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圖書館 | 關於本站 | 網站導覽 | 合作夥伴 | English
首頁 >

典藏資源

>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治時期)

回檢索結果

詹振

點閱次數:2355
不開放授權
216.73.216.253
中文題名

類型
人物
描述
抗日義軍首領。臺北五分埔莊人。世業農,以勤奮起家。光緒二十一年(1895)清廷割臺,五月下旬,日軍在澳底登陸,攻取瑞芳、基隆,陳兵獅球嶺,將窺臺北。六月六日,日軍少尉三木率兩中隊犯水返腳(今汐止),雇漢奸施某為嚮導,掠錫口(今臺北市松山區),沿途燒殺淫擄,極其殘暴。而在籍五品軍功陳春光竟恬然無恥,不顧民族大義,助暴日為虐,於是地方糜爛益甚。振在鄉聞之,大忿,乃聚集莊中獵戶二百餘人,各執利器,沿途截斷電線,破壞鐵軌,進攻錫口街,並逮捕春光,責其抗日。迨振退,春光仍與日軍勾結如故。翌年一月,振復攻錫口,焚春光宅。日軍還擊不勝,急調新竹守備隊支援,亦不支。五月,日軍組討伐隊精銳五百人,搜索臺北各莊。振所部難以生存,乃合林李成以北山(大屯山)為基地,出沒北基、北竹之間,遇小股日軍則伏襲殲滅之。其後振會義首簡大獅、陳秋菊、徐祿等,糾合千數百人,謀規復臺北城,於1897年5月8日晚出擊,大獅、秋菊自南攻,徐祿由西進,振則領慣戰者越圓山仔取大稻埕。唯日軍早有風聞,嚴為之備,各通衢要道均置重兵。且雙方武器相去懸殊,日軍有大炮、槍械,義軍或僅有刀矛,又無後援,強行進攻,徒增傷亡,遂敗績。適基隆河漲潮,振與所都聚集河岸,欲渡不及,日軍復自高地發炮轟擊,死傷大半。振亦殉難。或謂振實未死,見事不可為,乃變姓名,隱於羅東經商云。(張子文)
日期
?-1897
來源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治時期
國家圖書館
民國92年12月
頁碼:646
《臺北市志》卷九人物志,頁85,王國璠纂修,臺北市文獻會,民59。
申請清單
 聯絡我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