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圖書館 | 關於本站 | 網站導覽 | 合作夥伴 | English
首頁 >

典藏資源

>

臺灣碑碣拓片

回檢索結果

開蘭吳沙夫人墓碑記(甲)

點閱次數:2213
不開放授權
216.73.216.19
中文題名
開蘭吳沙夫人墓碑記(甲)
類型
拓片
主題
碑碣拓片
台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
描述
碑碣原文:向聞賢婦勤事稼穡者,昔有陳仲子伉儷,灌圍食力,傳為千秋美談。而本縣吳沙夫人不矜父富,荊釵布裙,勤苦甚於士庶;勗夫渡台篳路啟彊,奠定宜蘭設治之基,其懿德遠超於古人矣! 夫人姓莊,名梳娘,字勤慈;於乾隆十六年(公元一七五一年)十月廿二日出生於福建省漳浦縣小山城之望族。自幼聰慧,習岐軒之術,佐父懸壼濟世。及笄,父慕鄰舍吳沙好俠尚義、胸懷大志,即以勤慈妻之。而八閣多山,耕種不易,於乾隆卅八年(一七七三),夫人與沙攜手渡海來台。初寓三貂社,藉知蛤仔難地廣人稀,正符墾拓之策;沙乃與夫人共商,毅然於嘉慶元年(一七九六)九月十六日進據烏石港南,築土圍墾,即今之頭城也。是地,打馬□社番兇悍異常,傾其族相拒,沙弟吳立死之,故未敢續進。迨至翌年,卅六社平埔番遍患天花痘症,死亡枕藉;夫人乃以採藥製成妙方授沙乘機示惠醫治,救活甚眾,番人感其德,即分地付墾,遂得次第開至二圍、三圍。 嘉慶三年季冬,吳沙逝世,夫人矢志守節,繼先夫未竟之遺志,領導姪兒吳化等墾至四圍、五圍諸地;未幾,終底於成。夫人日理墾務,積勞成疾,於嘉慶十三年(一八○八)十一月卅日駕鶴西歸,享年五十有七齡。子孫遵其遺囑,卜葬於宅後田陌旁,座向東與先夫墓陵(貢寮鄉仁里村)遙遙相望。 夫世之賢婦,相夫齊家者實多,然能助夫來台,涉蠻荒深入蛤仔難開彊拓土,為炎黃子孫奠定萬年之基者蓋亦少矣!後世宜以民族巾幗英雄尊之。茲值佳城重修,爰敘其崖略,以彰其德,永垂不朽耳。 宜蘭縣長李鳳鳴敬立。 中華民國六十七年季夏之月。
吳沙夫人墓重修後,宜蘭縣長李鳳鳴為感念吳沙開拓蘭陽、夫人輔佐亦有功勞,乃立碑記述莊氏生平,用以崇德報功,並永垂不朽;時在民國六十七年、西元一九七八年。
觀音山石
首行碑名
出版地點:台北市
出版者: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輯稿/撰寫:何培夫
攝影者:晏錦文
出版時間:1999
中心前
日期
民國時期
民國六十七年季夏
1978
原件與否
複製品
立體資料-拓片
色彩
黑白
數量
1
尺寸
縱:183公分
82公分
涵蓋範圍-地理
亞洲
宜蘭縣礁溪鄉
宜蘭縣礁溪鄉吳沙村開蘭路78號旁 吳沙社區活動中心
語言
中文
來源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提供拓片底片
本批碑碣拓片由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提供
原件典藏單位(者)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著作權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申請清單
 聯絡我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