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圖書館 | 關於本站 | 網站導覽 | 合作夥伴 | English
首頁 >

典藏資源

>

臺灣民間傳說書目-圖書

回檢索結果

神道設教──《搜神記》感應類故事研究Establish Cults by Divinization , To-a research with the interaction tale of ”Soushenji”

點閱次數:481
不開放授權
18.191.212.175
中文題名
神道設教──《搜神記》感應類故事研究
其他題名
Establish Cults by Divinization , To-a research with the interaction tale of ”Soushenji”
類型
圖書
主題
學位論文
民俗傳說
描述
魏晉之世,朝代更迭頻仍,導致社會動盪,民生凋弊。然不破不立,在舊秩序衰頹下,各種不同以往的觀念也開始醞釀,展現了新生的契機。志怪文體便在各種條件的水到渠成下趁勢崛起,蔚為一代之風尚。帝王、文士、釋道之徒將民間、載籍的所見所聞,以搜奇尚實的態度與方法紀錄下來,當中干寶《搜神記》足堪志怪之代表。 然而《搜神記》的著作動機是否如作者序中自言,只有「發明神道之不誣」與「遊心寓目」那樣的純粹?若從干寶留思京房、夏侯之學的背景,與《搜神記》中自己闡發〈五氣變化〉所呈現的思維來看,干寶實則繼承漢代陰陽災異的思想。另外,《搜神記》編纂的時間點與奉詔編修的《晉紀》雷同,干寶既然在《晉紀》中大談「天人感應」、「天命」及昭示天意的災異現象,遑論《搜神記》這樣合乎己用的內容與題材。因此在正史有闕、詩文作補的史官傳統下,《搜神記》的創作或可說是為補《晉紀》不能暢所欲言的神道設教之闕。因此《搜神記》「訪行事於故老」與古之稗官採集「街談巷語,道聽塗說」的寫作手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志怪」信而有徵的紀實有著深刻的庶民觀點,寓有同「小說」一般,讓「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的勸諫功能。因此,潛藏於「發明神道之不誣」的宗教信仰與「遊心寓目」的文學自覺裡頭,另有作者隱匿不彰的神道設教企圖寓於其中。 干寶的神道設教展現在書中的「兆應」與「果報」兩端。其中兆應故事多「考先志於載籍」,有著作者選裁上的取捨,大量的咎徵透露出勸上的形跡。報應故事則藉鬼神為賞善罰惡的形上力量,從善因善報與惡因惡報的連結過程中,強化在亂世中逐步顛簸衰頹的倫理道德,同時也爲庶民覓得一個精神上的出口。
出版
臺中市
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
日期
2006
數量
129
語言
中文
原件典藏單位(者)
國家圖書館
申請清單
 聯絡我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