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住民在較早的時期,曾穿著用樹皮製作的衣服,不過到了二十世紀初期,他們的布料主要依賴麻布與獸皮,至於棉、毛線則是從漢人交易而來。 苧麻是各地原住民主要的衣服原料,從種植、採收、剝皮、曬乾、紡紗、絡紗、煮線、整理經線到織成方布等步驟,過程非常繁瑣,亦相當耗費時間、人力。 原住民製成麻線後,使用天然的植物或礦物染料,將麻線染成紅、黑、黃等顏色,再利用自製的織布機織布,學者稱這種織布機為「水平背帶織布機」,通行於東南亞一帶。 織布機最顯著的器形,是一木筒狀的木箱,寬約一百公分,通常使用樹幹鑿空而成,織布時,織布者利用腳踏木箱及腰部的木夾撐開經線。 由於人體的限制,這種織布機製造的布,其長度、寬度固定。布織成後,原住民使用簡單的縫製技術,將布製成上衣、裙、披肩等衣服式樣。 織布以泰雅族最為盛行,女子從小即參與剝麻、紡紗等工作,通常在十六、七歲時已能自行織布,女性如果織布技術精湛,往往能得到族人的讚賞。 除了布料外,居住山區的原住民如鄒族、布農族,亦裁製獸皮為衣,獸皮得自於鹿、羊、羌、豹、熊等動物,原住民獵得動物後,須經剝皮、張皮、括皮及揉皮的過程,有些族群還會將動物的頭蓋骨製成帽子。 本類圖片有二十二張,前三張是原住民紡線、整經線的圖片,第四張是製作背袋的情景,再來十六張是織布的過程,主要為泰雅族婦女工作的情形,最後兩張是原住民縫紉的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