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前言 統治篇 服裝篇 人物篇
世紀容顏首頁
武裝勇士與狩獵篇 建築與交通篇 參考資料 網站地圖
 

台灣原住民的生產活動以農業種植為主,但是對原住民男性來說,狩獵與漁撈仍是他們重要的工作。

漁獵有時是個人單獨行動,亦有集體行獵。如果是集體行獵,得到獵物就按習俗均分。在漁獵活動中,擅於漁獵者,能領導族人獵得較多野獸,往往會成為部落團體的領導人。

清代方志《續修台灣府志》描寫原住民狩獵的情景:「捕鹿名出草,或鏢、或箭,帶犬追尋」。原住民的獵物以山豬、鹿、羌為主,除供食用、祭祀外,獸骨、獸牙可以當裝飾品,獸皮可以製成衣服,獵物的皮、肉亦可與漢人換取鹽、鐵、布、毛線等物品。

原住民的漁撈活動,因地形限制,通常是在山溪間捕魚,靠海的原住民如阿美族、達悟族則駕船出海捕魚。

在山溪捕魚時,原住民會使用有毒的植物如魚藤,作法是用石頭將魚藤捣碎,在溪流上游處釋放毒液,魚類因麻醉而漂浮在水面,原住民男女在下游揀拾。

原住民也使用鏢槍叉魚,清朝官吏六十七編纂的《番社采風圖考》記載原住民如何鏢魚及處理漁獲:

本張社頗精於射,又善用鏢鎗,上鏃兩刃,桿長四尺餘,十餘步取物如攜,嘗集社眾,操鏢挾矢,循水畔窺遊魚噞耇浮沫,或揚耆輒射之,應手而得無虛發,便生噉之,醃漬則反取微臭者以為佳。

對原住民來說,漁撈的重要性不如狩獵與農耕,只有達悟族,因居地四周臨海,捕飛魚成為重要的生產活動。

本類圖片有十六張,編排為三部份,首先是原住民出獵的裝扮,有八張;其次是獵宰山豬圖片三張;最後有漁撈圖像五張。在這些圖像中,可以見到原住民帶著獵狗、持長矛、刀,嘴含煙斗,狀似愉快地集體出外打獵,另有獵捕山豬、屠宰山豬的情景,相當珍貴。


右圖為排灣族出獵的裝扮 右圖為排灣族出獵的裝扮、左圖為排灣族婦女的結婚服飾
本張明信片約於1920年代發行。
藏品編號:4166
出獵的台東布農族Habi社人 出獵的台東布農族Habi社人
本張約於1930年代,台東「小野寫真館」發行。
藏品編號:4230
說明
狩獵的泰雅族青年 狩獵的泰雅族青年
本張約於1920年代,台北「生番屋商店」發行。
藏品編號:4173
說明
外出打獵的鄒族原住民 外出打獵的鄒族原住民
本張約於1920年代發行。
藏品編號:4590
說明
外出打獵的賽夏族大隘社人 外出打獵的賽夏族大隘社人
本張約於1920年代,在日本印製,台北「騰山寫真館」發行。
藏品編號:4095
說明
出獵前集合的泰雅族Tabaho社人 出獵前集合的泰雅族Tabaho社人
本張約於1920年代,在日本印製,台北「山一」發行。
藏品編號:4188
說明
出獵的泰雅族Takatsukasu社人 出獵的泰雅族Takatsukasu社人
本張約於1920年代發行,在日本印製。
藏品編號:4190
外出打獵的泰雅族人 出獵的泰雅族人
本張約於1920年代發行。
藏品編號:4586
外出打獵的泰雅族人 獵豬的原住民
本張約於1920年代發行。
藏品編號:4204
外出打獵的泰雅族人 獵豬的泰雅族原住民
本張約於1920年代,埔里「柯保安商會」發行。
藏品編號:4686
外出打獵的泰雅族人 布農族人處理獵到的山豬
本張約於1920年代,在日本印製,台北「騰山寫真館」發行。
藏品編號:4097
說明
外出打獵的泰雅族人 台東原住民捕魚的裝扮
本張約於1920年代,在日本印製,台東街寶町「林商店」發行。
藏品編號:4744
外出打獵的泰雅族人 用弓箭射魚的原住民
本張約於1920年代發行。
藏品編號:4748
外出打獵的泰雅族人 捕魚的阿美族人
本張約於1920年代發行。
藏品編號:4746
外出打獵的泰雅族人 捕魚的阿里山鄒族達邦社人
本張約於1930年代,在日本印製,台北「生番屋」發行。
藏品編號:4577
說明
外出打獵的泰雅族人 捕魚的日月潭邵族人
本張約於1920年代發行。
藏品編號: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