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現代台灣人來說,明信片幾乎是快被遺忘了的書信工具,大概只有出國旅遊的觀光客或是明信片的收藏迷還能惦記著明信片。明信片是近代社會的產品,便捷的信息往來媒介,但若加上圖像,便成為趣味盎然的觀賞品。 明信片的起源 最初,明信片只能在各國內部使用,1878年第二屆萬國郵政聯盟(Union Postale Universelle)大會在巴黎召開,會中協議國與國之間可以使用明信片,使得明信片更為風行,隔年日本亦發行所謂的「國際郵便葉書」。 早期明信片只有列印簡單的線條、花紋與說明文字,到了1880年代才有附加圖像的明信片,其中一面留白,可以書寫收信人姓名、地址,另一面則是圖像。 同一時期,1885年萬國郵聯同意私人印製的明信片亦可作為信件使用,商人為求明信片的暢銷,配合當時攝影技術的發展,為明信片加上各類的圖像,內容廣泛,風土民情、人物肖像、現代建築、美術作品均成為明信片的題材,十九世紀末,這類圖像明信片也流行於中國,到了二十世紀上半葉,則是圖像明信片(picture postcard)的黃金年代。 對現代人來說,什麼時代以前的明信片才稱得上是「老」明信片,似乎頗難定義,由於國家圖書館目前收藏的這批明信片均屬日治時期,因此,本文所謂的老明信片即指此而言,亦即1945年以前,在日本、台灣出版的有關台灣的明信片,而此一時期的台灣老明信片,就全球的明信片發行史來說,正處於明信片在世界各地最盛行的年代。 明信片是西洋產物,英文稱postcard,法文、德文或西班牙文的稱呼法均類似,即由post(郵寄) 與card(卡片)兩字合成,日本稱為「郵便葉書」,簡稱「葉書」,由郵政省發行者,又稱「官製葉書」;加印繪畫或相片者,稱「繪葉書」。一般明信片多為單片,另有「往復葉書」,即兩張明信片,收信人收到明信片後,再將其中一片寄給發信人,等於是回條之意。 台灣的明信片小史 台灣最早的現代郵政可以追溯至1888年(光緒14),當時福建台灣巡撫劉銘傳仿照西洋郵政辦法,在台北府城設立「郵政總局」,當時信件係以重量、途程遠近計價,似乎尚未發行明信片;1895年台灣民主國時期,安平海關麥嘉林(C.A. McAllum)印製甚多的獨虎郵票,唯未見明信片。 從1895年開始,台灣由日本統轄,故台灣的明信片轉屬日本郵政系統,其發行、格式、稱謂均受日本影響。 自1873年以來,日本已發行「官製葉書」,故1895年以後,台灣應有日本官方發行的明信片流通,至於私人製作的明信片尚不允許使用;雖然1885萬國郵聯已同意私人發行明信片,但日本遲至1899年才同意私人製的明信片可以寄往外國,隔年則頒布「私製葉書」的製作規定,開放民間製造,此時日本已佔台四年,故台灣最早的私人製明信片應在1900年以後才有。另外,郵便法在1900年閏八月八日才施行於台灣,故在1900年以前,台灣即使有人使用明信片,亦應是日本印製,由日本人帶來台灣使用,但數量可能不多。 1902年日本發行最早的「繪葉書」,即「萬國郵便連合加盟二十五年紀念」,一套六枚,其後幾年,日本的「繪葉書」極為流行,如1904-05年間日俄戰爭爆發,日本遞信省發行以此戰爭為主題的圖像明信片,前後八系列、四十七種,引發民眾購買熱潮,每逢發行日前,徹夜排隊,等候購買。此後,日本官方、民間習於發行各種紀念明信片集,明信片迷亦在各地發起交換明信片的聚會,台灣作為日本的殖民地,亦受此風潮影響。
1905年(明治38),台灣出現一場明信片的交換會,地點是在台北的丸中溫泉,可見日本的明信片熱傳到台灣。當年台灣總督府亦首度發行所謂的「紀念繪葉書」,紀念所謂的始政十週年(從1895年六月至1905年,日本在台統治已屆十年),其後每逢所謂的始政紀念日,台灣總督府會發行所謂的紀念繪葉書,另外,遇到一些重要事件,如1923年日本皇太子來到台灣,亦有紀念繪葉書。 明信片按書寫格式有直式、橫式兩種,日治時期多屬橫式。發行數又有單片、雙片(即收件人可再寄回其中一片)的不同,甚至有連片的形式。至於郵資,有直接將郵票印上明信片,大部分的明信片未附郵資,須另外購買。
日治時期的明信片,依其圖像粗細不同,可分為三類,影像最細緻者,屬照片製成的明信片,此類數量不多。其次則是用珂羅版印刷的明信片,此種卡片因未使用網版,圖像較細緻,但難以大量生產,大正時期漸為平版印刷取代,平版印刷的明信片,放大後可見明顯的顆粒。 至於色彩方面,初期為黑白影像,後來使用植物與礦物染料,手工彩繪,此類明信片別有風味。1910年代開始有彩色明信片,初期的多色印刷並不如現今之分色製版,而是印刷過程中著色,色彩不自然,到了1930年代,彩色印刷才盛行。
圖像明信片的發行到了1930年代開始走下坡,可能與照片的普及有關,由於印刷術的發達,新聞、雜誌與書籍日益大眾化,甚至電影亦漸受重視,一般人比以前更容易接觸到照片、影像,使得圖像明信片發行盛況不再,銷售量下跌。 社會與攝影的對話 明信片是非常平民化的藝術,大量生產,任何人都可以廉價購得,很容易吸引人們的收藏,當時明信片的主題非常多樣,如名勝、美人、人物、建物、災害、事件紀念、動物、植物、藝術作品、風俗民情,容易引人注意、欣賞。 明信片的流行其實是受益於攝影技術的發展。攝影誕生於十九世紀的歐洲,1840年代此項技術隨著歐洲人傳到東方,洋人紛紛在亞洲主要商埠設立相館,賣相片賺錢。十九世紀下半葉照相技術日益進步,到了二十世紀初,攝影已能表現出較豐富的社會內容。 相片容易被人閱讀、理解,進而接受,對於攝影者來說,這是一個抒發個人感情,表達對藝術、人生或是政治問題的手法,對閱覽者來說,圖片是那麼真實、可信;對於統治者而言,則是喚醒公眾覺悟或者是文宣洗腦的工具,換言之,不管使用者的目的是什麼,攝影使得大眾傳播變得非常便利。 1895年日本佔領台灣後,日本人對新領地台灣產生極大的興趣,為了統治台灣,新設立的台灣總督府固然設立各種機構,對台灣的風俗、民情進行調查,除了文字資料外,亦留存甚多攝影照片,這些照片或是存檔,或是刊於官方出版品,當然有些變成明信片上的圖片。 同一時期,日本學者亦受政府委託,或出於研究興趣,先後來台調查,如伊能嘉矩、鳥居龍藏、森丑之助等人,均留下甚多文字與圖像記錄;日本商人亦視攝影為時髦商品,來台開寫真館,在台拍攝照片賣錢,這些照片亦會製成明信片出售營利。 當時的攝影技術雖較上一世紀成熟,但仍不普遍,當時人買明信片,與其說是為了通信,不如說是為了明信片上的圖片。對日本人來說,台灣是個新奇的領土,島上的南國風光令日本人感到好奇,來台工作或遊歷的日本人可以買些明信片寄給家鄉的親朋好友,作為紀念。而對台灣人來說,明信片同樣是時髦的商品,加上當時旅遊的風氣並不普遍,明信片上的都市建築或是原住民的人像、服飾,同樣引人注目。人們不再仰賴道聽途說,而是可以依靠影像見到寫實的景物。 古今之變 現代人要以怎樣的心情欣賞這些老舊明信片,也許有人喜歡這些明信片圖像中特有的美感,一種消逝的、不復見的情懷,但又好像與兒時記憶有些糾葛;有些人特別喜愛使用過的老明信片,數十年前的某人在明信片留下一些私人訊息,讓後代的人們有種窺探當年生活的樂趣;又或者有些人是為了學術的目的,想在老明信片的圖像中找到蛛絲馬跡,探索無言的前塵舊事。 影像中的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整個時空環境早已改變了。明信片是種無名的藝術,是某個時代、某個區域人們的集体趣味,它們曾經是某個個人的私有物,但它們的風格是屬於那個時代。置身於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撫視著泛黃的老明信片,是否會想在一張張的影像間拼湊出上一世紀的風華容顏。 用影像解讀歷史,用歷史解讀影像,老明信片留待讀者們的品味與觀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