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圖書館 | 關於本站 | 網站導覽 | 合作夥伴 | English
首頁 >

典藏資源

>

臺灣碑碣拓片

回檢索結果

重建先農壇碑記

點閱次數:1834
不開放授權
216.73.216.143
中文題名
重建先農壇碑記
類型
拓片
主題
碑碣拓片
台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
描述
碑碣原文:蓋聞民以祀神,神以佑民;欲祈民福於無窮,在妥神靈之有所。況祀典之廟、粒食攸關,尤屬當務之為急乎!蘭□□嘉慶十五年始棣版圖,所有應設庙宇疊經□造。迨十七年間,翟前任奉建先農壇在於南關外,坐北向南,崇祀聖像;凡遇迎春、勸農、春秋常雩,守土官長循例舉行,四方於是乎觀禮焉。不意於道光二十八、九等年,連遭風雨損壞;洎咸豐二年,全行倒塌、片瓦無遺,權將聖像移供武庙內。如是者有年,前幾任官欲修不果。 余蒞篆後察悉,十年來雨暘,不若屢損田禾者;職是之故,為蘭計,肅然思所以重建之。伏維神農大帝肇興稼穡、澤遍生民,使天下萬世永賴耒耨之利;我國家春祈秋報,鉅典煌煌,合亟設立神壇以昭誠敬。 余嘗覽舊時遺址,謂其砂水坐向不相朝顧,甚非神所憑依處也。特於南關外親擇地基視定方位,坐東而面西,格合坐卯向西兼乙辛、辛酉、辛卯分金;前有泮水與芳勝環抱,上有玉山與叭哩相當,如□「一水護田將綠遶,兩山排闥送青來」詩句。 余履勘之下,取其格局完美、氣象堂皇,不但大有可占,且冀文風丕振。維時識堪輿□具在,僉以余言為然,計即決矣!第工料一切,勢須鳩貲備辦;所可喜者,蘭營都閫府黃公遇春敬神愛民,與余為同志,首先捐俸以為之倡。即諭飭職監林國翰、舉人黃讚緒、職員林啟勳、職監黃玉瑤等,齊集公所會議章程,按照閤屬官番隘界上、中、下則各款田園,每甲勸捐番銀四角餘,各量力佽助以資土木之需。 □幸都人士感發興起、踴躍樂輸、眾志成城,俾久廢得舉,洵為開蘭以來所未有之盛事也。至諸務較繁著,□昭應宮住持僧良法仝為經紀焉。於是召匠庀材、選良監督,本三月初三日興工,迨六月初十日報竣。製從其樸、料置其堅,總期廟貌長存,垂諸永遠;隆享祀之報,普美利之庥。神,靈也,而民福寓之;是則余之所厚望者耳! 茲因規模粗具,用誌緣起,並泐於石,以公同善云。是為記。 咸豐捌年六月穀旦,特調臺灣噶瑪蘭民番分府即補府正堂長白富謙立。
依據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卷三(上)「禮制」所載:「先農壇……嘉慶十七年通判翟淦奉建,道光五年陞倅呂志恆安設牌立,重加修葺。……其左另有五穀神祠,凡耕耤、迎春、常雩皆祭於此。」 本件碑記係清咸豐八年(西元一八五八年)噶瑪蘭廳通判富謙重建先農壇紀事,首述緣起,次明遷建情形,末記參與有功人員。是役,三月興工,六月竣工,春祈秋報遂有處所。碑文曾收錄於「北碑集成」。
砂岩
額刻「雙龍搶珠」紋飾,每行末句沒入碑座
出版地點:台北市
出版者: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輯稿/撰寫:何培夫
攝影者:晏錦文
出版時間:1999
廟埕右側
日期
清咸豐
咸豐八年六月
1858
原件與否
複製品
立體資料-拓片
色彩
黑白
數量
1
尺寸
縱:156公分
71公分
涵蓋範圍-地理
亞洲
宜蘭縣宜蘭市
宜蘭縣宜蘭市神農里神農路72號 五穀廟
語言
中文
來源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提供拓片底片
本批碑碣拓片由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提供
原件典藏單位(者)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著作權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申請清單
 聯絡我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