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圖書館 | 關於本站 | 網站導覽 | 合作夥伴 | English
首頁 >

典藏資源

>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治時期)

回檢索結果

鄭成功

點閱次數:2148
不開放授權
3.133.128.223
中文題名

成功
類型
人物
描述
明清之際抗清民族英雄。福建泉州府南安縣石井鄉人。父芝龍,少時經商日本,娶日女田川氏,光啟四年七月十四日(1624年8月27日)生成功於日本平戶千里濱(今長崎縣松浦郡),初名福松。崇禎三年(1630),芝龍遣弟芝燕迎回中國。見而偉其相貌,名之曰森,字明儼。年十五,補弟子員。迨清兵入關,福王立於南京,封芝龍為南安伯,鎮福建。時成功年二十一,入太學,師事徐孚遠與錢謙益,謙益偉其器識,字之曰大木。南都亡,芝龍等擁立唐王於閩,是為隆武帝。帝見鄭森少年英俊,賜姓朱,改名成功,拜宗人府宗正,典禁軍,以附馬都尉行事,尋晉封忠孝伯、招討大將軍。隆武二年(1646)清兵入閩,芝龍降,成功苦諫不聽。旋帝后及母氏皆罹難,大憤,乃辭文廟,焚儒服,起兵抗清,文移稱「大明忠孝伯招討大將軍罪臣國姓朱成功」,中外咸稱「國姓爺」。翌年,永明王即位於肇慶,改元永曆。乃遙奉正朔,收金、廈、海澄為基地,明遺臣及芝龍舊部多歸之。轉戰浙閩粵沿海,數敗清兵,軍聲頗振。永曆八年(1654)封為延平王。十三年,率大軍攻至南京城下,因輕敵敗績,退返金廈。主力喪失,侷促一隅,慮孤島難支,適大員何斌來獻圖,乃決定東征,取臺灣以為根本之地。永曆十五年(1661)三月率二萬五千人,自金門料羅灣東航,中泊澎湖,於四月一日登陸鹿耳門,海陸戰皆捷,復敗荷蘭援軍,圍熱蘭遮城凡八閱月,至十二月十三日(1662年2月1日),荷蘭長官揆一出降,定降約十八條,結束荷蘭對台三十八年之殖民統治。遂以赤嵌為安平鎮,總號臺地曰東都,並行中國郡縣制,設一府二縣,府曰承天,分南北為萬年、天興二縣。進而撫輯番社,招徠移民,屯田墾荒,整編軍隊;正圖生聚教訓,再行大舉,永曆十六年五月八日(康熙元年,1662年6月23日)因熱病去世,年僅三十九。(張子文)
日期
1624—1662
來源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治時期
國家圖書館
民國92年12月
頁碼:724-725
鄭克塽〈先王父墓誌〉,《臺灣詩薈》第八號,1924.9。

江樹生《鄭成功和荷蘭人在臺灣的最後一戰及換文締和》(臺北:漢聲雜誌社,1992)。

黃典權《鄭延平開府臺灣人物志》卷下〈延平王三世〉。

余忠信編薈《明延平王臺灣海國紀》,商務,民26.5

《重修臺灣省通志》人物志〈延平王世家〉。

《臺灣割據志》。

《臺灣鄭氏記事》。

《臺灣鄭氏始末》。

江日昇《臺灣外記》。

《賜姓始末》。

申請清單
 聯絡我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