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圖書館 | 關於本站 | 網站導覽 | 合作夥伴 | English
首頁 >

典藏資源

>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治時期)

回檢索結果

張福興

點閱次數:1497
不開放授權
216.73.216.143
中文題名

福興
類型
人物
描述
新音樂家。苗栗頭份人。從小顯露音樂天分,1906年國語學校畢業後,與陳漢妹結婚,公費保送東京上野音樂學校器樂本科。學成返臺後執教母校與臺北二中。1920年組織第一個管弦樂團「玲瓏會」。1922年應總督府之聘,作山胞音樂調查,在日月潭附近採集,出版臺灣第一部原住民育樂集--《水社化蕃杵音及歌謠》。1924年出版支那樂東西樂譜對照《女告狀》。1926年以病為由辭職,赴東京。1927年回臺,任職第一高女。1932年任東京留日學生宿舍高砂寮寮長,次年一月辭職。經營肉品罐頭。1934年投入流行歌壇,任職勝利公司文藝部。發行〈路滑滑〉與〈臺灣日月潭杵音及番謠〉等曲盤。1935年擔任「臺灣歌人協會」理監事。1936年離開勝利公司。他任職勝利公司時間雖不長,但經其籌畫,使勝利取代哥倫比亞登上唱片業王座。光復後,任省立師範學院音樂系教授,編寫國小音樂教材。退休後,致力佛教音樂研究。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已發心向佛。四十年皈依慈航法師。隨心妙法師採集梵貝音樂。佛曲採即是張福興晚年對臺灣音樂最大的貢獻,計有四冊採譜,共六十七首。四十三年去世,享年六十六歲。(郭啟傳)
日期
1888─1954
來源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治時期
國家圖書館
民國92年12月
頁碼:433-434
張彩湘〈我父張福興的生平〉,《臺北文物》4:2,民44.08。

莊永明〈臺灣新音樂之父--張福興先生〉,《臺北市文化人物略傳》頁51-66,臺北市文獻會,民86.05。

莊永明〈臺灣新音樂之父〉,《臺灣紀事》頁216,時報文化, 1989.10。

林進發《臺灣人物評》頁6。

莊永明〈臺灣近代第一位音樂家〉,《臺灣也代名人誌》第一冊頁85,(臺北:自立晚報,1987)。

陳鬱秀、孫芝君《張福興-近代臺灣第一位音樂家》(臺北:時報,2000)。

申請清單
 聯絡我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