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圖書館 | 關於本站 | 網站導覽 | 合作夥伴 | English
首頁 >

典藏資源

>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治時期)

回檢索結果

許林

點閱次數:1394
不開放授權
216.73.216.143
中文題名

類型
人物
描述
日據時期臺灣齋教著名人士。彰化鹿港人,光緒三年(1877)生。1895年日本領臺後,投身警界為刑事(士),因恪盡職守,屢獲官廳表揚。惟其個性粗暴,迨皈依齋教龍華派,性情改變,日趨溫厚謙和,而對鰥寡廢疾者尤致同情,遂於1910年在鹿港創設博濟院以救濟孤貧。兩年後辭去警察職務,專心於宗教工作,常在鹿港之慎齋堂、恩德堂活動。其在齋教中屬「壹是堂」派,法名普樹,祖堂則在福建福清縣觀音埔。1913年乃與慎齋堂主施炮、彰化曇花堂堂主林柱(法名普能),一同前往大陸參謁祖堂,並由總恥普梅口傳密語心法,授為傳燈,列「太空」位。而依慣例,蒙授傳燈者,領有「續祖傳燈」牌,擁有替清虛以下齋友晉階之權力,在龍華齋教中,成為一方傳道領袖。於是引起日方重視,1915年與施炮同為日本曹洞宗佈教補助囑託。是年臺灣總督府新廳舍落成,特召開「臺灣共進會」以示慶祝,佛教名僧基隆月眉山靈泉寺善慧法師、觀音山淩雲寺本圓法師、齋教名人黃玉階等共在會場中設立「佛教大演講會」,宣揚佛法。許林亦北上參與,與諸人逐漸建立關係,於是譽望日隆,名聞全島。迨1920年臺灣齋教之龍華、金幢、先天三大派聯合組成「臺灣佛教龍華會」,設總本山「天龍堂」於嘉義平頂山。1922年被聘為佈教主任,係會中唯一專職教師,常住天龍堂。是年南瀛佛教會成立,被推為理事兼幹事、講師,同時接受曹洞宗中學林之邀請為講師,而每有講習會,必定參與,遂儼然為全臺齋教之代言人。復積極從事社會教化工作,分別擔任臺中刑務所囑託、曹洞宗大本山別院全臺布教師囑託,及彰化、員林、豐原三郡社會教化囑託。1925年11月出席東京召開之「東亞佛教大會」,宣讀〈宗教與教育之關係〉論文,另發表〈佛教與社會之關係〉之演說。大會結束後,乃參詣京都本願寺,得度為僧,從此篤信真宗教義。返臺後極力鼓吹真宗信仰,並在員林籌建雙林寺,而為本願寺本山在員林之佈教所。1933年(昭和七年)因病去世,年五十五。(張子文)
日期
1877─1933
來源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治時期
國家圖書館
民國92年12月
頁碼:454-455
江燦騰《臺灣佛教百年史之研究》頁237,南天書局,1996.03。
申請清單
 聯絡我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