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雜誌與台灣文學的發展密切相關。使用「文藝」而不用「文學」,是因為這些刊物雖以文學為主體,但大部分還包含電影、藝術、音樂等領域。將文藝雜誌學科化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當前台灣並不重視這類知識體系的建構,過去,我曾在《文訊月刊》製作過「報紙副刊特輯」,並提出「副刊學」的名稱;也曾企畫過「文學雜誌特輯」,今提出「文藝雜誌學」,希望透過和「副刊學」的對照,更能深化當代文學與傳播的關聯性研究。 ‧ ‧‧‧‧全文請由PDF檔下載
文學發展與文學媒介的關係,是不可也無法分割的。法國文學社會學家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在他的《文學社會學》一書中,起筆就說:「所有文學活動都是以作家、書籍及讀者三方面的參與為前提。」換句話說,作為一種社會學的領域,文學脫離不開作家、媒介以及讀者三方的互動。探究一個國家的文學發展,無法忽略作家、作品,以及前述兩者對於社會所起的影響與意義。從文學的視角來看,社會是由文學反映出來的;歷史是由文學書寫出來的——介於社會的橫切面和歷史的縱切面之間,文學通過媒介(手稿、書籍、雜誌、報紙副刊、網路)方才彰顯了它對當代與後代讀者的影響,從而再現(representation)了歷史與社會的形貌。 ‧ ‧‧‧‧全文請由PDF檔下載
大地風雲起,河山變顏色。短短的一陣驚天動地的震撼之後,一個六百萬人的島嶼上,一下子就擠進了六十多萬個手執干戈的人。那是一個經濟蕭條、百廢待舉的年代,也是一個有著高度戰爭威脅的年代。因此,在這塊充滿不確定感的土地上,人們的日子都是用驚恐與苦悶撐起來的。‧ 全文請由PDF檔下載
一、校園詩刊與世代論 限於高中(含)以下校園詩刊史料較為匱乏,本文對於校園詩刊的討論著重在大學校園的層次。什麼是校園詩刊?在一般論者眼中,校園詩刊乃具學生身分的新詩愛好者所編輯出版的詩刊,其組成分子以創作人口為主,通常是先有一個校園詩社,再有校園詩刊,兩者關係是共生的。雖說此定義不免有偏狹之處,校園中的新詩愛好者不只學生,還可能包括教職員工,不過由於針對大學校園中寫詩的學者,詩壇習以「學院詩人」稱之,為避免混淆,本文也就遵循慣例,把校園詩刊定位為大學學生詩人及少數不寫詩的新詩愛好者經營的刊物。不排除不寫詩的人口理由乃在新詩愛好者本不只創作者,參加校園詩社/刊而不寫詩,就失了作為社員的合法性,這是有待導正的誤識。‧ ‧‧‧全文請由PDF檔下載
學院之樹─《文學雜誌》、《現代文學》與《中外文學》雜談 ◎何雅雯 國立台灣大學中文所博士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