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建忠(靜宜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沈芳序(靜宜大學中文系碩士班)合編 日據時代 1944~1945年 一九四四年 ‧五月 《台灣文藝》創刊於台北,台灣文學奉公會發行,長崎浩與林秋興編輯,為日文月刊。 ‧七月 《旬刊台新》創刊,●平一編輯兼發行人。台灣新報社發行。 ‧九月 《一陽周報》創刊於台中市,每週六出版,發行九期,同年十一月十七日出刊後停刊,由楊逵主編。 △ 《文學小刊》創刊於台北,由朱點人、周清壽組的文學同仁社發行。 一九四五年 ‧十月 《政經報》半月刊創刊於台北。發行人陳逸松,主編蘇新。一九四六年八月停刊。 △ 《前鋒》週刊於台北市創刊,廖文毅為發行人兼總編輯,台灣留學國內學友會發行,十六期因二二八事件,延至一九四七年四月於 上海出刊,共發行十八期。 ‧十一月 《新新月刊》於新竹市創刊,至一九四七年一停刊,共發行八期,發行人黃克正,主編黃金穗。 △ 《台灣青年》創刊於台北,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直屬台灣區團部刊物,發行人李友邦,一九四六年七月出版第十期後停刊。 ‧十二月 《現代週刊》於台北市創刊,吳克剛主編,現代週刊社、東方出版社和台灣開明書局先後發行,至一九四六年十一停刊,共 發行卅二期。 △ 《新聲月刊》(日文)創刊於台北市,由植田富士太郎主編,新聲月刊社發行。創刊號上,刊有魯迅〈藤野先生〉的日文譯文。
‧038 新大眾 ‧創刊時間:1944.12 ‧停刊時間:? ‧出版地:台北市 ‧發行單位:台灣藝術社 ‧本刊簡介 由《臺灣藝術》改名的綜合性文藝雜誌,主編為江肖梅。因為當時已經進入戰爭後期,皇民奉公會認為《臺灣藝術》有故意引導台灣意識的意味,才改為《新大眾》。內容包括和歌、短歌、徘句、小說、劇本、日記、散文、問題懸賞,甚至還有漢詩徵選,頗具有大眾取向。值得注意的是在短歌、徘句這類日本傳統文體的入選作品中,也發現很多位台人作者,可見當時台人對於日文使用的純熟度、對日本詩體的掌握,都已經到達很高的程度。刊中作者有陳火泉、江肖梅、龍瑛宗、吉村敏、西川滿、鶴丸詩光、林茂生、新垣宏一等台、日作家。
‧040 政經報 ‧創刊時間:1945.10.25 ‧停刊時間:1946.7 ‧出版地:台北市 ‧發行單位:政經報社 ‧發行人:陳逸松 ‧本刊簡介 以台灣政治經濟課題為主的中文雜誌,具有強烈批判精神,向國民政府的統治提出異議。《政經報》雖是政經雜誌,但也刊登文藝作品,如新體詩歌、小說、隨筆、作家訊息、名言錄等等,重要文章有賴和遺稿〈獄中日記〉(一卷二期~五期)、王白淵〈回憶錄〉(一卷二期~四期、二卷一期),以及呂赫若的中文小說〈故鄉的戰事〉(二卷三期~四期)。
‧041 新風 ‧創刊時間:1945.11.15 ‧停刊時間:? ‧出版地:台北市 ‧發行單位:昌明誌社 ‧本刊簡介 台灣戰後創刊的第1份綜合性文藝月刊。本刊本來要命名為《光華》,後來聽說《南方》雜誌也改此名,主編陳鐓厚向魏潤庵、龍瑛宗諮詢,最後定名為《新風》。戰後初期,台人對於「光復」感到十分興奮,也正處於統治權交替之間的空窗期,言論變得很自由,因而週刊、旬刊如雨後春筍一般的冒出來。但是在本刊創刊之前,尚未有月刊的出現,陳鐓厚有鑑於此,為了推廣文藝,便向著名作家、古典詩社邀稿,發行本刊。刊中有三分之一是「日文欄」。全部內容有小說、散文、新舊體詩、時論、讀者投書等。作者有林述三、吳漫沙、陳鐓厚、林達川、陳薰村、龍瑛宗、賴起鑑等,作品內容瀰漫著對「光復」的欣喜之情,以及對新政權的歌頌。
‧043 現代週刊 ‧創刊時間:1945.12.10 ‧停刊時間:? ‧出版地:台北市 ‧發行單位:現代週刊社 ‧本刊簡介 以社會評論、時事報導為主題的刊物,該刊聲明其宗旨是:「闡揚三民主義、傳播民主思想」,刊中作者對於台灣人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日本文化在台灣的盛行感到十分的不滿,因而大聲疾呼的要求政府要儘速把台灣人「中國化」,他們認為:「台灣的文化,應該是中國的文化」。該刊作者有吳克剛、邵沖霄、范壽康、陳兼善、沈雲龍、韓逋仙、游彌堅、丁名楠等。(附記:1971年7月在新竹也有與本刊同名之刊物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