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將稻穗收割後,經過曝曬,便收藏在穀倉中。每天清晨要煮食時,再取出所需的稻穗,舂杵去殼。所以,台灣各地原住民均有杵、臼等舂米工具。
這些舂米器具多為木製,各族的器形不大一樣,如泰雅族的木臼,口淺、腰細,與其他各族較為不同,鄒族、邵族的木臼外形幾呈直筒狀。舂米的杵多為木製,長度約八十公分,杵的中段較為細小,方便手執,杵的器形,各族亦有不同。
本類圖片有二十三張,按族排列,泰雅族的圖片最多,有十一張,其餘依序有邵族、鄒族、排灣族及阿美族人捣米的圖片。
說明 本張係實寄片,Gaogan群,或寫作合歡群,主要分布在桃園縣復興鄉一帶。
捣小米的原住民婦人 本張約於1930年代發行。 藏品編號:4562 說明 原圖說明:「(番地風俗)在霧靄瀰漫的山谷番地中,聽到了平和的搗粟米的聲音,就像是讓週遭瞬間明亮起來一般的動聽。配合著閒適的番歌,清早便搗著粟米餅作為早餐的番婦,這樣的風景如同詩歌一樣的優美啊。」
搗小米的排灣族婦人 本張約於1910年代,在日本東京Sekishindo印製,台北「藤倉書店」發行。 藏品編號:4030 說明 1905年9月森丑之助所攝,圖中乃排灣族Tokubun社婦女舂?小米的情景,左側是他們的住家,右前方是穀倉。Tokubun社可能是漢人所稱的「大龜紋社」,屬排灣族恆春上群,居於今屏東縣獅子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