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台北人都知道台北曾經有一座城,有城樓、城牆,但這一座城究竟是什麼面貌,大家的印象可能很模糊,因為城牆在一百年前已拆除,只剩下幾座城樓孤立在大馬路中。
國家圖書館的數位資料庫「台灣記憶」中,收藏不少與台北城有關的圖片,雖然都是日本統治初期的圖像,仍可以窺見早期台北城的風貌以及後來的變遷。今年適逢建城一百二十週年,重睹這些圖片,也許讀者們會感到興趣。
台北城完工於1884年,但建城的決定則要追溯至1874年沈葆楨奏請建立 台北府,而更大的歷史環境,則是與十九世紀中葉以後北台政經情勢的變化有關。
清代台灣政經中心一直是在台南府城,但是十九世紀中葉台灣開放口岸,外國商人前來貿易後,由於茶、樟腦的生產地集中在台灣北部丘陵地帶,使得淡水、大稻埕的商業貿易快速發展,外國商人、傳教士在此活動,台北的商業、外交事務漸多,引起清朝官吏的注意。
|
1874 |
年來年來台籌辦防務的沈葆楨重新檢討全台形勢,認為台北「實全台北門之管鑰」,決定在艋舺地方設府,統轄彰化以北之政務。
|
1875 |
(光緒元)年十二月奉旨允准設府,但在第一任台北知府林遠泉任內,並未築城,知府留在新竹辦公。1879(光緒5)年三月淡水、新竹分治,第二任台北知府陳星聚正式移至台北辦公,築城事務始轉趨積極。
陳星聚,河南人,1873年任淡水廳同知,1877年署台北府知府,一直至1885年卒於任,十餘年間參與北台政務,台北建城即在其主持下完成。
|
1879 |
年三月台北知府陳星聚出示一份公告,謂「城基、街道均已分別勘定」,開始招建民房。由於城基位置雖勘定,但原址本是水田,地質鬆軟,因此陳星聚在城牆預定地中植竹培 土,改善地質。
|
1881 |
岑毓英擔任福建巡撫,渡台籌防,認為台北府城尚未建立,「不足以資捍衛」,對台北建城之事甚為重視,1882年即「督同官紳布置、修築府城,添紮砲台、營碉各事」。
當時築城的經費是按台北府轄下的行政單位,由民間派捐,如新竹縣分攤十萬元、宜蘭縣十萬元、淡水縣二十萬元,各縣再由縣內業戶平均分攤派捐。另一方面則曉諭北台富商巨族認捐,譬如板橋林家曾稱要捐獻十萬,後來捐二萬六千餘元。台北陳霞林家族亦有捐款。
|
1882 |
年時曾在廣東聘雇工匠百餘名,由香港乘船來台。建築學者李乾朗根據台北城的工法,認為可能是潮州方面的匠人。
|
1901 |
年伊能嘉矩調查台灣各城的建築,記載台北城是1882年一月二十四日興工,1884年十一 月竣工。總工費四十二萬餘元,城牆一丈,需費銀一百二十五元,東側城牆築造更為堅固,工費為一百四十元。
台北城是清代台灣唯一的石造城,石材取自大直山的安山岩,台北挖掘捷運時,曾挖出不少台北城基址石條,取出後,已移做芝山岩步道。
台北城為長方形石城,有五個門樓,其中北門、東門有附郭,城外有濠。這座城的規畫是有風水考量,如西城牆與東城牆的方位均對準七星山,據記載福建巡撫岑毓英及台灣道劉璈均親自勘察過,後來的規畫是依據劉璈的見解。
日治時期拆除了城牆及西門,到了1960年代,東門、南門及小南門均重修,臺基未變,城樓則改成中國北方的建築形式,僅餘北門原貌尚存。
東側與西側城牆長1236公尺,即今中山南路、中華路,南側城牆長1026公尺,即今愛國西路,北側1020公尺,即今忠孝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