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建忠(靜宜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沈芳序(靜宜大學中文系碩士班)合編 日據時代 1939~1943年 一九三九年 ‧ 二月 《月來香》創刊,是當時台北高等學校學生邱炳南創辦的詩誌。 △ 《台灣風土記》為台北日笑山房創刊,編輯西川滿,是一鄉土研究誌,至隔年四月發行四期後停刊。 ‧ 四月 《紅樹》創刊於高雄,前身為《海響》雜誌,編輯初為春田操,後為小林土志朗,是詩歌性質的雜誌。 ‧ 六月 《兒童街》是台北兒童藝術協會創刊的機關雜誌,編輯初為吉川省三,繼為竹內治。 ‧ 八月 《野葡萄》為台北野葡萄詩社創刊,編輯野村志朗。 ‧ 十月 《荒地》創刊於嘉義,為松井奈駕雄編輯之詩誌。 ‧ 十二月 《華麗島》創刊於台北,是台灣詩人協會的機關雜誌,西川滿、北原政吉編輯,僅出版一期。 一九四○年 ‧一月 《文藝台灣》創刊於台北,編輯西川滿,是台灣文藝家協會的機關雜誌。該誌提倡「外地文學」,是戰爭期與官方關係密切的 最重要的文藝雜誌。於一九四一年二月改組,由文藝台灣社繼續發行,並於二卷二期起由雙月刊改為月刊,一九四四年一月以響應 戰時體制而以七卷二期為終刊號。 ‧三月 台灣藝術社創刊《台灣藝術》,主編黃宗葵,後改名《新大眾》。 ‧四月 台灣社創刊《台灣》,編輯齊藤男,以短歌、詩創作為主。 一九四一年 ‧五月 台北啟文社創刊《台灣文學》,主編張文環,至一九四三年十二月,發行第四卷第一期後停刊,為日文季刊。該刊為戰爭期台 灣文學的大本營,與《文藝台灣》的立場時相對立。至一九四三年十二月發行至四卷第一期停刊。 ‧七月 《民俗台灣》創刊於台北,發行人金關丈夫,編輯池田敏雄。在皇民化運動時期,該誌收錄台灣風俗民情、俚諺、民謠等,頗 為難得。 △ 《風月報》改名《南方》,期數自一二一期起。
‧028 臺灣藝術 ‧創刊時間:1940.3 ‧停刊時間:1944.12 ‧出版地:台北市 ‧發行單位:台灣藝術社 ‧ 本刊簡介 台灣在日治時期發行量最大的文藝刊物,每月最高曾發行四萬份。初創時每期僅發行四千份,後來由江肖梅擔任主編之後,學習日本暢銷的文藝雜誌《文藝春秋》,編輯方針採取廣泛文化路線,除了純文藝之外,還包括政治、經濟、時事評論等,果然日漸暢銷,發行量為其他文藝雜誌所不及。主要作者有江肖梅、張文環、呂赫若、龍瑛宗、楊逵、王昶雄、吳濁流等。除了漢詩欄之外,幾乎全部以日文發表。1944年12月,為了配合皇民奉公會,協調之後乃改為《新大眾》。
‧030 臺灣文學 ‧創刊時間:1941.5.27 ‧停刊時間:1943.12 ‧出版地:台北市 ‧發行單位:啟文社 ‧發行人:張文環 ‧ 本刊簡介 戰爭期間刊行的文藝雜誌,由於中文遭禁而全面使用日文,與日人為中心的《文藝台灣》雜誌相抗衡,但亦有日人參與其中給予援助。曾刊載張文環〈藝妲之家〉、呂赫若〈財子壽〉、吳新榮〈亡妻記〉、楊逵〈無醫村〉等重要作品,反應台灣人在戰爭、「皇民化」時代的立場,鄉土色彩強烈。民國三十二年二月賴和逝世,製作〈賴和先生追悼特集〉(三號二卷),由楊逵、楊守愚、朱石峰等人撰稿緬懷。
‧031 南方 ‧創刊時間:1941.7 ‧停刊時間:1943.8 ‧出版地:台北市 ‧發行單位:南方雜誌社 ‧發行人:簡荷生 ‧ 本刊簡介 由《風月報》改名的綜合性文藝刊物。更名的緣由是因為主編吳漫沙認為《風月報》名稱不雅,且漸與內容不符;另外,也為了擔負起「時代的使命」,不再過著吟風弄月的生活,乃改為「南方」。但是此後稿源日漸減少,主要靠著陳世慶、林荊南、雞籠生、吳漫沙等人的小說維其命脈。藉著本刊傳播中國意識與中國白話文(非「台灣話文」),「但能維護祖國文學於一天,就是一天的責任」,因而受到當局的壓迫而不得不停刊。但是從最初創刊至此,總共發行達六年,總共約190期,實為當時諸雜誌中最長命者。
‧033 新建設 ‧創刊時間:1942.10 ‧停刊時間:? ‧出版地:台北市 ‧發行單位:皇民奉公會中 央總部 ‧ 本刊簡介 日治時期一份以時事議題、文藝作品為主要內容的日文刊物。內容還包括當時奉公會座談的紀錄(主題有關於都市疏散、台灣徵兵制的實施等)、漫畫小品、戰爭其所需要的心理建設等。作者以日人為主,如庄司進一郎、山下進太郎、阿部定雄、竹林住人;也有少數台人,如楊雲萍、周得春、洪晁明(漫畫)。其文學作品則有小說、短歌、日記、散文等。
‧034 (緣草) ‧創刊時間:1942 ‧停刊時間:1947 ‧出版地:台中市 ‧發行單位:銀鈴會 ‧ 本刊簡介 由「銀鈴會」發行的同人刊物。我國新詩在戰後匯合了兩股傳統,一是橫的移植——如紀弦、覃子豪等戰後移民詩人群;一是縱的繼承,就是延續日治時期創作的本島詩人群,即所謂「跨越語言的一代」。而創辦於1942年的「銀鈴會」便是後者的代表性社團。該會是由台中一中愛好文藝的同學所組成,成員早期僅10餘人,後增加到30餘人。《緣草》從創刊到停刊,所刊登的都是日文作品,包括新詩、童謠、小說、徘句、短歌、隨想、詩歌鑑賞等,採用油印雙月刊發行。作者有路徬石(張彥勳)、曉星(許清世)、矢瀨卓(陳茂霖)、似而非歌人(詹明星)、生(朱商彝)等。戰後因為語言的阻礙(各報刊日文版陸續停刊)、228之後白色恐怖的巨大壓力,而於1947年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