟
頁197-217
  第一節 史前遺址
頁197-203
   一、長濱文化
頁197-198
   二、麒麟文化
頁198-199
   三、八仙洞遺址
頁199-202
   四、忠勇遺址
頁202-203
   五、八桑安遺址
頁203
 第二節 勝景史蹟
頁203-215
  一、日治時期神社遺址
頁204-205
   (一)三間屋祠
頁204
   (二)長濱祠
頁204
   (三)寧埔祠
頁205
   (四)樟原祠
頁205
  二、烏石鼻
頁206
  三、三代樟原橋
頁206-207
  四、方舟教
頁207
  五、真柄情人海灘
頁207
  六、金剛山
頁207-208
  七、堺橋
頁208
  八、長光岩棺遺址
頁208-210
  九、八桑安遺址
頁210
  十、長濱平原
頁210-211
  十一、水母丁溪
頁211-212
  十二、加祿盆地
頁212
  十三、南溪桂花步道及倒虹吸管水道
頁212-213
  十四、南溪迴響谷和溼地
頁213-214
  十五、南溪蝙蝠洞
頁214
  十六、石門峽谷
頁214
  十七、其他
頁214-215
  第三節 老樹
頁215-217
 第五章 飲食旅遊產業
頁217-229
  第一節 傳統飲食與老店
頁217-223
   一、阿美族傳統飲食
頁217
   二、鄉內飲食業
頁217-220
    (一)欣逢平價海鮮餐廳
頁218
    (二)晨霄海產店
頁218
    (三)烏石鼻海鮮餐廳
頁218-219
    (四)長濱壹佰號
頁219
    (五)哈地喇
頁219
    (六)其他
頁219-220
   三、阿美族野菜文化
頁220-223
  第二節 傳統老行業
頁223-227
   一、日用雜貨
頁223-224
   二、旅館
頁224
   三、理髮店
頁224
   四、米穀仲賣
頁224
   五、獸肉商
頁224
   六、鍛治屋
頁224-226
   一、協成米廠
頁226
   二、合興木器行
頁226
   三、永興釣具店
頁226-227
   四、長春魚店
頁227
   五、豐良商店
頁227
   六、振東百貨行
頁227
   七、白光美容行
頁227
  第三節 旅社、民宿
頁228-229
 第六章 文化藝術工作者
頁229-236
  第一節 傳統服飾
頁229-233
   一、李光蘭(蘭姐工作室,傳統服飾)
頁230-230
   二、高才媛(綿星行)
頁230-231
   三、陳麗珠(吉拉亞艾手工坊,傳統服飾)
頁231
   四、吳秋妹(真柄家政班,傳統織布)
頁231-232
   五、陳阿財(手工毛線編織)、陳阿國(竹編傳統器具)
頁232
   六、王美惠:南竹湖家政班(傳統織布)
頁232-233
   七、潘嫦娥:傳統噶瑪蘭織布
頁233
  第二節 傳統工藝
頁233-235
   一、賴盈宏(木雕)
頁233-234
   二、黃俊然(獅頭)
頁234
   三、黃建治(沙畫、木雕)
頁235
  第三節 歌唱
頁235-236
   林秀英(昭儀,Masako Tomiko)
頁235-236
  第四節 其他
頁236
第九篇 教育
頁237
 第一章 日治時期之教育
頁238-247
  第一節 日治時期長濱鄉之教育發展概述
頁238-241
  第二節 社會教化團體
頁241-247
   一、國語普及設施
頁241-243
   二、青年團
頁243-244
   三、青年會
頁244-245
   四、部落向上會
頁246
   五、教育教化助長機關
頁246
   六、愛國婦人會臺東廳支部長濱庄分區
頁246-247
 第二章 國府時期之學校教育
頁247-269
  第一節 學前教育
頁247-249
   一、長濱鄉立托兒所
頁247-248
   二、三間國民小學附設幼稚園
頁248
   三、樟原國民小學附設幼稚園
頁248
   四、竹湖國民小學附設幼稚園
頁248
   五、長濱國民小學附設幼稚園
頁248
   六、寧埔國民小學附設幼稚園
頁249
   七、私立田園幼稚園
頁249
  第二節 初等教育
頁249-269
   一、長濱國民小學
頁249-254
   二、寧埔國民小學
頁254-258
   三、竹湖國民小學
頁258-260
   四、忠勇國民小學
頁260-262
   五、三間國民小學
頁262-265
   六、樟原國民小學
頁265-267
   七、南溪國民小學(已廢校)
頁268-269
 第四章 國民中學
頁269-274
  臺東縣長濱國民中學
頁269-274
   一、田徑體育
頁271
   二、舞蹈表現
頁271
   三、棒球表現
頁271-272
   四、其他
頁272-274
 第五章 社會教育
頁275-282
  第一節 圖書資源
頁275-276
   一、長濱鄉立圖書館
頁275
   二、南竹湖社區部落圖書室
頁275-276
  第二節 長濱鄉老人會館
頁276
  第三節 優秀體育人士
頁276-278
   一、棒球 陳鏞基
頁276
   二、田徑
頁276-278
   三、長青田徑協會會員
頁278
  第四節 長濱鄉農會家政班
頁278-279
  第五節 長濱鄉模範父親、母親表揚
頁280
  第六節 長濱天主堂、教會之社會教育
頁280-282
   一、長濱天主堂的原住民足部按摩師傅
頁281
   二、原住民孩童課後輔導
頁281-282
第十篇 人物
頁283
 第一節 鄉賢
頁284-290
  一、潘石玲
頁284-285
  二、高明登
頁285-286
  三、劉連春
頁286-287
  四、潘金龍
頁287
  五、謝成來
頁287-288
  六、陳源順
頁288-289
  七、高清榮
頁289-290
 第二節 宦績
頁290-293
  一、佐藤鏡太郎
頁290-291
  二、陳采臣、陳金耀
頁291
  三、陳光福
頁292
  四、黃連發
頁292-293
 第三節 傳道
頁293-294
  一、鄭亦伊(Agai,名忠僕)
頁293
  二、陳福春牧師
頁293-294
第十一篇 賸錄
頁295
 附錄一、參考文獻
頁296-305
  一、專書、論文集
頁296-303
  二、期刊論文
頁303-305
  三、學位論文
頁305
  四、新聞報導
頁305
  五、網路資源
頁305
 附錄二、長濱大事紀
頁306-335
(長濱鄉志)刊行後記
頁336-343
出版地
臺東縣
出版者
臺東縣長濱鄉公所
人物

撰稿:葉志杰等。

出版年
2015
種類
文件
作品語文
中文
時期
國民政府遷臺以後(1949-)
地區
亞洲
城市
臺東縣長濱鄉
 聯絡我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