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圖書館 | 關於本站 | 網站導覽 | 合作夥伴 | English
首頁 >

典藏資源

>

日治時期明信片

回檢索結果

(高雄名勝)規模宏大的貨物集散運河的全景

點閱次數:1884
216.73.216.152
中文題名
(高雄名勝)規模宏大的貨物集散運河的全景
其他題名
(高雄名勝)規模宏大貨物の集散夥しき運河の全景

The Canal Bustling with the many Ships, Takao.

類型
明信片
主題
攝影作品
聚落、航運
影像-靜畫資料
日治時期臺灣地區明信片
描述
明信片中所見渠道為今高雄港第一船渠,位於鼓山區,為人工開鑿之港道,而照片右方山丘為壽山支脈,左側市鎮則為鼓山區街道。

鼓山區在日治時期稱為哈瑪星(濱線之日語音譯),原為海埔地,日人利用清浚港口的泥沙將高雄港沿岸填築為新生地,並在此建立新式市街,為打狗港現代化的嗃矢,並成為高雄市最早的行政中心。

高雄港原名打狗港,清代時已是鳳山縣最大的漁商兩用港口。同治2年(1863)由於天津條約,打狗正式成為對外的通商口岸,並一躍成為本島主要的國際港。但光緒10年(1884)之後由於中法戰爭,清廷一面興築砲臺、一面將岩石沈於水道,使港口堵塞。日治時期日本政府重新經營打狗港,基於總督府土木局技師川上浩二郎的調查報告,於明治39年(1906)先進行港灣改良工程,第一期築港工程始於明治41年(1908)縱貫鐵路基隆至打狗通車之後,其後築港工程不斷修改擴大,使高雄港成為南部第一大港。而照片所見船渠即第一期築港工程建成的。
在Wakayama印製。

Taisho Hato Brand.

日期
約1920年代
原件與否
原件
色彩
黑白
數量
1張
尺寸
89×136.5(mm)
藏品編號
002417438
涵蓋範圍-地理
亞洲
高雄市鼓山區
涵蓋範圍-時間
日治時期(1895-1945)
來源
購買
原件典藏單位(者)
國家圖書館
國家圖書館特藏組
申請清單
 聯絡我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