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圖書館 | 關於本站 | 網站導覽 | 合作夥伴 | English
首頁 >

典藏資源

>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文物

回檢索結果

巴克禮博士像

點閱次數:1190
不開放授權
3.144.17.93
中文題名
巴克禮博士像
主題
人物
肖像畫
描述
英國宣教師巴克禮牧師(Rev. Dr. Thomas Barclay 1849-1935 )的畫像。

巴克禮牧師是蘇格蘭人,畢業於格拉斯哥大學與神學院,是一位電氣學的專家,也是神學家。為了宣揚基督福音,1875年到達打狗(高雄),1876年至臺南。他為今日的臺南神學院奠下基礎,被尊為臺南神學院的創辦者,在臺灣從事神學教育與宣教工作近六十年。

1884年成立「聚珍堂書房」印刷所,以英國進口的印刷機來印行福音書籍。1885年更以臺語白話字(羅馬字)來發行臺灣第一份報紙「臺灣府城教會報」,就是今日的臺灣教會公報。臺語白話字聖經的翻譯也在他的手中完成。畢生推行以羅馬拼音來記錄庶民語言的「白話字」不遺餘力。

1895年,依照馬關條約,日本軍隊前來接收臺灣,府城紳商懇求英國宣教師出面與日軍協商,允諾不會屠城。巴克禮牧師與宋忠堅牧師為府城擔任和平使者,成功地阻止衝突與殺戮。

1935年於臺南病逝,葬於臺南基督教墓園。在將近六十年的宣教生涯裡,巴牧師屢次克服病痛與挫折,堅守他在十六歲時與上帝所立之約,其信仰風範,為後人所景仰。

這張肖像應長榮中學為歷代校長與「功勞者」所繪的系列畫像之一,底下標明巴克禮牧師暫代校長的年代。長榮中學由英國宣教師組成的教士會所創辦,1885年延攬愛丁堡教育學院的余饒理(George Ede)來擔任校長。余饒理因為夫人不適應臺灣的生活,於1896年底離去,所以1897年全年由巴克禮牧師暫代校長一職。
根據照片所繪黑白肖像畫

日期
任職時間:1897
色彩
黑白
藏品編號
tpchrp-tpc0116
涵蓋範圍-地理
使用地點:長榮中學
來源
國家圖書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文物數位拍攝計畫」
原件典藏單位(者)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委員會
申請清單
 聯絡我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