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建忠(靜宜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沈芳序(靜宜大學中文系碩士班)合編 八○年代 1982~1983年 一九八二年 ‧ 一月 《文學界》季刊於高雄市創刊,發行人陳坤崙,執行主編許振江,至一九八九年一月停刊,共出廿八期。 ‧ 三月 《漢廣》創刊,主編路寒袖,東吳大學漢廣詩社發行。 △ 《掌握》詩刊在嘉義創刊,由邱振瑞、林承謨、黃能珍等創辦。 ‧ 六月 《現代詩》復刊,發行人羅行,社長羊令野,編輯為梅新、陳克華、零雨等。 ‧ 七月 《春蠶》雙月刊於台北創刊,發行人吳珮瑛。 ‧ 十月 《詩人坊》台北創刊,發行人賈樂平,社長謝秀宗。 ‧ 十二月 《詩友》季刊於北港創刊,由陳建宇執編。 一九八三年 ‧ 三月 《心臟》詩刊創刊於高雄,主編朱沉冬。 △ 《田園》詩刊創刊於台北,發行人黃章明,社長吳紹華,主編劉麗芬。 ‧ 四月 《文季》復刊,發行人李南衡,主編尉天驄。其前身為一九六六年創刊之《文學季刊》;一九七一年改為《文學雙月刊》;一九 七三年以《文季》之名創刊,,出版十一期,後又停刊。 ‧ 六月 《台灣詩季刊》創刊,林佛兒獨資經營,計出刊八期後休刊。 △ 《台灣文藝春秋》創刊。 ‧ 七月 《文訊》月刊創刊,由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工作會所支持,發行人魏萼,總編輯孫起明,執行主編黃章明。十三期後改為雙月刊 至四十期又從雙月刊改為月刊,十五期起由李瑞騰任總編輯,二十期起由蔣震任發行人兼社長,八十四期起由封德屏任總編輯,為以 文學評論和文學史料為主的刊物。 ‧ 十月 《新書月刊》創刊,發行人劉紹唐,總編輯周浩正。主要內容包括新書報導、書刊評介、作家專訪。一九八五年九月停刊,共發 行廿四期。 △ 《小說周刊》創刊,總編輯管管,每周三出刊,好時年出版公司出版。 ‧ 十一月 《詩人季刊》復刊,發行人李勤岸,社長蘇紹連,主編陳義芝。創刊號推出「懷念洪醒夫特刊」。 ‧ 十二月 作家林柏勳創辦《現代創作》雜誌,自任社長兼總編輯。
‧256 文學界 ‧創刊時間:1982 .1.15 ‧停刊時間:1989.2 ‧出版地:高雄市 ‧發行人:陳坤崙、鄭炯明 ‧本刊簡介 《文學界》雜誌創刊的意圖有三:1、讓南部有一本有份量的文學刊物,經由編輯、製作、發行,來凝聚南部作家。2、在文學刊物消沈的環境下,提供鼓勵創造者一個新園地,多元化的容納、並不受限於南部之地。3、在台灣文學轉型期,以文學刊物來表顯文學主張、帶動文學發展。時局多變的八十年代的台灣文壇,文學界集刊以詩、散文、小說及戲劇的形式來記錄,期許能為已經奠下美好基石的台灣文學,帶來更豐富的成果。初由陳坤崙為發行人,後由醫生作家鄭炯明擔任。 《文學界》每集策畫作家專輯討論(包括討論會、作品、年表、論述)。還有文學史料的整理,尤其是戰後初期資料及「文友通訊」的再現;陳冠學〈田園之秋〉的發表,引起散文界的震撼,陳芳明去國十多年,第一次至國內以「陳嘉農」的筆名發表詩作〈未境的探訪〉(第三期),後又以「宋冬陽」陸續發表精彩論述。東方白的〈浪濤沙〉自《台灣文藝》轉《文學界》連載(自第八期開始),此部台灣人的巨河小說,是《文學界》每集的壓卷。
‧257 掌握 ‧創刊時間:1982.3.29 ‧停刊時間:? ‧出版地:嘉義 ‧出版單位:掌握詩社 ‧本刊簡介 嘉義、雲林一帶的新詩詩人共同創辦的一本詩刊,由黃能珍、方俊成、何郡主編。「掌握」詩刊的「掌」字意指「八掌溪」,詩人以之標示不忘本之意。其前身是刊登於《商工日報》的《掌握詩頁》,為了提振雲嘉地區的詩風,乃進而發行本刊。作者有何郡、方俊成、邱振瑞、林承謨、林水茂、陳榮煌、劉滄峰、許正宗、黃能珍、陳進順等。內容包括詩作、詩論以及掌握詩社的動態。在80年代受到社會運動勃發的影響,本刊也陸續出現寫實手法的政治詩,部分言論甚至為當局所不容,而遭到查禁(第10、11期)。
‧260 春蠶 ‧創刊時間:1982.7.15 ‧停刊時間:? ‧出版地:台北 ‧發行單位:春蠶雜誌社 ‧本刊簡介 這是一本頁數不多的綜合性文藝刊物(創刊號連封面封底算在內才16頁)。刊載詩、散文、小說(僅限極短篇)三類。作者有林相文、奇季、施瑞璧、小年、張曉春等。所刊載的詩作除了鉛字印刷者之外,還有手抄版本,更有數幅手繪插圖,帶有「同人誌」的非商業、小眾色彩。
‧262 詩友 ‧創刊時間:1982.12 ‧停刊時間:? ‧出版地:雲林北港 ‧發行單位:詩友季刊社 ‧本刊簡介 以詩作刊登為主,偶而有數篇詩評的詩刊。採用四開一張對折的報紙形式。每期作者大約十餘位不等,曾刊載過陳建宇、陳冠華、歐團圓、載宗良、也駝、吳明興、陳喬、張翠華、方俊成等人的作品。1984年6月「陳建宇筆談詩作專輯」,由劉菲、向明、蘇紹連、落蒂等人共同評論陳氏五首新詩。
‧263 洛城 ‧創刊時間:1983.1.20 ‧停刊時間:1987.9.3 ‧出版地:台南 ‧發行單位:洛城詩社 ‧本刊簡介 刊登帶有濃厚的現實批判性詩作的詩刊,主編為謝建平。「洛城詩社」乃1983年1月由謝建平、陳維都、雨籮等人在台南大內創社,標舉「回顧鄉土、前瞻社會」,旋即出版本詩刊,採用四開報紙型季刊,並借台中《民聲日報》副刊另闢《洛城詩窗》,與詩刊同步發行。本刊作者有謝建平、王志堅、寧鳴、陳文成、陳坤松、謝蒼天、郭乘風、鍾順文等。其刊頭圖案採用怒目金剛的頭像,搭配本刊詩作對社會現實的揭露與批判。在1987.9刊出「洛城最後一戰」之後,改為《黑潮》詩季刊,標明:「呼喚台灣的黎明」,延續本刊的風格。
‧264 心臟詩刊 ‧創刊時間:1983.3.1 ‧停刊時間:? ‧出版地:高雄市 ‧發行人:陳慧華 ‧發行單位:高青文粹社 ‧本刊簡介 《心臟詩刊》由朱沉冬創辦。第五期創刊周年感言中提到:「我們自學步開始,走的是健康之道,不驕不傲,不標新立異,不求速成,……我們與創刊時一樣不提出任何對詩的主張,只是在詩的道路上走得更踏實,更健康。」可見詩刊發展宗旨。本刊傾向大量刊登同一作者作品,以期讓讀者對作者有深刻印象。 《心臟詩刊》的內容包括詩創作、散文詩選譯、詩評、特載、詩論、新書介紹、詩壇動態等。曾自第二期起推出系列詩人特輯,分期介紹文壇著名詩人,十五期起,連載賀少陽的詩論。
‧265 田園 ‧創刊時間:1983.3 ‧停刊時間:? ‧出版地:台北市 ‧發行人:黃章明 ‧本刊簡介 《田園》的創刊宗旨為:提供一個更有利的文學發展環境、有更廣大的關懷者和參與者,以及更進步而正確的藝術觀念等。其發刊詞中表示:「有了高水準的讀者,才會有高水準的作者;有了豐厚肥沃的土壤,才會有萬紫千紅的春天。」,本刊內容包括散文、詩、小說等。且為了「貫徹培養寫作風氣、提高文藝水準的宗旨」,特附設一非正式的文友社團「田園筆會」,輔導有志從事寫作的青年。
‧266 文季文學雙月刊 ‧創刊時間:1983.4 ‧停刊時間:? ‧出版地:台北 ‧出版單位:文季雜誌社 ‧本刊簡介 包括詩歌、散文、小說、劇本、論述等各種題材的綜合性文學刊物。其發刊目的是:一、認為文學不僅是藝術,也是人生的重要事業。二、感到當前的情況需要一塊超然於現實例害之外的文學園地。三、要繼承中國優良的文學文學歷史。重要作者有楊逵、臺靜農、何欣、許達然、王禛和、李魁賢、吳晟、陳映真、王小隸等,多為當時藝文界的著名作家。
‧267 臺灣詩季刊 ‧創刊時間:1983.6 ‧停刊時間:1985.6 ‧出版地:台北市 ‧發行人:林佛兒 ‧本刊簡介 創刊目的是:透過詩的明朗與抒情,表達大眾的心聲。因此詩季刊對詩的主張是,感動第一、技巧其次,其憑藉是要活生生記錄生活在台灣人民的實況,就像血與肉不可割離的密切關係。其內容有「詩集序」、「詩人誌」、「詩翻譯」、「詩評論」、「詩創作」等。
‧268 春秋小集 ‧創刊時間:1983.7.17 ‧停刊時間:1986.5.1 ‧出版地:嘉義 ‧出版單位:嘉義《商工日 報》副刊 ‧本刊簡介 一份藉由報紙副刊創辦的新詩刊物,由李瑞騰、焦桐主編。從1951年的《新詩週刊》以降,有多份詩刊都是藉由報紙副刊創辦,如《藍星週刊》、《海鷗詩刊》、《南北笛》(與本刊一樣也是在嘉義《商工日報》副刊)、《東海詩頁》、《詩隊伍》、《漢廣詩頁》等。內容有詩作、評論、史料等。作者有管管、趙天儀、龍瑛宗、吳明興、古能豪、初安民、陸寒袖、林央敏、陳克華、鍾順文、白靈等,頗能網羅各界不同派別的詩作。
‧269 文訊 ‧創刊時間:1983.7 ‧停刊時間:仍在發行中 ‧出版地:台北市 ‧發行單位:文藝資料研究 及服務中心 ‧本刊簡介 《文訊雜誌》是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工作會創辦的刊物。主要功用就是為作家與讀者搭起一座橋樑。從最初的月刊改為雙月刊,至第四十期後定為月刊,由25開至第四十期改為16開。內容為提供藝文資訊、探討文化現象、整理文學史料,報導作家活動以及評論作家作品,注重發掘、收集、保存、整理各式各樣與台灣文學有關的資料。而在兩岸文學的交流方面,《文訊》亦起了橋頭堡的作用。每期並以專題企劃方式探討不同階段的文學發展現象,將各階段的作家作品、學術思想忠實記錄,肯定前輩作家的文學表現,也重視文壇新秀的努力創作。發行二十年,重點始終放在現當代台灣文學史料整理及研究上,成績粲然可觀,已成為研究當代台灣文學必讀之文學刊物。
‧270 小說周刊 ‧創刊時間:1983.10 ‧停刊時間:1983.12 ‧出版地:台北市 ‧發行人:楊孟華 ‧本刊簡介 《小說周刊》是一份以刊載小說為主的雜誌。透過各篇小說不同的內容與性質,開闢各別專欄,如:「床邊故事」、「短篇精品」、「小說與人生」等。其中「小說電影院」結合文字和攝影手法,帶給讀者不同的閱讀情趣;「小說漫畫」專欄更是直接以漫畫的方式來呈現。主要作家包括朱西甯、朱天文等,也有來自海外的翻譯作品。僅發行八期便停刊。
‧271 新書月刊 ‧創刊時間:1983.10 ‧停刊時間:1985.9 ‧出版地:台北市 ‧發行人:劉紹唐 ‧本刊簡介 《新書月刊》是《傳記文學》的發行人劉紹唐創辦,由周浩鄭主編,以「橋樑、管道、櫥窗」自許,是一報導新書、評介新書的期刊。約有(1)觀念方塊、(2)特別企畫、(3)書評書介、(4)人物、(5)序跋、(6)舊書札記、(7)資訊與服務等專欄。內容包括作者、雜誌業、出版業專訪;每月新書目錄;外國新書介紹;作者與出版業者史話;出版業各種統計索引;讀者、出版者、圖書館服務;出版界重要活動;好書推薦。由本土20家大書局贊助出書(商家、錢數不定,至多有24家),為其特殊點。
‧272 現代創作 ‧創刊時間:1983.12 ‧停刊時間:? ‧出版地:台北 ‧發行人:林紀鴻 ‧本刊簡介 這是一本較「大眾化」、「通俗化」的文學刊物,其內容主要分為散文、詩作與小說三大部分,來稿的作者除了已經頗有名氣者,如向明、趙天儀、羊牧等人之外,主要以文壇新人為主,作家的作品列為「名作欣賞」;新人所作者則列入「創作天地」。編輯者更極力鼓吹全國大專院校、高中職的學生來投稿,讓校園文藝能夠相互觀摩與交流。除了文學作品刊載之外,另外還有關於「性教育」的專題報導以及「筆友」專欄,兩部分是一般純文學刊物所沒有的。
‧274中華民國新詩學 會會訊 ‧創刊時間:1983.2 ‧停刊時間:? ‧出版地:台北 ‧出版單位:中華民國新詩 學會 ‧本刊簡介 中華民國新詩學會的機關刊物,由吳德亮主編。該會前身是「中國詩人聯誼會」,1967年11月,為了增加學術研究氣息,乃正式改名。會員包括現代詩、藍星、創世紀、葡萄園、笠、秋水、大海洋等各詩社成員。本會訊內容以該會消息、詩人動態、詩壇史料為主,詩作刊登其次。第二期為「紀念先總統蔣公逝世9週年特刊」,刊出十餘首歌頌、懷念之詩作。另外,該學會每年都會選出「全國優秀青年詩人」,本刊也都配合刊登獲獎的青年詩人之相片與簡介。